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汤正华、 张少兵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2-12出版)
内容概要
本书以中西管理伦理比较为出发点,从管理人性假设、管理伦理本质、管理伦理目标、管理伦理控制和管理伦理价值标准五个维度来构建分析框架。对中西管理伦理主要特征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等。
作者简介
汤正华,男,1966年出生,江苏常熟人,管理学博士,教授,现任常州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在《中国软科学》、《江苏社会科学》、《中国科技论坛》、《中国高等教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主要研究成果获得过第十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第九届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现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江苏省第4期333高层次人才工程第3层次培养对象。张少兵,男,1973年出生,湖北天门人,管理学博士,讲师,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工作。在《改革》、《科学管理研究》、《生态经济》、《华东经济管理》等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主要研究领域为管理伦理、企业社会责任机制等。
书籍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章管理伦理理论基础和中西比较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中西人性假设比较分析 第三章中西管理伦理主要特征分析比较 第四章中西管理伦理融合的逻辑分析与模型构造 第五章基于融合的日本管理伦理实证分析 第六章中西企业管理伦理实践个案比较 第七章企业管理伦理建设基本理论框架 第八章中国企业伦理经典案例五维分析 第九章管理与伦理结合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管理伦理研究内容和意义 管理伦理学是管理学和伦理学研究领域的交叉。它涉及人性假设、管理本质、管理目标、管理控制、管理价值判断等各个方面,是一个重大的管理问题。从内涵上讲,管理伦理是组织或个人在全部管理活动中应遵守的伦理规范,其包括: 第一,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规范。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但组织行为却不能简单地表述为单个成员的行为之和,组织具有自己的目标、利益和行为方式。当一个人问组织应该做什么?组织的道德责任是什么?就意味着组织本身被看成为一个“道德角色”或“组织公民”。组织行为往往由组织成员来具体实施的,因此,在讨论组织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时,实际上也提出了其成员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第二,对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的行为规范。管理伦理并不调节组织及其成员的一切行为,而是调节那些对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的行为。在这里,利益相关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组织、乃至自然和整个社会。 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管理伦理适应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时代需要应运而生。英国管理学家罗伯特·海勒认为,管理道德的复活可能是未来十年的一个主要趋势,它要求对现行管理的实践深入地复审。张文贤教授认为,管理伦理学是继泰罗的科学管理、梅奥的行为科学之后的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管理伦理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管理伦理在社会秩序和经济资源二个基本价值维度上具有内在意义: 第一,管理伦理的道德意义。管理伦理是一种以激励、诱导、伦理规范等激发人们自觉行为的内在的深层次的柔性管理,它将人本、人文、科学、责任、价值等伦理因素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使管理表现出全面、和谐、可持续等基本特点。它突出了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力求管理主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体现出资源、环境、人、社会、经济的协调管理和发展,充分重视自然物的自我价值和人本身的自我价值与地位。管理伦理作为管理的根本价值观具有评价现存管理世界的价值判断功能和建构理想管理世界的行为导向功能,为人们认识管理活动及其变化提供基本的观念框架和价值指标。
编辑推荐
《差异、融合与创新:比较视域的中西管理伦理探究》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各高等学校和出版单位共同建立的学术著作出版平台,旨在为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出版学术著作创造条件。此书将坚持“广泛动员、集中征集、严格评审、精心编校”的工作原则,致力于通过资助优秀学术专著出版、推动学术成果交流推广等形式,让更多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工作者走进交流空间,进入公众视野,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