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变迁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吴秀梅  页数:254  字数:306000  

内容概要

 《传承与变迁:民国景德镇瓷器发展研究》试图以民国时期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状况为视角,探讨该时期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整体状况及成就。通过综合分析景德镇制瓷业的经济、教育、制瓷工匠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他们对景德镇制瓷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制瓷工艺及瓷器装饰的变化等,梳理出民国时期景德镇制瓷业发展与创新的历史脉络,挖掘出民国时期景德镇制瓷业的历史意蕴及其现实启示。

作者简介

  吴秀梅,博士、副教授,1975年11月生,1999年毕业于南昌大学,2006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获文学硕士,同年考入苏州大学攻读设计艺术学博士,2009年获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硕士师从中国陶瓷大师、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宁钢教授;博士师从著名学者、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常务理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诸葛铠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原理、陶瓷艺术设计及理论。主持的科研项目有《传承与变迁:民国景德镇瓷器发展研究》,《杭扇的历史与现状研究—以“王星记”扇业为例》、《陶瓷工艺美术家在陶瓷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展示设计专业教学的研究与探讨》,参与著作《中国近代名家彩绘瓷画图典》,论文《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设计美》、《茶盏托考论》、《吉州窑和建窑黑釉瓷茶具比较》、《浙江传统产业的品牌建设及市场发展一以杭扇产业为例》等数十篇在《装饰》、《艺术百家》、《农业考古》《新美术》、《中国陶瓷》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

书籍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本课题之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三、课题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课题研究的视角
五、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转型带来的嬗变——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民窑与官窑的交替
一、风光不再的御窑厂
二、后来居上的民营窑厂
第二节 瓷器的交易和组织管理
一、民国景德镇瓷器的交易
二、瓷器销售的品种
三、瓷器市场的组织和管理
第三节 民国景德镇瓷业教育
一、民国景德镇瓷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教育观念的变革
三、民国景德镇瓷业教育的时代特征
第四节 民国景德镇制瓷工匠
一、制瓷工匠的社会分层
二、制瓷工匠的生活状况
第二章 承袭与革新融合——民国景德镇制瓷工艺
第一节 民国景德镇制瓷原料和颜料
一、瓷石及瓷土的加工
二、釉的配制工艺
三、彩绘颜料的研制
第二节 民国景德镇瓷器成形
一、辘轳车成形
二、型造法成形
三、手造法成形
第三节 民国景德镇制瓷施釉工艺
一、吹釉法
二、蘸釉法
第四节 民国景德镇瓷器的挛窑业、烧窑业和制匣业
一、挛窑技艺的消失
二、烧窑技艺的蜕变
三、制匣技艺的消亡
第五节 民国景德镇瓷器的“画红”技艺
一、拍图
二、线描的构成及技法
三、填彩
第三章 迎合市场之需——民国景德镇瓷器装饰
第一节 民国景德镇瓷器绘画装饰
一、古朴大方的古彩装饰
二、笔酣墨畅的浅绛彩装饰
三、推陈出新的新粉彩装饰
四、新颖别致的洋彩装饰
五、独具特色的青花装饰
六、刻瓷装饰
第二节 民国景德镇瓷器色釉装饰
一、丰富多彩的单色釉装饰
二、新奇变异的结晶釉装饰
三、变幻莫测的窑变釉装饰
四、古拙浑厚的纹片釉装饰
第三节 民国景德镇瓷雕装饰
一、浑厚传神的圆雕装饰
二、巧夺天工的捏雕装饰
三、玲珑剔透的镂雕装饰
四、概括简练的浮雕装饰
第四章 吸纳百川之变——民国景德镇瓷器艺术特征
第一节 民国景德镇瓷器艺术美与工艺美的结合
一、瓷器上的“文人画”
二、瓷器上版画艺术的再现
三、陶瓷贴花纸上的“月份牌”画
四、西方艺术给陶瓷绘画装饰带来的新面貌
第二节 民国景德镇瓷器追求“时尚”的审美情趣
一、中西合璧的审美观念
二、雅化与俗化的共存
三、趋新求异思潮的催生
第三节 民国景德镇瓷器对科技美的追求
一、仿古瓷艺术的古雅之美
二、日用瓷的规整统一之美
三、新的陶瓷绘画材料之美
结语
一、民国景德镇瓷器的历史地位
1.在中国陶瓷史中承上启下
2.扩大了对外陶瓷技术的交流
二、对传统制瓷技艺传承的思考
1. 制瓷技艺传承的意义
2.制瓷技艺传承应采取的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三、瓷器市场的组织和管理 1.行业帮会 “五方杂居,商贾云集”,是景德镇陶瓷业的历史与其他陶瓷产地的不同之处。景德镇素来有“十八省码头”之称,故有“千猪万米”之谓。又由于分工极细,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景德镇相继出现各种行帮会社。这些行帮会社对景德镇瓷业及工商业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例如《景德镇陶录》(卷四)载:“满窑一行,另有店居。凡窑户值满窑日,则召之,至满毕归店。主顾有定,不得乱召……今则镇分二邦,共计满窑店三十二间,各有首领,俗呼为满窑头。凡都、鄱二邦,满柴窑,皆分地界”。“陶户坯作人众,必用首领辖之,谓之坯户头,以便稽查口类出入。雇人其有众,坯工多事,则令坯房头处平,有惰工坏作,亦惟彼是让。”这是封建时代的行会组织,“手工业者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为行会的条例规章所阻滞。封建制度的特征就是:生产发展速度缓慢,墨守成规,传统主宰一切。”这也说明了遗留下来的行会组织的作用。 民国时期在景德镇最有影响的是徽帮、都帮和杂帮。徽帮由徽州人组成,旧徽州有一府六县: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婺源、绩溪。都帮的人员较为单一,均为都昌人士,他们垄断了景德镇瓷业中的圆器业和烧窑业,其势力与经济实力远在徽帮之上。杂帮的人数最多、地域最广,经营的行业也最杂。徽帮中人才济济,江西瓷业公司经理康达即为安徽祁门人士。而在陶瓷界大名鼎鼎的饶华阶也是祁门人,由于其精明强干,具有先进的瓷业经营理念,曾被杜重远聘为示范瓷厂的经理,杜重远的许多陶瓷改革措施均为饶氏提出,并被逐步采纳和利用。在陶瓷美术家中,徽帮更是高手林立。如王大凡、毕伯涛、刘雨岑、张志汤、汪大沧等,均为徽州人士。毫不夸张地说,徽州人士为景德镇瓷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徽人为了加强团结,联络同乡防止异乡人的欺凌,以县为单位建起了同乡会,并公推会首,对外进行活动。随着徽州人来景经商的增多及同乡会的建立,徽州人利用地缘关系,结成了徽帮。 据民国26年《江西统计月报》载:景德镇的十里长街上有店铺1,221家,其中70%以上为徽州人开设,垄断了景德镇的商业和金融业。景德镇徽帮规模极为庞大,人数当以万计,可谓人多势众。徽帮在景德镇的特点是利用乡党力量和宗法势力,控制着镇上绝大部分行业,排斥市场竞争,不容外籍人插足。如象绸布业,均为清一色的黟县人,有几家南昌人开的布店只能经营土布和夏布。徽帮在景德镇经营的业务有典当业、银楼业、绸布业、南货业、油盐业、印刷业、黄烟业、茶叶业、饮食业、瓷土业、杉木业、窑柴等20多个行业。 徽人何时进入景德镇已不可考,但据有关志书、族谱的记载:明末祁门人潘辄便成为“徽州瓷商侩首”(“侩”为说合买卖之间的价钱以成交的中间人),歙县人潘次君——“贾昌江,居陶器,统一瓷器价格,赈济陶家”。婺源人洪宗旷——“侨居景镇,理陶业,尝舟载瓷往外江”。到了清代,徽人在景德镇的经营活动进一步扩大。参加徽帮活动的先是徽州一府六县,后来皖南的泾县、太平、宁国等县也加入了徽帮行列,形成了一个更大的联盟,并且在清末时期建立了徽州会馆。以上所述之徽帮,其经营和销售活动,既为景德镇瓷业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也因其陈规陋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景德镇瓷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徽帮较少从事瓷业,所以这种阻碍不及都、杂二帮明显。凡是都、徽两帮不经营的琢器制瓷业、红店,与瓷业相关的服务行业等均由杂帮经营。其从业人员最多,但经济实力及势力均不及徽、都二帮。 都昌人何时来景德镇从事瓷业生产亦不得而知,但从一些史料记载来看,最迟不过明代。都昌人在清代就已经形成在景德镇瓷业中的垄断地位。1604年曾发生一起都昌籍窑户要被饶州七县的陶工联合起来赶走的事件,由此可知,都昌人不仅在明万历年间就已来景德镇从事瓷业生产,而且还当上了窑户。

编辑推荐

《传承与变迁:民国景德镇瓷器发展研究》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传承与变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还没仔细看,但纸张很差,让人感觉不是正规出版社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