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费里希塔丝·勒默尔 译者:唐陈
Tag标签:无
前言
开卷有益,的确如此。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很有些感触。 谈到小学和中学教育,不由得想起我们中国人所受的教育。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想必都记得,我们所受的教育,是“黄荆棍下出好人”式的(好孩子是打出来的)、填鸭式的。(即书中所谈的“快餐”知识,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考完就忘)。至于孩子。是没有自己的意志的,家长的意志就是孩子的意志,教师的意志就是学生的意志。关键问题是,人们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是理所当然的,从来没有提出任何质疑;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缺乏批判精神,缺乏独立的人格,也就不奇怪了。 至于学前教育,似乎是一片空白,大家伙儿吃完饭,就呼朋引伴,到处去疯,到处去玩了。不过,那样的日子是值得怀念的,也是幸福的。现在的孩子,学语文、学数学、学外语、学绘画、学跳舞、学钢琴、学小提琴……哪里还有自己的时间?哪里还有快乐?当他们长大,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怕不会有我们这种怀念的感觉。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过去的家长不管不问,现在的家长拼命开发孩子的智力。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想必大家能给出一万个理由:人口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总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功利性的,也就是说,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有出息”、“出人头地”。家长和教师却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首先要教他做人,然后才是做事。 这本书还有一个突出的观点:经济“入侵”教育。作者甚至对此表现出很大程度的愤慨和担忧!发展人的个性、培养孩子博爱的精神,似乎与我们的教育是不兼容的。 是啊。人口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这都是事实;从小为孩子打好基础,让他们将来能自立、自强,也没有错。不过,多一点批判的精神,多一点反思,也未尝不可。读读这本书。至少能开阔视野,让我们能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总不至于是件坏事儿吧。
内容概要
费里希塔丝?勒默尔所著的《超级可怜的超级小孩》内容简介:现代小孩往往成了父母的炫耀品,专门被拿来跟人比较。这样的小孩究竟背负了怎样的责任与负担?他们能够消化来自父母的期望压力吗?
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胎教、皮纹测潜能、莫扎特效应及才艺补习班等这些让父母趋之若骛的现象看来,现代人由于孩子少,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提高孩子的竞争力。孩子竞争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小区域的就业市场,而是国际舞台!身为父母的你。一方面觉得孩子可怜,一方面又不得不把他推入“超级小孩制造机”。培养小孩愈早愈好。愈快愈好。大家都这么做,难道你可以不跟着走?
《超级可怜的超级小孩》并不是要谈误人歧途的孩子,也不是要责备无能的父母,而是要分析现代孩子的处境:现今社会的孩子到底过得好不好?他们承担了什么样的希望?背负了哪些任务?负担又有多少?作者观察到现代父母不再自在、自信,而是充满怀疑不安。阅读一堆的育儿教养书籍,生怕自己做错什么,一个不小心,就让孩子“跟不上”世界的脚步。对父母来说,孩子在童年一旦成就低落,便与“美好”的未来绝缘……
身为社会工作人员及家庭治疗师的作者,经过资料搜寻查证后,发现了一个残忍可怕的事实:我们每个人,包括政治人物、教育界人士、父母,都尊奉“经济成长”为圭臬,不去质疑“教育效率”背后隐藏的危机。我们把孩子当成幸运符,当成可炫耀的物品,宠爱至极,要什么给什么。但现实摆在眼前的却是,要治疗的孩子愈来愈多:多动、注意力缺损。不少孩子年纪轻轻就有压力性疼痛、忧郁症等等。
作者在书中呼吁我们,不应该把孩子当成明日希望之星。把培养孩子当成经济投资的对象,最后很可能只会养出一堆挥金如土、崇尚名牌而缺乏深刻思考与自我调解能力的孩子。到头来,最大赢家是经济,损失的却是孩子……这不仅是欧美的现象,更是亚洲竞争体制下的我们应有的省思。最后作者更提出具体的拯救童年的十个想法,供各方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德)勒默尔
书籍目录
前言
逗乐、溺爱、视而不见:在孩子身上谋求幸福,博取声誉
无处不在的缺陷:接受治疗的孩子
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教育的结束:孩子是未来创造业绩的人
孩子变少了,花费却变大了:孩子成为一个“经济要素”
敌意的接管:孩子成为投资对象
赌博:胜利的是经济,牺牲的是孩子
以进为退:全球化的青年
保护“童年”这个“生物保护区"!在社会变革中立足的十个理念
文献
章节摘录
“微缩的我” 母亲崇拜和其他“无谓的嚷嚷” 孩子也成为时尚界的宠儿,这一点有目共睹:怀孕的知名女性被放在画刊的首页,骄傲地挺起她们圆鼓鼓的肚子;在几年之前,这种画面还绝对不会出现。所有刚成为母亲的知名女性,都用新闻官一样标准的语言宣布,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事业上的成就和财富,在一个新生的婴儿面前,变得一文不值。即便是漂亮的明星和家财万贯的人,也需要孩子来让生活变得完美。 对普通人来说,生活平淡无味,每月的开支捉襟见肘,孩子至少能给我们带来少许安慰——假如你真的这样认为的话。因为我们都清楚,尽管孩子有时让人感到幸福,但他们也可能带来忧虑、愤怒和痛苦。母爱从一开始就是自相矛盾的,既有本能的爱,也掺杂着不安和恐惧,这些感情按照一定周期出现或消失。我们不喜欢这种感觉,因为这与“完美母亲”的形象格格不入。于是我们总是掩耳盗铃,声称自己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充满爱意的、体贴的、非常幸福的母亲。因为这才是一个比较好的母亲——至少人们是这么认为的。 没有人愿意提及对孩子的怀疑和愤怒,更加不会在公开场合中谈论这个问题。直到布鲁克·希尔兹(Brooke Shields)出来,打破这个禁忌。她写了一本名叫《我多么愿意爱你》(Ich wurde dich so geme lieben)的书,原原本本地描述了自己产后的抑郁,这使得“快乐母亲”的幻觉瞬间破灭。 想要维护“毫无瑕疵的母亲”的形象,在与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就要表现得轻松、自信而美丽。“超级母亲”克劳迪娅·希弗(Claudia Schiffer)和海蒂·克拉姆(Heidi Klum)教导我们说:多生几个孩子,既不会使人发胖,也不会使人变丑或变穷。孩子所带来的就是幸福。八卦门户top.de在互联网上宣称“对父母来说,孩子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那些甜蜜的好菜坞明星的小宝贝们!”,这些明星的“微缩的我”的照片被放到互联网上炫耀,他们都有一个醒目的名字,都穿着名贵的衣服。作为“微缩的我”,这些小孩都笼罩在明星耀眼的光芒之下,同时也提高了明星的声誉,特别是当他们偶尔带着孩子出现在游乐场的时候。“把孩子扔给保姆?我绝不!刚成为父母的明星都喜欢亲自教育孩子。”谁愿意相信,就去相信好了,但这些话似乎只是为了博取公众的好感。 孩子成为这些名人成功生活的点睛之笔,成为他们博取声誉的工具。 而且,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孩子为招牌,来推销自己,这样做的不仅是明星们。孩子已经被我们以某种方式神圣化了,他们是贵重的“财产”,异常珍贵。 不过,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对孩子的炒作,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金融危机、不稳定的就业形势、父母工作条件的恶化、雇主对雇员的要求提高(在工作效率、灵活性、应变能力等方面)、缺乏合格的母亲所需要的兼职工作、幼儿园人满为患、照管儿童的费用增加、幼儿园和学校的班级中学生太多,等等,所有这些使得现在的家庭举步维艰。而且事实上,也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生育高峰。环绕在孩子周围的,只不过是许多毫不可信的“无谓的嚷嚷”。 成为母亲变成一种“时髦”,孩子则成为狂热崇拜的对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种思想的改变是怎样发生的呢? 难道是因为结婚的人越来越少(新婚姻法出台以后,这样的情况也将在中国越来越普遍)?难道是因为愿意生孩子的女人越来越少?总之,孩子被当成了“救世主”。现在,生孩子的主要出发点,是让自己幸福,丰富自己的人生和精神世界。孩子给家庭和自己的生活带来了生气。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东西不同,孩子让人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独一无二的。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还存在一些贫困的国家,在那些地方,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因为父母或许并不知道,该拿什么来养活孩子。当然,在我们这些国家也存在这个问题。在那些贫穷的地方,因为缺乏避孕措施,孩子往往不期而至。孩子只会带来少许的快乐,对母亲来说,她们感觉更多的是一种累赘,是一种几乎无法承受的负担,会带来致命的后果。孩子是一度激情之后不受欢迎的“副产品”,经常带来忧愁和痛苦——特别是那些未婚的妇女,她们的名声也被毁掉了。幼时就到工场或家庭作坊帮忙干活,长大后接替父母在那里工作;在工业化之前的时代,出于经济原因,对孩子来说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孩子使父母年老后的生活有所保障,那时的人们称之为“拉扯大孩子”。现在,我们满怀爱心地抚养孩子,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养孩子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情了。 对过去的贵族来说,孩子与其说是有益或可爱的,还不如说是个累赘。把刚出生的孩子送到乳母的家里去,尽管知道那里的卫生条件非常糟糕;直到十八世纪,这样的事情还很普遍。出身豪门的高贵女士和先生们,更喜欢出入上流社会的舞会,而不是劳心费力地照顾婴儿。母爱就更谈不上了。到十八世纪中期,为了控制居高不下的婴儿死亡率,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等人呼吁,让妇女哺育自己的孩子。许多人干脆离开了这个国家,不是所有的贵妇都喜欢这个强加给她们的新义务。但女性公民们却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得到了改善:作为关心孩子的母亲,她们成为家庭的女主人,行动不再受到限制。在家庭内部,她们获得了一种新的地位,还得到非常高的社会赞誉。市民的家庭观念诞生了。婚姻和孩子使母亲成为一个家庭的核心。 而现在,孩子则成为家庭的核心。他们所带来的安全感,是我们通过其他途径很难找到的。而且,他们成为我们爱情的保证人。P5-8
编辑推荐
费里希塔丝·勒默尔所著的《超级可怜的超级小孩》由德国知名家庭顾问、自由记者、畅销书作家费里希塔丝·勒默尔深度披露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那些家庭本应该知道的教育、消费内幕。你和你的孩子,有可能是下一个“超级家庭”的受害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