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徐雯 页数:10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贵州安顺地区屯堡村落的汉族服饰,有着独特鲜明的地域风格,它既不同于汉族的一般现代服饰,又有别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服饰,保留着年代久远的汉族服饰遗迹。这些服饰昭示了汉族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展现了汉族服饰丰富多彩的面貌。《高校社科文库:贵州安顺屯堡汉族传统服饰》以作者实地考察的贵州安顺屯堡妇女的服饰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纵向梳理、横向比较、局部剖析等几个方面探讨这一汉族服饰流变中的特殊现象,借助大量图片和表格加以阐明、论证,最终就屯堡服饰的形成发展、形式特征、形成因素以及与周边少数民族服饰的相互关系得出结论。
作者简介
徐雯,女,1957年12月生,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撰写出版《中国云纹装饰》《服饰图案》《装饰图案基础》《花结制作技法》《中国传统工艺》《东方美术欣赏》等多部专著和教材。主持北京市教委立项的《新型纤维服装面料装饰设计研究》《当今民族风格服饰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民族风格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以及《贵州安顺屯堡人服饰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区域汉族传统服饰研究》等科研项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安顺屯堡概况 第一节 安顺屯堡的形成 第二节 安顺屯堡文化 第二章 安顺屯堡服饰概述 第一节 屯堡服饰概述 一、女子服饰 一、男子服饰 三、地戏服饰 四、其他服饰 第二节 屯堡服装装饰 一、服饰图案 一、服装配饰 三、装饰特征 第三章 安顺屯堡服饰与周边少数民族服饰的关系 第一节 周边布依族、苗族简述 一、布依族 二、苗族 第二节 周边少数民族妇女服饰 一、与屯堡女装关联较大的布依族、苗族女装个案 二、与屯堡女装关联较小的布依族、苗族女装个案 第四章 安顺屯堡服饰与周边少数民族服饰的比较 第一节 服饰比较 一、服装形制和服饰搭配 二、服饰色彩 三、服饰纹样 四、服饰工艺、面料和风格 第二节 服饰相互影响的因素 一、居住区域的空间距离 二、民族自身因素 三、山地环境的双重作用 四、其他外界因素 第五章 安顺屯堡服饰特征分析 第一节 汉文化因素之传承 第二节 独特的军旅特色 第三节 服饰的相互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安顺屯堡田野考察笔记 后记
章节摘录
三、山地环境的双重作用 山地环境对居住其间的人们,影响深远,具有双重作用。 一方面,山地环境局限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范围,加剧了民族之间的相互隔离,影响了各文化圈的交流融合,同时,也阻碍了人们与外界的沟通学习。加之安顺位于西南边陲,偏僻而遥远,中原先进文化难以完全渗透,这些都共同促使安顺区域内的各民族发展相对稳定、独立,其文化受外来因素的干扰较少。此外,山地环境不仅阻碍了各族人们的交流,同时,也对人们的性格和价值观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塑作用,使其趋于保守和内敛。因此,无论是作为汉族的屯堡人,还是各少数民族,他们大都刻意保持原有文化,回避外来文化,这从主观意愿上影响了各民族的相互交流,从而使其保持了较多样的传统文化,其民族服饰特色也更为彰显,令当地服饰文化呈现多样性特征。 但是另一方面,山地环境也促使生活在山地间的人们自觉改变,而出现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正如前文所述,在安顺山地生活的各族人民,为了生存,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汲取外来文化,在服饰上加以改变,以适应特殊的自然环境。而安顺的山地环境就像一个大染缸,使各民族服饰在某些方面呈现共同或相似的特征,如不缠足、布鞋的高筒造型、裹头帕、围围腰等。当然,各民族对异族文化的吸收并不盲目、随意,而是出于生存需求,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虽然,这种因生存需求而产生的服饰形制款式的改变,有时会与民族自身传统文化相悖,但由于它有助于民族的生存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各民族自愿自觉地接受。当然,各民族在采纳异族文化的同时,通常也会对其加以改造,使之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本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
编辑推荐
《高校社科文库》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各高等学校和出版单位共同建立的学术著作出版平台,旨在为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出版学术著作创造条件。 《高校社科文库》将坚持“广泛动员、集中征集、严格评审、精心编校”的工作原则,致力于通过资助优秀学术专著出版、推动学术成果交流推广等形式,让更多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工作者走进交流空间,进入公众视野,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