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凌鼎年 页数:196 字数:195000
前言
最近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开始接触并关注小小说文体和小小说作家作品。在我的印象中,小小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体,它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山海经》《世说新语》《搜神记》等古代典籍。可我又觉得,小小说更是一种年轻的文体,它从上世纪80年代发轫,历经90年代的探索、新世纪的发展,再到近几年的渐趋成熟,这个过程正好与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同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昭示着小说繁荣的又一个独特景观正在向我们走来。 首先,小小说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符合读者需要、很有大众亲和力的文体。它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所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因此,历经20年已枝繁叶茂的小小说,也被国内外文学评论家当做“话题”和“现象”列为研究课题。 其次,小小说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小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小”,因此有人称之为“螺丝壳里做道场”,也有人称之为“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些说法都集中体现了小小说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滴水见太阳,以平常映照博大,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思想,给阅读者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提供另一种可能。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小小说文体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离不开文坛有识之士的推波助澜,离不开广大报刊的倡导规范,离不开编辑家的悉心栽培和评论家的批评关注,也离不开成千上万作家们的辛勤耕耘和至少两代读者的喜爱与支持。正因为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小小说才得以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逆境中谋发展。 特别是2005年以来,小小说领域举办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活动,出版了不少“两个效益”俱佳的图书,也推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家和标志性的作品。今年3月初,中国作家协会出台了最新修订的《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正式明确小小说文体将以文集的形式纳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评奖。而且更有一件值得我们为小小说兴旺发展前景期待的事:在迅速崛起的新媒体业态中,小小说已开始在“手机阅读”的洪潮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这一点的未来景况也许我们谁也无法想象出来。总之,小小说的前景充满了光耀。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的出版就显得别有意义。这套书阵容强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我相信它的出版对于激励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推动小小说创作的进步;对于促进小小说文体的推广和传播,引导小小说作家、作品走向市场;对于丰富广大文学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精神世界,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对于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内容概要
小小说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符合读者需要,很有大众亲和力的文体。它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所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丛书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集结杨晓敏、许行、聂鑫森、孙方友、墨白、孙春平、野莽、凌鼎年、东瑞(香港)、谢志强、宗利华、蔡楠、刘国芳、徐慧芬、陈毓、非鱼、周海亮、海飞、曾颖、秦俑、许均铨(澳门)等当代小小说最华丽的作家阵容和最具经典意味的力作新作,由100名小小说名家一人一册单行本(共100册)组成,兼容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流派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小说的系统出版工程,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 本书为“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丛书之《天下第一桩》。
作者简介
凌鼎年,1951年6月生于江苏太仓,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江苏省作协微型小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文学报·手机小说选报))执行主编。在《人民文学》《香港文学》等海内外报刊发表过3000多篇作品,出版《让儿子独立一会》等多部作品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德、韩、泰、荷兰、土耳其、维吾尔文等9种文字,16篇作品收入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土耳其大学教材,新加坡等地中学教材和汉语培训教材,还被国内多家大专院校选为教材与高中语文教材。小小说集《都是克隆惹的祸》荣获2009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
书籍目录
作品荟萃 血经 了悟禅师 裴迦素 消失的壁画 小镇来了气功师 茶垢 菊痴 画·人·价 误墨 法眼 药膳大师 天下第一桩 第五竹 魔椅 《皇帝的新衣》第二章 发现第八大洲 诚信专卖店 最优计划 长生不老药 新“守株待兔” 留眼服上的眼影 猫家族内部新闻 正宗嫡传伯乐第九十九代孙开设相马信息总公司的轶闻 独领风骚在酒场 寻找真话基因 翁局 秘密 此一时彼一时 永远的萧声 夫妻双双把家还 过过儿时之瘾 最后一课 罪人 拖鞋 杀手 寿礼 美的诱惑 洋媳妇 遇险 史仁祖 一个传言的传播过程 斗草 麻将老法师 祖传名壶 汉白玉“三勿雕” 菖蒲之死 点“之” 大师的秘诀 猎人萧 道具 传话游戏 红玫瑰 让儿子独立一回 再年轻一次 相依为命 飞机上下 房租 猴哀 请请请,您请 难忘的方苹果作品评论 凌鼎年微型小说初探 论凌鼎年的微型小说创作 在风情中寻找风骨 成人的童话社会的明镜 从太仓走向世界文坛的小小说作家:凌鼎年创作心得 把主要精力放在创作上创作年表 创作年表
章节摘录
血经 1937年的初冬,冷得格外早。风,把古庙镇刮得昏天黑地,时而如野狼嚎叫,时而如老妇饮泣。 从昨晚起,庙里就收容了不少从江边乡下逃来的难民。 难民们悲愤地哭诉着日军登陆后的暴行,即便侥幸逃出的,仍一个个惊魂未定。 弘善法师开始还喃喃自语着“罪过罪过”。听着听着,他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悲愤得血都要喷出来了。 弘善法师每晚诵经念佛,超度亡灵,但依然难以排遣心中的悲愤。他知道,抗日游击队几乎遍布各地,他们正用青春与热血在与日寇作着殊死的斗争,但佛家弟子不能杀生,弘善法师很是苦恼。弘善法师每每想起先哲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格言时,胸中就产生一种冲动,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他想,抗日志士在为国为民流血,佛家子弟岂能一味怜惜自己的生命呢? 终于,弘善法师决定:写血经! 他觉得只有也流点血,才对得起佛祖,对得起供他养他的善男信女。 说干就干,他每天清晨用针刺破手指,挤出一些血来,用以抄写《妙法莲华经》,前后花了近一年时间,弘善法师抄完了鸩摩罗什的七卷译本。 血经虽然抄写完毕,然而日寇的暴行有增无减。譬如县城有位道士经城门时未向站岗的日军兵士鞠躬,竞被活活打死;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有个日军军曹独自溜到毛家村,强行奸污了一名年仅十五岁的农家女孩,女孩的大哥发现后,邀集了村民痛打了这个军曹一顿。不料第二天,日军血洗了毛家村,其中有11位年轻人被绑在树上,被日军练刺刀活活捅死,血流满地,腥臭多日…… 血、血、血,弘善法师每日里听到的是日寇的暴行,是百姓的流血,弘善法师仿佛心尖在淌血。 《妙法莲华经》的血色越来越淡,据说是采血写经期间未绝盐的缘故。弘善法师考虑再三,决定再写一部血经。为表心迹,这回弘善法师决定破舌沥血,为保证血经不褪色,他决定采血写经期间绝盐淡食。 庙里上上下下都震动了。要知道,《大方广佛华严经》共80卷,60多万字。而舌尖之血,每天能采多少?即便是钢铁之躯也要垮的呀。但弘善法师主意已决,他向佛祖发誓:不抄写成《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血经,死不瞑目。 养真法师担心弘善法师一个人难以完成此宏愿,主动表示愿与弘善法师两人轮流采血,以供弘善法师抄写血经。 每天清晨,弘善法师与养真法师两人刷牙洗脸后,用刀片割破舌尖,让舌尖之血一滴一滴地沥在一只洁白的瓷盆里,待沥满一小盆后,再加少许银殊,然后用羚羊角碾磨.,直至把血丝全部磨掉磨匀,方开笔抄写。弘善法师每天坚持抄写一千字左右。每个字都一笔一画,工工整整。 舌尖采血后,一般要三四个时辰以上才能进食。逢到养真法师采血还罢,逢到弘善法师自己采血,他就得饿着肚子抄写。 两人舌尖上的老伤口还未长好,新伤口又添,以致后来,味蕾简直快失去功能了。这倒算了,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绝盐淡食。十天八天也许忍一忍就过去了,一个月两个月也许咬咬牙也能挺过来。但这是一场持久战呵。春去春来,秋去秋来,弘善法师目见憔悴,脸白白的,瘦瘦的,毫无血色,他舌尖上的血已越滴越少,他抄写的速度也越来越慢。他对养真法师说,只要能完成血经,我就是死,也死而无憾了。他每天求佛祖保佑他挺住,保佑他完成血经的抄写。历经666天,弘善法师在养真法师的配合帮助下,终于如愿以偿完成了这部以全部心血完成的血经。 当弘善法师抄完最后一个字时,他一下子瘫了下去,连握笔的力气也没有了。他形似枯槁,但一丝欣慰的笑浮上了他的嘴角。 了悟禅师 自了悟禅师到海天禅寺后,海天禅寺的平静就打破了。 僧人们无论如何不明白,法眼方丈怎么会要求了悟禅师住下来,更不理解他为什么会容忍了悟的反常行为。 别的不说,这了悟自在海天禅寺住下后,竟从来没扫过一次地,从来没关过一次门。若轮到他值勤值夜,其他和尚总有些放心不下。 众僧都不甚喜欢这位新来的了悟禅师。所谓先进庙门三日大,比了悟先进庙门的,自认为比他有资历,也就不把了悟放在眼里,时不时斥责他,骂他是懒和尚。了悟不气不恼,一笑了之。过了几天,众僧突然发现了悟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上联为“空门岂用关”;下联为“净土何须扫”。 众僧看得呆了,一时竟无法驳斥了悟的这种奇谈怪论。有人去禀报了法眼方丈。法眼方丈闻听后,微微领首,面露赞许之色。他传下话去:“了悟对禅的理解,已非你辈皮相之见,好好向他学道吧。” 僧人们都认为法眼方丈在偏护了悟,甚至认为他法眼有私,多少有些不服。 法眼方丈终于向众僧们说出了压在心底的一件事:那是半年前的一个黄昏,他匆匆赶回海天禅寺时,因山雨刚止,河水暴涨,木桥已被冲毁,有一年轻山姑为无法过河正发愁呢。 法眼方丈见此,考虑再三,他卷起裤管,折一树枝,以树枝当手杖,一边探底,一边趟过了河。法眼方丈想:男女授受不亲,僧人戒色首先要远离女色,自己这样做,既给她做了示范,又不犯寺规,也算尽到普度众生之责了。然而,那位山姑不知是没有领会法眼方丈的暗示,还是胆小,依然站在河对岸干着急。天渐渐暗下来了,一个山姑过不了河,那如何是好?正这时,走来一其貌不扬的和尚,和尚上前向山姑施礼后,就抱着山姑过了河,和尚把山姑放下地后,满脸通红的山姑一脸羞色地向和尚道了谢。和尚说了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就一声不响地继续赶路了。 法眼方丈忍不住上前问:“这位和尚,出家人应不近女色,你怎可抱一个姑娘呢?”那和尚哈哈大笑说:“我早把那姑娘放下了,你怎么反而老放不下呢。”法眼闻之大惭,始悟遇到得道高僧了,就极力邀请了悟禅师到海天禅寺住下。 这件事对法眼方丈震动很大,他深感了悟禅师道行深厚,有心好好观察,让其熟悉海天禅寺后,再作打算。 不久,清兵南下,发生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烈之事,善男信女逃难的逃难,避灾的避灾,寺庙的香火一下冷落了许多。 海天禅寺落入清兵之手是早晚的事,胆小的僧人离寺避到了乡下,了悟却天天在大殿念经打坐,仿佛不知大军压境之事。 一个阴霾之天,清军一位大胡子将军率军士冲进了寺庙,其他僧人全逃了避了,唯了悟禅师依然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念他的经,对大胡子将军的来到熟视无睹,大胡子将军见这和尚竟敢如此蔑视自己,火不打一处来,厉声喝问:“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目无本将军,你知道不知道本将军杀人如刈草一般。” 了悟正眼也没瞧大胡子将军一眼,朗声回答说:“将军你大概还不知道寺庙中也有不惧死的和尚吧,既然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本来大胡子将军想大开杀戒,烧了寺庙,但听了了悟的回答,又从心底里佩服这位和尚的豪气与胆识,遂下令撤退。 海天禅寺就这样免于了兵灾。 法眼方丈因此有了把方丈之位传给了悟的念头,了悟闻知后借口自己乃闲云野鹤,执意谢绝了法眼方丈的美意,终于又云游四海去了。临走时,他留下一偈语:“泥佛不渡水,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真佛内里坐。”遂头也不回地走了。 法眼方丈与众僧们都默默念着这偈语,各人参晤着。 裴迦素 裴迦素从小就觉得佛很亲切,她家的门前有两棵古银杏树,一雌一雄,每到初冬,金灿灿的黄叶落满一地,那棵雌银杏树上,挂满了累累银杏果。读书之余,裴迦素常爱一个人静静地看着这参天大树的枝枝叶叶,感受着它倔犟的生命力。最使裴迦素感兴趣的是,常有那些老头老太与中年妇女悄悄地到银杏树下烧一炷香,磕三个头,甚至再喃喃自语说上一大通,不知是许愿,还是还愿,或者纯粹是倾诉。看着他们一脸的虔诚,裴迦素特感动。有时,说不清是出于好玩,还是出于一种什么心理,她也会放下书本,与那些大娘大婶们一起焚香祷告,磕头跪拜。 记得一位常来烧香的寿老太对裴迦素说:“迦素呵,你是有慧根之人,与佛有缘,前世修来的。” 裴迦素似懂非懂,就去问她娘。她娘淡淡地说:“也许吧。”再不肯多言。 后来,裴迦素从寿老太嘴里得知:裴迦素的父亲就是因为反对拆除红庙而得罪了当地领导,以致长期受压,郁郁而终的。知道了这些裴迦素才理解了父亲为什么坚持住在红庙老庙基的房子里,她甚至觉得自己这名字似乎也与佛有些什么关系,要不一个女孩子咋起这么古怪的名字。 裴迦素考大学时,正是金融类、经济类专业最吃香的时候,在老师的力劝下,她报了财大的会计专业。她想得蛮好,四年毕业后,在大都市的大企业当个白领丽人,成家后,当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好好享受生活。然而,裴迦素万万没想到毕业后会碰到一连串的烦心事。说出来也许读者不信,这一连串的不顺心竟都与她的名字有关。裴迦素永远忘不了第一次去人才市场应聘的遭遇。那次她与一家大公司的人事主管谈得好好的,可后来公司方面莫名其妙变卦了,追问之下,才知公司总经理说:“这大学生再好,也不能用。你们想想,她不但姓裴(赔),还要‘迦素’(加输),我们公司赔得起,输得起吗?让她另择高枝吧。” 后来的遭遇,几乎是前面的翻版。裴迦素受此打击后,一时心灰意冷,悄没声儿地回到了家里,希冀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 寿老太知道了裴迦素的不顺心后,特地送了一幅自书的对子给她。联日“石压笋斜出,岸悬花倒生”。 裴迦素决意自己外出去闯世界。这一去就是三年,她跑到了西藏,并在那边办了软件公司。工作之余,她参禅拜佛,俨然成了密宗的弟子。 裴迦素回来后,去拜访了寿老太,并赠送了一片贝叶,上书“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寿老太欢喜不已,惊喜不已,她对裴迦素说:“当刮目相看,你已悟道了。” 寿老太沉思片刻,援笔铺纸,写下了这样一段禅语:“有形而最大者,莫过于天地;无形而最大者,莫过于太虚;包诸有无而最大者,莫过于自心。” 辞别寿老太,回到家中,裴迦素见她母亲买了八只螃蟹,说是要让三年未归的女儿尝尝家乡美味。 裴迦素说:“好,我全数收下,谢谢妈!”这后,她竟拎了螃蟹出了门,在屋后的小河边,独自一个人念起了《大悲咒》,念起了《心经》,似乎这一念,欲杀生的罪孽就消弥了,被杀者对有过杀戮之念的人的仇恨也消失了。裴迦素用河水轻轻地洒在那八只螃蟹身上,又柔柔地说了几句后,把那螃蟹一只一只放入了水中。裴迦素回到家后才发现母亲脸色很不好看。 母亲只说了这样一句:“素儿,你知道,这螃蟹多少钱一斤吗?” 裴迦素拉母亲到门前,指指那两棵古银杏说:“这树叫公孙树,栽种者能见到今天这繁茂之景吗?不能!但他却种公孙树,而不种月季花,这是信仰的力量啊……” 裴迦素母亲抱住了女儿说:“素儿,你长大了,你父亲没给你白起这名字。” 三天后,裴迦素给母亲留了一叠钱,在古银杏树下焚了一炷香,拜了拜毅然上了路。又去西藏了。她发誓:只要有了积蓄,她一定回来,重建红庙,弘扬佛法,以慰父亲在天之灵。 ……
编辑推荐
《天下第一桩》是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系列中的一本,本书精选了作者的部分小小说精品,同时收录了一些作品评论和作者的创作心得,并附上了作者的创作年表。本书将社会生活很好地融入到作品之中,给人回味无穷的阅读乐趣。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