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红酒 页数:201 字数:210000
前言
一种文体和一个作家群体的崛起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序 最近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开始接触并关注小小说文体和小小说作家作品。在我的印象中,小小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体,它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山海经》《世说新语》《搜神记》等古代典籍。可我又觉得,小小说更是一种年轻的文体,它从上世纪80年代发轫,历经90年代的探索、新世纪的发展,再到近几年的渐趋成熟,这个过程正好与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同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昭示着小说繁荣的又一个独特景观正在向我们走来。 首先,小小说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符合读者需要、很有大众亲和力的文体。它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所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因此,历经20年已枝繁叶茂的小小说,也被国内外文学评论家当做‘‘话题”和“现象”列为研究课题。 其次,小小说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小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小”,因此有人称之为“螺丝壳里做道场”,也有人称之为“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些说法都集中体现了小小说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滴水见太阳,以平常映照博大,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思想,给阅读者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提供另一种可能。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小小说文体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离不开文坛有识之士的推波助澜,离不开广大报刊的倡导规范,离不开编辑家的悉心栽培和评论家的批评关注,也离不开成千上万作家们的辛勤耕耘和至少两代读者的喜爱与支持。正因为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小小说才得以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逆境中谋发展。 特别是2005年以来,小小说领域举办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活动,出版了不少“两个效益”俱佳的图书,也推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家和标志性的作品。今年3月初,中国作家协会出台了最新修订的《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正式明确小小说文体将以文集的形式纳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评奖。而且更有一件值得我们为小小说兴旺发展前景期待的事:在迅速崛起的新媒体业态中,小小说已开始在“手机阅读”的洪潮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这一点的未来景况也许我们谁也无法想象出来。总之,小小说的前景充满了光耀。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的出版就显得别有意义。这套书阵容强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我相信它的出版对于激励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推动小小说创作的进步;对于促进小小说文体的推广和传播,引导小小说作家、作品走向市场;对于丰富广大文学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精神世界,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对于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最后,希望通过广大作家、编辑家、评论家和出版家的不断努力,中国文坛能出更多的小小说名家、大家,出更多的小小说经典作品,出更多受市场欢迎的小小说作品集。让我们一起期待一种文体和一个作家群体的崛起!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 何建明
内容概要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集结杨晓敏、许行、聂鑫森、孙方友、孙春平、刘国芳、谢志强、陈毓、周海亮、海飞、曾颖等当代小小说最华丽的作家阵容和最具经典意味的力作新作,由100名小小说名家一人一册单行本(共100册)组成,兼容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流派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小说的系统出版工程,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 本书收录了周剑虹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作品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于质朴中见幽默,于调侃中见温情,于娓娓叙述中蕴含人生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厚体验和独特思考,对广大读者和写作者有着极其特殊的启悟意义。
作者简介
红酒,本名周剑虹,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芒种》《百花园》《文学港》《小说月刊》《大河报》等报刊。多篇作品入选《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中国新文学大系》等权威选本。《头牌张天辈》《花戏楼》分别获得2005—2006年度全国小小说佳作奖和2007—2008年度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二功子》《咖啡男人》分获2007、2009年度原创作品奖。曾入选“新世纪小小说风云人物榜·新36星座”。
书籍目录
作品荟萃 花戏楼 小贱妃 二功子 云儿 跑龙套 头牌 戏情 Annani是一种生活方式 咖啡男人 梁工 老马 来自葡国的歌 出门左拐 花奶奶 花田错 花绣鞋 示范 噜噜 楼上楼下 拔牙 花瓣雨 花媳妇 子秋的力量 凤雅 阿绫 境界 苏苏的风和雨 柿花淡淡香 祭秋 月月 老屋 童年的歌谣 花盖头 幸子的灯光 纸船 豌豆红豆 美人尖咖啡 孝子张三 张三趣事 坯王 莫晓丽 莫晓丽外传 翎子生 第一枪 别动队 根据地 保卫战 三人行 老穆 风月 紫草随风花千树 茹先生修面铺作品评论 戏里戏外写人生 小小说的“小写”与“大写” 芳香淡雅自清高 诗意的目光与人生的真相 醇香丰厚一杯酒创作心得 散散乱乱说创作创作年表 创作年表
章节摘录
花戏楼 相思古镇上的花戏楼,不知什么朝代就已经有了。 花戏楼坐北面南,雕梁画栋。戏台两侧有楹联一副: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两般面孔演尽忠奸情。虽年代久远,朱漆褪尽,但字迹道劲,依稀可辨。当年的花戏楼风光无限,城里的角儿们以能在这里唱戏为荣。 一般的角儿甭来古镇现眼,古镇人挑剔得很。但女伶翠儿却格外受古镇人的青睐。 翠儿常来花戏楼,一演就是十天半月。往往不到开戏时,满场子已是黑压压一片了。这还不算,墙头上树杈上,就连对过儿阿九婆家那青瓦房上都有人,或坐或站,瞪眼伸脖,盼亲人似的盯着花戏楼“出将”处的团花门帘儿。 翠儿的行当是大青衣,古镇人最爱看她演《梅妃》。翠儿演的梅妃一出场就把人心给抓牢了,她蛾眉紧锁,满腹幽怨,吐字如玉。一句“雪里红梅甘冷淡,羞随柳絮嫁东风”的念白,真真是令人泪下如雨,寸心似剪。这时,人们早忘了翠儿,台上站着的那个绝色女子分明是唐玄宗后宫内新近失宠、婉丽能文,感叹景物尚在、人事已非的梅妃江采苹! 翠儿唱得好,长得更好。古镇上的老戏迷愿意用戏词儿来夸她:十指尖如笋,腕似白莲藕,这样的好姑娘几世来修?天仙还要比她丑,嫦娥见她也害羞。 乐队的琴师是翠儿她男人,一把板胡拉得如同山涧溪水般恣情肆意、跌宕有致。男人熟悉翠儿的嗓子,就像熟悉板胡上的音律节拍,高亢低缓都有讲究。高亢时那板胡将翠儿的嗓音烘托得犹如红云层叠、松翻涛卷,低回时又好似玉帘卷翠、清夜烛摇,拿捏得不偏不离,伺候得恰到好处。台上台下,小两口红花绿叶,琴瑟合鸣,恰似神仙眷侣。 古镇上的桃花开了谢谢了开,翠儿戏里依然是才情过人满腹幽怨的梅妃,戏外还是那个让人眉开色悦总看不够的美娇娘。其实,翠儿也有难言之隐,眼瞅着同门的师姐师妹都拉着大的抱着小的,翠儿身边缺少的就是一张口奶声奶气叫娘的那个小人儿。虽说她和三代单传的琴师合卺数年,可翠儿的肚子就是没动静。翠儿也不免跟戏中失宠的梅妃似的兀自惆怅起来,说话小声小气,看琴师的眼神怯怯的。 终有一天,翠儿有喜了,琴师欣喜若狂,恨不得站花戏楼里喊一嗓子。琴师端吃送喝,沏茶打扇殷勤照应。翠儿更是功不敢练,嗓不敢吊,每日里保胎安神是头等大事。 花戏楼突然就静下来了,静得让古镇上的戏迷们心有不甘。于是,这段时间,城里的小凤仙、九龄红、十里香都来过,可有一样,来了,演了,动静却是不大,最多三天就收拾戏箱,雇个牛车,无论你是仙是红还是那香,都随牛铃铛一下一下摆晃出的单调声响渐行渐远。 翠儿生个男孩的消息就像有人倏地推开了轻掩的柴门,“吱呀”一声,便打破了小巷的清幽,整个古镇沉寂了些时日后,一下子就又活起来了。 有了孩子的翠儿肌肤如雪,发如漆染,星眸迷离,比起先前来更是妩媚撩人。不过,有细心人发现翠儿与往常有点不一样。不一样在哪儿?一下子难以说清。好像性子大了,嗓门高了,值不值也要对琴师男人耍个小脾气。 古镇赶集似的热闹,翠儿又要出演《梅妃》了,十里八乡的人们摇着小船,走完水路走旱路,早早聚在花戏楼前。不消说了,那场里场外黑压压一片,墙头树杈青瓦房上又满是人。 花戏楼装扮一新,顺廊檐挂一溜儿红纱灯。戏台上的团花门帘儿一撩,翠儿扮演的梅妃在一群紫衣宫娥的簇拥下登场亮相。她一袭白衣,梅花点点,水袖扶摇,裙裾飘飘,莲步轻移,踏歌曼舞。忽地曲风一转,梅妃欣然唱道:下亭来只觉得清香阵阵,整衣襟我这厢按节徐行。初则是戏秋千花间弄影,继而似捉迷藏月下循声……这是整出戏中梅妃得宠时的唱段。 正当镇子上的戏迷们如痴如醉忍不住击节相和时,原本随着婉转曼妙的唱腔紧拉慢奏烘云托月的板胡突然在翠儿甩高腔时戛然而止。翠儿猝不及防,那声音顿时失去依靠如同大雁孤飞,残梅落月,硬生生岔了音儿。满场皆惊,哗然一片。 花戏楼的当红名角儿怎能唱出分岔的高音儿?琴师在当紧时刻咋能收弓凉弦儿?古镇人一头雾水,不晓得翠儿和琴师这对儿红花绿叶怎么了。 日子水一样淌过,翠儿会经常到花戏楼来,满腹心事地看着戏台两侧的楹联,纤细的手指临空顺着道劲的字迹出神地描着,一下一下,描的是“两般面孔”四个字……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