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尹斌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03出版) 作者:尹斌 页数:144
内容概要
《软实力外交:欧盟的中东政策》阐述了冷战后欧盟中东政策的建构基础,指出了多边主义、软实力、区域主义是其三大理念;总结了欧盟中东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作者简介
尹斌,男,1973年9月生,重庆市人,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国际政治与中国外交。迄今为止,已完成和在研课题4项,在《国际问题研究》《西亚非洲》《世界民族》《南亚研究》《日本研究》等国内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有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刊物《国际政治》全文转载。
书籍目录
导论/1第一章 欧盟中东政策的建构基础/12第一节 理论渊源/12第二节 实践基础/20第三节 机制基础/24第二章 从欧洲共同体到欧盟:中东政策的萌芽与转型/30第一节 欧洲共同体的产生/30第二节 欧共体的中东政策及其特点/32第三节 冷战终结与欧盟的出现/42第三章 欧盟中东政策的形成与演变/46第一节 从海湾战争到奥斯陆协议:冷战后欧盟中东政策的初步形成/46第二节 冷战后欧盟中东政策的发展/49第三节 冷战后欧盟中东政策的特点及影响/64第四章 欧盟中东政策的实践分析/72第一节 构建对话与合作框架:用结构性方案取代工具性方案/72第二节 直接参与中东和平进程:从被动反应到主动介入/79第三节 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以多边主义为基础/81第四节 欧盟的伊朗政策:以“接触”求“转变”/87第五节 谨慎处理欧以、欧土关系/92第六节 合作反恐与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97第五章 欧盟中东政策面临的挑战及前景/103第一节 欧盟中东政策面临的内部挑战/103第二节 欧盟中东政策面临的外部挑战/110第三节 欧盟中东政策的发展前景/115结论/117附录/122参考文献/136
章节摘录
2.多边主义的演变:旧多边主义与新多边主义20世纪初以来,已有的大多数国际制度都是政府间合作的产物,主要体现和实现主权国家的利益和要求,是主权国家利益的延伸。这些国际制度不仅忽略全球公民社会部门的参与,而且漠视那些受压抑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学术界将此种国际制度框架内的多边主义称之为“旧多边主义(The Old Multilateralism)”,是一种“自上而下(top-down)”的多边主义。从旧多边主义所涵盖的内容来看,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旧多边主义的功能主要是解决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问题。旧多边主义的功能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可以对某些强权国家存在一定的平衡作用,是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等规范的防御机制;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强化组织平等的观念、制度文化的权威以及某些行为的规则等,这些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二是旧多边主义在设计上十分突出国家中心的特征,旧多边主义主导下的国际制度都是由国家和政府出面达成的,其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主权独立和平等原则,它对于维护国家间的平等以及确立国际政治民主化的坚实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因为旧多边主义以服务国家为目的,以维护主权和依赖政府为基础,故而它构成了主权国家体系的重要补充。另外,从价值原则上来看,旧多边主义主要是美国人提出的一种对世界秩序安排的理念,又被称为“自由国际主义(Liberal Intemationalism)”,主要体现在威尔逊主义指导下建立的国际联盟、罗斯福首创的联合国以及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等制度。全球化发展和全球公民社会兴起,对以旧多边主义为主导的国际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直接促成了“新多边主义(The New Muhilateralism)”的出现。新多边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以加拿大学者罗伯特·考克斯(Robert Cox)和加拿大总理保罗·马丁(Paul Martin)为主要代表。他们提倡“去中心”的做法,认为国家已经无力作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管理者。一种在全球层次上起始于基层公民社会的自下而上的多边主义才是真正民主的多边主义。新多边主义重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考察了多元文化的实际,指出了现行多边制度性安排的普世性本质和世界多元文化现实之间的张力,强调社会力量是决定未来多边主义的根本因素。
编辑推荐
《软实力外交:欧盟的中东政策》:汇集高校哲学社会优秀原创学术成果,搭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平台,探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著出版的新模式,扩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影响力。《高校社科文库》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各高等学校和出版单位共同建立的学术著作出版平台,旨在为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出版学术著作创造条件。《高校社科文库》将坚持“广泛动员、集中征集、严格评审、精心编校”的工作原则,致力于通过资助优秀学术专著出版、推动学术成果交流推广等形式,让更多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工作者走进交流空间,进入公众视野,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