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信任关系的历史类型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程倩  页数:299  字数:365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论政府信任关系的历史类型》是程倩博士在她的学位论文基础上修缮而成的。记得在博士论文答辩过程中,有一位专家在评议书中写道:“这既是一篇学位论文,也是一份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是关于政府信任关系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后人的研究可以超越它,但不能绕过它。”这是一个极高的评价,所以我一直记得。应当说在社会层面上谈论信任的论著已经很多了,而专门研究政府信任关系的作品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说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建构了。对于一部作品的认识,并不能因为没有人做过就是可贵的,而是要看作品自身的内容和性质,要看它是否解决了现实问题。程倩的这篇博士论文可以说是解决了现代以及未来政府重构中的一项重大问题,现在得以出版,也是对社会和学术界的一份贡献,作为这篇论文的指导老师,我为它的出版而感到高兴。在我的学生当中,程倩是被公认为最刻苦的一位,在我眼中,她既是学生,也是朋友。因为,她在攻读博士期间不仅在学习方面表现得很出色,而且在学术研究方面也表现出一种热切的追求。在程倩攻读博士的三年中,我们经常在一起探讨学术问题,她是一位最为积极地自觉阅读我的每一篇新作品的学生,有的时候,我的文章发表了,自己还不知道,她却已经读过了,并向我汇报她的阅读体会和评价。她读了很多书,并把一些的确是值得一读的书推荐给我,让我受益不少。在她决定了用博士论文去全力诠释我关于信任关系历史类型的解释框架后,我们在一起讨论的次数更多了,许多问题是我在提出“习俗型信任一契约型信任一合作型信任”时没有考虑到的,她不仅发现了那些问题,而且也在我们的讨论中使之变得越来越清晰。

内容概要

近年来,关于人际信任及政府信用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关于政府信任关系的系统化研究尚不多见。本书以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历史形态为线索,探讨了政府信任关系在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态,力图在中西方社会转型进程中把握政府信任关系的变动趋势,以期提出自觉建构新型政府信任关系的方案。不同社会形态中不同的社会治理模式是本文的基本分析框架和观察视角,对应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统治型”“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政府信任关系的内容和性质分属于习俗型、契约型的不同类型,描画其转换轨迹、论证合作型政府信任关系的类型及建构路径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程倩,女,1969年11月出生,江西景德镇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毕业。现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2009年赴美访学一年。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治理理论与中国政府改革、行政哲学与伦理和公共政策比较。 
2004年至今,参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意义与方法    1.1.1  理论和实践意义    1.1.2  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2  相关论题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状况和本论题的研究特色  1.3  题域界定及概念说明    1.3.1  题域界定和释    1.3.2  基本概念及关系阐述第二章  习俗型政府信任关系  2.1  政府信任关系的缘起:习俗型政府信任关系    2.1.1  习俗型政府信任关系的生成    2.1.2  习俗型政府信任关系的结构化分析  2.2  习俗型政府信任关系的时态特征    2.2.1  原初属性:自发性和稳定性    2.2.2  共时态特征:单向性和依附性    2.2.3  历时态变迁:由整体同质性到异质强制性  2.3  习俗型政府信任关系的形态分析    2.3.1  典型形态:中国农业社会习俗型政府信任关系    2.3.2  非典型形态:西欧封建社会习俗型政府信任关系第三章  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  3.1  契约型信任与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的生成    3.1.1  契约型信任的历史前提    3.1.2  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的生成    3.1.3  契约型信任关系的普遍化及其特征  3.2  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的理论历程及解读    3.2.1  理论解析:怀疑主义和社会契约论的视角    3.2.2  学科阐释:心理学、行政学和经济学维度  3.3  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的结构化分析    3.3.1  契约精神统摄的法律制度    3.3.2  技术理性浸润的官僚制组织    3.3.3  算计性支配的工具人格第四章  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的省察与反思  4.1  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的递嬗    4.1.1  从习俗型到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    4.1.2  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的历史考察  4.2  对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的检视    4.2.1  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的当代审察    4.2.2  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的反思  4.3  当代工业社会的失范与断裂    4.3.1  “价值的颠覆”和“本体性焦虑”    4.3.2  “流动的现代性”与“风险社会”第五章  新型政府信任关系的构想  5.1  超越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    5.1.1  把握个体存在的总体    5.1.2  建构新型政府信任关系的基石    5.1.3  政府信任关系道德合理性诉求  5.2  瞻望未来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政府信任关系    5.2.1  人类社会治理模式的“前进一逆溯”    5.2.2  同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共时建构  5.3  合作型政府信任关系的理论愿景    5.3.1  权力秩序和法律秩序的继往    5.3.2  伦理精神的定在    5.3.3  伦理社会的出场第六章  合作型政府信任关系的历史可能性  6.1  合作型政府信任关系的定往    6.1.1  构建合作型政府信任关系的时代方位    6.1.2  突破“中心一边缘”图式的背景及努力  6.2  非政府组织中兴的历史契机    6.2.1  非政府组织的历史中兴    6.2.2  社会组织形态变革的可能    6.2.3  市民社会的更迭    6.2.4  社会治理模式的转换  6.3  合作型政府信任关系的本土构建    6.3.1  从双重转型到“和谐社会”的实践诉求    6.3.2  检视中国行政改革的理论基础    6.3.3  服务型政府建设:达致合作治理战略的契机    6.3.4  引导型政府职能:确立合作型政府信任关系的必要条件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当新教解放“世俗性”和还“此世性”本来面目时,当新教要求让个人的,与上帝不相干的法则支配自己时,技术化、“合理化”的现代生活就正式出场。①这可以看作是对习俗型信任关系边缘化、契约型信任关系普及化的过程中个人心态和社会状况的深刻描述,即经济理性导致了社会心理的变化,为习俗型信任关系向契约型信任关系转型提供了客观要求。随着市场交换的日益强化和人际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展,在社会逐渐分化和分层中个人的力量得到增强,价值得到提升,这时个人对群体的依附不再重要,独立和自由的价值却得到彰显。主体意识觉醒后,人作为不可化约的“单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其中,“人的依赖纽带、血统差别、教育差别等等事实上都被打破,被粉碎(一切人身纽带至少都表现为人的关系);每个人看起来似乎独立地(这种独立一般只不过是幻想,确切地说,可叫作——在彼此关系冷漠的意义上——彼此漠不关心)自由地互相接触并在这种自由中互相交换。”②主体意识的觉醒直接引起了信任关系的转型,一方面,个体从原来以血缘、地缘为基本纽带的共同体中解放出来,从各种先赋性身份中解放出来,从身份、传统、习俗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从对他人的人身依附和意志奴役中解放出来,在获得自身独立性的同时,他割断了自己同原有共同体的“自然脐带”,而无数个这种独立个体的相加构成了滕尼斯所说的“社会”;另一方面,商业交往和市场交换又把独立的、匿名的个体聚合到一起,在广袤无垠的社会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召集到市场领域,“磨掉他们在身份上的差异与不平,给大家以相同的表情、相同的语言和发音、相同的货币、相同的教育、相同的贪婪、相同的好奇心”,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和愿望,表现各自的能力,实现各自的价值。③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在财富和金钱的天平上权衡着自己的轻重,人们在法律面前取得完全形式上的平等。社会发展分工、分层和分化的过程,客观上要求用更为普遍化和稳定化的信任取代血缘性制度形式下的私人性纽带,并以此作为社会整合的基本形式。

后记

本书实际上是在我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出版的。维特根斯坦曾言,使精神变得明晰的努力是一种巨大的诱惑,这种诱惑伴随着我的博士生学习历程。当博士论文作为这一历程的果实而杀青之际,那种诱惑的魅力依然,心中却多了些惶恐。今天,论文即将付梓,心中仍充满着不安和感激。虽然论文从着手到完成再到出版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但由于自身学术积累和能力的原因,它在观点陈述、逻辑论证及语言文字等方面仍有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地方,不能让自己满意。这正应验了我在论文开篇里的话:“以点斑窥豹、滴水探海的结果,留存的可能仅仅是些许勇气。”我希望得到学界的前辈同仁不弃不绝的指正,真诚地期待批评和交流。学业是“信仰上的修道”,从老师的身上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学术研究需要滴水穿石的耐性和毅力、乐在其中的黄灯枯卷、皓首穷经。但在一个讲求实用的时代,在浮躁、狂热、悲哀、迷茫的社会,在娱乐至死的人群中,似乎学术信仰的执着和潜心修道的痴狂并不合时宜,“短平快”已经从竞技体育的术语成为现实生活的描摹。我不能脱俗,我不得不考虑许多功利性因素,学位、工作和职称……所幸,让精神明晰的诱惑依然,我已体验过“修道”的愉悦,会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因为在我背后,还有老师的期待、家人的支持赋予我信心和力量。我真诚地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张康之教授和秦宣教授。直至今日,每遇到学业上的问题找张康之老师,他总能够在不经意问的漫谈中让我茅塞顿开。没有他的理论框架,没有他的指导,就没有这本书。而每每我为工作、人际中的压力找秦宣老师倾述时,他总能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点拨、帮助我,几句话让我豁然开朗。他们不仅教给我书本上的知识,还言传身教地展示了做人的道理和内心的理解与宽容。

编辑推荐

《论政府信任关系的历史类型》:《高校社科文库》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各高等学校和出版单位共同建立的学术著作出版平台,旨在为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出版学术著作创造条件。《高校社科文库》将坚持“广泛动员、集中征集、严格评审、精心编校”的工作原则,致力于通过资助优秀学术专著出版、推动学术成果交流推广等形式,让更多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工作者走进交流空间,进入公众视野,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论政府信任关系的历史类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木有读哦,读了再说
  •   用里面的知识对比一下中国的现实是非常有用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