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革命

出版时间:200909  出版社:光明日报  作者:崔宇  页数:232  
Tag标签:无  

前言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其责任不仅仅是先天的血脉传承与抚养,更重要的是后天的教育、影响与关怀。早在30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重任的担负,在于社会、学校,更在于家庭、父母。在为数不少的相关领域书籍里,《家长的革命》是一本视角独特、文笔生动、叙事流畅、内容丰满的精彩读本——本书不是教科书,却胜似教科书。它没有空洞庞杂的说教,而是清晰明确地倡导在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沟通理念与日常行为等诸多方面实施一场“革命”;知行合一,本书显然是作者崔宇先生既勤于思考、博采众长,又身体力行、注重实践后的倾力之作,值得广大家长朋友,也包括教育工作者们认真阅读。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人们可以各持己见;但教育本身对家庭和睦、社会进步与我们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内容概要

“一个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家长,才有能力改变孩子。”  一个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家长,才有能力改变孩子。当家庭、社会和学校都将目光集中在孩子的身上,希望通过各种技巧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拔高孩子的素质和觉悟时,家教专家崔宇独具慧眼,把目光投向了家长。因为事实证明,家长爱学习,则孩子爱学习;家长正直,则孩子爱正义;家长勤俭,则孩子朴实……  崔宇的教育理念正是我们最熟悉却又很少思考的道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家长就是孩子的生命之源、人生之端,想让孩子的人生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源头的“治理”不可忽视。  在多年的青少年教育辅导过程中,崔宇遇到了各式各样的家长和孩子,他们的问题就是现代家庭的一个缩影。本书精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案例,以轻松幽默的语言道出现代家庭教育的重重困境,将家长的心理和教育方式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读来既真实又深刻,掩口苦笑,个中滋味只有家长明了。同时总结出家长在教育中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建议,指导家长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希望通过对家长的教育观念的革命,来起到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效果。  本书的作者崔宇接触的家长分布各个年龄段,各种职业,而他们的问题又具有普适性,因此本书适合所有的家长和教育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崔宇
  中国家教学会理事
  中国平行教育创始人
  中国青少年教育专家
  东北人。大学主修教育和文学。经过十几年的教学积累,吸取众家之长,根据中国现状及对教育的探索,推出符合中国家庭特点、具有独特个人魅力的平行教育体系。
  在全国各地,有数万个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被社会拒绝的孩子:家庭教育不能作茧自缚 大学生就业难——大孩子就业难 海归囤积——留学热冷思考 谁都不雇只有漂亮分数的人 “我姓马,牛马羊的马”:面试官只能苦笑 频繁跳槽:没有感恩心,也就没有职场未来 哈佛女孩远没有哈佛精神病患者多 抱着女作跳楼:当了爸爸却还没长大 脏、乱、差——有钱也没有生命质量 太多“没力气”、小胖墩:发展的本钱都没了 当桑枣中学成为奇迹——生存本领有问题 奥巴马作证:毁人的不是家庭,而是家庭教育第三章 忽视精神成长:树根烂了,生命还有希望吗 纵使练就百般武艺,一个弱点就足以致命 破坏性批评,腐蚀自尊心的毒药 顺从+听话=创造力为零 逃避还是发展,衡量成长的关键 小年轻,老年病——父母恐吓惹的祸 “无所谓”的孩子——没有成功欲望难成功 家长的过度教养——缺乏责任心的孩子没有未来 非正常成长是世界上最大的罪恶 孩子的心智成熟比分数重要一万倍第三章 家庭教育的革命,家长的升级 家庭教育没有“破产保护”,通用给父母敲响警钟 形象工程:学校卖了孩子,你还帮着数钱 光耀门楣:拿孩子当祖宗牌位前的祭品 托儿所、.重点班、补习班——只砸钱,不用心 话都被你说完了——不是孩子没主见,只是家长太强势 逼着孩子读书,自己打麻将——到底谁是两面派 帮忙找工作——花多少钱都买不回孩子成长的机会 舍不得他长大——没有舍就没有得 蓝领热风行:这真的是好的选择吗 不自觉地虐待——代代相传的心灵创伤 忙不是借口,做父母才是最伟大的事业 听课现形记——问题大多来自家长不学习第四章 审判孩子,不如审判家长的教育观念 天然教育——一场不劳而获的美梦 学习越早越好——揠苗助长,事与愿违, 无视爱好却搜寻天赋,现代版的“有眼无珠” 小“世故”和小“人精”——催熟的果子不会甜 看比尔-盖茨“裸捐”——最好的遗产不是金钱 孩子的前程不需要你设计 消极的家长,灰色的孩子 一红一白——脸谱式教育危机重重 抱怨孩子,等于暴露自己无能 家长不改变,别指望孩子能超越你多少第五章 暗示:家长地意识间传递的错误信号 有不明白的就问我 别让别人用你的东西 下次再去吧 太难了,算了 出去,我们大人要说事情 看我怎么收拾你 打你,是教育你 再有几年就熬出头了 你能有那能耐,太阳从西边出来 花钱读书是浪费第六章 下猛药,用巧劲,家庭教育难题必有解决之道  没关系,不要紧,我相信你  饥饿、寒冷、劳累——给他点“劣性刺激”  物以稀为贵——疾风骤雨式的夸奖不值钱  家长的圈子升级,孩子的境界升级  给孩子创造一个“一流”的氛围  谁说“富不过三代”  体操灰姑娘和蹦床公主——放对位置就能秀出精彩  做个有个性的家长  孩子不聪明,爸爸多反思  犹太人的财富来自母亲  和学校玩点不一样的第七章 学习、网瘾、早恋——最头疼的问题重点解决  学习: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白费劲  分数翻番的秘密武器——思维导图  不去网吧,孩子能去哪儿  感情有理,恋爱无罪  欣赏孩子的初恋情人  提供爱情的标准,让孩子自己决定  婚姻悲剧来自不成熟的爱情观  性:这是个疖子,招不得 保护闺女,尊重儿子——陛教育上男女有别 和他保持距离,母亲的明智之举 校园周围有三多——不得不面对的新时代 追星不是错——成长始于崇拜 青春期,他的地盘让他做主第八章 “忽悠到家”——在教育中学会作局 不许看到九点半——还有人不让学习? 你的字太漂亮了——“狠狠”地表扬 我也经历过,我理解你——理解是最好的开始 黑气球也能高飞——帮助自我确认 写给教师的感谢信——让孩子不得不努力 你的进步都是老师的功劳——把感恩种到孩子心中第九章 爱不用太多——给他五个“给予”就足锈 学孔子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爱 给他快乐,快乐是成长的最好礼物 适度自由,他才能学会自控 点燃希望——有希望才有成功的可能 让他自信——有信心的人无所不能 表达关怀——和他默默地坐在一起 他是哪种类犁——困惑、灰心、混世还是恨世第十章 感动是教育的最大秘诀 温总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要以接受者为标准 感动自己,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被需要的人最幸福 今天比昨天好,就是成功 高贵是精神上富有和独立 爱如阳光,既灿烂,也自由

章节摘录

第一章被社会拒绝的孩子:家庭教育不能作茧自缚大学生就业难——大孩子就业难《中国社会科学院报》上登文: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在2009年更加突出。似乎从进入新千年开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一直在“更加突出”。家长们也感觉到,大学的门容易进了,企业的门却不容易进了。到底是社会上人才过剩,还是大学生自己出了问题?到底是孩子没有能力,还是家庭教育让他们没有了就业的能力?早上出门,遇见邻居吕大姐两口子,正拿着孩子的校服和雨伞,看起来很闹心。“吕大姐,在这儿等谁呢?”“崔老师啊,您早。唉,今天我家孩子忘记带伞了,这会儿下雨,他该淋成什么样儿呀,这打湿了得多冷啊。我和孩子他爸正想去学校给他送干衣服呢。”吕大姐一脸愁苦,我想起他们家上高中的孩子,个头有一米七八吧,这种事情家长还要操心,真是难为他们了。这件小事情,让我想起有一回去学校做培训的经历。那天的活动主题是“平行教育”,家长和孩子是分开进行的,孩子是初中生,个个长得都很精神。在工作人员通知家长离场到另一个教室的时候,有一个妈妈迟迟不肯离开她的女儿。在工作人员的一再催促下,她才走出教室。家长培训的地方和孩子的教室隔得不远,我们正准备展开活动的时候,那位妈妈突然站起来,像是想起了什么大事,拿着电话匆匆走出教室,拨通了电话。“闺女,你书包里有衣服,要是冷的话就穿上啊,不然冻感冒了。要是流鼻涕,我在包包最外面那一层放了抽取纸,里面也有一卷卫生纸,你擦鼻子就用抽取纸吧……”当时正是七月,孩子们刚放了暑假,外面蝉鸣鸟叫,我都热得有点晕眩了,顿时怀疑自己的听力有问题:这大好的夏天,孩子怎么会觉得冷?就算冷,她自己还不知道要加衣服吗?擦鼻涕用哪一卷纸,这种事情有什么好交代的呢?难道是我自己想多了?下午有一个妈妈强烈要求我去见她的儿子。地点约在一家西餐厅,具体情况电话里没有说清。中午有老朋友来了,自然是“好酒好肉”、把盏言欢。一看快到约会的时间,我告别了朋友,径直朝西餐厅赶去。待我快步赶到时,已经有一个大姐和一个小伙子等在窗边的位置上了。“是崔老师吧?”“是,您好!”“快叫崔老师好!”她赶忙拍了一下身边的小伙子。我想应该是她的儿子吧,于是冲他点头微笑,他很拘谨又有点不耐烦地敷衍了一声:“崔老师好。”待我坐定,发现眼前已经摆了一些瓜子、干果。我说自己刚和朋友吃过饭了,他们请自便,妈妈还是客气地为我点了一道牛排。我感谢着说明自己真的吃过了,可妈妈执意要点。一会儿牛排上来了,我说自己真的吃不下而旁边的小伙子也已经吃完了一份套餐。妈妈看着牛排不吃怪可惜,就开始一边切着牛排,一边往儿子的碗里放。“妈,我吃饱了。”“哎呀,没吃多少,再吃点。”“我真的吃饱了。”“叫你吃你就吃。”妈妈说完不由分说地将牛排放到儿子碗中。这时那孩子很不高兴,嘟哝了一句:“你怎么这么磨叽。”妈妈一听,放下刀向我诉苦:“听听,我这孩子一点礼貌没有,当老师面说我磨叽。”我笑了笑,心想:孩子没礼貌,怨不得他。一个正常人,他一定知道自己是不是冷,也一定知道流鼻涕了要用手纸擦干净,吃饱没吃饱他心里也有数。但就是有很多家长,老觉得孩子长不大,冷了不知道加衣裳,饿了不知道吃东西,这实在是杞人忧天。家长总是把孩子当成什么都不会的人,就连用哪卷卫生纸都要交代,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不是心理上反感家长,就是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够。也难怪,现在天天说大学生就业难,如果把大学生换成“大孩子”、“小孩子”,他们什么都需要父母帮助,怎么能自己找到工作呢?哪里有他们能力之内的工作呢?大学生就业难,其实也是孩子们一直没被当成成熟、独立的成年人的“后遗症”。你觉得他什么都做不成,什么都需要家长来安排,他就真的什么都等着家长发话了。有很多年轻人,在面试的时候不知道怎样介绍自己,因为平时都是父母帮他作介绍的。面试时被问及工资待遇的时候,有的人可以喊出一个不道天高地厚的数目,也有的人把自己看得太不值钱,因为他们没有独立生活过,对金钱没有任何概念,或者从小没有金钱观,羞于和人谈论。这些都直接导致这些“大孩子”在竞争中被淘汰。聊天是我的专长,我和上述那个妈妈交流了很多当下的社会现象,也说了一些对待孩子的方法、态度等。她觉得自己一定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儿子,而我也觉得大雨未至好回家。到家的时候,正赶上邻居的孩子放学回家,他见到我打了声招呼,大步流星地往家里走。吕大姐正在门口焦急地说:“我们都怕你淋雨呢,没淋着?”“这多简单,我打个车不就行了……”听完,我也放心地进了自家的门。海归囤积——留学热冷思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炙手可热的海归囤积成了无人问津的“海带(待)”,留洋再也不那么香了。高不成、低不就,让海归们“嫁”。这个现实提醒那些盲目加入留学队伍的家庭,很可能浩浩荡荡地出去,惨兮兮地回来。很多家长朋友们都问我,留学究竟好不好?该不该让自己的孩子留学?建议大家不妨做一篇论文,可以考虑从以下几点出发:1.为什么要让孩子留学?2.洞悉留学背后(留学热兴起的原因、发展趋势、现状及分析)。3.你的孩子适合留学吗?进行利弊分析(可以从孩子现有的文化及语言基础、独立性、学习力、适应性等方面考虑)。4.留学的实际意义和收获。只要完成了这篇论文,相信大家心里就亮得跟明镜一般,不用我再多说了。有人听了大概要挠头,下面的文章中我清晰明确地表明了我的观点,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在做完论文之后再瞄上两眼。从这篇文章中,你或许可以找到答案。论留学热需要冷思考“2009年春节以来,我就没有休息过,每个双休日都有从国外过来招生的学校,都要接待很多前来面试咨询的家长。”据某公司的一位留学部经理称,今年,从她手里出去的学生同比增长了20%。而且,以前是大学毕业生出国留学,现在一些高中毕业生也出国留学,甚至连初中生、小学生出国的都有。在该公司去年出去的300人中,出去读高中的比例占了近20%,比上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在澳际留学南京办事处去年出去的300人中,出去读高中的占了15%,同比增加了3个百分点。另外,不仅美国,到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留学的人数都有不同比例增长。行内人士甚至用“全民留学”来形容它的热度。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要让孩子留学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叶忠博士说,不少人出国是一种“从众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他们对国外以及国外大学的情况并不了解,很多时候,他们比的不是国外的教育环境,而是和身边的人进行攀比。还有一位家长的观点颇具有代表性,他认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孩子的成绩在国内上好大学太难,最多只能上个二本、三本这样的学校,将来毕业后找工作很困难。而同样的成绩到了加拿大或澳大利亚,就能申请到不错的大学。孩子的数学很好,如果能申请到加拿大排名前几位的哥伦比亚大学或滑铁卢大学的精算专业,将来的就业根本不用发愁了。据这位家长称,申请加拿大这两所大学的成功率都很高。除此之外,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国民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矛盾也是留学热的原因之一,国外教育产业化也对留学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留学的确是一种投资,可以学习先进技术和知识,增长本领。但对于留学热,我们仍需仔细地分析,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留学,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的海归回国后都有很好的发展。留学热需要冷思考。曾经有一个孩子,被爸爸妈妈送到澳大利亚读一所私立高中,在那里待了一年后,就被爸爸妈妈“拎”了回来。“我们班一共有40个同学,其中22个是中国人。在那里上学和在国内几乎一样,根本没有什么留学的感觉。”……

后记

这些年在全国各地演讲、培训,与家长接触,和教师交流,跟孩子们做朋友,慢慢总结出我的平行教育。我在讲课时总是喜欢把孩子比喻成小树。树的成长不光是靠自己,还要有阳光、雨露、修剪、培土……社会是阳光,学校是雨露,老师来修剪,家长勤培土,缺一不可。多年的积累集结成书,就是希望以更快的途径,向更多未曾谋面但同样关心孩子、需要方法的家长推广,能够让孩子们得到更大的生存空间,更好的生长环境。在这里,我要感谢听过我讲座的家长们,感谢他们对我教育理念的赞同与信任,感谢他们愿意放弃休息时间,像学生一样,坐在会场内,静静地听我讲课。他们把自己的各种问题都坦诚相告,并且用极大的勇气来调整自己、改变自己,那些正在行动的家长,值得我们所有的人理解和尊重。同时,我更要感谢各地的教育部门,能够给予我最大的支持,让更多的人接受我的教育理念。让我在平行教育的最前沿,不断总结、提炼、修正我的教育观点,使更多的人们受益。令我欣慰的是,受过我培训的孩子们,他们的纯真与热情让我感动。在课余时间阅读我为他们提供的、经过我多年积累和筛选的书籍,让他们慢慢变成了爱读书的孩子。这些改变了我自己命运的书籍,也在改变着他们的命运。这种改变也是我继续站在青少年教育这块神圣讲台的最大动力。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事情是我们自己可以掌控的。如果能把握得好,我们就能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家长的革命》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家庭教育指导读物,认真阅读,你将知道如何引导子女走向成功之路。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授  赵忠心  阅读《家长的革命》,会引领你成为成功的家长,会引领你拥有成功的家庭,会引领你拥有成功的子女。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席  海飞  本书不是“教科书”,却胜似教科书,它没有空洞庞杂的说教,但又清晰明确地倡导在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沟通理念与日常行为等诸多方面实施一场“革命”;知行合一,本书显然是作者崔宇先生既勤于思考、博采众长,又身体力行、注重实践后的倾力之作,值得广大家长朋友,也包括教育工作者们认真阅读。    ——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家教专家  安天剑  在浩如烟海的家教类书籍中,这本《家长的革命》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好的教育书籍提升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教育技巧,更能提升他的个人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家长的革命》做到了。    ——清华大学教授  王坚  一本家长众生相,可怜天下父母心。建议所有当了家长的和准备当家长的人们,都要看看,我定义它为“家长必修手册”。    ——清华大学教授 温海成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背上行囊,千里求学,孤灯苦读。现在的很多学生,父母背着行李,离家千里,租房伴读。时隔十几年,时代进步了,家长的“能力”越来越强了,可是孩子为什么一直长不大呢?强烈推荐《家长的革命》,中国的家庭真该革命一下了。    ——北京邮电大学博士  陈宇

编辑推荐

《家长的革命》:一个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家长,才有能力改变孩子。他的培训课讲义被家长当成礼物赠送,他的演讲录音被孩子当做经典珍藏千万个教育问题暴露出的家教通病,千万次亲身辅导提炼成的革命智慧,只要你愿意改变,孩子的一切问题都能解决,他用方法兑现承诺。著名教育专家中国平行教育创始人中国家教学会理事崔宇倾情写作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授赵忠心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席海飞,清华、北师大等十几所名校教授、博士联袂推荐孩子最期待家长读的书社会最希望家庭读的书全国几十家报纸,网站全面报道崔宇授课现场盛况及《家长的革命》秉持的教育理念。每天,孩子都从我们的言行中学会一些新东西,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每一天,孩子的创造力和积极性都在发生变化,倍数递增或者倍数递减。不能再等待,家教的革命迫在眉睫,因为孩子的成长不能重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家长的革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8条)

 
 

  •   《家长的革命》是著名教育家崔宇的新作,一本被喻为“孩子们最希望家长看的书”,这也成为了我在2010年看完的第一本书。这是一本难得的家庭教育专著,它以生动的事例阐述了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误区,种种困惑以及破解各种教育难题的方式方法,可读性与实用性都很强。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它有点像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几乎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包括孩子的就业、出国、学习、网瘾、早恋等等,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并让人颇受启发。而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每读一篇都让人有一种震憾心灵的感觉,不光实现头脑风暴,而且还有强烈的冲动要付诸行动,要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来一场彻底的革命。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在《广州日报》的每日连载,一共连载了十多天。每天我总是津津有味地读着,并大声读给丈夫和儿子听,让他们一同分享读书的乐趣。后来我总觉得“革命尚未成功”,所以决定买书一读;读后,我觉得“同志仍需努力”,于是每天定时为丈夫朗读这本书。建议所有的父亲最好都来读读这本书。正如崔宇老师在序中写道:“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他们受到了不正确的教育;没有不好的父母,只有不幸的父母,他们继承了不好的传统或不自觉地使用着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们,为了孩子们的幸福与未来,是时候对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教育来一场革命了,“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家长,才有能力改变孩子。”相信,只有家长的彻底革命,家长的不断升级,我们的每一个家庭才可能在革命中实现“重生”。祝福所有的家庭!
  •   这本书很好,我正在读。家长的革命,既然是革命,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所以作为家长的对孩子不要抱希望太大。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对孩子的教育,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里面有的思想太好,我正在付诸实施。刚刚几天,就见有点效果。
  •   这是一本简单实在,很有实用性的书,读过之后,不由自主的检讨起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前没有意识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犯的一些错误,会对孩子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特别是做父母的自身素质、言行举止,会影响到将来孩子的生命质量。教育孩子仅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智慧和勇气!我想在期待孩子有所改变之前,先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   对教育孩子不在行的家长,可以看看。对一个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可能浅显了些。
  •   准备做妈妈了,呵呵,建议各位家长朋友,都来看看这本书,也许你在教育孩子时的困惑就能迎刃而解了。我很喜欢这本书。
  •   先了解孩子,再顺应孩子的心理去引导\教育.放下家长的权威,平等的还孩子相处.
  •   这是一部改变和纠正家长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好书。
  •   一套不错的家庭教育书籍。如果我们的大多数家长能够读透读懂并且照做就好了。比较务实的一本书,结合案例,不是纯说教。
  •   和同类的家教书相比,这本书还是不错的,不过可惜的是中国的家教书,基本上都是**。在一个没有教育,在一个不懂得教育的地方,怎么会出现真正的教育专著呢?
      
       书有两种,一种是写出来的,一种是编出来的,前者是有感而发,后者是硬拼凑成的,多数书都是后者。读的书越多就越发现,真正从心灵中流淌出来的书太少了。遇到一本都是你的幸运。可惜有时候一年读了一两百本,一本都遇不到。既然真正的好书那么难找,也就退而求其次吧。于是,这本书也可以算不错。不过编纂的痕迹很明显,里面很多例子都是互相矛盾的,说这个道理的时候用这样的例子,说相反的道理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例子。其实教育因人而异,成功和失败也没有定论,越了解教育就越知道教育的复杂,能够几句话就把教育说清楚的,往往是只知道教育皮毛的人。
  •   内容非常贴切,真实描写了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的迷失,建议中国家庭必备,特别是那些不奋斗,却一心让儿女 拼的势利父母好好读一读。
    非常期盼作者的新作,毕竟这本书是09年9月出版的
  •   对现状家长很有帮助,实施行动强
  •   很不错的一本书,给家长洗洗脑。
  •   值得每位家长去看的书
  •   挺不错的,值得一看的好书,家长有空可以看看。
  •   非常好 非常喜欢,家长非常喜欢
  •   纸张很不错,没有损坏,都很平整。印刷的很好。翻起来很舒服。对做家长有很大帮助,里面有很多内容都是对症下药。
  •   好看,家长多看看
  •   做家长的参考书
  •   这本书让为人之父母对自己的语言、行为提出了反思,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良行为给孩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书中的很多观点让我受益匪浅。
  •   最早是在齐鲁晚报连载的,看到之后觉得说的很有用,就买了,很好的一本书,很有教育意义。就是当当选的快递不好。
  •   这是一本好书,我看过很多的家教的书,发现这本真是好书,拿到手就迫不及待的看起来,两天就看完了,真是好书,再想买几本,送给朋友去.
  •   看完本书,受益匪浅,如果按照书本的方法做,就能培养一个人才。
  •   非常值得一看的书,我看完感觉很好,后来推荐老公也一起看,里面有我们学习得地方。
  •   啥都不说了,读了就会知道它的妙处,真的很值得一看~
  •   这是女儿幼儿园老师推荐的书,解答了我一些育儿困惑
  •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以前总不知道咋么开家长会,看了崔老师的这本书学到了很多东西
  •   这本书很好,很实用。很受益。
  •   还没具体看,别人介绍的,都说不错
  •   很好,纸张不错,质量过关,,,,值得购买
  •   我比较喜欢的东西
  •   买给自己看的,很好!
  •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真的就像一张白纸,父母的行为是最能影响他们的。就像崔老师说的: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如果想让孩子将康成长,家长就需要先知道自己是否是个合格的家长,是否需要做出改变,甚至有勇气革命!
  •   很好,看过还是有点帮助
  •   为了小孩的健康成长,我挑灯夜战花了几晚时间看完了这本书。总体感觉,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家长自己;要想让孩子杰出,首先要让家长自己杰出。如果家长不能改变自己,但却一心想改变孩子,那无异于是一种幻想。这就是《家长的革命》这本书给我们家长带来的启示。建议那些如我一样希望孩子成龙成凤的家长朋友们抽空读一下这本书。这本书虽然不是什么家教圣经,但却能给我们家长带来一些观念上的更新。一名话:不失为一本值得家长朋友们一读的书。
  •   10月9日拿的这本书,用了三天时间,仔细地读完了这本书。我小孩差不多七岁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零零碎碎接受了一些“家长培训教育”,当初买书的时候,是被“革命”这两个字受了点小小震撼,仔细读完这本书后,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闹革命的感觉,但开卷有益,书中有很多具体的家长与小孩的相处之道,有些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上,可以对号入座一下,以前和当前我是怎么处理的,思考一下以后我应该怎样改进;有些不一定就发生在我们身上,但身边好像屡屡听到,值得警醒。个人觉得应该是一本好书,读完之后,我对我小孩的成长之路做了如下理解:快乐成长、培养自信、树立目标、勇于实践、坚持不懈;作为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有好“品”的孩子,我相信一定有好“质”。让孩子享受成长的过程、让我们家长一起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真的,不要怪孩子,没有天生的坏孩子,只有不够尽责或还不知道如何尽责的父母。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   我看了好几篇,很合适家长看,对教育孩子很有帮助的
  •   浅显易懂!关键要家长能够自我认识,加强自己的素质!
  •   感谢作者,感谢当当,此书给我们家长带来的是一次思想的洗礼。
  •   用一个个身边的事例,教我们如何做家长
  •   从新的视角看到家长的作用
  •   写得很全面,有些可以立马用,崔老师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心里了,孩子有问题时崔老师主张的是疏导!读后很有启发!
  •   读了三章节,感觉受益匪浅哟!
  •   书的内容很好,值得仔细地读
  •   才读了一小部分,感觉还可以。
  •   书还没得及仔细阅读,书的质量不错。
  •   老师推荐让买,读后感觉还行
  •   崔老师的讲座当时给我启发很大,讲座完的售书人多没买上,回家后赶紧在当当上买的,看了后感觉不错
  •   还没看,标题很吸引人
  •   一本不错的书,读后受益匪浅。
  •   给老妈买的,内容很不错
  •   《家长的革命》

    和同类的家教书相比,这本书还是不错的,不过可惜的是中国的家教书,基本上都是**。在一个没有教育,在一个不懂得教育的地方,怎么会出现真正的教育专著呢?

    书有两种,一种是写出来的,一种是编出来的,前者是有感而发,后者是硬拼凑成的,多数书都是后者。读的书越多就越发现,真正从心灵中流淌出来的书太少了。遇到一本都是你的幸运。可惜有时候一年读了一两百本,一本都遇不到。既然真正的好书那么难找,也就退而求其次吧。于是,这本书也可以算不错。不过编纂的痕迹很明显,里面很多例子都是互相矛盾的,说这个道理的时候用这样的例子,说相反的道理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例子。其实教育因人而异,成功和失败也没有定论,越了解教育就越知道教育的复杂,能够几句话就把教育说清楚的,往往是只知道教育皮毛的人。



  •   今天,孩子的教育问题,年轻的父母是空前的重视,几乎从零岁就开始重视。受过一定教育的父母,可能会通过读书了解并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法,所以书店里教育类的图书是非常抢手。但是,教育类的书籍汗牛充栋,读过之后都有“大炮打蚊子”般的困惑。书上讲的那些东西真正到了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还是不能得心应手,我们还得依靠自己承袭的教育经验。风靡一时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哈佛女孩》读过的人不少,但有几个能把他们的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即使我们用了那些教育方法,也会发现我们的孩子不像那些孩子成效明显。检视我们受教育的经历,总结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我也发现,很多东西已经过时了,太陈旧了。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拿自己受教育的经历和现在的孩子比较,我们这一代人受教育都是“放羊”一样放养大的,父母能够保证你吃饱穿暖已经很合格了。我的孩子上了小学,总让我想起自己上小学时的情景,那个学校的样子一下子又历历在目,恍如昨天。几间破教室,木板支成的课桌,凳子是从家里带的,挂在房檐下的半截齿轮是上下课的铃铛,墨水瓶做成的油灯,冬天里冻得像红萝卜一样的手指,蹲在学校院子里用电池芯习字,隔几天老师还要到家里来吃派饭。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也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父母也很少过问你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今天,做父母可真是可怜,每个家长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家庭最大的事情,教育孩子成为“马拉松式”的漫长脚力。作为家长,教育孩子已经完全“技术化”了。每天要督促孩子写多少作业,第几页到第几页,听多少英语录音,看多少课外书,要做好笔记,每一项都要家长的监督和对完成情况的检查。现在的老师也太不易了,要把孩子的活动安排得“严丝合缝”,没有一点差池。我真感慨自己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老师。这就有一个问题需要中国教育思考,家庭到底在孩子成长中扮演什么角色。当下的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学科教育的补充,回到家里,孩子还是完成学校里的那些任务,家庭的熏陶也都侧重于对孩子学业完成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我很赞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这是中外教育总结出的经验,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做出多么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但是我不希望在教育中模糊三者的界限。现在很多家庭除了完成学校教育的任务以外,往往还会变本加厉地给孩子增加比学校更深、更重的学习任务。而且,很多做父母的也认为这是非常无奈的选择,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如此的选择也都是以“爱”的名义,我们也不忍呀!于是,在相互的比较、攀比中,不断加码,孩子越来越苦,父母越来越累。我反复读了几遍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对90年前发出“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这样的呼唤感慨万千,将近一个世纪,我们的父亲改变了多少?我们能够改变多少?考查古今中外,好的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英国的“夏山学校”、日本的“巴学园”,这些大家公认的好学校,并没有成为教育的主流,却都是二三十年代的战乱时期昙花一现,成为人们怀念的“理想国”。回到经验问题。我们有两种获得经验的途径,一种是自己成长历程中的体验和耳濡目染的观念,一种是从书本上或者交流中的间接经验,哪一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更为可靠,都值得考量。自己成长中的有些体验,尽管很多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但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观念日益多元,那些励志故事、节俭行为、吃苦精神根本得不到孩子的认可,他们也没有切身的体会。人为制造的苦难毕竟有限,不能让孩子从心底里认识世事的艰辛。跟我们的过去比较,似乎今天的孩子已经非常的幸福,但是,他们并不会这样认为,他们也有成长的烦恼,只不过我们无法体会。书本上得来的什么8堂父母必修课、20个育儿技巧、50个教育细节,操作起来都十分困难,只能让我们感觉自己获得了一点教育孩子的知识。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与孩子共同面对教育的问题,做好“马拉松”的准备,让孩子适应这个教育,这个社会。崔宇在《家长的革命》写到“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因为他们受到了不幸的教育;没有不好的父母,只有不幸的父母,他们继承了不好的传统。”我同意。
  •   感觉书中提到的孩子和家长遇到的问题还是很实际的,但问题是他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让我们家长改变也要告诉我们怎么改变,让我们看了之后还是无所适从,实用性实在不强,所以不推荐家长购买。
  •   虽然不够系统,但对于孩子的家长来说,提出要注意的问题是非常需要的。
  •   书上很多观点不符合我们的情况,大家对孩子的教育是的责任还是很重视的,并没有推给学校。
  •   理念很少有新意,属普及型书籍,而且应该多教一些操作性的东西,文字写得很一般。如果你对素质教育有一定了解,那就没必要看这本书了,书中很多道理根本都是一种常识,也出书来告诉人,比如“花钱读书是浪费”,现在还有谁会这么认为?
  •   还行,不如《孩子,你得自己走》
  •   学校校长推荐的书。内容逻辑性不太强,不是很实用。
  •   看了深有感触
  •   太口号化了,没有想象的好!
  •   此书比不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没有宣传的好,很多内容都是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东西
  •   刚拿到书是帮朋友买的,书角有硬伤,心情不好
  •   看过很多家教方面的图书,但这本收获最大。此书语言幽默和谐,方法特别实用。希望更多的家庭受益于此书!感谢崔教授奉献给我们读者这么好的家教著作!
  •   很少能够看到这样有趣生动的家教书,也很少能从一本书中学到真正能用的方法,既好看,又实用,推荐给大家吧。
  •   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很大,并且把这种期望深深寄托在学校的老师身上,孩子学习好就是对自己的最大安慰。但是有太多家长忽略了家庭教育,甚至一种很错误的方式。崔宇老师书中的例子太普遍了,真的希望所有家长都来读一读,看看自己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是否在犯着错误。
  •   看到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原来家教类的图书也能写的如此轻松幽默,但又发人深省。书中提到的种种问题都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不可避免的,读后受益匪浅。
  •   家长有事会范一些低级的错误,但却不已经伤害到了你的孩子,这本数刚好能提醒你哦。
  •   很多生动形象的案例,值得学习!
  •   内容有一定启发性,但感觉有点浅显
  •   提出了一些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且非常紧密地结合了当前的实际,事例也都很好,但就是怎样操作,如果避免或者改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谈得不是很多,算是一个美中不足吧
  •   书中观点大众化,没有独到见解,观点不太革命!!!希望作者继续努力,给出教育的真知灼见!!!
  •   不错,要孩子成长,家长先成熟!
  •   慕名而来,名不虚传
  •     《家长的革命》
      
       和同类的家教书相比,这本书还是不错的,不过可惜的是中国的家教书,基本上都是垃圾。在一个没有教育,在一个不懂得教育的地方,怎么会出现真正的教育专著呢?
      
       书有两种,一种是写出来的,一种是编出来的,前者是有感而发,后者是硬拼凑成的,多数书都是后者。读的书越多就越发现,真正从心灵中流淌出来的书太少了。遇到一本都是你的幸运。可惜有时候一年读了一两百本,一本都遇不到。既然真正的好书那么难找,也就退而求其次吧。于是,这本书也可以算不错。不过编纂的痕迹很明显,里面很多例子都是互相矛盾的,说这个道理的时候用这样的例子,说相反的道理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例子。其实教育因人而异,成功和失败也没有定论,越了解教育就越知道教育的复杂,能够几句话就把教育说清楚的,往往是只知道教育皮毛的人。
      
      
  •     奔着书名买了这本书,我也觉得改变孩子与改变家长密不可分。本以为能看到一些新鲜的东西,却发现满篇都是其他家庭教育书籍里耳熟能详的东西。没有作者独有的东西,更没有太多创见
      
      作者显然没有任何心理学学习背景,很多内容都是想当然地在说,不仅不符合事实,也不具有可操作性。
      
      改善家庭教育的关键不是去一味指责家长。家长也是社会大环境中的一环,家长也有很多身不由己的地方。家庭教育理论如果不立足于这种宏观的对社会结构的理解,就不可能有太多的作者用。
      
      
  •      中国家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作为亲爹亲妈的家长们。
      除了学校和社会,家庭是形成一个德行教养的重要场所。所以,家长们应该潜心思索自己的教育方法。
      
  •     在《北京晚报》书香周刊2009年9月21日41版看到的介绍,非常认同其主要理论,那就是提高自己是提高孩子的前提。正是“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每个孩子都有其个性,每个父母也有其个性,先提高自己的认识,才可能因材施教,这可能是很多家庭教育书籍没有着重强调,需要父母自己慢慢体会,但其实是最根本的基础。当然,很多家长慢慢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成长,这本书应该是总结出了这些觉悟家长为什么能有所得。
      
      还没有阅读大作,不过作为一个家长,我想完全可以父母充分发挥自己和自己家庭的特长,参与到不断的改进中,体会一下改变是不是会有困难,怎么克服,和孩子一起成长,才是真正的父母。有勇气作出改变的不应该仅仅是孩子,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当然包括育儿。所以,我也要开始我的革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