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冯晓华 页数:144 字数:127000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新疆全新世孢粉数据库、设计植物功能型、设计生物群区、利用Biomisation方法重建表土植被和千年尺度的全新世植被、探讨新疆全新世中晚期植被和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等。利用表土孢粉样品在垂直尺度上进行重建的生物群区与现代自然植被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在水平样带分布上也获得了理想结果,证明该模型可用于重建新疆过去地质历史时期古生物群区,并进行动态定量分析。利用地层孢粉样品重建了全新世14个时段的生物群区,反映了新疆全新世以来荒漠、荒漠草原、草原、山地草甸和森林等主要生物群区的动态演替过程,反映了生物群区在平原和山地不同的空间分布演替过程。
书籍目录
第1章 孢粉、植被与环境
1.1 孢粉与植被
1.2 植物种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第2章 生物群区化与古植被定量重建
2.1 生物群区化(Biomisation)
2.2 生物群区化与全球古植被定量重建
2.3 孢粉生物群区化重建古植被仍面临的一些问题
第3章 新疆现代植被及特征
3.1 新疆植被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3.2 新疆植被的主要类型
3.3 新疆植被的主要特征
第4章 新疆全新世植被与环境
4.1 北疆地区全新世植被与环境
4.2 东疆地区全新世植被与环境
4.3 南疆地区全新世植被与环境
4.4 讨论
第5章 新疆全新世孢粉数据库
5.1 孢粉类群
5.2 孢粉样品百分比数据
5.3 孢粉样品采样点地理坐标数据
5.4 14C年龄
5.5 数据质量控制
第6章 新疆植物功能型和生物群区
6.1 新疆植物功能型设计
6.2 生物群区类型设计
第7章 新疆表土孢粉重建的生物群区
7.1 表土孢粉与植被重建研究
7.2 新疆表土生物群区的水平梯度模拟
7.3 新疆表土生物群区的垂直梯度分析
7.4 新疆表土生物群区的模拟检验结果
第8章 全新世以来新疆古植被的动态重建
8.1 全新世各时段重建的生物群区
8.2 全新世各时段重建生物群区的结果分析
8.3 新疆全新世生物群区重建结果的讨论
8.4 新疆全新世古植被动态定量重建的主要结论
第9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全面包含新疆各个植被带的表土孢粉数据,从而建立较完整的新疆第四纪孢粉数据库等方式得到改进。 由于Biomisation程序运行的需要,必须获取每个孢粉样点的具体地理数据(包括经度、纬度和海拔数据)。但早期的孢粉点大多数没有具体数据,多为定性的描述,只能依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测绘局1979年绘制的1:1000000新疆地形图,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新疆综合考察队植物组1972年编辑、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图室绘图组1978年绘制的1:4000000新疆植被类型图等文本资料,同时利用Mapinfo等GIS软件进行恢复,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误差,在以后的样品采集工作中,这一问题由于GPS的普遍使用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目前统计的孢粉数据点还比较少,空间分布也还不均一。本书运行的孢粉植被化模型,可以提供一个较客观地恢复植被和植被制图法。它的精度可以随着资料的密度和孢粉类型的增加而大大提高。因为采用的孢粉类型越多,计算每个植被型计分的差距就越大,选择和确定生物群区相对就越可靠。而一旦确定了功能型植物和生物群区,每个孢粉点的植被模拟都是独立的。孢粉点越多,模拟的地理密度就越大,所构成的植被带也就越精确。本书采用了200个现代孢粉点作为植被模拟的类比基础,可以提供一个大范围的模拟比较,但由于这些样点分布过于集中,对新疆植被的精确模拟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新疆植物功能型和生物群区的分类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植物功能型的划分标准可以向植物功能性状标准方向发展,为后续的古气候研究奠定基础。所谓“植物功能性状”是物种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环境而产生的易于观测或者度量的植物特征,能够客观表达植物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如植物生活史特征、繁殖特征、生理生态学特征等,这些植物性状存在与否或多度如何可以量化环境(如气候)和植物响应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反映了植物种所在的生态系统的功能特性。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