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陈亮 页数:320 字数:280000
前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理论在当代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丰富和深化,其核心问题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并要求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进一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又好又快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存在于自然界之中。“自然”概念相对于人而言,也叫“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客观条件。自然界为人类生活提供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之源,社会发展之本。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人与自身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发展史。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史的基本命题。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不但依赖环境,适应环境,而且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形成人和环境之间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复杂关系。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的异化,人类不断加大征服自然和改造环境的力度,使自然环境和人都被物化,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被激化,从而引发了人的生存危机。如何科学地认识并有效地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好环境,已成为人类必须予以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紧迫的世界性难题。
内容概要
马中:在物欲至上,无视自然价值的当今社会,(本书)不啻为令人警醒、发人深思的一部环境哲学力作。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丁士福龄认为,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事关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类生存繁衍。作者勇于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研究具有很好的理论深度和价值。 国防大学教授丁士峰认为,保护环境事关国计民生。作者紧紧抓住了当代环境保护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通过对环境保护的价值分析,揭示出环境伦理和环境公正的基本思想,深化了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认为,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在“本体之思”中通过剖析人与自然的六重性,从哲学高度揭示了人与环境的内在联系;在“价值之维”的分析中通过对环境正义的深入论述,深化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在“思维之变”分析中,从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观的转变两个角度将对环境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冯秋婷认为,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摆上了党和国家的重要日程,上升到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本书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树发认为,保护环境利国利民,……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深入研究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很有探索性,也极具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刘海涛认为,本书的突出特点是,不是就环境问题而论环境,而是将自然环境这个问题放在由人、社会、自然构成的大的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理解,并突出了“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主角地位和能动作用,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秦志华认为,本书理论联系实际,从物质、人口、精神三种生产活动对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工作机理作了深度的分析,见解新颖,语言生动,可读性、针对性、现实性、价值性很强。 谁不愿看到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流水、美丽绽放的鲜花,谁不愿看到自己的后代健康成长,谁不愿看到自己的祖国繁荣昌盛?行动吧,你和我!尽管.“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简介
陈亮,字潼中,1968年11月生于江苏沭阳。长在新沂河畔乡村。1991年7月毕业于湛江水产学院水产养殖系获农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MBA硕士学位。200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较长时间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和组织人
书籍目录
引言:环境问题,一个应深入研究的课题 0.1 当代环境问题:人的生存危机 0.1.1 环境问题的产生 0.1.2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征 0.1.3 当代环境问题:人的生存危机 0.2 环境和环境保护: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0.2.1 环境和环境保护:思想史的一个问题 0.2.2 环境和环境保护:宗教发展史的一个伦理问题 0.2.3 环境和环境保护:当今时代的一个重大难题 0.2.4 环境和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0.2.5 环境和环境保护:当代中国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第1章 环境问题的原因之析 1.1 环境问题的经济原因分析 1.1.1 环境是物质使用性与生态价值性的有机统一 1.1.2 经济的外部性与生态系统有限自净能力的矛盾 1.1.3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膨胀的矛盾 1.1.4 政府干预与政府失灵 1.2 环境问题的观念原因透视 1.2.1 机械主义的自然观 1.2.2 工具理性的科技观 1.2.3 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1.2.4 消费主义的生活观 1.2.5 物质主义的发展观 1.2.6 知识论的思维方式 1.3 环境问题的资本逻辑分析 1.3.1 人与自然关系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表现 1.3.2 环境问题的资本逻辑 1.3.3 环境问题的经济因素、认识因素与资本逻辑的关系第2章 环境保护的本体之思 2.1 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 2.1.1 西方抽象自然观的历史沿革 2.1.2 马克思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 2.2 “人”的革命性变革 2.2.1 传统人学观及其缺陷 2.2.2 当代对传统人学观的检思 2.2.3 现实的历史的人:马克思哲学人学研究的革命 2.3 人与自身关系的两重性 2.3.1 人是身心关系和谐的统一体 2.3.2 关于人的生理和谐 2.3.3 关于人的心理和谐 2.3.4 构建身心和谐的途径 2.4 人与自然关系的六重性 2.4.1 自然相对于人的先在性 ……第3章 环境保护的价值之维第4章 环境保护的思维之变第5章 当代中国环境保护理论的发展与创新第6章 中国环境保护的社会大生产视角分析第7章 中国环境保护的主体视角分析(上):社会公众参与和公众参与和市场机制第8章 环境保护的主体视角分析(下):国家——管理体制和手段结束语:建设生态文明——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附言:环境保护理论研究综述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环境问题并没因人们对其探索的历史久远而得以在理论上澄明。理论探索的困难并不是人们热爱与追求智慧的挡路石,而是人们继续前行的激励石。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激起人们无限的兴趣,全球有识之士大都对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进行深刻思考和苦苦求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自强、自信、自立来源于民族文化。胡抗美认为,“西方人心中有个上帝,中国人修炼道德。上帝只有一个,道德是一个系统。崇拜一个上帝,思维有它的局限性;而道德这个系统,由儒家构建以来,充满了哲学的辩证思维。因此,西方人对线的精神无法理解得十分透彻,他们关注的是色彩。”①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天地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黄帝内经·素问》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阐明了宇宙和万物的由来。阴阳概念是贯穿《周易》全书的主线,《易传》把阴阳上升为“范围天地”、“曲沃万物”的最高哲学范畴,阐述了阴阳和合是万物的成因,“乾,阳物也;坤,阴物也。”“天地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因此,阴阳相推,往来曲伸,在交融变化之中,万物于是而生,四时于是而成。弗里乔夫·卡普拉在《转折点》中认为《易经》中的阴阳两极是构成宇宙律动的基础。阴阳两极的变化、脉动、振荡是一切自然现象的体现,自然秩序就是阴阳两极之间的动态平衡,阴阳两极也限定了变化的周期和临界点。是谓阳极而阴,阴极而阳。
后记
仰望苍穹,群星灿烂,浩瀚宇宙,神游万里。万物生长,众生平等,相互依存,一切有情。春夏秋冬,物换星移,生命短暂,意义何在?掩卷沉思,格物穷理,疑惑接踵,心中难解。子日:朝闻道,夕死可矣。然道在何处?!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是大自然的偏爱,使人成为万物之灵。但人又不能脱离自然的本性,可以说,人是神性和兽性、理性和非理性统一的有机体。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由依赖自然,到征服自然,到破坏自然,到导致自然报复,这是为什么?人类自诞生以来,综观古今中外的社会历史,从未停止过战争和杀戮,这又是为什么?人是群居性灵长类动物,人性是复杂的,是多变的,又是可塑的,既有相互帮助,和谐相处,共谋生存发展,又有争名夺利,相互斗争,甚至损人利己、违法犯罪去获取其根本没有需要的东西,这又是为了什么?……为了探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为了寻找人性的规律,为了获得自己内心的宁静,在马绍孟先生的鼓励下,经过努力,我实现了青年时的夙愿,考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研究生。2005年9月,我带着诸多问题,怀着憧憬、神圣、向往而又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大门,从此开始聆听大师们的教诲,苦读圣贤著作,汲取他们的精神成果,培养哲学思维,思考人性,拷问良知,鞭笞灵魂。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