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陈泉生 页数:402
内容概要
本书以对传统法学理论的反思和变革为突破口,寻找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核心所在,着力解决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在法理层面有待突破和创新之处,以期为我国循环经济法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从而促进我国循环经济法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本书以循环经济法涉及的基本理论和制度设计作为研究的对象,依次对循环经济法的界定、特征及体系、循环经济法的法理学视角、循环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及其他、循环经济法的生态人模式、老子哲学对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的启示、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结构分析、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职能、循环经济与企业的环境责任、循环经济法的电子废弃物制度、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法律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述,进而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进行详尽的论述。
作者简介
陈泉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州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1995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环境法学研究20年,迄今已公开发表科研成果400多万字(学术专著、译著10多部、论文300多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国家权威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30多篇,主编两套系列专著:《生态与法律专题研究丛书》和《环境法学系列专著》,主持过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上课题成果获省部级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多项。
书籍目录
第1章 循环经济法的界定、特征及体系 第1节 循环经济概述 第2节 循环经济与社会变革 第3节 循环经济与法律发展 第4节 循环经济法的界定、特征及体系第2章 循环经济法的法理学视角 第1节 循环经济法的角色 第2节 循环经济法与市场失灵 第3节 循环经济法与政府失灵 第4节 循环经济法与“本土化”第3章 循环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及其他 第1节 探讨循环经济法价值取向的意义 第2节 循环经济法的价值取向 第3节 循环经济法的研究方法 第4节 循环经济法的外部程序支持第4章 循环经济法的生态人模式 第1节 传统法学构造的人的模式 第2节 循环经济法生态人模式构造的必要性 第3节 循环经济法的生态人模式构造第5章 老子哲学对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的启示 第1节 我国构建循环经济法的哲学反思 第2节 老子哲学与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的关联性 第3节 老子哲学对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的启示第6章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结构分析 第1节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核心 第2节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中心 第3节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重心第7章 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职能 第1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环节 第2节 技术的可行与经济的可行 第3节 完善政府职能确保经济与技术的可行 第4节 规范政府职能确保有效干预第8章 循环经济与企业的环境责任制度 第1节 企业环境责任的法律化 第2节 传统经济模式下的企业承担环境责任之困境 第3节 循环经济下企业的环境责任制度第9章 循环经济法的电子废弃物制度 第1节 电子废弃物与循环经济 第2节 国外关于电子废弃物的法律规定及其启示 第3节 我国电子废弃物处理的现状及法律规定 第4节 循环经济法电子废弃物制度的完善第10章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法律政策 第1节 农业循环经济概述 第2节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3节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第4节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制建构和政策选择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二、循环经济的定义 如前所述,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是近年来才开始悄然走红的,因此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显其能,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所作的不完全统计,国内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义多达40余种。①现摄其要者,分述如下: 1.曲格平认为:“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保护型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性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资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弃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资和能量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②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