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何艳芬,马超群 著 页数:183 字数:160000
内容概要
干旱、水涝、风沙、盐碱以及病虫害等农业自然灾害威胁着耕地资源的数量安全和耕地资源生产潜力的发挥,减弱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土地利用是自然和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过程,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可为合理利用土地、减轻农业自然灾害提供依据和参考。景观是在地形、地貌、水资源、植被,人为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综合体。土地利用作为农业自然灾害的孕灾环境,其方式、强度,空间分布以及变化与农业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强度、时间动态之间存在相互关系。本书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入手,研究构成景观的土地利用与干旱、水涝、土地盐碱化三种类型的农业自然灾害的相互影响关系。 本书可供地理、环境、土壤、农林、环境地学、环境地球化学科技工作者及有关院校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何艳芬,女,陕西汉中人,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以及研究工作。200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深造,并于2005年7月获得环境科学博士学位。曾参加中国科学院“东北黑土农田生态系统潜力、稳定性和环境安全性研究”(KZCX2-SW.416)和“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优化调控机制与技术研究”(KZCX1-SW-19)两项知识创新重大项目,在项目中担任数据建库和数据分析工作。曾在《Asia Agriculture Research》、《资源科学》、《西北大学学报》、《地理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相关专业论文3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景观生态学研究 第二节 农业自然灾害研究 第三节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农业自然灾害关系研究 第四节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的支持第二章 景观动态与自然灾害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景观及其动态变化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景观生态学在自然灾害研究中的应用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其土地景观动态 第一节 研究区概述 第二节 数据库建立 第三节 研究区土地景观动态第四章 土地景观格局、动态与农业旱灾相互关系 第一节 研究区农业旱灾概述 第二节 农业旱灾动态变化的景观分析 第三节 农业旱灾对土地景观的影响第五章 土地景观格局、动态与水(涝)灾相互关系 第一节 研究区水(涝)灾概述 第二节 景观格局与动态对农业水(涝)灾的影响 第三节 农安县水灾动态变化及其对水田面积动态影响的初步分析第六章 土地景观格局、动态与土地盐碱化相互关系 第一节 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概述 第二节 农安县土地盐碱化格局及其动态变化 第三节 土地盐碱化对土地景观格局、动态的影响 第四节 土地景观格局、动态对土地盐碱化的影响研究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二章 景观动态与自然灾害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景观生态学在自然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一、综合性在自然灾害中的体现 景观的综合性为研究自然灾害提供了一个综合研究的新视点。由于自然物质运动变异形式是多样的,且相互联系,因此,形成的各种自然灾害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环境和特征的自然灾害系统。自然灾害系统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既对人类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也反馈于自然灾害系统,它们又共同促进自然环境变异。而自然环境变异对人类的生存和活动,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发展,又起着反馈作用。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研究主要是将构成农业自然灾害的土地利用/覆被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体现构成景观要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景观整体在各种具体的自然灾害中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可能是致灾因子,可能是孕灾环境,或者是承灾体,或者可能是某两种的组合。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自然灾害相互关系,能够更加方便地考虑到构成景观的各种自然地理因子作为一个整体在某种自然灾害中所起到的作用,为更加合理地解释灾害在较小时空尺度上的变异提供基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松嫩平原中部农业区土地景观动态与农业自然灾害相互关系研究 PDF格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