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夷室文钞

出版时间:2013-6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作者:范烟桥 著,赵国忠 编  
Tag标签:无  

前言

“海豚书馆”缘起    沈昌文    俞晓群、陆灏和我,在将近二十年前就有过一次“三结义”。那时,我刚要“退居二线”,但是贼心不死,还想做事。更主要的,是多年的出版工作让我结识许多名流,都是做文化的好资源。原单位的新领导不会不让我再做点小事,但是,我知道,老一辈的领导是不希望我再做什么事的,我的愿望会让新领导他们很为难。谁让我在过去一些年里那么不会伺候老人家呢!这时我概括过自己的心情:出于爱的不爱和出于不爱的爱。我只能离开我钟爱的原单位,同新结识的朋友们去“三结义”了。    完全没有想到,封建社会里的自由结义形式竟然胜过我多年习惯的领导任命方式。稼们的“三结义”居然越搞越热火。没有多少年,做出来的东西,无论质与量,都让我惊喜不已。举例来说,先是《万象》杂志;接着是《新世纪万有文库》,几百本;后面来一个《书趣文丛》,六十来本……这些成绩,都是我过去不能想象的。自然,这些书的问世,还得感谢许多参与其事的其他同事和朋友,恕我不一一列举了。    那时“三结义”的“桃园”在沈阳的“辽教”。以后时过境迁,我们的刘备——俞晓群——迁出沈阳,于是,现在再次“三结义”,改在北京的“海豚”了。    出版社而名“海豚”,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事儿。但我知道海豚爱天使的故事——“天使想给海豚一个吻,可是海太深了。海豚想给天使一个拥抱,可是天太高了……”“‘天使,我如何才能得到你爱的馈赠……’海豚痛苦地低鸣。”    现在,解决海豚痛苦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来自黄浦江边的著名渔人——陆灏。陆灏结识天下那么多能写善译的天使,他们会一一给海豚以深爱,以宏文,让海豚名副其实地成为一条出版江河中生活得最顽强的鱼——俞晓群领导下的出版大鱼。    我遥望海豚的胜利和成功,乐见俞晓群、陆灏两位愉快的合作,特别是读到大量我仰望和结识的天使们的怀着深爱的作品。我高兴自己现在也还是“三结义”中的一员,虽然什么事也没力气做了。我今年七十九岁,能做的只是为人们讲讲故事,话话前尘。以后,可能连这也不行了。但是无碍,我不论在不在这世界,还是相信: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俞、陆的合作会有丰富的成果。遥祝普天下的天使们,多为这两条来自祖国南北两隅的海豚以热情的支持!    二○一○年五月

内容概要

本书是范烟桥的散文小品集,收录了三十多篇散文小品。内容十分广泛,既有掌故考据,又有文人轶事,读来趣味十足,具有典型的明清小品文的风范。
今编选《鸱夷室文钞》,限于“海豚书馆”篇幅,仅选录他的随笔小品。他的这部分文字有些已结集为《烟丝集》《茶烟歇》出版,本编旨在给读者提供新资料,故不重复收录。兹选取散见于旧时报章杂志中者,其一部分取自范烟桥在《苏州明报》副刊《明晶》上发表的小品文,且以“‘明晶’小品”命名;另一部分采自于其他旧报刊,列为编外。

作者简介

范烟桥(1894--1967) ,乳名爱莲,学名镛,字味韶,号烟桥,别署含凉生、鸱夷室主、万年桥、愁城侠客,吴江同里人。出生于同里漆字圩范家埭的书香门第。后移居苏州温家岸。他一生著述颇丰,有《烟丝》、《中国小说史》、《范烟桥说集》、《吴江县乡土志》、《唐伯虎的故事》、《鸱夷室杂缀》、《林氏之杰》、《离鸾记》、《苏州景物事辑》等等。

书籍目录

“明晶”小品 出厂——吴门画舫史的一页(3) 砀山梨(6) 诗人访红豆记(8) 望乡台(11) 从陆廉夫说到顾墨怡(15) 刘继庄之小说论(17)——二百年前已有人提倡 吴市谈虎(19) 林译小说之估值(23) 易君左踏雪寻梅(25) 海上漱石生与《俱乐部》(29) 固庐春宴记(33) “荼”与“留连”(35) 说金枪手撞筹(37) 歌声诗韵(39) 东亚病夫死于穷(42) 苏曼殊的愤世语(44) 悼徐寄尘女士(46) 一人独办的报纸(49)——中西辉映鼎足而三 第四室(52) 不拜之交(54) 编外 鸱夷室酒话(59) 苏州闲话(62) 苏州的藏书家(64) 橄榄茶(67) 《醉太平》二则(69) 说海微沤录(73) 《没遮拦》八则(76) 感逝(87) 《稗屑》二则(95) 北窗下(100) 治学卮言(106) 垂虹桥(115) 上海行(121) 灌音小记(125) 为愙鼎访吴湖帆记(132) 红裙(134) 星社感旧录(136) 食在中国(143) 故乡(150) 章太炎在苏州(154) 寄琐散叶(159)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望乡台读者不要误会,这个望乡台,不是善男信女理想中的酆都城里的建筑,乃是一种比喻,希望苏州旅京同乡会成了一个望乡台,常给老乡们登上台去望望故乡。凡是一个人,离乡背井,到了陌生的地方去,求名求利,无论如何得意,他的心弦上,总得有一点儿波动,要弹出一套思乡曲来的。在古人的著作里,可以找到许多思乡的诗歌文章,没有一句不是从心坎里发出来的,故乡为什么这么的惹人思慕呢?不过,仅仅是思慕,未免太单调了,应当更进一步,对着故乡,有一种期待,并且要帮助故乡的父老昆季诸姑姊妹,去兴利除弊,刮垢磨光,才有意思。否则像重瞳先生所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只是想把富贵夸耀给故乡看,故乡是不要的。前清时候,同乡京官对于故乡,常有一种干预政治的举动,使地方官碍手扳脚,非但不能嘉惠故乡,反而道路侧目,弄得是非混淆。这一点似乎叶楚伧也说过,现在的同乡京官,大概不会有这等事了。我想着了两件同乡京官爱乡的事,写在下面:一件是翁同龢在南书房侍读的时候,曾经向同治讲过清初江南减赋的话,他把江南赋税特别加重的原因,和人民负担的痛苦,说得很详细。同治听了老师的话,甚是感动,可惜当时国库空虚,军费浩大,没有什么效力,但是肯说这种话的,已经很少了。一件是殷兆镛奏请裁撤厘卡,清政府命李鸿章查办,李袒护曾左一辈子新贵,说厘卡所征者极少,并无弊窦。清政府把殷兆镛申斥了一回。在那时候,关于曾左的事,谁有这大胆去参奏呢?减赋和裁厘,是整个的民生问题,这两位乡先生可算得“仁人之言,其利溥矣”!所以我希望现在的同乡京官,也常常替故乡建白些万世歌颂的事迹。可是故乡的疾苦,决不是一两句话所能革除的;故乡的建设,不是一两人所能促成的,要随时随地,予以助力。尤其是要请同乡京官在从政之暇,常常登上望乡台去看看故乡的现状;走下台去,想想怎样可以有益于故乡?想着之,就不辞劳怨的做去;自己做不来,去对做得来的人说;做得来的人太少,便唤起许多同乡的注意,先在外边团结成功一个有力的集团,然后和故乡的父老昆季诸姑姊妹合作,那么事情就容易办了。自然只对准着同乡京官说,未免脱不掉封建思想,现在是民治了,应当向全民推动,不差,旅外同乡当然不单是做官的;并且做官的还是少数,其他农工商学兵哪一阶级不该请他们出来呢?可是事情告诉我们,凡是一件事情的动机,必须有几个中坚人物主宰着的。曾国藩说过,风俗之厚薄,洎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同乡京官在历史的沿革上,在地位的观念上,总是容易得到故乡的信任。单就现在的旅京同乡会说,何尝不是同乡京官在着力,才能在最短期间,有美轮美奂的建筑物矗起在新都的核心呢?

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的文章多是范烟桥发表于《苏州明报》副刊《明晶》上的小品文,另外一部分采自其它旧报刊。这些这些小品文注重文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融合,谈天说地,论茶品酒,写得特别从容,而忆及某些熟悉人物,持论公允,可信度也较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鸱夷室文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