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4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作者:托马斯·穆勒 编 译者:王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美丽散步•在水边》内容简介:从河流的源头到海洋,你将遇见100多种在此栖息繁衍的动植物:翠鸟、水獭、白柳、蜻蜓、银鸥、河蚌……等你从水边散步归来,或者对这片水域着迷不已,书中画卷将以更富知识性的面貌重新展开,辅以详细的动植物名称介绍和妙趣横生的图文解说,带你近距离观察动植物生活。
书后附有注音版动植物名称索引,方便小读者对照查阅。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托马斯•穆勒 译者:王潇托马斯•穆勒,自由插画家,1955年在德国出生,曾就读于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现居莱比锡。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水边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石蛾,而且它们看起来十分相像。石蛾的幼虫叫石蚕,会用小石头、小树枝或芦苇的碎片搭建一个保护自己的小洞穴。这个小洞穴的上面和下面是打开的,这样水可以从中间流过,以便石蚕获取氧气。不同种类的石蚕建造洞穴的方法不同,人们通过它们的小洞穴来辨认它们的种类。 河乌生活在清澈、湍急的小溪边。它是一种能潜入溪流底部觅食的鸣禽。河乌微张着双翅,在水下步行寻找昆虫、幼虫和软体动物。 两只阔翅豆娘正在交配。很多种类的蜻蜓交配时都会组成这样的“心形”。雄性用腹部末端的钩状物抓紧雌性的颈部,雌性腹部由下向前弯曲迎向雄性。 蜉蝣在小溪或者河流中产卯,卯在水中孵化成稚虫,稚虫甚至能够生活3年之久。常常会有成百上千的稚虫同时变为成虫,但它们通常只能存活2到4天。 长着斑点的河鳟生活在底部铺满小石头的清澈富氧的溪水中,我们常常在丘陵地带见到它们。和它非常相像的虹鳟鱼最早来自北美,大概在1880年的时候就在欧洲生根了。 秧鸡生活在隐蔽茂密的芦苇和灯芯草丛里,人们很难发现它们。但是,它那嘟嘟哝哝的叫声如泣如诉,声音洪亮,非常引人注意。 我们不仅能够在池塘中找到水栖的普通欧螈和陆栖的高山欧螈,在小水坑里也能找到它们。普通欧螈长着锯齿驮的背鳍,好似身穿“结婚礼服”;高山欧螈则色彩绚烂。 睡莲的花直径约15厘米,它的根深深地扎在淤泥当中,而叶子和花的茎则从水底伸到水面,最长可达3米。青蛙从卯孵化成蝌蚪,再从蝌蚪成长为成年蛙。在交配期,雄蛙的鸣囊会让蛙鸣声更响亮。
编辑推荐
《美丽散步•在水边》编辑推荐:近距离观察200多种自由栖居的动植物,探索充满生命欢乐的大自然。河流的奇妙旅程,以长画卷形式徐徐展开。阅读如散步,可近可远,可快可慢,反复赏读,趣味无穷。召唤孩子走向户外,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为友,感受生命之美,培养博物情怀。书后附有注音版动植物名称索引,方便小读者对照查阅。生物学专家审定指导,国内知名科普作家推荐。《美丽散步•在水边》中文版出版过程中,特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刘夙对书中动植物知识进行审校。
名人推荐
阅读“美丽散步”这套科普绘本,如同在林间水边漫步,你会发现美丽的生灵恰如其分地散布其间。跟随画面渐入佳境,科学之真、生命之善、山川之美,同时展现在如同大自然之《清明上河图》的全景音画中。——自然保护科普作家,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 郭耕在散步中认识大自然海豚出版社引进、由我审校的德国儿童科普绘本“美丽散步”系列马上就要和大家见面了。这个时节,北京刚刚入春,我住的小区里山桃、毛樱桃已经凋萎,连翘也已经过了盛花期,而诸葛菜(二月蓝)正开得热烈,二乔玉兰也刚开放。每当我离家前往学校图书馆时,我都能够从这些花木的荣谢中感知到物候的变迁。的确,即使身处大城市中,只要在户外散步,我们的身边就总是包围着大自然——在人为活动的干扰下仍然顽强存在、无孔不入的大自然。心理学研究已经揭示人类具有喜好自然景观的天性。对大自然的好奇和探索,能够滋养心灵,陶冶情操,提供和数理科学知识不同的另一种更感性、更个体化的知识——博物学知识。然而,要亲近大自然,未必非要跻身深山老林,从身边开始是最简捷、最合宜的方式。我们的博物学之路,就应该像“美丽散步”的作者建议的那样,从“附近的树林里”开始,从附近的“小溪、池塘或者河流”开始。“美丽散步”的作者精心设计了两条在大自然中散步的路线,他把在德国许多不同的树林和湿地中能够见到的景观和生物都融汇在一起,这样就保证小读者外出散步时,总能见到书中所绘的一部分景观和生物。更别出心裁的是,作者先绘制了没有任何文字的画面,让小读者先去直接感受大自然的缤纷和美好,去发现画面中的有趣生灵,然后才为画面配上文字解释,逐一介绍各种生物的名称和有趣知识。这样的阅读体验完全符合于亲临自然之境之后再寻找相关知识的博物学历程,实实在在为小读者提供了一场亲近大自然的室内“演习”。德国位于欧亚大陆西部,和位于欧亚大陆东部的中国处于同一大陆,两个国家纬度也较为接近,同位于北温带,这使得书中的不少动植物(特别是鸟类)或者在中国也有分布,或者在中国可以找到近缘物种。比如《美丽散步•在林间》一册中的长耳鸮、大杜鹃、苍鹰、雀鹰、大斑啄木鸟、煤山雀等鸟类在中国都可见到;赤鸢、疆南星、欧洲鹅耳枥、欧洲卫矛虽然在中国没有分布或只有极有限的分布,但可以见到形态类似的黑鸢、独角莲、鹅耳枥和卫矛;同样,对榛树、栎树、槭树、桦树等北温带森林树木来说,尽管中国的树种和德国不同,外形却极为相似,而且同样常见。因此,这套绘本不仅能够在亲近大自然的方法上给人启迪,在具体的生物识认上对中国小读者也有一定的直接指导作用。当然,博物学知识终归具有很强的地域差异性。德国的动植物终归和中国的动植物不同,甚至北京和上海、广州的动植物也很不相同。我还是希望中国画家能够从国外同行的卓越成就中借鉴经验,画出自己的博物学绘本,用精美的画笔和准确的文字介绍我们自己身边的动植物——比如那些在北京的春天里荣谢的山桃、毛樱桃、连翘、诸葛菜和二乔玉兰。——刘夙:本书审校,科普作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