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跋古今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作者:顾公硕  页数:80  字数:4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顾公硕先生的工艺美术研究随笔,包括对书画题跋的心得的《题跋古今》,讲述文物的《檀龛宝相》以及介绍年画由来及历史的《苏州年画》,其中着重介绍了桃花坞的年画;讲述泥塑的《摩(日+侯)罗》和刺绣的《顾绣与苏绣》等文章。

作者简介

顾公硕(1904-1966),字则象,顾麟士季子,苏州过云楼传人,工书擅画,尤精白描,家学渊源,自小耳濡目染书画艺术,能书善画,尤擅鉴赏古字画,也钟情戏剧、金石、摄影等领域,兄顾公雄。1959年,他参与了苏州博物馆的筹备。他策划组织了《苏州工艺美术陈列》、《灯彩展览》、《扇子展览》、《古今工艺美术展览》等一系列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展览,受到市民和行家的好评。顾公硕十分关心刺绣的发展,先创办刺绣学校,使苏绣从生活品发展成为艺术品。他对刺绣、桃花坞木刻年画等苏州工艺美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书籍目录

题跋古今
檀龛宝相
—苏州虎丘塔中发现的文物
苏州年画
吴友如与桃花坞年画的“关系”
——从新材料纠正旧报道
摩(日+侯) 罗
顾绣与苏绣

章节摘录

  苏州的刺绣,一向有名,解放后经党与政府的大力提倡,这朵瑰丽的花朵,更出奇的娇艳,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看到了今日的苏绣,都一致赞扬,中外的报纸杂志,也纷纷介绍。它开始进入了空前发展的新阶段。  苏绣大致可分为两类:(一)艺术绣品,(二)日用品。“艺术绣品”主要是搞一些装饰壁挂,它的发展渊源,与明末露香园顾绣有传统关系。露香园顾绣,在江南一带,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而苏州的刺绣受顾绣的影响更大,例如苏绣向称“顾绣”,贩卖绣品的商店,叫“顾绣庄”,苏沪两地的刺绣同行所奉祀之神,同是顾、韩二人。而近代的沈寿(苏绣名家)又从顾绣再进了一步,她一方面接受了顾绣衣钵,一方面又吸收了日本绣法,并有新的创造。她先后在苏州、北京、天津、南通等地传习刺绣,她的作品参加过国际展览,曾博得好评。沈寿以后,苏州又有江缪贞、潘志玉、丁渭琦、张元芷、郭桐先一些人,先后开办刺绣学校。解放后,苏州市也办过刺绣学校,真是不绝如缕。至今苏绣的艺人中,尚有沈寿的门人和再传弟子。这就说明了顾绣与苏绣的传统关系几乎难分彼此。明代的苏绣,已不多见,就是顾绣,也所见有限,兹将顾绣与苏绣的特点分述如下:  (一)顾绣用材之奇:顾绣的用材料,不限于丝,譬如江苏省博物馆所藏观音像,他的“莆团”用“真草”横列,上加细线编绣而成。就与朱氏《存素堂丝绣录》所载顾绣弥勒佛像用“网绣”作“莆团”大异其趣,又据《纂组英华》解释云“顾绣用料之奇,不仅用发,如前述花卉鸟兽册中,发现其所用之暹罗斗鸡尾毛、薄切金等,亦为顾绣之特点”,足见顾氏的不拘成法,时创新意,可以随意取材入绣。  (二)顾绣针法之复杂:顾绣采用针法,极尽变化之能事,绣线种类,亦无一定。苏州文管会所藏《群仙祝寿图》,针法的复杂,与《存素堂丝绣录》著录的弥勒佛像用十种绣法,应为同一类型。  (三)顾绣借色与补色:借色与补色,即所谓“半绘半绣”,亦顾绣特征之一。如前述苏州文管会所藏《群仙祝寿图》,人物所穿的锦裳,即先上底色,后于底色上加网绣作锦纹之状,质感很强,即为“借色”之一例。亦有绣后加颜色于绣面者,就是“补色”。顾绣遇面积过大之处,如粗枝大叶和大块的土坡顽石,更有直接用绘画着色而不再加绣的。这种大胆省工之法,也为顾绣特征之一。在苏绣中,有时也采用借色、补色之法,尤其水墨山水,如原稿画在“生纸”上面,水分渗入宣纸,发生墨晕,那么采用借色绣,就表现得很好。  ……

编辑推荐

  顾公硕晚年致力于文物古迹保护与工艺美术研究,对桃花坞年画,苏州的刺绣,泥塑,木雕等均有研究,在这些文中,作者不仅把这些工艺的特征和历史讲述的很清楚,而且旁征博引,引用文献典籍,藉以让读者了解这些工艺的历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题跋古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海豚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