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作者:黄裳 页数:227 字数:11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海豚文存”小引梁由之俞晓群兄主政辽宁教育出版社期间,组织出版过“国学丛书”、“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等书系,格局宏放,影响深远,创造了中国当代出版史的一段奇迹。沉潜蕴藉数年后,俞兄从沈阳到北京,出掌海豚出版社,重出江湖,不负初衷。短短一年多时问,赓续旧梦的“海豚书馆”六大系列已陆续面世三十余种,包罗万象,蔚为大观。他兀自意犹未尽,于是又有了“海豚文存”。承俞兄抬爱,邀约我担任“海豚文存”总策划。即将出炉的“文存”是与“书馆”平行的一套书系,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相对而言,“文存”不作细致的划分,来路比较野,内容比较杂,不那么经院,不那么学术;若较诸新鲜感、冲击力和可读性,则容有一日之长,或将不遑多让。有趣,有意思,是我衡量一切优秀书籍的两条标准。二者居其一,已属难得。如果兼而有之,即当馨香以祝,实属可遇而不可求。“海豚文存”每年拟出两辑,约十来本,大抵学界及文坛名宿与中生代的作品各占一半。都能做到坐一望二吗?得读者和时间说了算。爰书数语,以引珠玉。二0一一年七月二十日记于深圳天海楼
内容概要
这是我国著名作家黄裳先生和叶圣陶、俞平伯、钱钟书、沈从文、汪曾祺等名人书信交往的散文集,集中收录了作者与我国近现代名人书信往来的原文及相关的回忆和解释的文章。文笔自然流畅,分寸把握得体,回忆娓娓道来,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黄裳,原名容鼎昌,笔名勉仲等。满族。山东益都人。肄业于交通大学机械专业。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文汇报》记者、编辑、编委,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中国作协理事,上海文联委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名誉委员。
书籍目录
过去的足迹——吴晗纪念
宿诺
答董桥
叔锼先生二三事
嫂翁遗札
忆师陀
阿英的一封信
忆郑西谛
故人书简——叶圣陶书二通
故人书简——怀念叶圣陶
槐痕
忆俞平伯
润例及其他
王剑三
忆李广田
钵山一老
涉园主人
卞之琳的事
故人书简——钱锺书十五通
故人书简——沈从文
跋永玉书一通
故人书简——忆汪曾祺
关于王昭君——故人书简·忆汪曾祺
也说汪曾祺
曾祺在上海的时候
章节摘录
过去的足迹——吴晗纪念很久以来,我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了,一篇纪念春晗的文章。可是几次起了头,都不能继续下去。这使我非常苦恼。我有一大堆话想说,可是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才好。几十年来春晗送给我的十来本著作,手边一册都没有剩下,最近才设法借来了几本。翻看着这些零落的遗文,引起了更多杂乱而又鲜明的记忆。这就使我本来已经十分纷乱的头脑更加纷乱。不久前,被抄家抄去的书物发还了一部分,从这中间意外地发现了春晗给我的二十几封信。这些被看作“反动罪证”的信件被扎得好好的,上面还留下红笔的批注和摘要。重看一遍,三十多年来的旧事,一件件更真切地在眼前浮现。如果说历史真的是一种重载的话,这负载此时就变得更为沉重了。我想还是必须从这纷如乱丝的往昔中,理出一个头绪来。我想起了一九四五年秋天的昆明,想起自己当时曾经写过的一篇《昆明杂记》。那是一篇幼稚而可笑的文章,不过我不想为自己辩解,也不想对自己的“少作”表示厌弃。我想起了它,因为它曾反映出那个时代一个年轻人的心情。而现在,却正需要一把这样可以打开记忆之门的钥匙。我记得在那篇文章中我曾经赞美过昆明可爱的秋天,从古老的柏树枝柯中间漏下来的日影,澄蓝的天空和想象中的鸽子呼哨声。我记得着手写这篇文章的地方是在西南联大外面一个用草席搭起的茶馆里。正当我出神地用笔赞美昆明的秋天时,忽然听见身旁一个小女孩刺耳的哭声。她是被不知从哪里飞来的流弹打中了,满身流着血。我甚至连那枪声都没有听见。这真成了一种绝大讽刺。残酷的现实将我从虚无缥缈的幻想中拖了回来。我的白日梦破碎了。那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多月以后。我从贵阳回到昆明,正在等车到重庆去,暂时寄居在联大朋友的宿舍里。为了打发行前的日子,我访问了昆明的一些历史遗迹,想写一篇谈论南明历史的小文。就在那个茶馆附近有一个莲花池,据说就是三百年前一个有名气的女人陈圆圆自沉的地方,池边还有着两块刻了她的遗像的石碑。此外还有一块更小些的碑,它指出的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被吴三桂从缅甸捉回来杀死以后,焚尸扬灰的所在。今天的读者,可能已经不大能够理解当时人们对南明怀有如此浓厚的兴趣了。这当然不只是出于我个人独有的“历史癖”,我想写的也并非一篇怀古的文章。我的历史知识浅薄得很,跑图书馆也得不到什么帮助,连一部吴梅村的集子也没有借到。只能靠两条腿跑来跑去,从人们的嘴里打听一些传说。我知道在联大就住着一位研究明史的吴晗。我还是在做中学生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个名字了。不过那时人们大抵都只知道他是有名的民主教授,在有“民主堡垒”之称的联大的进步教授中,和闻一多一起,是两面旗帜。我从他近时发表的《旧史新谈》和其他一些论文中间,知道他并不曾放弃自己的专业,他还在继续运用这个武器为一个神圣目的而勇敢地战斗着。我很想去访问他,向他请教。可是只给他写过一封信,没有能见面。就在那次听了两夜枪声以后不久,我就离开了昆明,来不及听到“一二·一”扔在联大学生群中的手榴弹声,和向李公朴、闻一多身上射去的枪声了。我带着没有写完的原稿来到重庆,在扬子江上完成了它,暂时收起了对南明史事的依恋,开始了新的生活,学习做一名记者。从重庆到南京,又从南京回到上海,我成了一名编辑。当我开始为报纸的“文教版”设计版面、组织作者时,我又想起了吴晗,就写了一封信到北平的清华大学去,希望他给这张报纸以支持。我没有忘记他的《旧史新谈》,我深信这依旧是一种有效的新颖的斗争武器;并且相信,这样的文章出现在报纸的新闻版面上也并没有什么不合适。回信很快就来了。他热情地给了报纸以支持,还介绍了他的学生给报纸写稿。他对《IEI史新谈》表示了特殊的兴趣。在回信里说:“……更愿续写《旧史新谈》,后者我一厢情愿,想每个月写一两万字,几百字一则,每天抽半个钟头写,而且,希望一星期内就能寄上……”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