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作者:移然 页数:246 字数:200000
前言
古今第一谋典大全。另一视角看历史。自秦汉到明清,“谋”字贯穿始终。无“谋”难以成天下。本丛书以朝代更迭为凭,共分八册,分别为《谋秦》、《谋汉》、《谋三国》、《谋唐》、《谋宋》、《谋元》、《谋明》、《谋清》。叙述的时间段为上一个朝代末至新王朝的建立初。如《谋秦》,时间段就锁定在战国至秦统一六国初。本丛书构架以时间顺序为主,辅以人物线索,叙述笔墨着力于内外两点:外,即新政权与旧王朝或同时代竞争者艺间的谋略较量;内,即新王朝建立者为达成功在自己派系内部的斗争。如此叙述,既保证了完整呈现一个新政权崛起的大致脉络。也能凸显出“谋略”运用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本丛书笔法简约,用词精炼,无枯燥堆陈之呻吟,多清新亮爽之词句。既为广大读者朋友提供了了解历史的一个窗口,又呈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谋略世界,以资读者朋友日常生活工作中阅读、借鉴,以至使用。
内容概要
在千年之前的地球之上,全世界都仰望着东方那个闪耀着炫目光彩的帝国,它的荣耀至今依然让人或激越或慨叹。本书将以独特的视角,洞悉大唐帝国从萌芽、发展到腾飞过程中所展现的绝世风华。通过作者的文字,对于隋末唐初风云并起、群雄逐鹿的场面进行清晰复原,以灵动笔触引领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领略那些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通过对那些历史事件的回味,体会古人在战争、治国、用人等方面所运用的非凡谋略,以警示浮华深处的现代社会之你我。
作者简介
移然,偶然生于陇上,虔然求学于京都。其性,虽子然亦欣然,常寂然偶愤然。其行,慨然而歌,喟然而叹,只求坦然。性喜诗文,偏爱史谈,诵之醉然。其文清淡,不足回味,博卿一笑,此生幸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群雄竞起 1.谣言的力量:杨玄感的烟幕弹 2.英雄无惧:磨难中发现机遇 3.步步为营:后来居上的李密 4.以退为进:投诚的艺术 5.兵者诡道:薛举从来都不是君子 6.欲拒还迎:宇文化及的梦想之路 7.赶尽杀绝:李密诛杀翟让 8.神鬼的力量,战争的棋子 9.苦肉计:轻信是战场毒药 10.勇往直前:勇气造就成功第二章 助父建唐 1.裙带无敌:李渊的姻亲哲学 2.雁门勤王:兵不厌诈 3.君臣博弈:信任与猜忌间寻生机 4.秘结英杰:人才最宝贵 5.李渊起兵:无退路才有将来 6.矫诏征兵:一举两得 7.扫平障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8.对症下药:多疑的始毕可汗又来了 9.稳住李密:君子能屈能伸 10.禅让戏:名节和利益的双■第三章 选贤任能 1.仗义执言:刀下救出侯君集 2.投其所好:裴寂助起兵 3.左膀右臂:房玄龄助秦王 4.平衡:非瓦岗寨集团的尉迟恭 5.慧眼识英雄:发现写降表的徐世■ 6.大肚能容:不计前嫌救李靖 7.英雄莫问出处:狱中识英豪 8.乱世求生:永远不倒的宇文士及 9.不怒反笑:直言的魏征 10.高贵与低贱:贤德无须金枝叶第四章 一统天下 1.李世民也有失手时 2.后发制人:浅水原之战 3.一鼓作气:打造如虎奇兵 4.柏壁之战:先疲后打,收复并州 5.李世民生平最艰险的一场战争 6.虎牢关之战:一战擒双王 7.攻心为上:兵不血刃得洛阳 8.战鼓隆隆,徐河会战 9.釜底抽薪:防不胜防的离间计 10.沼水之围:巧用自然之力第五章 争皇开治 1.兄弟阋墙:只见刀光,难见亲情 2.曲线斗争:狂劲的枕边风 3.收买人心:黄金与诋毁 4.削剪羽翼: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5.李渊的烦恼:掩盖不能抹杀矛盾 6.制造意外:居心叵测的礼物 7.鸿门宴:盈盈笑意中的杀机 8.导火索:昆明池危机 9.一剑封喉:血溅玄武门 10.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章节摘录
隋末乱世,隋炀帝杨广生性多疑,在暴政的统治之下,人心浮动,他敏感地感觉到了风雨欲来时的气氛,但却没有采取积极措施,只是一味打压猜忌,反而使更多的人走上了与他决裂的道路。当时把持朝政的重臣多出生于关陇,杨广对此极其不满,于是广泛使用了山东、江左人士,并力图将权力中心从长安迁往洛阳,企图分散关陇集团力量。再加上他的各种暴政,作为既得利益集团的关陇子弟们首先坐不住了,他们奋起反击。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杨广再次挑起了对高丽的战争,关陇集团的代表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督粮,他故意与王仲伯等合谋,以“贼寇”横行为由,不愿给东征军提供粮草,又秘密召回了随军的弟弟杨玄纵。杨广得知后大怒,而杨玄感已经决意起兵,遂于当年的六月在黎阳举兵反隋。 反旗竖起,风云变幻,原来摇摆不定的隋朝高层官员,有一大批都倒戈追随杨玄感。作为第一个反隋的隋朝贵族,杨玄感起兵严重动摇了隋朝政权,导致隋朝统治出现了巨大裂口,加之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让反隋运动显得更加波澜壮阔。在起兵之初,杨玄感可谓意气风发,各路英雄都来投奔他,其中有当时著名的贵族官僚子弟如观王杨雄之子杨恭道、韩擒虎之子韩世谔,也有朝中重臣,如光禄大夫赵元淑、兵部侍郎斛斯政等,此外李密等豪杰也蜂拥而至。当时李密从长安投奔杨玄感,杨玄感热情接待了他。李密见玄感体貌雄伟,自有一股雄踞霸气,打心底里叹服。他对杨玄感说:“主公此次举起义旗,为天下解倒悬之急,实乃万民之幸。”杨玄感却微微一笑:“如今杨氏无道,天下战乱,各路义军如雨后春笋。我所需要的不是溢美之词,而是能够真正解救万民的良策。”李密见杨玄感这么说,知道他是想看看自己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于是大袖一挥,说:“在下愚昧,为主公设三策以夺杨氏,止暴政。”杨玄感来了兴趣,急忙问:“哪三策?愿闻其详。”李密展开作战图,侃侃而谈:“如今天下群雄并起,而当朝却不思进取,还在边境点起硝烟,远征高丽。主公应该抓紧这个时机,如果想尽快夺得天下,我建议北据幽州,断杨氏后路,使其不能返京,为上策;如果主公觉得这条路线过于冒险,那还有一条就近的路,我们可以先西入长安,控制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这就等于首先在隋朝心脏插进一把刀,为中策;而最不济的,我们可以就近攻洛阳,东都洛阳是战略要地,占据了它,我们就可以站住脚跟,但在这三条线中,却只为下策。”听了李密的话,杨玄感开始沉思,在他的眼里,此时自己军力并不强盛,虽然归心者众,但人心不能当武器,投奔自己的多是没有兵权的文士,虽有声誉但在行军打仗上起不了多大作用。李密所说的截断杨广退路和首先占据长安的计策,在他看来还是太过冒险了。他反倒倾向于先就近拿下洛阳,洛阳和长安的地位不相上下,而他对洛阳似乎更有把握。况且,李密初来,自己又如何能确定他就是真心帮自己的呢?一番前瞻后顾之后,杨玄感选择了最保守的一个策略,决定先占据洛阳,让自己站稳脚跟,然后再出兵长安。杨玄感让他的两个弟弟杨玄挺和杨积善率军,直捣洛阳。大军势如破竹,大破隋军河南防线,于六月十四日攻入洛阳城。胜利的喜悦霎时弥漫在军营,似乎天下已经尽在掌握之中。杨玄感在对属下的吹嘘中,也不禁有些自满起来。他低估了隋军的反扑力度。没过多久,代王杨侑便率同刑部尚书卫文升、大将樊子盖以四万兵力相加,而且在途经华阴时掘了杨玄感的祖坟,鞭其父杨素之尸,隋军士气大振。与此同时,远征的杨广也挥兵来征讨杨玄感。杨玄感在与樊子盖的对阵中数次失利,几乎覆没,而其弟杨玄挺也被流箭射中身亡,一时间阴霾难开。杨玄感在议事厅焦急地来回踱步,刚起兵时的豪气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紧皱的眉头以及丧弟的哀伤,旗下诸将看着他都嗫嚅不语。这时,从起兵之初就和杨玄感并肩战斗的赵怀义站了出来,说:“主公,看现在的情形,我军恐怕胜算不大了。”杨玄感点点头,依旧不发一语。但杨积善却忽然跳出来激动地说:“赵怀义,你休要灭我威风,只是暂时吃个败仗,你等就被暴君吓倒了,未免太没志气!”赵怀义摇摇头,说:“非是我惧怕暴君,但由目前的形式来看,确实代王兵力远胜我们,而且还有暴君亲率大队援军赶来,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杨积善听不进去这些分析,却一味叫嚣着:“管他来多少,都是些不堪一击的家伙,我定要给玄挺报仇雪恨!”杨玄感虽然也想为弟弟报仇,但眼前的形式他还是清楚的。于是轻轻摆了摆手,示意杨积善不要再说。他看看一直不发一语的王仲伯,说:“不知王将军有何妙策?”P2-4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