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何处问多情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白衣萧郎  页数:211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书中用诗词鉴赏与传奇故事串联起多位古诗词大家的或凄美,或壮烈,或动人的爱情故事。诗词和故事的交织能让读者更加深刻的理解诗词的背景及作者所要传递出的情感,又能让读者对这些诗词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与体会。太多的诗词灵感来源自爱情,爱情不仅是诗词的催化剂,更是人间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

作者简介

  白衣萧郎
河南南阳人,自由写作者。喜阅读,好山水,尝一剑一箫,行吟江南。沉迷诗词、美玉、古玩及一切美好的物什。其文清丽绝伦,笔法细腻唯美。著有《此情自可成追忆:谁在宋词里轻舞飞扬》、《弹到江南花事了》、《繁华事散逐香尘》、《三生三世?犹忆当时:林徽因的美丽与哀愁》等书籍。部分篇章被选为高校朗诵试验教材,受到广泛欢迎。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出尘·拈花菩提
仓央嘉措 不负如来不负卿
辩机和尚 醉笑陪君三千场
苏曼殊 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轼 相逢一醉是前缘
李叔同 隔花人远天涯近
第二章
艳色·倾国倾城
慕容冲 一枝红艳露凝香
潘安 掷果盈车一县香
李煜 可怜生在帝王家
沈约 腰带三围恨沈郎
崔护 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三章
风骨·白衣飘飘
王子猷 千古风流第一人
李白 飞扬跋扈为谁雄
周伯仁 世人皆醉君独醒
陈子昂 千古文人侠客梦
姜夔 太湖西畔随云去
第四章
情痴·生死不渝
纳兰容若 人间何处问多情
唐伯虎 但愿老死花酒间
曹植 宓妃留枕魏王才
项羽 莫将成败论英雄
陆羽 飞鸿归来自翩翩
第五章
深婉·芳华绝代
陆游 泉路凭谁说断肠
蒋坦 朝云暮雨两相随
唐玄宗 此恨绵绵无绝期
徐志摩 万种风情无地着
沈从文 无端不寄相思字
第六章
神采·风流俊逸
司马相如 春窗一觉风流梦
李商隐 沧海月明珠有泪
柳永 人生自是有情痴
晏殊 烂醉花间应有数
秦观 为君沉醉又何妨

章节摘录

  第三章  风骨·白衣飘飘  人生快事,莫过于“千金买一舟,舟中置鼓吹一部,妓妾数人,游闲数人,泛家浮宅,不知老之将至”。那白石谱得妙句,又得佳人,浅斟低唱,日夕相就,可谓双美俱、两难并了。不觉间,在范府已经过了月余。该是归家洗客袍的时候了。  王子猷  千古风流第一人  桓伊与子猷,一个是音乐的翘楚,一个是当世的狂生,两人不以俗世的缛节为累,礼法为拘,直奔内心乐章的要旨,其独特的人生审美与放诞举止,可谓潇洒之至。千百年来,那清溪的江面,似乎都一直被笛声萦绕着,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在我的脑海,始终有两场雪,飘逸,清绝。千百年来,一直萦绕不散。  一场飘洒在明末的西湖,悄怆幽邃,与张岱辉映着,千古痴绝。一场皎洁在东晋的山阴,诗意蕴藉,同王子猷洒脱着,清机绝妙。  《世说新语·任诞》记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想象里,山阴之夜的那场雪,一定美得让人无所适从。幕天席地的大雪,不知下了几重,白茫茫,干净净的一片山河岁月,都被写入了诗册画意中。那酣睡的王子猷,突然被窗外的折竹声惊醒,再也无法入睡。于是缓步踱到中庭,四望皎然,不禁意荡神移。一时兴去,便命小厮设案置酒,吟诗徘徊,却又得想起了时在剡县的好友戴安道,于是便趋舟前往。  戴安道即戴逵,《晋书》说戴逵“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太宰、武陵王晞闻其善鼓琴,使人召之,逵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  风雪飘飘,山水迢迢,经过一夜的行舟,待到拂晓时分,终于到了戴安道的门口。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王子猷并没有登门拜访,而是吊舟即返。问及原因,却是“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这个王子猷,便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子猷是他的字。这个家伙实在好玩,从山阴(今浙江绍兴)到剡县(今浙江嵊州),顺剡溪行舟,水路距离也有一百余里。原来这一夜冒雪行舟,只是凭兴之所至的一个举动而已,实在惊世骇俗。他这种任诞放浪、不拘形迹的“魏晋风度”,即便三百年后,大诗人李白出世,依然仰慕不已:“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学者宗白华说:“这截然地寄兴趣于生活过程的本身价值而不拘泥于目的,显示了晋人唯美生活的典型。”可谓一语道破天机,点明了王子猷率真天性的洒脱之姿。  王子猷出身名门贵胄,其叔祖父王导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其父王羲之是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其弟王献之是简文帝婿、建威将军、吴兴太守,与其父一样都是有名的书法家。唯独这个王子猷,既无绝世之才,亦无丰功伟绩,在品德方面更是乏善可陈,但也正是这个王子猷,独立特行,洒脱不羁,用其不同凡响的行事方式,书写了一个个人间传奇。  世传王子猷独爱竹,且嗜竹成性。当时吴中有一士大夫家长着一片好竹,王子猷听说后,就直接驱车而入,在竹林下品赏良久,方尽兴而去,与主人招呼也不打一个。实在狂妄,潇洒。据说还有一次,王子猷临时寄居在别人的一间空屋里,看到房屋周围留有一大片空地,便令小厮们平整土地,一丝不苟地种起竹子来。有人问他:“你只是暂时住在这儿,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指着屋旁的竹子,品赏良久,颔首说:“何可一日无此君!”从此以后,“此君”就成了“竹子”的雅称,也开始在文人雅士的屋舍书斋和翰墨下,摇曳生辉,千载飘香。  宋朝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在《于潜僧绿筠轩》中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疲,无竹令人俗。”朱熹在《新竹》里说:“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临济宗禅人汾阳善昭的一首咏物诗:“一条青竹杖,操节无比样。心空里外通,身直圆成相。渡水作良朋,登山堪倚仗。终须拨太虚,卓在高峰上。”更是将竹的精神节操与人类的心性圆融贯通,达到了另一个完美的高度。  历史上像王子猷这样率性洒脱,张扬恣肆的名士风流,似乎在有晋一代达到了巅峰。陶渊明采菊东篱,阮籍末路穷哭,刘伶纵酒放诞,周伯仁三日仆射,嵇康玉山将倾等等,一时群星璀璨,让人目不暇接。清代学者顾炎武曾这样评价魏晋名士风流及成因:“魏明帝殂,少帝即位,改元正始,凡九年。其十年,则太傅司马懿杀大将军曹爽,而魏之大权移矣。三国鼎立,至此垂三十年。一时名士风流盛于洛下,乃其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视其主之颠危若路人然,即此诸贤为之倡也。自此以后,竞相祖述,如《晋书》言王敦见卫玠,谓长史谢鲲曰:‘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沙门支遁以清谈著名于时,莫不崇敬,以为造微之功,足参诸正始。”千百年来,作为名士标识的魏晋风度,一直是文人雅士景仰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关于名士的传说典故,更是长盛不衰。  其中《晋书·简傲》一篇,将王子猷蔑礼法而崇放达的故事,写得生动:“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知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  王子猷曾在车骑将军桓冲的幕府中担任骑兵参军一职,主要任务就是管理马匹的喂养、供给之事。有一次,桓冲问他在哪个部门任职,这老兄回答得利索,我也不知在哪个部门任职。见有人牵马过来,便答,大概是马槽吧。桓冲又问,那官府里有多少匹马呢?王答道,这个问题你不去问马,又怎么知道到底有多少匹呢。王的这个“不问马”源自《论语·乡党》。故事大意是说,马厩失火,孔子赶回来问,可有人受伤?却不问马的死伤情况。王拿这个典故作答,实在妙绝。这个桓冲老兄也真有好脾性,竟然不温不火地又问,马匹近来死了多少?这一回,王更让桓冲老兄噎得回不过气来,他说,未知生,焉知死?对活着的尚且不知,又怎么知道死亡的呢?  王子猷这参军一职可谓做得潇洒惬意,不仅尸位素餐,严重渎职,而且玩世不恭,目中无人。而《世说新语·任诞》另有一则“梅花三弄”,可谓有过之而不及,甚是有趣,我们不妨一玩。  话说有一次王子猷应召赴都城建康,所乘之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从岸上经过,当时王与之并不相识,船上一位客人说:“此人就是桓野王。”(桓伊字叔夏,又字野王,为桓景之子。淝水之战中,与谢玄、谢石带领北府兵迎战,大败前秦军队,以军功封为永修县侯,进号右军将军。桓伊不仅会打仗,还是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尤其擅长吹笛。)王便命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素知子猷之名,对其唐突的邀请也不在意,当即下车上船,在胡床上为王吹奏了一曲“梅花三弄”,笛声悠扬,清丽高绝。吹奏完毕,桓伊立即上车离去。整个过程,宾主双方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桓伊与子猷,一个是音乐的翘楚,一个是当世的狂生,两人不以俗世的缛节为累,礼法为拘,直奔内心乐章的要旨,其独特的人生审美与放诞举止,可谓潇洒之至。千百年来,那清溪的江面,似乎一直被笛声萦绕着,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一如杜牧诗云: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整日游山玩水,赏竹访友,看似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王子猷,最后还是做到了黄门侍郎,但生性放诞不羁的他,很快就辞官归隐,原以为从此就可以寄情山水,颐养天年。但历史似乎总喜欢开玩笑,英才总是不寿,公元386年,子敬和子猷兄弟,相继而逝。《世说新语·伤逝》记载: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翻译过来,就是子猷、子敬兄弟都病重,子敬先去世了。子猷问近旁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一定)是他已经死了。”子猷说话时一点也不悲伤,径直坐轿去奔丧,一路上都没有哭。子敬向来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过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拨弦之际,悲从中来,竟不成调。子猷把琴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的人和琴都消亡了!”于是痛哭不已,几乎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这就是“人琴俱亡”的故事,即便今天读来,依然让人悲不能己。子猷和子敬是王羲之七个孩子中最著名的,虽然两人性格迥异,哥哥放诞洒脱,为东晋第一人;弟弟翰墨飘香,流芳后世,兄弟两人却一向感情深厚。子猷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弹琴送弟”,“掷琴祭弟”,并最终用一曲“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的天地悲歌,为兄弟情深划上了句号。同时也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情感追求——不拘礼法,注重真性情的超然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千古风流一子猷。这个夜晚,读《世说新语》不觉至夜之深处,隔着一千六百年的光阴,在时光的河流之上,我仿佛又看到那夜的雪满剡溪,那日的风吹修竹,不觉手舞足蹈起来。有天花乱坠,笛声悠扬。斯时推窗,但见中庭天光熹微,东方隐隐,鱼肚渐白,也罢,且去小酌一杯,沉沉睡去。快哉!快哉!  王子猷  名徽之,东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子。此人既无绝世之才,亦无丰功伟绩,在品德方面更是乏善可陈,似乎古人所追求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他一个都沾不上边儿。但他出身名门,性格不羁,颇具魏晋文人率性而为的作风。其事迹散见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李白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是秋日的一个下午,得到皇帝宣诏的李白,意气风发,不可一世。他杀鸡备酒,手舞足蹈,痛快地畅饮了三百杯。于是,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被啸成了剑气,萦绕在辉煌的大唐……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读余光中的《寻李白》,总能在历史的月光中望见那个盛世的大唐,还有那个飘逸不羁的诗仙。从长安的宫阙,到金陵的客栈;从西蜀的江陵,到东鲁的水乡;从中岳的嵩山,到江南的天姥……他一柄长剑,白衣翩翩地走过,在那一抹酒香的氤氲中,把一个民族的风采和气度,瑰丽和浪漫,都写成了绝妙的诗篇。  他是大唐的李白,天宫的谪仙,有人说他出生于四川江油的青莲乡,亦有说其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少时即显露出非凡的才华。他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使,二十五岁便“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南及苍梧,东涉溟海”。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为名山游。  开元十三年,即公元725年,李白辞别西蜀,开始了“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的生涯。在江陵,李白与天台道士司马祯相遇了。司马帧不仅道行高深,而且博学能文,当年曾受到过三代皇帝的嘉封,玄宗还曾让自己的胞妹玉真公主随其学道修仙。  器宇轩昂,气度非凡,再加上写得一手好诗文的李白,在宾客盈门的司马帧眼里,自然显得与众不同。岭上白云,松间明月。司马帧与李白相见甚欢,两人畅谈达旦。司马帧对李白还大加赞赏,“君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司马帧对李白的点拨和赞许,让李白心中蛰伏的凌云之气,荡然而起。数日后,一篇绝世之作《大鹏遇希有鸟赋》,亦即《大鹏赋》面市。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在这篇恢弘的赋作之中,李白以大鹏自喻,通过描写大鹏扶摇直上,直冲九霄的气势,倾吐着自己的豪情壮志。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那是大唐最辉煌的年代,国富民生,四方朝圣。心怀苍生社稷,志在匡济的李白,也渴望能够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成就一番恢弘事业。但他又不屑于走一般士子由科举入仕的道路。于是,三十岁那年,李白来到了京城长安,并拜访了当时的大官和名人,希望能够通过他们的推荐,得到朝廷的重用。但屡次碰壁,心情苦闷的李白,便隐居在郊外的终南山。  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临。李白与“太子宾客、礼部侍郎兼秘书外监”贺知章在紫极宫相遇。李白赶紧将自己的诗作《乌栖曲》和《蜀道难》呈上。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丰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他连赞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兴奋之际,又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快去换酒。他要与“谪仙”李白,共饮畅谈。  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就赞他为“谪仙人”。杜甫更有诗赞云:“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随着诗名的远播,再加上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唐玄宗对李白的才学十分欣赏,不久便下诏宣其进宫。  那是秋日的一个下午,得到皇帝宣诏的李白,意气风发,不可一世。他杀鸡备酒,手舞足蹈,痛快地畅饮了三百杯。于是,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被啸成了剑气,萦绕在辉煌的大唐……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进宫那天,为表示自己的怜才,玄宗还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接着玄宗又问一些当世事务和治国方略,李白凭着自己的渊博知识和对社会的长期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对眼前的这个青年才俊十分赞赏,赞叹连连,不久即令李白供奉翰林。  天生桀骜不驯的李白,向来蔑视无真才实学而靠献媚逢迎而上位的人。因而入翰林院后,也根本不把皇帝和皇帝身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放在眼里。据说有一次,玄宗命李白起草诏书,喝醉了酒的李白突然看见身旁的宦官高力士。当时高力士权倾朝野,文武百官都在极力巴结他。李白便有意奚落他一番,就请高力士为他脱靴。玄宗看着李白醉醺醺的样子,便笑着答应了。高力士无奈,只好照办。  此后,无论宴饮或郊游,玄宗都命李白侍从左右。然而,这样侍宴讨欢的犬儒生活,与李白“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的理想大相庭径。他的美好愿望,他的报国热忱,他的为国为民的仁侠之气,在大唐辉煌的宫殿之中,被束之高阁了。另外,李白的受宠和放浪形骸,也令朝中的一些同僚产生了嫉恨之心。李白渐生归隐之心。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唐·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不久,李白写下了这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明确表示自己有意归山退隐。李白的桀骜不驯和放浪形骸,也令一批以张垍为首的嫉贤妒能、卑鄙无耻的馆阁诸臣也开始编造故事,罗织恶名,极力在玄宗面前诽谤进谗。于是,玄宗便顺水推舟,将李白“赐金放还”了。  李白将满腔的愤懑,化作了一句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此远离了朝廷。离开了朝廷,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报效国家的机会,失去了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机会。李白在痛苦的矛盾中苦苦挣扎,愁绪满怀。而这一刻,他又想到了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李白《将进酒》  他想以酒浇愁,可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向桀骜不驯的李白,第一次感到了孤单,寂寞和无尽的悲凉。长安郊外的那个夜晚,他花间独饮,无人相伴,唯有中庭的月光和自己的影子,还在孤单地陪伴着他。无限孤苦,无限清凉。  于是,他将自己的桀骜与狂放流放在杯盏之中,“黄金白璧卖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他视天子王侯为草芥;“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他唯酒为友。“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他将自己的忧乐和悲伤,绝望和痛楚,也统统浇灌进酒水里,“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酒,唯有酒,似乎才能稍稍慰藉心中的悲哀和愤懑。  安史之乱发生后,李白因感愤时局和百姓艰辛,便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后来永王与肃宗发生帝位之争,永王兵败,李白因而受到了牵连,被流放夜郎。万幸的是在流放途中,李白又遭遇大赦。福兮祸兮,时局之变,让李白感慨万千。当夜,李白便乘舟载酒,顺江而下。  彼时皓月当空,江水汤汤。李白迎风把盏,衣袂飞扬。江天的明月倒影下来,在江面涟漪成朦胧的瘦影,仿佛昔日的故友,正在与自己把酒言欢。李白不禁心旌荡漾,举杯相敬,一盏接着一盏。渐渐地,杯中的月影与江心的月影连成了一片。李白感觉故人与自己越来越近了。  是“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的贺知章,“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的鲁仲连,还是“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的谢安?李白醉了,清风醉了,明月醉了,就连水中的月影也醉醺醺地摇曳起来。心中块垒顷刻化去,李白好不痛快。他迎风而歌,醉舞翩翩。他举酒相邀,不得。便又伸手倾身去握,然后就与万里碧波融为了一体……  一代诗仙,在酒与月的缠绵中酡然而去,他也把千古的诗篇,交付给浩瀚的江水。关于李白的醉月而死,北宋诗人梅尧臣在《采石月下赠功甫》里这样记载:“采石月下闻谪仙,夜披宫锦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李白去了,在金樽涟漪里沉沉地醉了。  歌台舞榭,寻常巷陌;月华净土,琉璃世界,经过了春去秋来,江山更迭,颠沛流离了大半生的李白,终于在金樽涟漪起的月影中归去了。那里没有尔虞我诈,亦没有勾心斗角。因为那里也才是飞扬跋扈,桀骜不羁的他一生痴痴仰望的故乡。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五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昌隆县。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六十一岁。  ……

编辑推荐

  一位位千古词人,一段段传奇爱情,一首首断肠绝句,作者用优美典雅的文字带你穿越千百年历史,看诗词大家的儿女情长,爱恨痴恋。酣畅淋漓的文字书写了诗人的所要表达的感情,也抒发了读者的情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间何处问多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起码书的质量很好 看着舒服
  •   不错的文学书籍,用此字斟句酌。值得一看。
  •   质量很好,讲的也还行
  •   其实不算是写爱情的。书中写了文人雅士、诗词名家,还有几位历史上知名的美男。
  •   写的很不错!很喜欢!
  •   纸张不错!!!!!
  •   文笔优美,很好看
  •   一直喜欢这作者的书,很美。
  •   刚翻开就被仓央嘉措的向往自由所迷惑,很想去雪岭寻找他的足迹。每一节后都有人物介绍,很喜欢。
  •   里面的内容写得很好,而且很富有诗意。
  •   宝贝收到了,质量不错,作者文笔不错,是我喜欢的
  •   唯美的诗,凄美的情,绝美的爱情故事)无意中,心灵上有了碰撞;偶然中,刹那穿越了时空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  皆非情之至也        回首来时路,情长路更长,斩一缕情丝,写一阕好词。  让我为你再赋一首,恋绝千古的相思。  (唯美的诗,凄美的情,绝美的爱情故事)    《人间何处问多情》      词剑客白衣萧郎,行吟江南,寻访千古佳句之根源。  人间处处都有爱恨痴缠,感受一次爱的洗礼,感受一次诗词的盛宴。    无意中,心灵有了碰撞的震撼;刹那间,此身已穿越了时空;  痴恋红尘,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这一生我们已错过了太多,不能再错过的是这部《人间何处问多情》!
  •   非常好 适合闲暇时陶冶情操
  •   还好,起码有包装了。文字很诗意。
  •   只能说这本书特别低俗了....是我太不纯洁了吗? 而且根本看不下去!看目录的时候还以为是讲那些风流人物的光辉事迹,哪知...切!失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