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胡适 页数:346 字数:32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总以为容忍的态度比自由更重要,比自由更根本。我们也可说,容忍是自由的根本。社会上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无论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人们自己往往都相信他们的想法是不错的,他们的思想是不错的,他们的信仰也是不错的:这是一切不容忍的本源。如果社会上有权有势的人都感觉到他们的信仰不会错,他们的思想不会错,他们就不许人家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所以我在那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来,一方面实在是为了对我们自己说话,一方面也是为了对政府、对社会上有力量的人说话,总希望大家懂得容忍是双方面的事。一方面我们运用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权利时,应该有一种容忍的态度;同时政府或社会上有势力的人,也应该有一种容忍的态度。大家都应该觉得我们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是难免有错的。因为难免有错,便应该容忍逆耳之言;这些听不进去的话,也许有道理在里面。
——胡适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2.17—1962.2.24),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取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义,笔名天风、藏晖等。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共拥有36个博士学位。胡适一生跌宕起伏,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由知名学者毛子水撰文、金石名家王壮为书写的胡适墓志铭为:“这是胡适先生的墓,生于中华民国纪元前二十一年,卒于中华民国五十一年。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书籍目录
易卜生主义
贞操问题
谈谈实验主义
问题与主义
新思潮的意义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研究社会问题底方法
杜威先生与中国
好政府主义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新文学运动之意义
思想的方法
胡适致陈独秀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中国近一千年是停滞不进步吗
五四运动纪念
我们要我们的自由
人权与约法
知难,行亦不易
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
思想革命与思想自由
…………..
章节摘录
版权页:自由主义在这两百年的演进史上,还有一个特殊的,空前的政治意义,就是容忍反对党,保障少数人的自由权利。向来的政治斗争,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被压倒的人是没有好日子过的。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却渐渐养成了一种容忍异己的度量与风气。因为政权是多数人民授与的。在朝执政权的党一旦失去了多数人民的支持,就成了在野党了。所以执政权的人都得准备下台时坐冷板凳的生活,而个个少数党都有逐渐变成多数党的可能,甚至于极少数人的信仰与主张,“好像一个芥子,在各种种子里是顶小的,等到他生长起来,却比各种蔬菜都大,竟成了小树,空中的飞鸟可以来停在他的枝上”。(新约马太十四。圣地的芥菜可以高达十英尺。)人们能这样想,就不能不存容忍别人的态度了,就不能不尊重少数人的基本自由了。在近代民主国家里,容忍反对党,保障少数人的权利,久已成了当然的政治作风,这是近代自由主义里最可爱慕而又最基本的一个方面。
编辑推荐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编辑推荐:胡适是自由主义大师,晚年却力倡容忍,其思想之演变、体悟之深刻,在所著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中有着集中体现。于自由而言,错过胡适,等于中国错过了一百年;于容忍而言,不能再错过胡适,因为等于错过了解救中国时弊的一副最好良药。
名人推荐
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胡适)恢复名誉吧。——毛泽东胡适先生是我们所敬爱的一个人,他的思想和言论很有些令我们佩服的地方。——周恩来新文化运动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中新思想的师表。——蒋介石错过胡适,中国错过了100年。——熊培云胡适无论在【道德文章】、【人品学问】上都【足为我辈师表】。——林语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