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在亚洲

出版时间:2012-12-22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沈志华  页数:519  字数:57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编者说明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追寻当下诸多问题的历史根源,是历史研究者的重要使命之一。冷战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不仅主导了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影响到许多国家的发展方向,甚至对当前一系列国际纠纷和冲突还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在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学界掀起了“冷战国际史”研究的热潮。作为中国“冷战国际史”这一新兴学科的创建者之一,沈志华教授为该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自费从俄国和美国收集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档案文献,并无偿地提供给国内外学者使用,从而为该学科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他本人,更是与这些档案朝夕相处,潜心研究,近二十年来主编了多部档案文献集,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这些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中国乃至国际史学界对中苏关系、朝鲜战争等重大历史过程和历史事件的叙述。为此,我社把沈志华教授1994年以来发表的部分论文,根据“冷战的起源”、“冷战的转型”、“冷战在亚洲”、“冷战中的盟友”、“冷战的再转型”五大主题编辑为五册,以飨读者。除了对冷战史这个广泛领域中许多不同事件或过程的描述,这些论文集也收入了沈教授对同一论题在不同年代的研究成果,虽然有些内容显得重复,但更多的是对历史过程表述的细微变化,甚至是完全不同的结论。这恰恰显示出随着档案文献不断解密和公布而反映出来的冷战史研究发展和变化的历程。对于年轻一代的研究者,了解这一历程可能更为重要。同时,在每一册中,作为附录,我们还挑选了沈教授整理、编辑的部分国外档案文献,相信对学者的研究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九州出版社

内容概要

  本书收集了作者多年来在国内期刊中发表过的对朝鲜战争研究的多篇论文。作者在充分掌握并比较分析近年披露的多国档案的基础上,对朝鲜战争的起源、爆发、中国被迫出兵朝鲜、朝鲜停战谈判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描述、梳理和研究,深入地揭示了中苏同盟及中国入朝参战这两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

作者简介

  沈志华,1950年4月出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高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冷战史,苏联史,特别是中苏关系史和朝鲜战争。

书籍目录

三八线的由来及其历史作用
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真相——来自俄国解密档案的新材料
 一、金日成积极策划战争
 二、斯大林参与策划战争
 三、毛泽东接受既成事实
 四、苏朝联合发动进攻
中苏条约与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
 一、形成决策的前提
 二、改变决策的动机
 三、保证决策的条件
保障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试论朝鲜战争起因与斯大林的决策动机
 一、艾奇逊的演说触动了斯大林的神经?
 二、苏联代表为什么没有返回安理会?
 三、斯大林真的要推动亚洲革命吗?
 四、斯大林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
美国是怎样卷入朝鲜战争的:过程和依据
越过三八线:美国扩大朝鲜战争的战略决策
 一、越过三八线问题的提出和争论
 二、战局变化推动的政治决策
 三、影响美国决策的制约力量
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
 一、中国无意介入朝鲜冲突
 二、战争初期的军事防御战略
 三、毛泽东四次下决心出兵
 四、中国领导人的深层忧虑
中苏联盟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 ——对中国和俄国文献资料的比较研究
 一、斯大林把责任推给毛泽东:关于中苏对朝鲜冲突方针和策略的变化 
 二、毛泽东决心派兵入朝作战:关于1950年10月2日毛泽东给斯大林电报的争论
 三、中国入朝作战的困难和条件:关于周恩来赴苏谈判的目的和结果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苏联空军
对朝战初期苏联出动空军问题的再考察——根据俄罗斯联邦国防部的解密档案
 一、斯大林承诺将调用苏联空军
 二、莫斯科并不急于让中国出兵
 三、金日成期待来自国际的空军援助
 四、毛泽东急于出兵援助朝鲜
 五、斯大林拒绝为志愿军提供空军掩护
 六、苏联空军飞越鸭绿江投入战斗
斯大林、毛泽东与朝鲜战争再议——根据俄国档案文献的最新证据
 一、1949年中苏解决朝鲜问题的共同立场
 二、第二批朝鲜族部队回国的经过
 三、苏联代表为何没有及时返回安理会
 四、中国决策出兵朝鲜的复杂过程
 五、苏联拒绝出动空军入朝作战的原因
试论1951年初中国拒绝联合国停火议案的决策
 一、印度政府的调停尝试与美国的反应
 二、毛泽东决定打过三八线再谈停火问题
 三、十三国停火建议与中国的最初回应
 四、中朝军队越过三八线与联合国停火议案的提出
 五、中国拒绝联合国议案及其策略考虑
 六、中国错失了停战谈判最有利的时机
对日和约与朝鲜停战谈判
 一、朝鲜战局变化与美苏媾和方针的对抗
 二、美国为实现对日媾和而拖延停战谈判
 三、旧金山和约与中苏在停战谈判中的强硬立场
1953年朝鲜停战——中苏领导人的政治考虑
 一、中苏决心与美国对抗到底
 二、莫斯科决定主动实行让步
 三、毛泽东力争最佳停战结果
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50年后对朝鲜战争历史的考察和反思
 一、中国被迫出兵朝鲜的合理动机
 二、毛泽东设定了超越现实的战略方针
 三、为实现同一目标付出的多余代价
附录
 俄国档案馆关于朝鲜战争的解密文件
 关于朝鲜停战谈判最后阶段的俄国档案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再次,美国政府在战争爆发几天之内迅速改变了对朝鲜政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政治斗争的结果。美国的两党制和议会制以及社会舆论,对于政府的对外政策制订有着重大影响。 尽管与对台政策相比,国务院在朝鲜问题上态度稍为强硬,但总的来讲,美国民主党政府的对外政策基调是从远东脱身,把战略重点放在欧洲,更未曾设想在朝鲜半岛采取任何军事行动。自从美国政府确定了从中国脱身的政策以后,特别是在苏联的原子弹爆炸成功和中苏结成同盟以后,美国共和党掀起了对政府远东外交政策普遍不满的浪潮,他们把美国“丢失”中国的责任归咎于民主党的外交政策。麦卡锡借机指控国务院里有大批共产党,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国务院里的中国问题专家几乎全部被清洗,艾奇逊首当其冲,承受了极大压力,甚至马歇尔也难免受到牵连。不仅如此,艾奇逊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也受到军方的指责和攻击。在这种背景下,战争爆发前的几个月中,以艾奇逊为首的国务院不得不时时谨言慎行,注意免遭共和党强硬派的攻击。作为总统的杜鲁门则更为重视国内,特别是国会的舆论倾向,而且尤其注意国会中各委员会主席的态度,因为他们对国家的立法和法案的通过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这些人大多主张对一切共产党国家都采取强硬立场,共和党议员对民主党外交政策的猛烈攻击,也迫使杜鲁门为平息舆论而采取让步。共和党外交政策主要发言人杜勒斯进入国务院就是这种妥协的结果。如果说民主党政府在1950年上半年一直在寻找一个与共和党妥协,以迎合舆论,稳定国内政治统治的机会的话,那么,朝鲜战争爆发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事实上,在朝鲜问题上使用武装力量的主张,正是共和党在国务院的代表人物杜勒斯首先提出来的。 朝鲜战争爆发时,杜勒斯刚刚访问南朝鲜后留在东京。当他听到战争到消息后,尚未搞清情况,便立即与他的助手艾利森一道,起草了一份给艾奇逊的电报,其中特别提到:“南朝鲜可能自己有力量抵住并击退进攻。假如是这样,那是最好了。但是,如果出现了他们力不胜任的情况,我们认为应该使用美国军队,哪怕这样做会冒引起苏联的对应行动的风险。”这使杜勒斯成为第一个以文字形式提出美国使用武装力量介入朝鲜战争的人。艾奇逊对杜勒斯的意见十分重视,他认真阅读过以后,便把电报单独呈送杜鲁门。这封电报的意见无疑反映了共和党强硬派的立场,也无疑对杜鲁门和艾奇逊在第二天的布莱尔大厦会议上决定出动海军和空军投入战斗起到了重要影响。

编辑推荐

《冷战在亚洲:朝鲜战争与中国出兵朝鲜》由北京九州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冷战在亚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2条)

 
 

  •   从1987 年起,中国关于朝鲜战争的档案文献、研究著作及回忆录不断问世,特别是1994 年以来俄国档案解密增添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为各国学者重新开启了研究之门。中国被迫出兵朝鲜具备合理动机,尽管从总体上讲,中国是被迫卷入这场它并不希望看到的战争的,但是当战局的发展明显不利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并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利益时,中国领导人最终下定了参与这场战争的决心。如果说在对外战略决策中应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的话,那么,毛泽东的这些考虑,无论是对他本人,还是对他的党,乃至对他的整个民族和国家,无疑都是适合的,最终都体现为对美国越过三八线决策被迫做出的合理反应。毛泽东在他第一次决定出兵时就明确地设定了这样的战略方针——“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 而且必须速战速决。毛泽东以其与国民党作战的经验盲目地认定,中国军队一个战役即可消灭美军几万人。正是毛泽东这种非要消灭或驱逐联合国部队的心态,使中国军队坐失了以胜利者结束战争的一次极其有利的机会。人们会感到奇怪,毛泽东一向具有战略眼光,在与国民党斗争的几十年中,军事手段和统战工作双管齐下,在东北战场三国四方的争斗中也游刃有余,周恩来则在与国民党的长期谈判中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为什么在朝鲜战争中竟死死抱定一个军事目标不撒手,而未能同时在外交战线有所作为?为什么中国没有在暂时取得战争优势后及时罢手,同时在联合国为周恩来创造一个施展其外交天赋的舞台?究其原因,一、中国革命的胜利使得毛泽东在欣喜之余产生了支援世界革命的更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不期而遇的朝鲜战争和初战胜利为他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二、美国军队意外地“不堪一击”以及苏联空军的及时参战a 使毛泽东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从而对战争总体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三、苏联、朝鲜施加的压力使他无法在眼见的成功面前打退堂鼓;四、刚从山沟走进大城市的中国领导人缺乏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经验和知识,如此等等。可以想到的解释也许还有一些,但无论如何,此时毛泽东心里总算明白了,他为中国军队所设定的战略方针是不现实的。至于说到得失,这场战争的确使中国在世界上恢复了一个大国和强国的形象。在此前屈辱的一个世纪内,中国对西方和日本屡战屡败,不是大量割地就是巨额赔款。而在长达33 个月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战争中,中国以弱抗强,竟然能够坚持到底,且与美国代表平起平坐地签订了停战协定,这不能不令世人对新中国刮目相看。此后,中国在1954 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占据了国际舞台的中心位置”,周恩来又在不久后召开的象征“亚洲和非洲复兴”的万隆会议上扮演了“主角”。 由此开始的进程消除了长期埋藏在中华民族内心的屈辱感,中国人民真正可以自豪地呼喊“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统治地位也因而得到了政治上的巩固。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事实。然而也必须看到,中国为此付出了过于沉重的代价。况且所谓胜利,是指战争决策者确定的战略方针得以实现,但毛泽东显然没有实现他把美国军队赶出朝鲜半岛的战略方针。当然,就出兵决策的最初动因而言,战争的结局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达到其预期目的,不过,如前文所说,这些目标早在两年半以前就实现了。问题在于中国此后又为重新实现这些目标付出了本不应该付出的多余代价。对于新中国的统一大业来说,朝鲜战争的延长无疑也起到了决定性的阻碍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本来是指日可待的,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虽然对此有所延搁,但美国这时仍有意与台湾的蒋介石政权保持一段距离。如果及时停战,并按照联合国建议由英、美、苏、中四国会议讨论台湾问题,据当时联合国多数成员国的倾向性意见看,台湾问题的解决要比后来简单和有利得多。 但在中国拒绝了联合国的建议后,情况发生了极大变化,不仅多数国家的立场转向不利于中国,美国政府也迅速加强了对蒋介石政权的援助。根据国务院的要求,1951 年2 月杜鲁门专门拨出5 亿美元,作为对国民党陆军的无偿援助。此外,国防部还为援助台湾准备好了价值520 万美元的海军装备和1600 万美元的空军装备。1952 年美国又对台湾提供了大约3 亿美元的援助。 特别是1952 年3 月22 日由参谋长联席会议起草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28 号文件,标志着美国对台政策的根本性改变。文件强调了台湾对美国在远东的地位的“极端重要性”,还提出了三点政策性主张:第一,在必要时采取单方面行动,确保台湾能用作美国军事基地;第二,第七舰队继续行使保护台湾的使命;第三,发展台湾的军事潜力。 这种政策性转变随着战争的拖延而愈加走向极端,直到战后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签订,两岸统一终于成为遥遥无期的政治愿望。中国出兵朝鲜的主观动机和客观目的本来是合理的和可以理解的,但毛泽东为此而设定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却是脱离现实条件的;中国决策的根本失误在于错过了在有利条件下及时停战的历史机会;同美国越过三八线时所犯的决策错误一样,中国失误的主要原因也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从实现决策方针的结果来看,中国虽然最后也算达到了就其动机而言的客观目的,但付出了不必要的过量代价,而最后被迫放弃消灭和驱逐美国军队本身,则证明了其战略方针的失误。50 年后回顾这场代价巨大的战争及其结局,如果从军事上讲,人们总结出有限战争的概念,那么在更广阔的政治层面,是否可以说,是朝鲜战争第一次告诫了世人:在大国之间,特别是当他们掌握了核武器之后,战争是不会有最后赢家的?
  •   在对冷战和朝鲜战争的研究中,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真相,一直是历史学家争论不休、众说纷纭的课题。在90 年代以前,国际学界存在着新旧传统学派和修正学派之分。有关朝鲜战争的俄国解密档案陆续公布以后,这些派别之间的界限模糊了, 大多数学者认为金日成发动了这场战争,斯大林为北朝鲜开放了绿灯,而毛泽东对此则表示同意和支持。 总体来说,这种分析是接近于历史真实的,但是如果只是笼统地坚持这种说法,似乎证实了以往“共谋派”的理论。所以,笔者以为仍然有必要对某些细节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关于北京在发动这场战争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所持的立场。从时间上看,在中国处理朝鲜师回国的问题时,毛泽东是反对金日成向南方发动进攻的,斯大林也没有同意金日成的军事计划。因此,中国军队中的朝鲜士兵回国,决不能说明中国领导人当时就参与了战争的策划。1949 年同意朝鲜师回国,是因为毛泽东担心北朝鲜受到南方的攻击,从而出于国际主义立场对朝鲜革命政权表示的同情和支持。1950 年批准朝鲜师回国,一方面是因为朝鲜战士有回国的意愿,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领导人已经在考虑军队复员和减少军费开支的问题了。因此,艾伦• 怀廷很早以前就得出的结论是有说服力的:这些帮助中国革命的朝鲜士兵回国是很自然的现象。 不过,当最后一支朝鲜师于4 月18 日到达元山时,金日成和斯大林在莫斯科已经下决心要进行一场战争了。因此,从客观上讲,三个经过战争锻炼的朝鲜师回国,对于金日成的突然袭击能够成功,的确是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苏联参与了进攻南朝鲜军事行动的所有策划、准备和实施过程,只是为了避免引起美国的干预和遭到世界舆论的指责,斯大林采取了较为隐蔽的措施。然而,毛泽东对战争的准备过程和具体计划却毫不知情。或许是考虑到中国正在加紧准备进攻台湾,或许是估计到美国不会干涉从而不需要也不希望中国介入,总之,斯大林和金日成对中国封锁了消息和情报。据一位前北朝鲜高级军需官回忆,在战争爆发前,所有苏联援助的武器都是从海路,而不是通过中国铁路运抵朝鲜的,这样做的特别目的是不让中国获知朝鲜的准备工作。以至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最初消息,毛泽东竟是从外国报纸上得知的。战争爆发后第三天,金日成才派了一名校官来北京通报情况。毛泽东对此十分不满,事后对师哲说:“他们是我们的近邻,战争爆发也不和我们商量,现在才来打招呼。”金日成在信心十足、踌躇满志的时候,显然不希望中国插手朝鲜事务,而斯大林在考虑改变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时,对于这位新的盟友有两点顾忌:既担心毛泽东在事前反对莫斯科的决定,又担心局势发生困难时毛泽东会置身事外,不听从莫斯科的指挥。所以,斯大林一方面要中国同意发动战争,一方面又对中国封锁消息。经过这样周密的安排,不但可以保证苏联的战略决策被顺利接受,又可以保证苏联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显然,如果战争进展顺利,即使失去东北,其结果还是可以保证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如果出现危机和困难,则有中国这个盟友来承担责任,其结果同样可以实现苏联的既定目标。结论一,金日成在1949 年就提出通过军事手段推进革命,完成统一大业。然而,此时斯大林在朝鲜半岛的目标是维持三八线现状,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冲突,因此莫斯科严厉禁止金日成发动战争。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尚未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也表示无法援助北朝鲜的军事行动。
  •   关于朝鲜战争的书,有美国作者写的《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据说那本书很畅销,读后不知作者所云,很枯燥。国内作者沈志华老师的这本书,读起来轻松多了,引用了大量俄国档案馆关于朝鲜战争的解密文件。详细解释了毛泽东为什么开始拒绝参战后来却力排众议决定抗美援朝;解释了斯大林为什么开始反对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最后却又支持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分析了毛泽东在谈判环节的失误……这本书很有看头。
  •   原来一直准备买作者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中苏同盟及朝鲜战争研究》,一直没有买到,好多年了!本书算是广西师大版的修订版吧,比师大版少了2、3篇文章,多了几篇。包括作者的15篇论文,很是有学术价值。心仪已久!但全书五分之二(313-513页)是档案,可能读者不一定需要。定价偏高,太贵了78元,但是没办法,只能买了,毕竟文章很好
  •   沈志华老师的一本关于朝鲜战争的书,里面有很多档案材料。很好的一本书。
  •   1950 年初毛泽东访苏,迫使斯大林签订了新的中苏条约,其结果是苏联将要失去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为了保持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斯大林必须实现对整个朝鲜半岛的控制,以替代在中国东北丧失的战略地位。于是,莫斯科决定积极支持北朝鲜发动一场突然袭击的战争,迅速统一朝鲜半岛。
  •   内容比较全面,是深度了解朝鲜战争的权威读物。不但有作者的分析和评论,也有当时涉及的重要解密文件,这样读起来能让读者有背景有分析有取舍。
  •   书收到了,简单浏览了一下,还没来得及仔细研读,因为沈志华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的教授,通过对前苏联解密档案的深入了解,相信书的内容应该是更加贴近历史的真实,过去我们很多历史书籍过于片面,误人子弟,扭曲历史。物流有些慢,邮政好像还是计划经济的打法,邮单上赫然盖着图章:什么三日内取货,过期缴纳滞纳金之类的警告、提醒,给人以隔世之感,为什么就不能送货上门呢?邮政物流受到冲击,我看是历史的必然。
  •   朝鲜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走出了鸦片战争的阴影。
  •   另一个角度的朝鲜战争。。。。
  •   将朝鲜战争的。感兴趣就买。不感兴趣就别买。
  •   书中内容其实此前已经读过不少,都是沈志华老师依据俄国档案史料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很好的学术著作。
  •   第一,物流太慢,21号中午1点出武汉,结果到22号下午才到长沙,23号才到手,第二,书是冷战在亚洲,但是目录和前20多页全是冷战的起源的书,本来是急着买送人的,但换货的时间都来不及了,搞得拿到书后马上中午急急忙忙的到新华书店买一本同样的书送人。
  •   之前买过脆弱的联盟,对冷战的研究颇为客观到位,资料也很全。推荐历史爱好者收一套他的书。
  •   金日成积极策划战争,斯大林参与策划战争,毛泽东接受既成事实,苏朝联合发动进攻。
  •   非常好,沈志华的书提供了一个另一个视角
  •   深入,写实,分析透彻到位
  •   沈教授的书值得一读,正在品读中。。。
  •   个人比较喜欢的话题,有深度。
  •   收到待看,了解过去的历史。
  •   探索历史真相,看到狠毒鲜为人知的内幕
  •   解释我国和世界的历史,推荐
  •   遗憾的是去华东师大没见到沈老师本人
  •   太好了!值得一读!
  •   有水平,客观公正,这才是历史学家.
  •   内容很不错,我很喜欢,很专业,很有水准。
  •   能说不好吗 写的就是好 没办法 赞
  •   十分有趣 值得一读
  •   资料丰富,论述深刻,专家大作。
  •   拿到书了,就是贵了,没办法
  •   后面附录的100多份文件 更有价值,原汁原味!
  •   独到见解,让年轻教师茅塞顿开。希望大家都进行拜读。
  •   有根有据,澄清了很多疑问
  •   书的质量不错,快递服务挺好的。
  •   好书,开眼界,长知识。
  •   收到书发现很厚,500多页。不过看了之后才发现只有前300才是主要内容,后面就全是些档案文件,当时的电报等。总体很不错,不过作者是专家,文风严谨,对于战争过程基本没有展开论述,有点小枯燥啊。想了解战争的具体内容的话还是需要看一些其他的著作。
  •   书不错,文笔流畅,解密史实,史为今鉴
  •   许多内幕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   是一本论文集,不是一部系统的著作。有可看性。
  •   分主题撰写,每一章节就是一个主题,是港科大演讲的扩展。
  •   写的反反复复!
  •   整书大部分采用的是沈先生发表在各个刊物的文章或者演讲,内容有些许重复。500多页的书有两百页是各种解谜的文献和档案,300多页是正式内容。当然,对于那些解谜所占的篇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位书友可以借鉴。纸质不错,封面很正规,很严肃,总体来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
  •   总体而言,这本书带给人深刻的思考和震撼,作者基于档案材料完成对历史细节的梳理,环环相扣,逻辑严谨,不同于单纯侧重战争描写,更多是从四方领导人往来决策的过程入手,实现对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的全景式描述。
  •   这本书不是前后连贯的著作,而是作者先后在刊物上发表的学术文章结集,所以部分内容和观点有重复。而且书定价太贵,半价打折下来都觉得还是贵了点,但的确值得一读。
  •   通过史料看历史,比较客观真实。
  •   印刷一般,内容适合专业读者,装帧很差!
  •   揭秘了冷战时期的真正的史料。值得收藏和研究的一本冷战时期的好书
  •   喜欢历史的人应该很喜欢,内容不错。
  •   很权威,对我的论文很有帮助
  •   与中国出兵朝鲜
  •   观点有新意,有些内容重复,附录太多
  •   从微博上看到的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