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编
Tag标签:无
前言
编辑说明 本书系毛思诚所撰,原题为《蒋公介石年谱初稿》,封面上盖有“秘密”字样,是蒋介石亲自审定修改的原稿秘本。全稿分为三编:第一编,从1887年蒋介石出生至1923年12月,为“韬晦时期”;第二编,从1924年1月至1925年12月为“黄埔训练时期”;第三编,1926年1月至12月为“北伐开始时期”。此稿后又几经修改,在1937年3月印行时,改名为《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并将原来的编目改为八编:第一编,“幼年时期”(1887-1895年);第二编,“少年时期”(1896-1904年);第三编,“留学时期”(1905-1910年);第四编,“光复时期”(1911-1912年);第五编,“违难时期”(1913-1916年);第六编,“韬养时期”(1917-1923年);第七编,“黄埔训练时期”(1924-1925年);第八编,“北伐开始时期”(1926年)。此书与本书秘本内容基本相同,但本书保存着蒋介石删改的亲书笔迹,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研究蒋介石前期的思想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惟本书1888年以前及1926年11月以后的记述残缺,所以我们在编辑时与《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一书互校,凡蒋介石删改的重要文字,均照录原文,并加注说明;残缺部分,则以《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的有关记载补足之,以便读者参考使用。 本书是国内公布的有关蒋介石的重要史料,但由于原撰者的政治局限,存在着对蒋介石的虚美、掩恶以及对共产党人的污蔑之词,希读者善自鉴别之。 编例 一、为保持其“个人纪年史传”的体例,民国纪元前的史事,仍按阴历纪年;民国建立后的史事,按阳历纪年。 二、正文均保持其自然段,正文之下,原节录的文电、函稿、演说词以及夹注等,用〔〕标明。 三、正文及附录函电被蒋介石全部删去者,一般均照录原文,并于文首加△标明;个别字、句被删去者,则于照录的原文件中加标明;蒋介石亲笔增删修改的文字,分别以着重号(·)标明及用①②等符号加注说明。 四、凡原文字句缺损或字迹不清者,均以□代之;原文严重残缺者,酌以《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一书的有关记载补足,并于文首加*标明;错别字、增补字和衍文的校勘,以【】注明;待考的字,则以〔?〕标明存疑。 五、其标点系编者所加。
内容概要
该书原由蒋介石的训蒙老师兼秘书毛思诚所撰,原题为《蒋公介石年谱初稿》,封面盖有“秘密”字样,是蒋介石亲自审定修改的“原稿秘本”。20世纪30年代以《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为名出版。
该书分为三编:第一编“韬晦时期”(1887年蒋介石出生至1923年12月);第二编“黄埔训练时期”(1924年1月至1925年12月);第三编“北伐开始时期”(1926年1-12月)。
该书根据“原稿秘本”编辑校订,为保持史料原貌,均按原稿照录。对原稿记述上存在的问题,相信读者自有明鉴。
作者简介
毛思诚简介
毛思诚(1873—1940),原名裕称,字彩宇,号勉庐,奉化剡源乡岩头村(今属班溪镇)人。早年为秀才。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村上设学馆,二十八年为蒋介石训蒙老师。
1925年4月,应蒋介石邀,任黄埔军校秘书处少校秘书,兼校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次年任广东潮阳县长,8个月后辞归。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中校秘书、总司令办公厅文书科上校科长、国民革命军战史编纂委员会常委、国民政府主席办公室秘书等职。1934年7月任监察院监察委员,七七事变后归里。1931年为蒋介石编成《自反录》。1940年7月在奉化病逝。
他工文能诗,蒋介石曾将手卷、日记、毕业文凭、公牍等交他收藏,新中国成立后,由其孙毛丁捐献国家,入藏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有《蒋公介石年谱初稿》、《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蒋介石大事年表》,另著有《评注国文》、《性灵诗》等。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简介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集中保管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历届中央政权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档案的国家级档案馆。馆藏档案卷帙浩繁,档案形式主要为公务文书,此外还有照片、图片、手稿等。它们不论在史学研究、工作参考还是在文物考证、艺术鉴赏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书籍目录
第一编 韬晦时期
民国前二十五年至民国十二年(1887-1923年)
第二编 黄埔训练时期
民国十三年至十四年(1924-1925年)
第三编 北伐开始时期
民国十五年(1926年)
附录
(一)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例言
(二)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三十日第一次检阅教导第一团,对官兵讲评。〔全录:今天检阅是个大概的检阅,不能算得是新兵检阅,第一次有这样的功绩,因为教练的时间未久,总算是很好的。但是有许多细部的地方不照原则做,这不能怪士兵,要怪官长口令喝得不得法,不照操典上按步就班地做去,所以今天有许多口令不明瞭,弄得参差不齐。军队最要紧的是精神,今天我们的精神太差,尤其是兵士,这由于平日教育时无精神,不能使部下振作起革命的精神,因而也很没有纪律了。第一个毛病就是士兵讲话,检阅时尚如此,平时概可想见。这全是官长不留心,如果能留心,所谓一眼顾百方,兵士就不敢偷闲了。教育士兵要十分严厉,用全副精神,现在的毛病如果成了习惯,就很不容易矫正。今天各种动作做错的很多,各位都知道以后要改过才好,因为时间的关系,一团一天阅完,细部都未阅到,照新兵应当每日检阅一营。今天检阅最大的毛病是士兵的胸不挺出,报数集合太慢,甚至稍息立正几秒钟后还有人动,都不照原则做去,这都是平日教练时不严的原故。军队不迅速不确实,就是将性命牺牲,如要性命,就要动作快,散兵前进都是立着行进,岂不是要给敌人打死了吗?跃进有许多走便步,不知道弯着身子,隐蔽身体。立射是要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或是目标不见,或是有胸墙利用,才可以的,此外能卧射当卧射。今天卧射太少,很不对的,要同士兵们说不这样做就被敌人打死了。还有南方的兵都不知战术,又多半没有刺刀,敌人无刀,我们有刀,他就没有办法,只要勇猛前进,动作迅速,就可将敌人一个个都刺死了。敌人的弱点,我们的优点,都要对兵士们说明,以增加他们的勇气,振作精神,不要萎靡不振,这一点要请各位给我要求到才好。第三营因时间太少,不能过于要求,但更要注意使他们兵士们进步快点,赶上第一、二营,不然教育不齐,将来作战上很不便。以后随时有检阅,随时有考试,士兵们升上等兵或下士、中士、上士,都在这里面断定,尤其要注意射击瞄准。〕
媒体关注与评论
蒋介石一生崇拜曾国藩,在很多地方都模仿曾。曾国藩有日记,还有别人替他编辑的《曾文正公日记类抄》。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蒋介石陆续将自己的日记、来往函电、文稿等谢谢资料交给他的老师和秘书毛思诚保管。毛即利用这批资料编辑长编性著作《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氏后人将这批资料藏在夹墙里。“文革”中,红卫兵砸破墙壁,发现这批资料,逐级上报,一直送到公安部。公安部拨交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文革”后,毛氏后人将这批资料捐献给国家。 ——杨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1927年至1939年间,毛思诚为给蒋介石编修《年谱》等个人传记资料,收集保存、抄录整理了一批蒋介石的日记、来往函电、家书公文等文献,后来依此著有《蒋公介石年谱初稿》(即《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一书。因此而形成的数据,如今也已形成了另一类的蒋介石个人档案。 ——马振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蒋介石日记有手稿原本、分类抄本和仿抄本、引录本等几种类型,后三种原本的衍生品,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都有收藏,其中仿抄本从内容到格式都和手稿本相仿,而日记的“分类抄本”是主体,这些由毛思诚所作的“类抄本”,其基本内容均已为毛编入其所著《年谱》中。“日记类抄”与《年谱》成稿后,经过了蒋介石亲自审阅删改,价值更为珍贵。 ——《〈蒋介石日记〉原本与毛思诚作类抄、年谱比较初探》
编辑推荐
《蒋介石年谱(1887-1926)》是国内公布的有关蒋介石的重要史料,但由于原撰者的政治局限,存在着对蒋介石的虚美、掩恶以及对共产党人的污蔑之词,希读者善自鉴别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