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九州 作者:钱行 页数:212
Tag标签:无
前言
开始读父亲的书,大概是在1980年前后,也就是我将近五十岁的时候。 在我上小学、初中时候,也就是抗日战争期间,父亲在大后方,我们在沦陷区,记得那时,我们会给他写信(其实不是记得,而是后来父亲去世,台湾编全集,我也参加遗稿整理的工作,有一部书稿,当时就是写在从沦陷区寄过去的家信背面。正面的书稿,就是后来编入全集的《读史随劄》;背面的书信,其中就有母亲和都在上小学的我们兄弟几人所写的家书,这样才使我有了这写信的记忆)。后来抗战胜利,父亲回到家乡,在无锡江南大学任教,先兄曾随父亲就读于江南大学,我和弟弟妹妹,仍随母亲在苏州。那时,我虽然在读高中,应该是能读一些书的,但是也还没有读过父亲的书,倒是读鲁迅、高尔基等的书多一点。在这以后,就是父亲到香港办学,大陆批判白皮书,牵连到胡适、傅斯年先生和父亲等等。所以开始读父亲的书,要到1980年前后了。 读父亲书时,读到一处,是父亲讲学时的“题外话”。原文在现台湾版全集52册之《讲堂遗录·经学大要》第十四讲里。大意是说,今天你们来听我讲演,但是带了许多别人来,就听不进我的话了。《庄子》中有一段“南荣趑见老子”,老子说:“子何与人偕来之众也?”你怎么带了一大堆人来呢?诸位到我这里来,心中不知带了多少人;不仅带中国人,特别是还带来一大群外国人。有这一群人在你脑子里,你有什么办法来听我讲课?我开始读父亲的书时,其实就是这样的情形。从1949年到1980年,其中读了许多东西,脑子里有许多人;在以后的读书学习过程里,自然会发生一个此消彼长的情形。这或许也会反映在近几十年所写的文字中吧,本书所收各篇,正部分体现了这一消长变化。 父亲逝世,我写了“最后的孝心”一文,说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其实其时对父亲之“道”,是连一知半解也不够的,所以提出三年读书的打算。但是,如上所述,这里面其他人造成的阻力还是大大存在的。所以,前几年开始准备集各文为一个集子时,起的书名就是《走近钱穆先生》,“走近”正表示这个消长的过程,而且所收各文,都是以笔名“毕明迩”——以一个读者身份发表的。这一次,增添了一些用真名写的纪念文字和杂志记者采写的访谈记录,这原拟的书名就有点不合适了。 父亲那本《读史随劄》,写于抗战期间,先祖母去世之后。原题为《思亲疆学室读书记》,并且撰有《思亲疆学室读书记序》(刊于民国三十年四月《责善》半月刊二卷一期),但是,全书当时并未编成出版。作者晚年曾编定目录,改题为《读史随劄》,因收罗未全亦未能付梓。在编辑全集时,才最终结集成《读史随劄》,原《思亲疆学室读书记序》一文,则移以作为此书的代序。父亲在这序里说“计惟有勉力疆于学,虽不足以报深恩于万一,亦姑以寄孤儿荼檗之心。继今当署吾室日‘思亲疆学之室’。”现在,本书所收各文,十之九写于“最后的孝心”一则之后,虽然有些以笔名出之,心中实未尝丝毫忘此孝心也。故将书名改题为《思亲补读录》,亦以志孤儿荼檗之心于万一也。并以“走近父亲钱穆”为副标题,以示呼应初宗。全书中对父亲的称谓,或称“父亲”,或称“钱穆先生”,则是保留了各篇写作、发表当初的原样,亦特此说明一下。 回想父亲逝世的次年,继母大人在台湾《联合报》上,按照父亲的遗愿,写了一篇《时代的悲剧——钱穆先生和他的子女》,这篇长文有一节是说1984年父亲和我们在香港见面的事,大意说,父子儿孙相聚,盼望能给宾四带来些安慰,但是他总显得情绪落寞,有时就独自离群而去。他认为“当年父子异途,他独自流亡海外,儿子们以大义相责。当时国家天翻地覆,个人的利害、得失、悲喜、成败,早已不在他心上,也无需作何解说”。可是,时至今天,是非对错,已经摆在眼前,父子相见,做儿子的岂可对过去没有一句话交代?“他要知道,分别几十年后的今天,儿子们早脱离了不成熟的中学生时代,对他这个父亲又是如何看法?”可是,我们当时见不及此,没有对父亲做出他希望的交代。直到后来写那“最后的孝心”时候,才做了一点说明,真是悔之晚矣。以后陆续写的这些《思亲补读录》,真能弥补这时代的悲剧于万一吗? 当年编全集时候,我负责的只是《读史随劄》这一部分,其他部分当时只读过很少,直到今天,对于父亲的全部著作,也还是读过的少,没读过的多,读过的部分也不能说全理解。但是写的笔记则是觉得有所得而写的。希望继续晚学补读,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字来。 二○一一年五月十一日八十初度
内容概要
《思亲补读录:走近父亲钱穆》是钱穆先生次子钱行近二十年来阅读父亲著作、理解父亲思想、思考文化人生所写下的若干短篇汇集。作者还在书中追叙了钱穆先生生平略历与一些不为人知的家庭轶事,针对他认为读书界对钱穆生平、学术思想存在误解的一些文字和观点,作出了更正或商榷。对研究钱穆其人和其思想,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钱行,钱穆宾四先生次子,1932年生。苏州市第五中学教师,1992年离休。曾出版过校注本张潮《幽梦三影》一书,并参与译注湖北辞书出版社《读书四观》、《齐家四书》等书籍。另在《读书》、《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苏州杂志》、《澳门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只鳞片羽 怀念父亲钱穆 我与父亲 最后的孝心 从“未学斋”到“素书楼” 商务印书馆的购书券 尤重(论语新解) 论读书四则 我的家乡苏州” 钱穆先生与陈寅恪先生 父亲归葬记略 诗里的人生点滴 四副对联写心境 贾克文先生和孙鼎宸将军第二部分 教学相长 钱教员初遇秦校长 十年乡镇小学 三师往事 在苏中的日子 香港办学,“手空空无一物”第三部分 随感随笔 孤桐何意凤飞来 傲骨傲心和翘尾巴 孤和群 三年之艾 蒋先生七十寿辰祝寿辞 书评一例 范文正公的名言 太平天国与洪杨之乱 关于“温情与敬意”之辩 阿Q的言行和国民性 领袖与英雄 《湖上闲思录》之思“我” 《庄子纂笺·序目》读后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苟全性命于乱世” 修养与表现 坚定力,戒浮躁 牝牡骊黄 两位大师与直排 钱锺书代序《国学概论》 也说朱熹和陆游的诗 “个体选择国家” 学术史中的师生故事 当儿子谈到父亲第四部分 人云我云 钱穆先生和胡适之先生的交往 评鲁迅和白话文 钱先生和中研院 早年到厦门集美工作 钱先生和苏州耦园 “胡适、傅斯年、钱穆之类” “维新派”之意见及其他 为王者师 评书评人当先读其书 小考小订 有感于李敖的“钱穆定位” 张中行批判欧阳修 “而已”不可轻言代编后记 远方的山
章节摘录
“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和父亲的联系中断了,也不知道父亲去了台湾,一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才恢复了联系。父亲和我们分离得实在太久了,他再也抑制不住和子女见面的愿望,1980年夏,继母胡美琦女士很快帮我们办了去香港的手续。当时每天因私出境的名额很少,我们兄妹一下子要走五个,难度很大,但在有关方面的特别照顾下,总算批准了四人。 1980年8月底,大哥、三弟、小妹和我终于通过罗湖桥海关,坐上了去香港的列车,当时心情很是激动。当年父亲离家时我只有十六岁,那时我们住在苏州娄门小新桥巷的耦园,父亲在无锡江南大学教书,课后就回到苏州家里,就在那小小书房里写作。我们走过书房时,总怕弄出声音打扰他。至今这一幕,历历在目,父亲不苟言笑,在我们的心中始终是严厉的。从地铁出口处出来,我们还在东张西望地寻找,继母却先凭着照片认出并招呼了我们。在继母旁边站着一个身穿长袍的老人,这就是与我们分开了三十多年的父亲。 为了避免新闻记者的注意,继母特地把我们的住所安排在一所旅游饭店的高层,父亲患有青光眼,视力模糊,他常走到我们身边,从近处审视我们每一个人。他的确还把我们当作孩子,每天先自己正襟危坐,然后令我们挨次坐下。他问我们每个人的经历、生活、读什么书,当他知道我们兄妹是小学、中学、大学教师时,十分高兴,连声说“很好,很好”。知道十个孙子和外孙都在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读书时,更是眉开眼笑。当谈到我们曾遭遇过的艰难困苦时,他唏嘘说:“吃点苦没有什么,我希望你们做好一个中国人,用功读书做学问。”他又说:“我对你们也没有尽到责任,尤其对小女儿,总觉得对她很惭愧。”他离家的时候,小妹钱辉只有九岁。这次来港,父亲和继母对她特别的好,在相处的短短一星期中,父亲还给我们讲中国历史,教导我们做人治学的道理。几乎每晚都要谈到十二点以后,有时午睡了,他刚进卧室躺下,忽然又走到我们房间,讲起他刚想到要关照我们的话,他把所有的爱、所有的期望,都溢于言表。 半年以后,堂兄钱伟长和大妹钱易去香港访问,父亲和母亲再次从台湾去香港和他们见面。这样我们兄妹五人都和父亲见面了。堂兄伟长自小跟着父亲在苏州、北京读书,叔侄的感情很深。 过去父亲给我们的信,都是继母代笔的。我们只是熟悉她娟秀的字迹,并不了解她的为人。我们这次来香港,继母安排得非常妥贴。她对我们亲切和理解,在香港的几天中,我们之间好像一下子缩短了距离。 继母原是江西南昌的一位世家小姐。曾就读于厦门大学,后去香港,在新亚书院读了一年书。这时父亲孤身一人在香港办学,他不善料理生活,常发胃病。那年香港奇热,他睡在教室的地板上呻吟,使人十分同情。1952年4月父亲应邀去台北,14日,在淡江文理学院新建的惊声堂内,为联合国中国同志会讲演,不料屋顶大块水泥坠落下来,父亲头顶受伤,后去台中休养。当时继母在台中图书馆工作,得知父亲在台中,每日下班后便去探视,为父亲烧晚饭,星期日一起去公园散步。他们逐渐建立了感情,后来继母去台北师范大学读书,1956年毕业后,便去香港和父亲结婚。 继母是父亲真正的知己。父亲晚年视力甚差,但他字字工整,展纸落笔偶有重叠,必须继母诵读后增补修改,真可谓一丝不苟。父亲晚年数百万言的书稿就是这样整理完成的。而继母自己也在百忙中完成了四十万余言的学术著作《中国教育史》,因而我们对她由衷地尊敬和感激。 第一次和父亲在香港见面后,隔了四年,父亲九十岁生日,香港的朋友和学生们为父亲祝寿。在金耀基等先生的帮助下,我们再一次去了香港。这时大哥钱拙已因病去世,他是苏州大学物理系教师,从小聪颖能干。他的去世对年迈的父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亲自给大哥的儿子钱松写信,要他学习伯父钱伟长。钱伟长也是少年丧父,依靠自己努力而学有所长的。去香港祝寿时,我们带了两个孩子,一个是钱松,他代表大哥一家;一个是我的女儿婉约,她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学习中国古典文献专业,是孙辈中唯一读文科的,由于这个原因,她得到爷爷奶奶的特别青睐。P5-7
编辑推荐
钱行编著的《思亲补读录》内容介绍:当年编全集时候,我负责的只是《读史随劄》这一部分,其他部分当时只读过很少,直到今天,对于父亲的全部著作,也还是读过的少,没读过的多,读过的部分也不能说全理解。但是写的笔记则是觉得有所得而写的。希望继续晚学补读,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字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