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亲补读录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九州  作者:钱行  页数:212  
Tag标签:无  

前言

开始读父亲的书,大概是在1980年前后,也就是我将近五十岁的时候。    在我上小学、初中时候,也就是抗日战争期间,父亲在大后方,我们在沦陷区,记得那时,我们会给他写信(其实不是记得,而是后来父亲去世,台湾编全集,我也参加遗稿整理的工作,有一部书稿,当时就是写在从沦陷区寄过去的家信背面。正面的书稿,就是后来编入全集的《读史随劄》;背面的书信,其中就有母亲和都在上小学的我们兄弟几人所写的家书,这样才使我有了这写信的记忆)。后来抗战胜利,父亲回到家乡,在无锡江南大学任教,先兄曾随父亲就读于江南大学,我和弟弟妹妹,仍随母亲在苏州。那时,我虽然在读高中,应该是能读一些书的,但是也还没有读过父亲的书,倒是读鲁迅、高尔基等的书多一点。在这以后,就是父亲到香港办学,大陆批判白皮书,牵连到胡适、傅斯年先生和父亲等等。所以开始读父亲的书,要到1980年前后了。    读父亲书时,读到一处,是父亲讲学时的“题外话”。原文在现台湾版全集52册之《讲堂遗录·经学大要》第十四讲里。大意是说,今天你们来听我讲演,但是带了许多别人来,就听不进我的话了。《庄子》中有一段“南荣趑见老子”,老子说:“子何与人偕来之众也?”你怎么带了一大堆人来呢?诸位到我这里来,心中不知带了多少人;不仅带中国人,特别是还带来一大群外国人。有这一群人在你脑子里,你有什么办法来听我讲课?我开始读父亲的书时,其实就是这样的情形。从1949年到1980年,其中读了许多东西,脑子里有许多人;在以后的读书学习过程里,自然会发生一个此消彼长的情形。这或许也会反映在近几十年所写的文字中吧,本书所收各篇,正部分体现了这一消长变化。    父亲逝世,我写了“最后的孝心”一文,说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其实其时对父亲之“道”,是连一知半解也不够的,所以提出三年读书的打算。但是,如上所述,这里面其他人造成的阻力还是大大存在的。所以,前几年开始准备集各文为一个集子时,起的书名就是《走近钱穆先生》,“走近”正表示这个消长的过程,而且所收各文,都是以笔名“毕明迩”——以一个读者身份发表的。这一次,增添了一些用真名写的纪念文字和杂志记者采写的访谈记录,这原拟的书名就有点不合适了。    父亲那本《读史随劄》,写于抗战期间,先祖母去世之后。原题为《思亲疆学室读书记》,并且撰有《思亲疆学室读书记序》(刊于民国三十年四月《责善》半月刊二卷一期),但是,全书当时并未编成出版。作者晚年曾编定目录,改题为《读史随劄》,因收罗未全亦未能付梓。在编辑全集时,才最终结集成《读史随劄》,原《思亲疆学室读书记序》一文,则移以作为此书的代序。父亲在这序里说“计惟有勉力疆于学,虽不足以报深恩于万一,亦姑以寄孤儿荼檗之心。继今当署吾室日‘思亲疆学之室’。”现在,本书所收各文,十之九写于“最后的孝心”一则之后,虽然有些以笔名出之,心中实未尝丝毫忘此孝心也。故将书名改题为《思亲补读录》,亦以志孤儿荼檗之心于万一也。并以“走近父亲钱穆”为副标题,以示呼应初宗。全书中对父亲的称谓,或称“父亲”,或称“钱穆先生”,则是保留了各篇写作、发表当初的原样,亦特此说明一下。    回想父亲逝世的次年,继母大人在台湾《联合报》上,按照父亲的遗愿,写了一篇《时代的悲剧——钱穆先生和他的子女》,这篇长文有一节是说1984年父亲和我们在香港见面的事,大意说,父子儿孙相聚,盼望能给宾四带来些安慰,但是他总显得情绪落寞,有时就独自离群而去。他认为“当年父子异途,他独自流亡海外,儿子们以大义相责。当时国家天翻地覆,个人的利害、得失、悲喜、成败,早已不在他心上,也无需作何解说”。可是,时至今天,是非对错,已经摆在眼前,父子相见,做儿子的岂可对过去没有一句话交代?“他要知道,分别几十年后的今天,儿子们早脱离了不成熟的中学生时代,对他这个父亲又是如何看法?”可是,我们当时见不及此,没有对父亲做出他希望的交代。直到后来写那“最后的孝心”时候,才做了一点说明,真是悔之晚矣。以后陆续写的这些《思亲补读录》,真能弥补这时代的悲剧于万一吗?    当年编全集时候,我负责的只是《读史随劄》这一部分,其他部分当时只读过很少,直到今天,对于父亲的全部著作,也还是读过的少,没读过的多,读过的部分也不能说全理解。但是写的笔记则是觉得有所得而写的。希望继续晚学补读,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字来。    二○一一年五月十一日八十初度

内容概要

  《思亲补读录:走近父亲钱穆》是钱穆先生次子钱行近二十年来阅读父亲著作、理解父亲思想、思考文化人生所写下的若干短篇汇集。作者还在书中追叙了钱穆先生生平略历与一些不为人知的家庭轶事,针对他认为读书界对钱穆生平、学术思想存在误解的一些文字和观点,作出了更正或商榷。对研究钱穆其人和其思想,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钱行,钱穆宾四先生次子,1932年生。苏州市第五中学教师,1992年离休。曾出版过校注本张潮《幽梦三影》一书,并参与译注湖北辞书出版社《读书四观》、《齐家四书》等书籍。另在《读书》、《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苏州杂志》、《澳门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只鳞片羽  怀念父亲钱穆  我与父亲  最后的孝心  从“未学斋”到“素书楼”  商务印书馆的购书券  尤重(论语新解)  论读书四则  我的家乡苏州”  钱穆先生与陈寅恪先生  父亲归葬记略  诗里的人生点滴  四副对联写心境  贾克文先生和孙鼎宸将军第二部分  教学相长  钱教员初遇秦校长  十年乡镇小学  三师往事  在苏中的日子  香港办学,“手空空无一物”第三部分  随感随笔  孤桐何意凤飞来  傲骨傲心和翘尾巴  孤和群  三年之艾  蒋先生七十寿辰祝寿辞  书评一例  范文正公的名言  太平天国与洪杨之乱  关于“温情与敬意”之辩  阿Q的言行和国民性  领袖与英雄  《湖上闲思录》之思“我”  《庄子纂笺·序目》读后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苟全性命于乱世”  修养与表现  坚定力,戒浮躁  牝牡骊黄  两位大师与直排  钱锺书代序《国学概论》  也说朱熹和陆游的诗  “个体选择国家”  学术史中的师生故事  当儿子谈到父亲第四部分  人云我云  钱穆先生和胡适之先生的交往  评鲁迅和白话文  钱先生和中研院  早年到厦门集美工作  钱先生和苏州耦园  “胡适、傅斯年、钱穆之类”  “维新派”之意见及其他  为王者师  评书评人当先读其书  小考小订  有感于李敖的“钱穆定位”  张中行批判欧阳修  “而已”不可轻言代编后记  远方的山

章节摘录

“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和父亲的联系中断了,也不知道父亲去了台湾,一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才恢复了联系。父亲和我们分离得实在太久了,他再也抑制不住和子女见面的愿望,1980年夏,继母胡美琦女士很快帮我们办了去香港的手续。当时每天因私出境的名额很少,我们兄妹一下子要走五个,难度很大,但在有关方面的特别照顾下,总算批准了四人。    1980年8月底,大哥、三弟、小妹和我终于通过罗湖桥海关,坐上了去香港的列车,当时心情很是激动。当年父亲离家时我只有十六岁,那时我们住在苏州娄门小新桥巷的耦园,父亲在无锡江南大学教书,课后就回到苏州家里,就在那小小书房里写作。我们走过书房时,总怕弄出声音打扰他。至今这一幕,历历在目,父亲不苟言笑,在我们的心中始终是严厉的。从地铁出口处出来,我们还在东张西望地寻找,继母却先凭着照片认出并招呼了我们。在继母旁边站着一个身穿长袍的老人,这就是与我们分开了三十多年的父亲。    为了避免新闻记者的注意,继母特地把我们的住所安排在一所旅游饭店的高层,父亲患有青光眼,视力模糊,他常走到我们身边,从近处审视我们每一个人。他的确还把我们当作孩子,每天先自己正襟危坐,然后令我们挨次坐下。他问我们每个人的经历、生活、读什么书,当他知道我们兄妹是小学、中学、大学教师时,十分高兴,连声说“很好,很好”。知道十个孙子和外孙都在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读书时,更是眉开眼笑。当谈到我们曾遭遇过的艰难困苦时,他唏嘘说:“吃点苦没有什么,我希望你们做好一个中国人,用功读书做学问。”他又说:“我对你们也没有尽到责任,尤其对小女儿,总觉得对她很惭愧。”他离家的时候,小妹钱辉只有九岁。这次来港,父亲和继母对她特别的好,在相处的短短一星期中,父亲还给我们讲中国历史,教导我们做人治学的道理。几乎每晚都要谈到十二点以后,有时午睡了,他刚进卧室躺下,忽然又走到我们房间,讲起他刚想到要关照我们的话,他把所有的爱、所有的期望,都溢于言表。    半年以后,堂兄钱伟长和大妹钱易去香港访问,父亲和母亲再次从台湾去香港和他们见面。这样我们兄妹五人都和父亲见面了。堂兄伟长自小跟着父亲在苏州、北京读书,叔侄的感情很深。    过去父亲给我们的信,都是继母代笔的。我们只是熟悉她娟秀的字迹,并不了解她的为人。我们这次来香港,继母安排得非常妥贴。她对我们亲切和理解,在香港的几天中,我们之间好像一下子缩短了距离。    继母原是江西南昌的一位世家小姐。曾就读于厦门大学,后去香港,在新亚书院读了一年书。这时父亲孤身一人在香港办学,他不善料理生活,常发胃病。那年香港奇热,他睡在教室的地板上呻吟,使人十分同情。1952年4月父亲应邀去台北,14日,在淡江文理学院新建的惊声堂内,为联合国中国同志会讲演,不料屋顶大块水泥坠落下来,父亲头顶受伤,后去台中休养。当时继母在台中图书馆工作,得知父亲在台中,每日下班后便去探视,为父亲烧晚饭,星期日一起去公园散步。他们逐渐建立了感情,后来继母去台北师范大学读书,1956年毕业后,便去香港和父亲结婚。    继母是父亲真正的知己。父亲晚年视力甚差,但他字字工整,展纸落笔偶有重叠,必须继母诵读后增补修改,真可谓一丝不苟。父亲晚年数百万言的书稿就是这样整理完成的。而继母自己也在百忙中完成了四十万余言的学术著作《中国教育史》,因而我们对她由衷地尊敬和感激。    第一次和父亲在香港见面后,隔了四年,父亲九十岁生日,香港的朋友和学生们为父亲祝寿。在金耀基等先生的帮助下,我们再一次去了香港。这时大哥钱拙已因病去世,他是苏州大学物理系教师,从小聪颖能干。他的去世对年迈的父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亲自给大哥的儿子钱松写信,要他学习伯父钱伟长。钱伟长也是少年丧父,依靠自己努力而学有所长的。去香港祝寿时,我们带了两个孩子,一个是钱松,他代表大哥一家;一个是我的女儿婉约,她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学习中国古典文献专业,是孙辈中唯一读文科的,由于这个原因,她得到爷爷奶奶的特别青睐。P5-7

编辑推荐

钱行编著的《思亲补读录》内容介绍:当年编全集时候,我负责的只是《读史随劄》这一部分,其他部分当时只读过很少,直到今天,对于父亲的全部著作,也还是读过的少,没读过的多,读过的部分也不能说全理解。但是写的笔记则是觉得有所得而写的。希望继续晚学补读,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字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思亲补读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这是钱穆先生之子钱行所写的一本思亲录,父子二人,分隔两岸,三十年的离情,不能团聚,何以为堪,让人唏嘘不已。文章读来感人至深,正于作者所言,这种离散之情,只能用阅读父亲的书来慢慢弥合这无限的伤痛。
  •   知道钱穆这个名字是因为在江南大学读书期间上过一堂有关荣氏企业的课,才知道原来无锡曾经出过这么一位大师级的学者人物,也许是由于政治和历史的缘故,当初提及他名的人还真是不多。近年来越来越多他以前的著作得以在大陆面世,尽管我不是研究国学的,也缺乏这个根底,但空时也曾读过钱穆写的散文集《湖上闲思录》,还有一本是《中国历史研究法》,能够感觉到其文字的功底和学识的深厚,也能略微体会到其思想的精妙之处。曾借出游的时候走访过其小时候在无锡七房巷读书的私塾——怀海义庄,对于钱氏家族的家训和互相帮助的理念深感敬义,所以有关钱穆的资料都能引起我的关注!

    《思亲补读录——走近父亲钱穆》是儿子钱行二十多年来撰写的关于父亲钱穆的短文随笔集,其中所谈及的许多无锡和苏州的地方都是我熟悉又亲切的,许多涉及的诗文楹联、钱穆著作中的一些争议的来龙去脉、一些文字背后的故事都是生动又感人的!作者行文朴实无华,却让读者从那些点点滴滴的民国旧事中了解了一代大师的风范,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众多人物的生活风貌,当然还有许多钱穆在香港新亚学院和台北素心楼期间的悠悠往事,更有改革开放后两岸亲人间互通交流的故事和难以忘却的情怀,同时也在故事之中穿插了许多值得回味的文字和思想,并配有许多珍藏的图片让大家有直观的印象,在淡淡的字里行间处处散发出浓浓的思亲之情。

    本书中的许多文章都提及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中的往事,其中有许多模糊或者有争议的话题,因为有了作者的解释,让大家有了清晰的理解,故而在我们解读钱穆的过程中,也同时从侧面了解了许多知名或者不知名的人物。值得敬佩的是,作者虽然作为钱穆的儿子,但因1949年国共分治,其实他对父亲钱穆的了解也像我们一样,大多都不是来源于最直接的交流,他也只是间接从父亲留下的文字以及与他人的文字中在不断加深其印象和自我的理解,当然也有过80年代后期短暂的面对面接触,自然还存有骨子里那种相连的血脉传承,想来正是由于如此许多因素的叠加,儿子也继承了父亲做学问严谨的态度,能够把其父留存下来的一些表象意思晦涩的东西梳理得思路清晰,有理有据。

    对于钱穆的仰慕也许有很多种的原因,乡情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然而最最重要的依然是其学识的厚重和文笔的清新,虽然有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割裂,但至今看来其许多思路和方法依旧值得学习和借鉴,特别是他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专心治学和做学问的人生态度更是可以令当今浮躁的社会感到羞愧。“手空空,无一物,路遥遥,无止境。 乱离中,流浪里,饿我体肤劳我精。 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 千斤担子两肩挑,趁青春,结队向前行。……”,很多时候,我们敬仰一个人就是因为他有过所有以上的品质。
  •   与母亲闲谈,她要求说,死后尸骨要回归故里,同家族中人比邻而居。就陡然想起杜甫这句诗来——月是故乡明。其实月亮并不见得本乡最好。天下共一月,唯其晦暗阴晴变化不同而已。但月亮背后的故乡,却是自古及今所有中华人氏一大诉求。古时交通不便,出行在外,车马尚算不上劳顿,步行千里万里而求财为家者多有之。横死他乡,殊非其志,因此方有湘西赶尸一说,死者家属将死者托付于专营赶尸的人,好使死者落叶归根。又或者远且不说,单提近年赵本山一个电影《落叶归根》,便是客居他乡之人,终要回归本乡之又一演绎。
    1990年,学者钱穆先生之妻、之侄、之女,为钱穆所择茔地系石皮山。这里离太湖相近,符合钱穆先生欲要于太湖边上安度晚年的心愿。然而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这一举措,说起来毕竟只是安慰尚活着的人,至于死去者,半分体会不得、感受不得。生老病死,人生四苦,当事人岂奈何哉。
    从前读过钱穆先生的几册书,尤爱《八十忆双亲》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前者是感性自我的倾诉表达,后者则是理智冷静的议论评说。我之读书法则,虽并无师传师授,但暗地里却深被《八十忆双亲》影响着。只至今日,书中情节仍然历历,每持卷在手,亦对先生不敢或忘。
    钱行先生系钱穆先生第二子。亦是八十岁时,印刷出版其书《思亲补读录》。同是耆耋之年,同样的思亲思故,不可自己。诗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联系钱氏两代人聚合无常之境况,如何不令人慨叹。
    《思亲补读录》,即称补读,必然有过错失之时。这错失实在不关德行,而是因为政治变化无端所致。是时钱穆先生去乡赴港,留子女在大陆。未几大陆形势突变,文化革命席卷全国。莫说钱行先生尚且年少,不辩此中是非;即使辩得此中是非,人命关天,亦不敢剖白真情。一来二去,与父亲之间隔膜竟至越来越大。读者私加揣测,或者当时势同水火也未可知。然而事终有清时,文化革命之后,钱穆先生与子钱行及其它诸儿女相会一处,斯时血脉亲情得再延续,其乐自当无穷。
    《思亲补读录》,重在思亲。国人素来讲究孝道,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恰因思亲,因此钱行先生方有补读父亲旧作、分辨因果、纠正他人为先父所传之记、汲取经验教训之举。书分四部,盖为使读者阅读时知晓钱穆先生生活、事业、为人等而分,其实一言以蔽之,不外乎因彼系我父,因此我方寻章摘句,作老雕虫之语。
    窃以为,钱穆先生教书育人,并不为薪俸,也不引此为职业,而是将此当作事业来做。事业之外有闲暇时,乃为著书之业遗后世,以使后世知国史、知思想传承至今之来龙去脉。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在短暂的一生中宁将光阴奉献于此,而毫不顾及权势地位,这大无谓的精神,如今人已极少见了。
    于《思亲补读录》中,可见作风、省得为人处世之则;可观笔记,省得为子侍父之情;可察意志,省得读史鉴明之要。一举数得,安可不恭敬审慎,奉卷重珍。
  •   是了解、认识钱穆先生的一本好书。值得阅读。
    可惜钱穆先生之次子五十岁才读其著作。当然也为时不晚。
    我想最为遗憾的是未能亲受钱穆先生之训导。
    时代!时代!!
  •   现在还在看,钱穆大师虽然是战犯,但是钱穆的伟大性,远远超过胡适,钱穆是以一个完全中国人的视角分析中国社会,远远比那些膜拜的西方,再来分析中国的人要高的多。本书的是本纪念文集,如果是一本完整的传记,就非常完美了,钱先生的历代政治得失,堪称中国经典。
  •   这本书是钱行先生的回忆录。钱先生我未曾谋面,但是由于职业的关系,有朋友认识钱先生本人。对钱穆先生高尚的人格素来是敬仰的。所以买了很多本,托朋友请钱先生一一题了字,再送给书友。这却也是了了传播钱先生风骨的一个心愿。朋友说,钱行先生为人谦和,没有架子,对于后辈的要求一一满足,遂得以如愿以偿。钱先生的文字也如其人,情真意切,却又朴实无华。淡淡的回忆中寄托着浓浓的思念。却似钱穆先生的《八十忆双亲》。两册书摆在一起,后之览者,定将有感于斯文。
  •   这本书值得钱穆爱好者读书,如果不了解钱穆的人可以无视。
  •   先生二子写的,还不错,值得推荐
  •   對於錢先生來說,,儒家的大倫是很重要的,父子一倫,先生著作中阿似乎諱莫如深,想必是先生的痛處。不解父子之間的事,不算完整的理解錢先生。另。大部分文章錢行都在天涯上發過,請讀者注意
  •   宾四先生这样的学者,当代少见了。通过他的家人回忆,可以从侧面了解他的一生。
  •   营养丰厚。
  •   有思想的人值得我们记住与学习。
  •   想要更多地了解钱先生,可以参看此书。
  •   钱行先生的著作,第一次看到,向钱宾四先生致敬!
    问候钱行老先生!
  •   走近钱穆先生《思亲补读录》

    在我的书架上查找一番,还真的没有钱穆先生的作品,对钱穆了解得也很少,说不出什么来,能够想到的只是他的大作《国史大纲》看来需要补补课了。最少也应该读读《八十忆双亲,师友杂记》。也许是因为钱穆最终去了台湾的缘故吧,那一代去台湾的学者,在大陆都很难见到他们的作品。虽然后来解禁了,但是多年的隔阂,总还是觉得有点距离。

    这本书钱穆的儿子钱行追忆父亲之作,其实钱穆和钱行解放后两岸三地阻隔,钱行更多的是通过对父亲文章的阅读才能够稍微拉近一点亲情的距离,所以这本书名字叫做“思亲补读录”。这本是的内容开始是发表在天涯“闲闲书话”上面,陆续有几年,然后集结成书的,去年我也在“闲闲书话”上开个帖子,还被评为写手和牛人,只是我只顾更新我的帖子,却很少浏览别人的作品,错过了提前一窥的机会。

    看完书才知道,钱穆竟然是自学成才,中学都没有读完,更没上过一天大学,这在那个年月的大学教授中不要说朱自清、沈从文这写作家没上过大学,就是以学术著称的清华四大导师中,只有赵元任有博士文凭,不过陈寅恪虽然没有证书,但是却多年留学海外,的的确确受过大学教育的,只是人家不稀罕那个证书,要是想要十个八个不成问题。王国维和梁启超都是传统的国学大师,没受过洋教育,自然没上过大学。可见那时候文凭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大学很重要,文凭很重要,但是更看重的是你的实力和水平。

    钱穆先生中学还没毕业,十几岁岁就当上了教员,在乡村小学教书,算来也和我算是同行,后来还当了小学的校长。但是一直在坚持自学和读书。36岁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成为燕京大学的教师,从此走上了大学讲台。

    书里面很多地方给我留下挺深刻的印象,比如“三年之艾,七年之病”,还有《资治通鉴》里面竟然没有记载屈原,还有钱穆在书中写太平天国,都称为“洪杨之乱”,民国时让他改,他就不改,坚持自己的观点。钱穆还留下遗嘱,说自己的书一定要繁体直排出版,不能出简化字的横排版。只是可惜这一点在大陆并没有做到。
  •   钱穆,这位可以称得上是弘扬中国文化奋斗终身的一代国学大师。他的学识,他的著作,他的生平相信我们很多的国人都记忆犹新。他发表过不少的著作,类似于《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庄老通辨》、《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孔子与春秋》、《论语新解》等等。

    虽然他已经过世二十多年,但是他的那些作品至今仍然为我们众多的文人爱好者学习和阅读。也许我们会通过相关他的个人生平介绍知晓他过去的点点滴滴,但是对于他的作品爱好者而言,我们注定时刻关注着他更多的过去的人生故事。而此次,这本《思亲补读录》无疑是一杯天赐的甘露,让我们可以透过钱老先生儿子的字里行间见证和理解他更多的不为人知的细节所在。

    也许,也正是因为内容的真实性,让我们更加进一步地走入钱穆这位大学者的生平。作为一个儿子,他平时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来自于父亲的思想,观念熏陶。夹在入相关的亲情,融汇入诸多的思念,作者钱行将自己对于父亲的尊重,崇拜等等感情通过文字的形式展现给我们读者一个更为形象立体的文人钱穆。全书从最初的只鳞片羽着手,于细小处显真实,将点点滴滴的琐碎之事饱含深情地拉开了介绍钱穆的过去。里面既包含了来自于儿子的怀念,又包括了讲述儿子眼中父亲的所思和所想。原本一个威严的,饱读诗书的大学者瞬间被饰上了某种其他的味道。那是一个来自于普通父亲对于孩子的深情;那是一个来自于文人学子发自内心的感叹;那是一个来自于学识渊博的学者对人生点滴的记载;那是来自于一个以笔墨为媒介记载自我心境的人生------作为一个如此又学问的钱穆,他同样也是一个热爱孩子,献身教育的好老师。教学的相长曾经教导出众多的得意门生。尽管他学识渊博,但是他并不心高气傲。相反地,他就是用着一颗赤诚的为人之师的热情教导着自己的学生。不论是乡镇小学的教学,又或是高等学府的指点。出自于真心的教导才是令人钦佩的好教师。

    通过如此的一部作品,我们跟随着钱行思亲的心绪走入学者钱穆的世界。斯人虽已去,千古留遗风。读着这些有关于钱行感悟理解父亲的作品,解读父亲的思想,思索父亲的文集,我们其实也在深入地认识着钱穆的精神世界。而且,我们更可以在书中找寻到那些他曾经发生的点滴琐碎,不为人知的家庭轶事。由内而外,由此及彼地进一步知晓那个真正意义上的学者钱穆。思念的心情,重新再次地阅读,我们读者也在不经意间重新地认识这位故去的知名文人。
  •   知道钱穆大名的人多,读过其著述的人就少了。因为他大学者的名头,让我们敬而生畏,也因为他在海峡那一边,曾是这一边批判的对象,让早些年在这一边的我们不可能去解读他。就此来看,他的孩子们跟我们一样,对他相当陌生。钱穆先生共5个子女,全留在大陆,他只身一人到了香港,后去台湾。这本书的作者为他的二儿子,对于父亲,他几乎也是靠后来公开出版的著述来了解,从50岁始读父亲,所以为“补读”,而“补读”又是借用了父亲在家乡读书时的小楼名(钱穆先生在抗战前,为了侍奉母亲,曾回家乡苏州居住一年,所居书斋叫“补读旧书楼”)。
    从对父亲否定,到认识到父亲的**,继而产生敬仰,且加上天然的亲情,作者对自己的父亲读得比常人细致得多,凡涉及父亲之事都特别上心。例如“温情与敬意”之辨,作者有感于《继承、方法和态度的万年虫》和《积极继承与“批判继承”》所谈到了“温情与敬意”,用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相关内容,来证明后者对此问题的了解更接近钱穆先生的原意。
    让我感慨地是,作者虽然没有亲受钱穆先生的教诲,但所继承的儒家传统行为的准则却很正。书中有一小文,批评季羡林先生的儿子,在季老先生逝世后,所撰写的回忆录中,对父亲缺乏应有的温情与敬意,只有满篇的怨。比之季老先生去世后,拿一场混乱的局面,钱穆先生算一位成功的父亲,虽然没有能够对孩子尽多少责任,但孩子们对父亲的爱可一点不少。
    一点我不太了解,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继母,表达对继母的感激与敬佩,但对自己的生身母亲竟很少提及。作为一个女人,含辛茹苦几十年,独自养大了5个孩子,其中的辛苦与辛酸,实非常人所能想象,作为儿子应该体会至深吧,为何不谈?倒是作者的女儿在附录中详详细细介绍了这位了不起的女性。
    无论如何,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亲近钱穆先生的窗口,我们由此看到,钱穆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他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宁愿住于贫民窟里,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创办新亚书院(现香港中文大学前身)教授中国文化。此种精神,高山仰之。
  •   为我们了解那时的人提供了素材,推荐一下
  •   一直喜欢看钱宾四先生的书,所以买了这本书,想在多一份了解,但内容和自己的想象还是很有些差距的。
  •   一。这书56页说李登辉请钱先生做资政,是错了,应当是蒋经国先生请。
    二。31页抗战时南迁的国立河南大学 抗战时三字应删去。事实是一九四八年前后。国内战争时南迁苏州的。
    毕明迩
  •   书有些问题,右侧有锯齿。一次性买了十几本书,有四本如此,实在是很失望。
  •   看完以后,就好像是琐事的记忆,当然,怀念嘛,可以理解的!
  •   钱老先生当年只身离开大陆的行为非常非常自私书可读 ,人品值得怀疑 子女都不顾的人谈什么儒学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