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教你读心悟道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九州  作者:胡卫红  页数:243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后人多称他王阳明。    自唐朝以来,打破门户之见,兼学儒、佛、道三家而卓有成就者很多,但融众美于~炉、自成一家而为“教主”者不多,能将学问转化为能量、应用于实践而成就大事者少之又少,王阳明是其中难得的一位。他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明史》赞曰:“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阳明者”;而清代学者则公认他“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纵观王阳明一生,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作为思想家,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正如梁启超对王阳明的评价:“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其伟大,军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勋业。”遂让他的一生,坎坷波折,历经贬谪、受诬、辞官、病老等人生中的不幸。但是他在思想上却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当时,朱熹和二程“理学”已在学术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取得垄断地位,明清都规定:科举考试不得超越朱熹的注解,思想控制日趋严重,而王阳明的“心学”成为对抗“理学”、打破思想禁锢的一股最大力量。    王阳明的“心学”虽然一度被定为“伪学”而禁止流传,解禁后也一直受到理学挤压,但仍广为传播,对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王阳明的弟子与心学影响了很多人:徐阶,张居正,海瑞,陶行知等,名扬海外!大清第一名臣曾国藩评日:“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与曾国藩齐名的左宗棠也评价说:“阳明先生,其事功,其志业,卓然一代伟人,断非寻常儒者所能几及。”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则说:“五百年来在东亚,儒家思想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对王阳明的学说非常着迷,他改长期寓居的台北草山为阳明山,常在此穷研阳明真味,颇有心得。    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王阳明的“心学”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他开创的一代学术新风,不仅浸润了明代近百年的儒学,在明清之际掀起了一股启蒙思潮,而且直到现在,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王阳明学说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他认为朱熹要求人们绝对服从抽象的“天理”是没有道理的,不符合现实社会的客观实际。他认为“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要求人们“知行合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教化人们,应将道德伦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王阳明的“心学”肯定了每一个人的感性认识,更贴近现实生活,远比朱熹的冰冷冷的教条更有人情味。    “人欲”战胜“天理”,是明代中期以后商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王阳明“心学”一出,学子蚁聚,风气大开,迅速成为当时社会上的又一种主流思想。    当今时代,社会变化巨大,市场经济如火如荼,但是,王阳明的很多思想和对人生的感悟却并没有过时,甚至还能给现代被各种欲望和潮流所折磨的人以人生的启迪。因此,重温王阳明的学说,对于我们当代人的心灵成长自是别有一番全新的体味,这也正是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之所在。

内容概要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也是有明一代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

书籍目录

第1章 跟阳明学真性情
 人人都有圣人潜质
 轻轻松松做减法
 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良知自在人心
 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持志如心痛
 空想无益
 著相与不著相
第2章 跟阳明学真功夫
第3章 跟阳明学真学问
第4章 跟阳明学真境界
第5章 跟阳明学真官道
第6章 跟阳明学真友道
第7章 跟阳明学真胜道
第8章 跟阳明学真事道

章节摘录

版权页:孔子曾说:“自从季孙氏送给我优厚的俸禄后,朋友们更加亲近了;自从南宫顷叔送给我马车后,我的仁道更容易施行了。所以,一个人坚持的道,遇上时机才会受到重视,有了权势然后才能推行。没有这两个人的赏赐,我的学说几乎成了废物。”一个人如果无权无势无钱,自然“人微言贱”,无人理睬,心里的好想法无法推行,一身的本事无处可用,就像堆在仓库、直到过期作废都卖不出去的商品一样,价值如何体现呢?但是,名利权势都不是想来的,全靠做功夫,功夫深了,把该做的事做好了,一切都会不求自来。成龙演好了电影,根本用不着去想怎样出名,反倒要多想想怎样摆脱“狗仔队”的追踪;根本不用去想怎样赚钱,反倒要推掉一个个别人梦想不到的赚钱机会。反过来,功夫不行,自然是想什么没有什么。人生就像一场赛跑,“奖牌”和“奖金”全凭各人的功夫定归属,你一百米跑二十秒,只能参加小学三年级的比赛,连参加“残疾人运动会”的机会都不会有;你一百米跑九秒,不用说,你一定是世界“总冠军”,别人会把你捧到天上去,将“超人”、“外星人”之类的尊号送给你,至于名利之事,甚至不再值得你去想。所以说,一个人只要认真做功夫就行了,别的都不用多想,想了也白想。如果你“混得不好”,无法引起别人的注意,一定是功夫不行,而不是因为你不够狡滑,或别人心眼不好、“不给你机会”。你想改变命运,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功夫。当然,功夫不止一种,说话有说话的功夫,办事有办事的功夫,持家有持家的功夫,恋爱有恋爱的功夫,功夫自然是多学一点好,但不可能学成万事通,一般而言,道德上的功夫人人必修,事业上的功夫则要依人生志向而定,你立定了什么志向,就去学什么功夫。王阳明说“立志用功”看成一件事,不立志自然懒于用功,不用功也谈不上立志,只是空想而已。王阳明是一个实干家而非空想家,他一旦立志,就会采取行动,去做“栽培之功”。他幼年时的志向是成为一个纵横疆场的将军,于是他勤练武功,击剑射箭,无不精通。后来他带兵时,在校场表演,三箭皆中,令人啧啧称奇。青少年时,他立志修炼“长生久视”之术,于是四处寻访名师,探讨玄理,打坐修炼。成年后他立志做圣贤,走上了儒家“经国济世”之路,于是他勤学各种切身功夫,提升领导素质。他本是文人,为何能统领大军、战无不胜而立下赫赫军功?那绝对不是天赋才能,而是平日勤做功夫的结果。弘治十二年(1499),28岁的王守仁考中进士,“观政工部”,即在工部担任一个实习官员。当时明朝的北部边疆受到瓦剌的侵扰,而朝廷官员都无进取之志,不敢领军出征。对这一现状,心怀报国之志的王阳明很是不满,于是向皇上上书,提出八项措施,请求革故鼎新,改革经济、政治和军事,增强国力。他的上书得到了皇上的肯定,但八条措施都未施行。王阳明深知空言无益,于是下决心学习兵法,以备将来为国出征。据《王阳明年谱》说:“当时边报甚急,朝廷举将才,莫不惶蘧。先生念武举之设,仅得搏击之士,而不能收韬略统驭之才。于是留情武事,凡兵家秘书,莫不精究。”以此可见,王阳明学兵法的志向是成为“韬略统御之才”。王阳明读过多少兵书,不得而知,但从有关文献的记述看,他至少读过《孙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吴子兵法》、《三略》、《唐李问对》,而且他对这些兵书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编辑推荐

《王阳明教你读心悟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儒,他的心学开创的一代学术新风,浸润了明代近百年的儒学,更在明清之际掀起了…股启蒙思潮,直到现在,仍能给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带来莫大的启示。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也是有明一代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王阳明的思想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世,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日本,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王阳明教你读心悟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学习王阳明,潜心修改自己
  •   很值得去读!
  •   对人很有启发,但是在应用中有些吃力,可能我不是圣人吧。
  •   阳明心学比较实用的一本书
  •   算是对阳明学说有个大概了解
  •   独心悟道该书受益匪浅,值得一看
  •   相当不错,很喜欢阳明先生
  •   帮朋友买的,收到时有个地方折了一点点,还黄黄的,有点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