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钱穆 页数:15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錢穆先生全集,在臺灣經由錢賓四先生全集编輯委員會整理编輯而成,臺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一九九八年以「錢賓四先生全集」為題出版。作為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籌劃引進的重要項目,這次出版,對原版本進行了重排新校,訂正文中體例、格式、標號、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誤。至於錢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錢賓四先生全集编輯委員會的注解說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书籍目录
序
跋
再跋
一 人文與自然
二 精神與物質
三 情與欲
四 理與氣
五 陰與陽
藝術與科學
無我與不朽
成色與分兩
道與命
善與惡
自由與干涉
闘爭與仁慈
禮與法
匆忙與閒暇
科學與人生
我與他
神與聖
經驗與思維
鬼與神
鄉村與城市
人生與知覺
象外與環中
歷史與神
實質與影像
性與命
繁張與鬆弛
推概與綜括
直覺與理智
無限與具足
價值觀與仁慈心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深十层言之,法的重要性,在保护人之「权利弋而礼之重要性,则在导达人之「情感气权利是「物质一上的,而情感则是「性灵」上的。人类相处,不能保卫其各自物质上之权利,固是可忧,然而不能导达其相互间之情感到一恰好的地位,尤属可悲。权利是对峙的,而情感则是交流的。惟其是对峙的,所以可保卫,也可夺取。惟其是交流的,所以当导达,又当融通。因而礼常是软性的,而法则常是硬性的。中国社会沉浸在此「尚礼」的风气中, 一切讲交情,讲通融,像是缺乏力量。但弱者在其间,却多回旋转身之余地,因此一切可以滑溜前进,轻松转变。若在尚法的社会,遇到权利相冲突的当口,法律虽为保护权利而设,但既是双方权利相冲突了一、保护了甲方,便不能同时保护到乙方。若乙方硬要维持乙方的权利,而不能乞援于法律,便只有要求法律之改制。法律操握在政府,若要改制法律,便只有推翻政府,来另创政府。因此尚法的社会,在其演进途程中,常不免有革命,尚礼的社会,则将无法革命、而亦不需革命。因此尚法的社会常易有剧变,而尚礼的社会,则无法来一个剧变,而且也不需要剧变。中国社会比较建立其基础在农业经济上,本不必有剧变,而且在大一统政府之下,剧变也是害多而利少。中国人宁愿软性的尚礼,不肯硬性的尚法,在这方面,不失为一种「忧深思远」。 本来政治最多是件次好的事。人类不能没有社会,但不一定不能没有政治。人类是为了有社会而始须有政治的,并不是为了有政治而始须有社会的。法律只是政治方面的事,更其是最多也不能超过次好的。若使能有一个操握得权力最少量的政府,能有一个政治居在最轻地位的社会,那岂不更合理想吗?是否更理想的社会,将是一个无政府的社会呢?此层姑勿深论。但中国的礼治思想,总像是朝着这一理想的方向而迈进。至少是想把政治融人进社会,不是把社会来统制于一政府。现在人痛恨中国政府无能,因而讨厌礼治而欢迎有法治。其实中国人提倡礼治,正是要政府无能,而多把责任寄放在社会。因此想把「风俗」来代替了法律,把「教育」来代替了治权,把「师长」来代替了官吏,把「情感」来代替了权益。 中国道家思想,迹近提倡「无政府」,因此他们丕希冀成为一广土众民的大社会,而仅希冀停留在一小国寡民的小社会。他们反对法,同时也反对礼,他们不知道人类纵可以无政治,却不能无社会。于是道家既反对礼治,而到底取消不了那政府,则反而要转到法治的路上去。因而在中国,道家思想常与法家思想互为因果,道家反礼治的思想盛行之后,必然法家继起。
编辑推荐
《钱穆先生全集:湖上闲思录(新校本)》由九州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