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学大寨始末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宋连生  页数:258  字数:24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964年,毛泽东多次表扬人寨典型,正式向全国发出“农业学火寨”的号召。
农业学大寨运动持续十余年,波及各行各业,涉及卜亿人口,对于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至深、至广。《农业学大寨始末》作者宋连生多次深入大寨调研,采访当事人与知情者,查阅档案文献资料,首次系统梳理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来龙去脉,记述了大寨精神的形成及发展演变过程,总结了依靠群众运动推动经济建设的成败得失,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弘扬大寨精神等问题。

作者简介

宋连生,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于河北师院历史系,1987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共党史研究生班,现任教于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近年主要著作有:《中美首脑外交实录》,《对峙五十年》,《穿越台湾海峡的中美较量》,《中国入世全景写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抗美援朝再回首》,《乾隆惩贪秘档》,《蒋介石的黄埔岁月》,《工业学大庆始末》,《农业学大寨始末》。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穷山沟里出能人
1.虎头山下大寨村
2.成立互助组
3.迈出第一步
4.贾进财“让贤”
5.办农业合作社
6.响应统购统销
第二章 向穷山恶水宣战
1.重新安排河山
2.营造“海棉田”
3.“三浅”变“三深”
4.种试验田
5.干部,先干一步
6.众人齐心热情高
第三章 沸腾的岁月
1.敞开肚皮吃饭?
2.不放高产卫星
3.支援困难社队
4.反对“投机倒把”
5.成为“太行明星”
第四章 天灾面前不弯腰
1.李顺达来访
2.洪水自天降
3.先治坡,后治窝
4.“铁姑娘”队
5.“三不要”和“三不少”
6.自力更生十大好处
第五章 脱颖而出
1.学大寨,一带二
2.李一清的故乡行
3.陈永贵走出寨门
4.向毛泽东汇报
5.廖鲁言带来调查组
第六章 红旗如火
1.大寨之路
2.大寨经验
3.毛泽东宴请劳动模范
4.周恩来亲临大寨指导
5.关于大寨红旗的冷静分析
第七章 花开遍地
1.盂县盛开“大寨花”
2.穷队变富队
3.大寨经验与三沟经验
4.学大寨,搞副业
5.用大寨精神修水利
6.全国处处有大寨
7.全国学大寨,大寨怎么办
8.农业靠大寨精神
第八章 运动在歧途
1.参观者云集
2.要什么经验,有什么经验
3.“无冕之王”在大寨
4.神秘化、绝对化、公式化
5.“亮点”与“暗点”
6.来大寨的外国友人
7.身不由己
第九章 普及大寨县
1.北方农业会议
2.全国首家大寨县
3.大旱之灾
4.普及大寨县
5.加快普及大寨县
6.解析“大寨县”
7.又要搞穷过渡
第十章 在山之巅
1.由劳模到高官
2.政治局里的农民委员
3.“布衣宰相”
4.钓鱼台无鱼
5.昔阳干部满天下
第十一章 历史回归
1.凤阳花鼓唱神州
2.真理标准大讨论
3.拨乱反正新气象
4.问题被揭了出来
5.陈永贵淡出政坛
6.昔阳新局面
7.尘埃落定
尾 声 春风又绿虎头山
再版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对于陈永贵的表态,大家在高兴感激之余,也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这样太让他吃亏了。而陈永贵却说:“不要说吃亏不吃亏。我那时候给人家放牛,连条裤子还挣不下,吃亏不吃亏?毛主席给了我地种,这就是最大的便宜!事情就这么定了。但是有一条,要跟着我干,就要齐心。只要齐心,不次于他们那个组!”他说了就干,一共联合了4个老汉和6个娃娃成立了大寨村的第二个互助组。  陈永贵出身贫寒,小时没有读过书。但从他创办互助组及以后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懂得人的心理,懂得辩证法。他知道在这个除他以外全部是老汉和娃娃组成的互助组里,一定会十分团结,一定会充满了干劲。人的力量来自体质,也来自精神与意志,来自团结奋斗。当听到有人讥讽他这个组是老的老,小的小,老的上不了马,小的拉不开弓时,他一点都不在乎。他对组里的人们说:“不怕,老的有经验,小的会长大。我们会超过他们。”这句话里,不仅有了辩证法,甚至还体现出一种关于未来的发展战略。  陈永贵率领他的小组,与贾进财的大组暗暗展开了竞赛。全组在患难之中,团结奋进,人人争先,谁都怕落在后面,谁都不愿意拖累大家。陈永贵当时已是村里的干部,是个忙人,夜夜有会开。他早上还没起床,老老少少们就已经下田了。  贾承联是这个组年龄最小的,那年才14岁。按照现在人们的看法,这正是一个读书上学的年龄。但在当时的大寨却没有那个条件。贾承联入互助组前,母子二人种着几亩土改分得的耕地,度日十分艰难。加入互助组后,他总怕自己干在别人后面,每天早早地就起来干活。他往地里送粪,跑六个来回天还不亮。锄草时,陈永贵在前面,他就紧紧地跟在后面学习。几十年后,当年的孩子已成老人,但回忆起那段经历仍激动不已:“我在‘老少组’是最小的一个,比梁便良还小几岁。父亲很早就去世,家里就我和母亲,可是还耕种着土改分下的几亩地。当我刚进‘老少组’的时候,一直为自己这么小,却种着那么多地而感到理亏。可是老陈却说,你跟着我干就行了,且不说几亩,就是20亩也保证你荒不了。从那时起,我就脚踏实地跟老陈干。他在前面锄地,我就紧紧地跟在后面。挑担子他担多少,我也担多少。我老怕老陈骂我不干,结果老陈不是骂我不干,而是骂我不听话。比如说,秋天往场里送谷子,老陈事先就把我们的担子安排好,谁担多少都由他来决定。可是我们把担子往肩上一搁,总觉得他装得太少,就偷偷地加上一两把谷子。这事一旦被他发现,他就要批评一场,不让我们这样干。他说不仅要强调大干,而且还要保护劳动力。  像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娃娃,他生怕担得多把身体搞坏。那时候有他掌舵,干起来比一个成年人也不差上下。”春天往地里送肥,陈永贵挑着150斤重的大担往坡上走,那一群小孩有的两个抬着,有的背着,一路跌跌撞撞,虽说辛苦,却也充满了欢乐。  后来陈永贵又想了个办法,将力量差不多的人分满全程,一段一段地接。  每个人每次少跑路,在接担时还可以互相说说活,将劳累的事情变个方式,加进欢娱的成分,便轻松了不少。  这两个互助组劳动竞赛的结果是双赢。两个组都提高了劳动效率,都表现出了组织起来的优势,都增加了粮食产量,都获得了上级的表彰,也都使自身获得了大发展。  当然如果细分析起来,陈永贵领导的互助组取得的成绩要更大一些。他们的粮食产量增加得多,由互助前的亩产100多斤,猛增到亩产200多斤,个别地里还甚至达到了500多斤。平均亩产也比贾进财的组多出了30斤。特别是他济贫济困,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要带领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宗旨。而且,经此一搏,陈永贵还带出了一支队伍,这个组里的许多人后来忠心耿耿地跟着陈永贵干,即使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  ……

编辑推荐

  当年人们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精神,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国为怀、无私奉献等等,让今天的读者仍感热血澎湃;而当年在运动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如形式主义、强迫命令、埋头蛮干、掠夺资源等等,即使在今天仍与我们不时邂逅相逢。 1964年,毛泽东正式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农业学大寨始末》由宋连生所著,系统梳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来龙去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农业学大寨始末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送我爸爸的,喜欢的不得了,比买吃的有用。
  •   系统梳理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来龙去脉,记述了大寨精神的形成及发展演变过程,总结了依靠群众运动推动经济建设的成败得失,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弘扬大寨精神等问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