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编辑出版史研究(第2卷)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中国编辑学会编辑出版史专业委员会 编  页数:30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编辑出版史研究(第2卷)》同大家见面了。本卷汇集了全国各地编辑出版史领域的几十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本卷主要收录了2009年11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编辑出版史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涉及编辑出版史基础理论、编辑出版物、编辑出版制度、编辑出版与社会变迁、编辑出版与文化传播、编辑出版机构和编辑出版人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编辑出版史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中国编辑出版史研究》第二卷所收录的论文,紧紧围绕研讨会主题,把编辑出版活动与社会变迁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的考察研究,注重编辑出版活动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功能和语境塑造功能,对于当今编辑出版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是本卷的一个显著特点。

书籍目录

编辑出版史基础理论
编辑学研究60年的学术发现
中国古代编辑活动的起源和发展格局
编辑出版物·图书
实学思潮与明清科技图书出版
《古谣谚》的编辑体例初探
近30年中国大陆引进版畅销书出版与阅读变迁分析
编辑出版物·报刊
19世纪早期近代中文报刊的出版特征
元代无官报现象探析
近代以来我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综述
编辑出版制度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变迁特征分析
浅议清末新闻出版立法及其价值
简析日占时期北平地区出版业的发展
编辑出版与社会变迁
商周简册考释
文化社会学视野中的近代北京琉璃厂书业
中国近代科技出版的历史作用
编辑出版与文化传播
明代通俗小说的编创观与其传播
抄本传播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作者、读者与作品
《红楼梦》中的读者文化浅探
“媒介间性”视角下的孔子思想传播
出版商的历史地位嬗变研究
编辑出版机构与编辑出版人
明代刻书地图的重建——以明代杭州私人出版为个案
近代商务印书馆教育出版史研究述评
宋代苏州刻书业的发展及其成因
略论创造社出版部筹建成功的原因
京师大学堂教科书编译活动研究
编辑人亲历
辑注《中国出版史料》后感言
鲁迅《集外集》编辑出版始末
《黄质夫教育文选》出版的前前后后

章节摘录

  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中国出版业解冻的开始,被“文革”十年禁锢的出版业开始全面开花。除翻印重印中外经典名著外,译介西方经典的学术书籍和国外最流行的通俗类图书品种也成为一时之胜景  在学术书籍译介方面,一批国外社科类图书极为畅销。据统计,截至1988年8月,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版)已发行八十万册,保加利亚学者瓦西列夫的《情爱论》,由_一联书店等三家出版社出版,共发一百五十万册。超过十万以上的学术性较强的国外社科类畅销书不下四十种,如罗素的《婚娴革命》(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发行三十万册,卡西尔的《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发行二十三万册,戈布尔的《第j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发行十五万册,科恩的《自我论》(三联书店1986年版)发行10万册。就连一些玄奥高深的著作,如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1987年版)、弗洛伊德的《梦的释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都印发了十五万册。  四川人民社的“走向未来丛书”引进的西方学术新作,当时备受关注。一批致力于译介西方文化思潮的翻译家如袁可嘉、董乐山、柳鸣九等人,积极参与翻译或主编西方经典文学作品和思潮流派介绍,《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外国现代派作品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等纷纷面世。同时,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心理小说、法国新小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日本推理小说和后现代主义等外国文艺思潮和流派也被译介传播,使高校中的学者开始对西方现代派思潮和其他文艺思潮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开拓了中国学术界的视野。1980年,随着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逝世,中国出版界竞相出版了萨特的《局外人》《鼠疫》《萨特自述》等图书,一股“存在主义”阅读热潮开始在读书界特别是高校传播开来,“言必称萨特”成为当时高校学者交流学术的标志性事件。随之出现了“尼采热”“弗洛伊德热”等热潮,使《梦的释义》等学术著作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畅销书。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编辑出版史研究(第2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