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段兰华 等编著 页数:243
书籍目录
第一篇 行动成就智慧 第一章 行动是最有力的智慧 第一章 行动教育的原则 第三章 行动教育的核心原理 第四章 行动教育的方式 第五章“活”的教育与“动”的教育 第六章 行动教育的协同理论第二篇 教师是学生的人格之师 第一章 教师言行是孩了的楷模 第二章 责任心是教师的行动准则 第三章 反思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 第四章 加强师德建设 第五章 课堂上老师怎么做 第六章 教方法比教知识更重要 第七章 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孩子 第八章 良好习惯的培养与固化 第九章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行动 第十章 帮助学生养成“动”的习惯 ……第三篇 家长的教育第四篇 孩子的自我教育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教师言行是孩子的楷模 我国向来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可以说教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极易受到老师的影响,也喜欢以自己的老师作为楷模,许多著名人士都无限深情地追忆自己的老师,认为老师的言行品格影响了自己的一生。比如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现代著名文学家夏衍先生,就曾撰文纪念他的恩师谢逎绩。 谢绩是绍兴人,于1904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1907年同国,1915年经人介绍到浙江公立甲种工业学校任教,成为夏衍的老师。谢遁绩是一个有些革命思想的人,他对革命领袖徐锡麟、秋瑾等人非常钦佩,曾公开宣称徐锡麟为“吾师”,并在课堂上宣扬秋瑾的事迹,赞扬秋瑾是“女界豪杰,千古一人”。夏衍一生非常敬仰秋瑾,在20世纪30年代以秋瑾为原型写成了《自由魂》一剧,多半就是受到了谢逎绩的影响。谢遁绩对夏衍的影响不止于革命思想的熏陶,也有怎样做学问以及怎样做人的教诲。谢逎绩认为文章要平实明确,注重实用,对“纯尚辞华及以翻腾架空见长而按实际无甚意义者,或文字虽美丽而陈义过于陈腐者皆所不取”。 1916年冬,黄兴、蔡锷相继去世,杭州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夏衍写了一篇反对专制政治的文章,谢遁绩给他的评语是“冰雪聪明,惜锋芒太露”,并且还专门找夏衍来谈话。后来夏衍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到这件事情,很感激谢老师的“诲人不倦”。夏衍从事革命工作多年,不可“锋芒太露’’的教导对他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由此可见谢遁绩先生对夏衍一生的重要影响。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傅斯年曾在纪念蔡元培先生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在北大时,其中有一个同学,长得像个小官僚,又经常做些让人讨厌的事,所以就有同学在宿舍的墙上贴上了一张“讨伐”的告示。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培养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教育一定要“动”起来,不能再照本宣科。积极设计教育情境,“活”化教育细节,建立主动、多维的“动”脑意识。只有动脑才能主动解决问题,不能轻视事前的思考和事后的反思。只有动脑,才会有创新。 ——张宝和(通州区马驹桥中心小学校长) 社会上很多有所作为的人,在回忆学龄生活时,往往对一些富于情感体验的活动或事件记忆犹新,而很少有人记起当年老师或家长讲过的道理。这就提示人们,新形势下的教育方法,要多些身教,少些说教,多给孩子一些心“动”的教育。 ——段兰华(丰台区实验小学校长) 行动教育的核心是一个“动”字。“动”是育人氛围,更是一种教育思路。通过多科联动、多育互动、多元推动,“时时行动育人、处处行动育人、事事行动育人、人人行动育人”,鬻教育于活动之中,让教育“活”起来,让生命“”起来。 ——彭藐(东城区和平里一小校长) 教育最终的目标不是把孩子教育成“听话”的好孩子,而是让孩子能够将在学校、家庭得到的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提倡“行动教育”,彻底给学生松绑,在家长、教师的科学引领下,让孩子自己实践、体验、反思、长大。 ——张桂明(大兴区团河小学校长)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