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白川静 页数:482 译者:苏冰
Tag标签:无
前言
别致的视角 白川先生对汉字的理解与华人学者多有不同。对此,想必不少读者会觉得新鲜和陌生,也可能感到意外和费解。例如,本书封面的“粟”究竟是什么东西呢?粟 不是什么纯粹的装帧设计的图案,而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即“口”――“名、史、古、各、哀、合、加、吏、事、哭、命、品、器……”诸字的部件,但是,这个“口”不是大家认定的口腔之口,或曰与口腔之口毫无关联。它是一种祭器或曰“祝咒之器”的象形字。这里,必须费些笔墨地解释“祝咒”的涵义。在 古汉语中,“祝”、“呪(咒)”二字相通,祝就是呪(咒),呪(咒)就是祝,本义都是祝告,即向神灵进行祷告。用白川先生的术语来说,殷代存在着一种“祝咒的文化”。殷人极其频繁地使用祭盒粟作为祝咒用器进行祝咒祷告。祷辞放入粟中,开始郑重虔诚的祷告。祝告者希望通过祷告给自己带来好处,同时给敌人带来不幸。“祝”或曰“咒”实际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既是护卫性的又是攻击性的,缺一不可。殷人的许多活动均与祭祀有关,与祝告有关,与祝咒之器有关,因此许多字中出现了字素粟。经过多年研究,白川先生确信粟实为一种祝咒之器。这是他的最重要的“文字考古发现”之一,所以《常用字解》的封面装饰用了大大的“粟”。 相形之下,延循《说文解字》的传统,自古至今各种字源辞典都相信“名、史、古、各、哀、合、加、吏、事、哭、命、品、器……”中的“口”即口腔之口。在某种意义上,白川字源学是通过对《说文解字》批判和修正而发展起来的学说。时至如今,虽然仍有很多人对《说文》保持无条件的崇信,但白川学对《说文》持有怀疑的态度,时时予以甄别,必要时指出错讹,加以修正。(详见本书附录《本书编写说明》、《汉字的历史与〈说文解字〉》)。这里,以“告”字为例加以简单的对比。 廴廸廾弃弉彝廰 甲骨1甲骨2甲骨3金文1金文2金文3篆文 白川学VS。说文解字 “告”义为人向神祷告 解说:“口”非口舌之口乃祝咒之器粟,“告”形示祝咒之器粟上插入小树枝,义示向神进行祷告。告“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 解说:“口”即口舌之口,口上为牛。为了避免牛骶人,牛角上套着护角木。“告”示意牛向人诉说。 不难发现,《说文》之说极为牵强,牛哪里会向人诉告什么,即使古人需要造出表示告知之义的汉字,也没有必要非得蹩脚地使用牛的意象。显然,许慎当时并没有看懂“告”字的构成因由,勉强地作出了解释。然而,如果将“告”的下半理解为祭器粟,将“告”的本义理解为祷告而非告知,难题迎刃而解。不仅“告”是这样,很多字都是如此。将“口”理解为口舌之口很难说通,好似走入了迷谷,但理解为祝咒之器粟后,登时豁然开朗。
内容概要
白川静(1910.4.9-2006.10.30):日本汉家界耆宿,毕生学术立足汉字学、考古、民俗,旁及神话和文学。他亲自抄录十万字的甲骨文资料,以三十年的笔耕不辍写成《字统》、《字训》、《字通》三书,在日本,他被誉为“最后的硕学”。
本书为《字统》普及本,《字统》一书是集白川静毕生学问之大成的“字书三部作”之一。本书以别样视角讲述194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本书虽简,却以精深博大的知识和对汉字起源的独特见解,创造了别树一格的汉字阐释系统,从中可窥“白川字源学”之一斑。白川静通晓夏商周先民文化,他结合卜辞金文的研究,运用文化考古学方法,破译汉字的原初构造,批判和修正了《说文解字》的字形训诂,对于中国及日本的古代文化,亦多有生动见解。
作者简介
关于白川和白川学
白川静(1910.4.9-2006.10.30):日本著名汉字学者,日本福井县人。生前任立命馆大学名誉教授,文字文化研究所所长。白川静先生耗时30余年著成《字统》、《字训》、《字通》三大汉字字典,以精大博深的知识和对汉字起源的独特见解,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汉
书籍目录
凡例
导读
ア行
亞(亚)
哀(哀)
愛(爱)
惡(恶)
握(握)
壓(压)
安(安)
案(案)
暗(暗)
以(以)
衣(衣)
位(位)
圍(围)
醫(医)
依(依)
委
威
为(为)
胃
唯(唯)
尉
異(异)
移
偉(伟)
意(意)
違(违)
維(维)
慰
遺(遗)
緯(纬)
域
(育)
一
壹
逸(逸)
引
印
因
姻
員(员)
院(院)
陰(阴)
(饮)
隱(隐)
韻(韵)
宇(宇)
羽(羽)
(芋)
雨
運(运)
雲(云)
永
泳
(英)
映
榮(荣)
營(营)
詠(咏)
影
銳(锐)
衛(卫)
易
疫(疫)
益(益)
液(液)
驛(驿)
曰
悅(悦)
越
謁(谒)
閱(阅)
圓(圆)
延(延)
沿(沿)
炎
垣
宴(宴)
援(援)
園(园)
煙(烟)
猿
遠(远)
鉛(铅)
鹽(盐)
演(演)
緣(缘)
污
王
凹
编辑推荐
别样视角讲述194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白川静,日本汉字研究第一人 堪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的文字学大家 全新汉字诠释系统——“白川学”的普及性著作 将文字理解为一种文化史的事实。——白川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