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陈先才 页数:245 字数:188000
前言
4年前应邀到美国从事国际访问学者研究,时值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在与寻求连任的共和党人布什进行激烈的竞选活动。一位美国朋友听说我从事台湾问题研究,就好奇地问我说:“有人讲台湾海峡会成为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热点地区,你的看法如何?”我回答道:“在中国也常常可以听到类似的说法,不少人认为美国和中国为了台湾问题迟早要打一仗。我虽然不能完全排除中美为台湾问题开战的可能性,但是,台海战争的后果我们都很清楚,因此,我们会设法避免不必要的战争”。站在一旁的另一位美国朋友风趣地插话:“我看第三次世界大战战火更有可能在美国点燃,如果克里赢不了布什,美国就会发生内战,新的世界大战就会爆发。” 克里输了,美国并没有发生内战,美国当然也不太可能因为总统选举发生战争,因为美国是一个相当成熟的现代国家,有非常完备的制度设计预防再次发生内战。我认为,台湾海峡虽然曾经是个危机四伏的热点地区,但是,随着时空环境的改变,限制冲突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当中有些是客观的因素,有些是理性的定力,甚至还有充满智慧的战略筹谋。海峡两岸虽然尚未完全统一,但以战争的方式解决分歧一定是下下策,而且两岸中国人有足够的理性和智慧来避免发生战争。话说回来,毕竟人类的理性与智慧并非信手拈来,而且非理性和反智倾向总是与理性和智慧相伴而生,台湾问题如果处置不当,擦枪走火也是可能的。为了使两岸中国人的理性和智慧极大化,非理性和反智倾向极小化,我们需要引人各种成熟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具体情况基础上,制定出有助于化解危机的指导原则、应对措施和处置预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台湾问题具有极大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必须未雨绸缪加以防范,而台海危机管控体系的建立需要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奥援。
内容概要
陈先才博士毕业于中国名校吉林大学国际政治系,在危机管理理论研究方面涉猎较深。进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工作以来,他孜孜不倦地投入台湾问题研究,对台湾问题产生的背景、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历次台海危机,以及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有比较系统和深入的了解。 本书应用危机管理理论分析中国的危机管理问题,特别是在总结历次台海危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剖析了台海危机管理的现状与困境等问题,进而建构出新的台海危机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
陈先才,法学博士。现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长,研究方向涉及台湾政治及两岸关系等领域。已在《台湾研究》、《台湾研究集刊》、《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在境内外平面媒体及网络媒体上发表涉台时评数百篇。
书籍目录
导言上篇 危机管理理论研究 第一章 危机管理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危机管理的前提假定 第二节 危机管理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危机管理的主要功能 第二章 传统安全危机管理 第一节 军事战争危机管理 第二节 地区冲突危机管理 第三节 核开发危机管理 第四节 分离主义危机管理 第三章 非传统安全危机管理 第一节 武器扩散危机管理 第二节 恐怖主义危机管理 第三节 人道主义危机管理 第四章 中国危机管理的能力评估 第一节 中国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中国危机管理的能力评估 第三节 中国危机管理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 中国危机管理的理性思考下篇 台海危机管理研究 第五章 台湾问题的实质与症结 第一节 台湾问题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冷战后台湾问题的新变化 第三节 大陆对台战略的历史演变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四次台海危机管理 第一节 一九五四年台海危机管理 第二节 一九五八年台海危机管理 第三节 一九六二年台海危机管理 第四节 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机管理 第七章 台海危机管理的现状 第一节 台海危机管理的结构特征 第二节 台海危机管理的困境分析 第三节 台海危机管理的战略评估 第八章 台海危机管理新模式的建构 第一节 台海危机管理新模式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台海危机管理新模式的系统结构 第三节 台海危机管理新模式的实现路径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坚持对伊拉克动武,使得美国与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大国的关系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其次是它在国际社会开了一个极其不好的先例,它属典型的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行径;再次是严重损害了联合国的权威,使联合国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最后是强化了一些弱小国家希望通过获得核武器来谋求自保的意愿与决心。美国推行的伊拉克模式非但不能有效彻底管理全球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危机,相反在一定程度却刺激了一些国家谋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胃口。在伊拉克战争后,朝鲜、伊朗在核问题上的不妥协立场愈演愈烈,这显然是与对其国家安全的极度关切是分不开的。二、利比亚模式所谓利比亚模式,就是指国际社会通过长期的外交封锁、经济制裁、带有斩首性质的外科手术打击来迫使那些致力于进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国家自愿主动放弃扩散行为的模式。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其危机管理手段与方式的非暴力性,并且其效果非常显著,缺点是由于它需要的时间较长,国际社会可能缺乏必要的耐心与毅力。 1969年卡扎菲在利比亚掌权后,开始实行亲苏反美的外交政策,把以武力向全世界推广极端的革命理想作为利比亚国家政策的首要目标,凭借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向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和恐怖活动提供帮助。据称,自20世纪70年代早期,利比亚就开始向众多恐怖主义组织提供资金和武器资助,甚至还直接参与发生在欧洲的数起恐怖袭击,并为被通缉的恐怖分子提供庇护。①同时,在冷战时期,卡扎菲政权为弥补常规军方面的不足而试图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希望以此来提高其在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利比亚发展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采取的方式主要从国外购买相关技术。②在核生化武器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利比亚曾被美国列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最为严重的国家”的行列。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