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沈惠平 页数:26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中美两国交往的历史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美国意图“改造中国”的使命,它植根于美国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之中。这一使命在新中国成立后依然根深蒂固于美国人的思想观念里,美国对台湾的扶持成为这种“使命”的延续,即以美国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和制度来影响和改造台湾、进而以台湾为“灯塔”促成中国大陆也发生变化,以期最终达到“改造中国”这一美国对华战略目标。换言之,美国的对台政策服从于美国的对华战略和目标,它可被解读为“改造中国”使命的体现。这一使命的作用延续至今,长期以来,美国把台湾当做移植和扩展美国式民主政体和价值观念的重要一环,更是其影响中国大陆政治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台湾是美国对中国大陆进行“和平演变”的工具。 本书以美国民族主义作为理论基础,试图从美国民族主义与“改造中国”之使命的关系视角来解读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可从“以台变华”方针的具体演变来探讨。
作者简介
沈惠平,福建诏安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台湾政治与两岸关系、美国政治与外交、民族与民族主义问题等。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书籍目录
绪论 探究美国对台政策的真实意图上篇 美国民族主义与“改造中国"的使命 第一章 美国民族主义 第一节 民族与民族主义 第二节 美国民族主义的内涵和特征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与外交政策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美国民族主义与“改造中国”的使命 第一节 中美关系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什么是“改造中国”的使命?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与“改造中国”的使命 第四节 小结下篇 美国对台政策的解读:一种美国民族主义视角 第三章 台湾问题与美国对华战略 第一节 美台关系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台湾问题的产生与实质 第三节 美国对华战略:遏制、接触还是接触加防范?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美关系缓和前美国的对台政策 第一节 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化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的对台政策 第三节 三次台海危机与美国的对台政策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中美建交前后美国的对台政策 第一节 中美关系的改善 第二节 尼克松、卡特时期美国的对台政策 第三节 里根时期美国的对台政策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后冷战时代美国的对台政策 第一节 老布什时期美国的对台政策 第二节 克林顿时期美国的对台政策 第三节 小布什时期美国的对台政策 第四节 小结结语 第一节 如何认识美国民族主义? 第二节 如何认识美国民族主义与“改造中国”使命的关系? 第三节 如何从美国民族主义与“改造中国”使命的关系视角解读美国的对台政策? 第四节 小结附录 美国对台政策大事记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条约保证:美国将支持台湾抗击任何来自中国大陆的威胁。1958年8月,第二次台海危机发生,艾森豪威尔政府援引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迅速在台海集结庞大海空军力量,并正式展开海上护航行动。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政府亦迅速表达与中共和谈的意愿,双方因而于10月初在华沙进行大使级谈判。谈判虽未达成任何协议,但却使紧张局势逐步缓和下来。经过这次危机,中美双方的台湾政策都已基本上定型,并且为对方所逐步了解。美国的台湾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台湾和澎湖的安全;继续支持国民党政权,保持其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机构中作为中国的合法代表的地位,在政治上造成对中国大陆的压力,希望造成大陆的内乱,最终以“自由中国”代替共产主义中国;发展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潜力,使之能够分担保卫台澎的一部分责任和守卫沿海岛屿的全部责任;按照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规定,在台海地区运用美国军队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政策服务;帮助发展台湾经济;促进台湾与其他非共产党国家发展关系;争取海外华人(尤其是在东南亚的华人)在政治上认同台湾当局,以抵消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美国在第二次台海危机期间奉行的方针是:遵循《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在台湾和澎湖水域集结大量海空部队,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向中国发出武力威胁,保障台湾和澎湖不受武装攻击。通过联合国和其他谈判机制寻求维持沿海岛屿的现状。在是否动用美国军队援助台湾当局守卫沿海岛屿问题上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将最终决定权集中于总统手中。继续支持国民党表达的反攻大陆的愿望,但不支持其采取实际的冒险性行动,避免对此做出任何承担义务的保证或暗示。①如上所述,经历了朝鲜战争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敌视中国政策进一步加强,通过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美国政府分离台湾,将台湾置于美国军事控制之下,并将其纳入美国西太平洋岛链防线体系之内的目标得以初步实现。
后记
按照惯例,一个作者在完成一篇学位论文或一本著作之后,总需要感谢很多人的帮助,因此便有了“后记”。本书亦如此。本书是结合我的博士论文,加上新近在台湾研究领域的习得而完成的。学术研究,备尝艰辛。撇开那些冥思苦想、搜索枯肠不谈,倒是领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滋味。任何容器都有装满的时候,只有知识这个容器是永远盛不满的。美国民族主义及从美国民族主义与“改造中国”使命的关系视角来研究、解读美国的对台政策,对我而言是一种不知深浅的探索与历练,不敢说本书完成之后我就恍然大悟了,也不敢说找到了开门的钥匙,太多的问题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不过,眼下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感谢那些帮助、指导过我的人们。首先,我要衷心感谢叶江教授,作为他的博士研究生,没有他细致的指导,便没有今天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迷时靠师度,悟时要自度”,叶老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敏于思考,他的睿智和清醒时常影响着我对问题的看法。从当初博士论文的总体框架到每一个细节,甚至标点符号,叶老师都仔细推敲,耐心匡正,为此付出了极大的辛劳和宝贵的时间。回想起这一切时,总是令人感动不已,我谨在此向叶老师表示我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其次,非常感谢台湾问题研究资深专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教授的指导与帮助。刘院长业务精湛、平易近人,虽平时教学、公务繁忙,但一有机会就给以我们年轻教师无微不至的关心、指导与帮助,使我们深感厦大台研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此同时,我也必须感谢台研院的邓孔昭、邓利娟两位副院长,以及陈孔立、林劲、张文生、李鹏、孙云、张敦财、陈先才、唐桦、王勇、黄俊凌等老师在工作与生活上的关心与指导。
编辑推荐
《美国对台政策新解》是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