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模式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严立贤 九州出版社 (2010-07出版)  作者:严立贤  页数:448  

内容概要

  《现代化模式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从社会发展道路的角度,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划分为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现代化、民族资本主义现代化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现代化(分为旧民主主义现代化及作为其继承和发展的新民主主义现代化)等三种模式,从这三种现代化模式的转换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书中全面而细致地考察和分析了以上三种现代化模式的发生、发展及其交织和转换的过程,由此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及其趋势,阐明了近代中国最终走上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根由。《现代化模式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最后部分还认真详细地考察和分析了1949年以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过渡的历史过程,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与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之间具有明确的连续性的观点。《现代化模式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最大的学术贡献是将生产力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相结合而形成现代化模式概念,提出从现代化模式的转换来看待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以此实现了考察近代中国历史的理论和方法上的变革。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序论:从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民族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转换看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第二章 洋务运动中官僚垄断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交织及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民族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滥觞第三章 甲午战后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民族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之间的斗争与辛亥革命的发生第四章 1912年至1927年间民族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发展和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式微第五章 1912年以后孙中山为推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所作的努力及由旧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向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过渡第六章 1927-1937年上半年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陷入危机第七章 1934-1937年间国民党政府政权乘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建立官僚垄断金融资本的活动第八章 1927-1937年间国民党政府建立国家垄断工业资本的活动第九章 抗战时期的统制经济及国民党政府借统制经济侵蚀、侵吞民营资本的历史事实第十章 抗战时期民营资本的发展、衰落和国民党官僚垄断资本统治地位的确立第十一章 1946-1947年间国民党官僚垄断资本工业的膨胀和民营资本工业的危机第十二章 。1948-1949年国民党官僚垄断资本工业的破产和民族资本工业的没落第十三章 附论:由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国家垄断资本的资本形成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而在近代中国,政府财政破落,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发行公债和银行垫款。而这些负担又要通过税收和通货膨胀最终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所以,国家垄断资本越发展,人民便越贫穷。国内人民越贫穷,就越无力购买工业消费品,工业化的国内市场就越缩小,工业化的发展就越困难,最终使近代工业化走入死胡同。在近代中国,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清末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党政权时期。在清末时期,完全的官办企业当然属于国家垄断资本,而作为洋务运动时期企业的主要形式的官督商办企业则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国家垄断资本,而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官权压倒商权之后才演变成国家垄断资本的。之后,国家垄断企业有的为外国侵略势力所吞并,如开平煤矿;有的陷于停顿如漠河金矿,有的被强制改为官办,如电报局;有的则转入洋务官僚私人之手,成为官僚集团的私产,如轮船招商局、华盛纺织总厂、汉阳铁厂等。在北洋政府时期的初期,国家垄断资本得到了初步地发展,形成所谓的“交通系”周学熙资本集团,袁世凯死后,由于国家政权趋于衰弱,国家垄断资本渐趋瓦解,导致了所谓的“国家资本主义的中断”。直到国民党统治时期,国家垄断资本才得以逐步形成,并在抗战结束后达到了畸形膨胀的程度。官僚垄断资本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官僚私人资本。官僚私人资本的发展也经历了清末、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三个阶段。官僚私人资本不同于一般的私人资本,而是一种以国家政权和官僚特权为依托的私人垄断资本,是依靠政治特权牟取经济利益的资本形态,因此是一种半封建性质的资本形态。“所谓官僚资本(指官僚私人资本——引者注),简言之,就是既得利益集团与官僚政治相勾结而辗转相成所发的财,是假政治的力量而发的经济财。”

编辑推荐

《现代化模式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从现代化模式的转换来看待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进程,以此实现了考察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理论和方法上的变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现代化模式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