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石一枫 页数:34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部小说与青春、爱情、成长有关,与孤独、迷茫、颓废也有关,最重要的是,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与已不再年轻的我们相当有关。 时间和成长,无法逆转也无法超越,于是生命就出现了黑色幽默的错位: 民办大学的陈星与B大的高中同学张红旗不知不觉相爱。12年间,陈星默默看着张红旗上完B大去美国,自己却东晃西逛无作为,偶尔被迫进出派出所,而南下深圳闯荡也只为不去想那些爱情的事儿;陈星的铁哥们小北从音乐学院毕业没搞音乐,却搞上了高级女白领大眼妹妹,心安理得吃着软饭,把拳头、女人和艺术当成补药;张红旗根正苗红,甩着马尾辫孤身奋斗在华尔街,内心却始终为陈星留下一个空间;张红旗的B大室友陈木自诩为女权主义者,有同性恋倾向,每周一割闹自杀,最后却嫁给了80岁的老教授…… 社会呼啸着发展变幻,多姿多彩、喧闹嘈杂,却无法抵挡这一群人内心的孤独,他们拥有的只是蓬勃而又让人心碎的青春。 毫无疑问,你会为这本小说而落泪、而触动,不仅因为它刚好填充了你心中某个缺口,而是当你翻开时,书中那些名词、场景、主角、情怀——激发了最美好时光中你那所有的思绪。献给从你生命中溜走的那个人、那段时间——你曾拥有过。
作者简介
石一枫: 1979年生于北京,在出示身份证的情况下,没法冒充八零后。太老了。1998年进入北京大学,没混成主流知识分子。太懒了。1996年开始写作,没参加过任何与文学有关的行会。太没眼力价儿了。2005年起从事文学编辑工作,没赶上揣本油印刊物就能骗吃骗睡的好时候。太迟了。 改革的同龄人,没改革过别人,尽被别人改革了。太省心了。 作品散见国内期刊,也有单行本。太少了。 至今还没开过正经博客。太内向了。 对于翻开这本书的朋友,您太给面儿了。
书籍目录
引子1 派出所2 知恩图报3 那年夏天4 痿掉了5 分裂6 为了婆子,为了兄弟7 大学与养鸡场8 昌平遗梦9 这算是爱情吗?10 黄金时刻11 吵架12 倾城之恋13 爱情死亡论14 每周一割15 西征与南下16 海上花开17 同在天涯18 吊在空中19 不是私奔20 私酒贩子21 重逢22 重新上路尾声
章节摘录
每个学校里都有几个女生,她们和大多数女生不在一个阵营,因为她们很“媚”。其实这类女生发育得倒也不是很好,而且个子往往比较矮,还三天两头地请病假。但她们就是自有一种“媚”态。具体什么又是“媚”呢?走路时的腰肢摆动?眉眼间的风情万种?既是又不是。有的女生永远也学不会那种调调,有的女生天生就会,而且是从骨子里往外“媚”。沈琼就是那种极“媚”的女生。拿小北他们的痞子话讲,这样的女生都叫“喇”。沈琼呢,“喇”中极品。小北有个爱好,就是坐在操场旁的花坛上看女生。只要过去一个漂亮点的,他便会使劲揪扯陈星:“你看,你看那婆子!”陈星说:“怎么了?”小北说:“那婆子过去了!过去了!”陈星还是摸不清头脑:“过去了怎么了?”小北却莫名其妙地兴奋:“她怎么不回头看看咱们?”看见一般漂亮的女生,小北还敢于怪叫:“哎——给爷笑一个!”碰见特别漂亮的,他就只剩下手舞足蹈地嘚瑟了。而每当沈琼出现,小北的表现就几乎是捶胸顿足了。有一天,沈琼又从远处走来。坐在一旁的陈星忽然问:“你觉得这婆子怎么样?”小北不假思索地说:“极品。”他没想到陈星会说:“那就她得了。”小北一愣:“你要干嘛?”陈星说:“拍婆子啊,我要拍婆子了。”小北当即为陈星欢呼。窈窕骚女,混子好逑,沈琼才是他们这种痞子学生的好伴侣。陈星前些日子和张红旗腻腻歪歪的,这在小北看来是脑袋短路了。而虽然小北也多次对沈琼表现出强烈的意淫倾向,可婆子怎么能跟兄弟比呢?意淫对象说换就可以换,一起进派出所的兄弟却只有一个。小北激励陈星:“这可是你说的,你要不上你是孙子。”陈星说:“这有什么的。”小北更没想到,陈星居然站了起来,晃晃悠悠地迎着沈琼过去了。他拦住沈琼,低声说了几句什么,沈琼含笑听着,侧脸看着陈星,又低下头说了几句什么。小北被惊得目瞪口呆。要知道,陈星平时几乎不和女生说话的,他看女生的眼神也像在看一块石头或者一棵树。而现在,他居然直接向沈琼搭讪,而且相谈甚欢。小北差点赞出声来:“真他妈的有一套。”陈星和沈琼说完话,若无其事地往回走。这时已经有几个男生不忿地看着他了。他们都是沈琼班上的,很可能就是沈琼的暗恋者。小北明白,这时候需要他为兄弟拔拔份儿了。他走过去,指着那几个男生威胁道:“再照眼,抽你们丫的。”陈星后来多次问小北:“你说说,这沈琼究竟好在哪儿?”小北诧异地反问:“你连人家好在哪儿都不知道就拍人家?”陈星说:“我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小北说:“反正咱们年级好多男的都觉得沈琼特有味儿,她们班还有几个人为她打过架呢!”陈星便放心地说:“拍她不算丢份就行。”小北瞅了瞅陈星说:“我觉得你态度特不健康。”陈星说:“不健康就不健康,反正你不准跟我抢。以后你碰见沈琼也不准色迷迷了。”对于陈星来说,发现沈琼“好在哪儿”是那段时间的当务之急。这决定着他与她交往的动力。可是他实在体会不到小北说的“有味儿”是什么意思。相反,他还发现了沈琼的一些缺点。比如她的发型,是从一边披下来的,厚厚地挡在脸前,遮住了一只眼睛,这造成了一个错觉:她是一个独眼龙或者青面兽。还有她的衣服,总是过肥过大,裤腿能装下她的腰,裤脚把鞋跟都淹没了。这其实显得很邋遢。再者,沈琼的脸色也不大好,虽然白,但是不滋润,是透着沧桑的白。后来才知道,原来沈琼是打粉的。有意思的是,因为陈星发现了沈琼的缺点,所以对她总是有点冷淡,而恰恰由于这种冷淡,沈琼才对陈星产生了特殊的感觉。她已经习惯男生为她两眼发直、语无伦次了。陈星和别人是那么的不一样。沈琼飞快地和陈星“好”上了,好得死心塌地。这又是一个轰动性的新闻,一时间产生了很多旷男怨女。沈琼那边就不说了,陈星原来也有许多暗恋者。他的个头很高,身材挺拔,而且脸上的棱角很有立体感,再配上寡言少语和火爆脾气,是女生中公认的硬汉代表。过去没有人主动向他表白,因为他对女生太冷淡了。过去和张红旗闹出传闻的时候,暗恋他的女生也不担心,因为她们认定陈星和张红旗不合适。可现在,沈琼让她们绝望了。她们不担心张红旗,却自认为比不上沈琼。而对于新出现的这一对儿,老师却连管都不去管。反正这种学生就算不早恋,也得惹别的祸,早恋反倒能起到遏制真正的犯罪的作用。这就是差学生的特权。陈星和沈琼各自的暗恋者,也把小北忙得不可开交。他兴高采烈地对他们抱怨:“你们这对狗男女爽了,还要我给你们擦屁股。”首先,沈琼那边有几个铁杆暗恋者需要解决。如果对方是老实巴交的男生,那还好办,但是据小北所知,高年级还有两个狠角色也喜欢沈琼。过去他们打过架,现在面对共同的敌人陈星,就团结起来了。一个家伙说起陈星,曾经信誓旦旦地宣布:“我就要丫一只手!”对付这两个家伙,小北发挥了聪明才智,他模仿沈琼的口吻,给高三的年级主任写了一封声泪俱下的信,说自己是“多单纯一女孩”,面对着两个如狼似虎的学长有多害怕。他还虚构情节,说那两个男生每天一个在她家门口堵她,一个在学校门口堵她,弄得她家也不敢回,学也不敢上;他们甚至效仿血性的韩国人,声称她要是不跟他们好,他们就准备在高考的考场门口自剁手指,以此明志!这封信把学校吓得够呛,教导处主任亲自找沈琼谈话。沈琼多么聪明,非但承认信是她写的,而且添油加醋,几乎把两位师兄说成了强奸犯。高三的学生出这种事还了得,学校采取铁腕政策,把两位的家长都叫来,软硬兼施,直到他们保证再也不纠缠沈琼为止。而更多的时间,还是花在安慰陈星的暗恋者上面。对于这个人道主义事业,小北的兴趣远远超过了搞阴谋诡计。他先观察那些女生,看看到底是谁见到陈星和沈琼在一起就眼神幽怨。将所有嫌疑人都挑出来后,他就再从中选拔出漂亮的,挨个儿去做思想工作。他以陈星兄弟的身份接近她们,首先表示深感不公:“我觉得沈琼还不如你好呢!她那种女人,迟早都是祸害。”一旦对方接受了他的安慰,他便开始第二步,拐弯抹角地向女生暗示,其实他也不错,和陈星属于同一性质的人,要不为什么他们两个情同手足呢?他还需要说明,他并不是一个花心的人,以前那些传言,都是群众的误解。姑娘们被他乘虚而入,不免神魂颠倒,而他抓住机会,对人家又亲又抱。等到人家反应过来,他已经欢呼胜利,逃之夭夭了。为了把最难打动的一个姑娘侃晕,小北甚至编出了一个苦情故事:“其实我也是深爱着沈琼的,陈星怎么可以,怎么可以——我们难道不是兄弟吗?”他就这样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非礼了五六个女生,从此彻底奠定了臭流氓的形象。两年后,当他在大学里急扯白脸地找女朋友的时候,才尝到了这时期种下的恶果——甭管他想追哪个学校、哪个系的姑娘,都会有一个中学女同学跳出来,义正词严地警告:“这人可是真不要脸。”群众很快忘记了陈星曾为张红旗两进派出所的壮举。现在记得那些传闻的,也许只剩下张红旗一个人了。在陈星和沈琼好上之后的两个月里,张红旗一句话也没对陈星说过。即使迎面碰上,她也装作根本没看见他。陈星呢,他的脑袋越来越乱,正在变成一锅粥。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沈琼太能说了。在沈琼的语言包围下,他完全腾不出心思去琢磨事情。以前谁也没发现,沈琼是一个如此渴望说话的人。她和女生的关系很僵,对男生又大都颐指气使的,自然不会有什么交流。她的滔滔不绝只想、也只能奉献给她喜欢的人,这甚至比奉献初夜更能够证明感情。每天早上,从她下了楼,坐上陈星的自行车那一刻起,语言的长征就开始了。她坐在后座上,搂着陈星的腰,对着他凸起的脊椎骨说话。说昨天的晚餐、今天的早餐,说香港电视剧的剧情、夜间音乐节目的歌曲,说新买的衣服领子太硬了、用了一个月的毛巾太软了。谁也不知道她的这些话是从何说起的,她不需要任何启发,就像例行会议的例行发言一样,就这么按部就班地说下去。她的小嘴翻动着,频率非常快,说了一路,到了学校,刚好把自己的衣食住行说完了,接着便开始评论同学们的生活:谁家住得近,谁家住得远,谁家条件好,谁家条件不好,谁家饮食习惯古怪,谁家家庭矛盾突出……虽然她和大家并不熟,但观察得很仔细,而且坚信自己的判断是准确的。沈琼敏锐地揭穿了一个穿着和打扮都很时髦的女生。她说,那个女生虽然穿着很贵的运动鞋、还有一只进口书包,但她的领子从来都拉得很高。这是为什么?别人都没有发现,只有她在厕所看见了,那个女生的高领衫很脏,而且脖子一侧的位置还有一个破洞。这说明该女生只有一件高领衫,她把买内衣的钱都用来买名牌运动鞋了。还有,从嘴里的味道推断,那个女生一定不是出身在什么高雅的家庭。高雅的家庭怎么会允许女儿吃完韭菜、大蒜之类的食品,而不嚼一块口香糖就出门呢?对另一个神色木讷、从外地转来的女生,沈琼则给出了相反的判断。她从那个女生的嘴里闻到了山竹的气味。山竹在那时是一种很昂贵的水果,市面上能买到的,基本是从泰国空运过来的。这说明该女生的家境非常好,好到了需要低调的地步。她是从外地来的不假,但外地之前呢?也许就是外国。沈琼让陈星第一次发现,女生之间竟然有这么大的差异。张红旗是绝不会对沈琼热衷的事情感兴趣的。他骑车把张红旗送到进修学校的那个早上,她就一句话也没有说。在学校里,他也从没听到张红旗与人讨论过衣食住行的问题。衣食住行在张红旗那里,仿佛只是舞台上的幕景道具,一旦搭好了,也就意味着可以忽视了。沈琼大概将喋喋不休地说话视为维持两人关系的胶水——而且不需要是双面胶,只要她这一面够稠够密就可以了。相反地,她还很欣赏陈星的寡言少语,不说话的陈星嘴角坚毅,咀嚼肌线条清晰,让她非常着迷。而对小北,她就明显有些轻视了,言语之中,似乎还对陈星有小北这样的朋友感到奇怪。小北想,她看不上我什么呢?也许就是因为我也非常喜欢说话吧。沈琼对小北的不喜欢,是一个话多的人对另一个话多的人的敌意。张红旗和陈星一伙“断了线”,让老师非常满意。她再次将张红旗列入“可以信任的”那一类人中。作为奖励,她又一次和张红旗进行了单独谈话。这一次,她毫不掩饰地将殷切的希望寄托在了张红旗的身上:“眼看就要高三了,我们对你考上清华B大,都不表示怀疑。但我们相信,你还有能力获得更大的荣誉,那就是争取成为北京市高考状元。我们学校是曾经出过高考状元的,他们在大学里非常受重视,有的刚一入学,就被交流出国,直接获得了两个国家、两所大学的学历。你的心态现在调整得非常好,你应该让自己的高中生活以最辉煌的方式结束。”张红旗从办公室出来,也为高考状元的伟大目标心情澎湃。每当确定一个目标之后,她都会心情澎湃一下,然后再脚踏实地地稳步前进。有了这样的心理状态,她不相信还有自己做不成的事情。但在楼道的拐角处,她看见了窗外的陈星和沈琼。陈星正坐在在双杠上,像鹅一样伸着脖子,仰视天空,而沈琼则靠在他的腿旁,脸同样四十五度角上扬,把陈星当作她的天空。她在不停地说啊说啊,而陈星则安之若素地听着她说。张红旗忽然感到一种忧伤。她明白,自己渐行渐远,和陈星永远地走在了两条岔路上。以后他们也不会再有什么瓜葛了。这是她想要的结果,也是在陈星的帮助之下达到的结果。她肯定不为此后悔,但却忍不住忧伤。忧伤的感觉,就像雾水把泥土阴湿了。群众也习惯了陈星现在的形象:这个高瘦、沉默的小伙子,身边除了有一个流里流气的死党,又多出了一个风情万种的话匣子。经常是别人还在上自习的时候,他们三个已经大摇大摆地踱了出去。陈星和小北穿着脏兮兮的军大衣,沈琼则半边头发遮着眼睛,拖着无比肥大的裤子,在陈星身边不停地说啊说。因为她的身高还不到陈星的下巴,所以一天到晚都处于仰视的状态。即使和陈星短暂地分开,她还是仰视着的,这就好像刚刚流鼻血了。有钱的时候,他们到“金假日”台球厅去打球,到罗杰斯餐厅(那时候还没有倒闭)吃烤豆子与肉饼、喝扎啤,而更多的日子还是落魄的,他们就钻到小胡同里重温板儿面。反正能不上课就不上课。在一般人看来,他们绝对是学校里最快乐的家伙。就这样,冬天和春天过去了,夏天也过去了一半。学校放假了,再一开学,他们将是高三的学生了。这个暑假对于小北来说,有两个主题。第一,他疯狂地迷上了摇滚乐;第二,他见识到了货真价实的女性裸体。这两件事像人生的两扇门,在北京最热的时候向他敞开了。他们那拨儿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中国摇滚乐正在经历一段繁荣时期。崔健成为了无法逾越的高峰,“黑豹”和“唐朝”两个标志性乐队人员齐整、风头正劲,还有大批有志青年正在“地下”状态中乐此不疲。小北他们大院儿就有几个“玩儿摇滚”的,那些人在废弃的仓库里怒吼“社员都是向阳花”,吵得老干部都神经衰弱了。小北很羡慕,向前辈们虚心请教。摇滚青年却要考考他?“你平常都听哪些?哪些?”小北说:“崔健、唐朝……”还没说完,就被对方“呸”,啐了一脸:“太没深度了。”小北说:“那您说说。”那些人便背诵了如下名字:“平克?弗洛伊德、齐柏林飞艇、警察、老鹰、山羊皮……”虽然他们一天到晚只会唱《社员都是向阳花》,但是一定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外国名片夹子,否则在摇滚圈里会很没有面子的。得到真传的小北得意洋洋,向陈星显摆那些外国名字。两个人便培养起了到五道口买打口带的爱好。五道口是北京一个既很洋又很土的地方,那里有许多外国人,但又大都是外国的穷人。卖打口带的地方基本是小音像店,一个纸箱子摆在地上,装满了外国名字。据说北京打口带的货源被一两个大佬垄断着,那些人既在海关有人,又在黑道所向披靡。相比之下,后来的黄色光碟市场就健康得多,进货渠道多元化,市场竞争激烈。整个暑假,陈星和小北几乎每天都撅着屁股,蹲在音像店的纸箱子旁挑打口带,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认英文。挑完打口带,他们就钻进语言大学,坐在操场旁,轮流用单放机听。假如兜里的钱有富余,他们还能在留学生宿舍旁的杂货店里买一盒“七星”或“好彩”走私烟,甚至来一瓶劣质威士忌。听完外国音乐,看完外国女人,他们还会去操场上打篮球,被外国男人的胳肢窝熏得眼冒金星。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几天读一枫的小说,在北国漫长的冬夜里,我几次被感动的不能自已,以致深深地惊讶于自己的善感。感谢一枫和他的同学们重新唤起了我内心深处对于文学和这个世界的温情 ——韩毓海(北大中文系教授) 一枫的文学评论写得非常棒。我在每一期《当代》上都细细品读他那一个满页的评论。感觉其目光极为透彻,那真是能看到人的后脑勺的;说法又别致,别人说过的话他都能躲过去。 这次他自己的小说出来了,我琢磨这种极度学术的人写小说会不会眼高手低呢?末了要承认眼高手也高。 ——莫怀戚(著名作家) 一枫的小说总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 现在文坛上到处都在寻找“好看小说”,但真正好看的小说并不多,一枫的小说可以说是真正“好看”的,就故事的流畅与语言的快感而言,他的小说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与那些既没有“意思”,也没有“意义”的小说相比,一枫小说的“好看”令人耳目一新。《红旗下的果儿》对“80后文学”是一个总结,也是一个超越。这部小说的意义不同凡响。 ——李云雷(青年文学评论家) 读着忍不住笑,笑完了又有点想哭。真想用一首歌表达出我这种感受。 ——韩红(空政文工团副团长、著名歌手) 因为职业和年龄的原因,阅书很多了,里面的爱情都很难打动我了,但这一对的爱情打动了我。这一对爱情除了时(12年)、空(从中国到美国)的分量,还有那种中国式。真正的相爱,身体恰恰不苟合。不是不合,是不随便合。 要承认《红旗下的果儿》是那种底子很厚,才气很足,正在精力旺盛期又善解人意的主儿讲出来的故事。 ——北京晨报2009年12月6日 后王朔时代的“北京顽主”之作《红旗下的果儿》! 毫无疑问,这不仅因为它刚好填充了你心中某个缺口,而是那些曾经熟悉的名词、场景与情怀激发了美好时光中你那所有的思绪。陈星的流浪孤独、张红旗的爱情理想、伪女权主义者陈木……主角们粉墨登场,在奔腾年代里,上演了一幕幕诙谐剧。这是一部12年成长的群像记忆,更是我们和青春的一次集体告别或缅怀仪式。 ——北京竞报2009年12月4日 为人类写的小说就一定要好读。但好读又容易浅俗。要好读就得有才气,要不俗就得有底子,幸运的是,《红旗下的果儿》就是这种书。 《红旗下的果儿》的诸多精彩,出于一种极其聪明的设计:意外。意外应是好的故事所必有的品质。这书里没有哪一对关系,没有哪一种事由的发展不是出乎意料的,而且所有的意外都不是瞎掰。 ——重庆晨报2009年12月6日 《红旗下的果儿》包含了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成长于上世纪80年代人的所有记忆,那里面的人物是虚构的,经历却是真实的。虚实结合间,让人产生一种时光逆转的错觉,仿若上一刻还在经历着那些惊心动魄的大事件,这一刻已然安宁地坐于窗台享受阳光的抚爱。 ——长春晚报2009年12月4日 《红旗下的果儿》中那些充斥着孤独、迷茫和颓废的青春岁月,囊括了每一个人的成长阵痛,真真叫人怀念啊!而在这些丰富而复杂的情绪中,最让人难以割舍的,便是那年那月遇见的爱情啊!那时候的爱情,总以一束自我感觉到的目光为开端,以制造事端为手段,而以忧伤离开为结局。那时刻感觉到的目光,便是初恋记忆的萌动,最美好的情感,或许便是那时候的朦胧。 ——天津每日新报2009年12月7日 李云雷(青年文评家):小说是丰富多彩的,是最自由无羁绊的,应该有各种样式和形式,只要能独树一帜,就是好小说。而一枫在自己独有的样式中,确实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小说总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而当掩卷时,总会在快感消逝之后涌上莫名的空虚,而这,或许正是他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 现在文坛上到处都在寻找“好看小说”,但真正好看的小说并不多,一枫的小说可以说是真正“好看”的,就故事的流畅与语言的快感而言,他的小说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与那些既没有“意思”,也没有“意义”的小说相比,一枫小说的“好看”令人耳目一新。 韩毓海(北大中文系教授):经常阅读这样的故事,感受这样的语言,我认为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事儿,江山代有文章出,此书以一树新世纪的果儿畅想了红旗。 韩红(空政文工团副团长、著名歌手):读者忍不住笑,笑完了又有点想哭。真想用一首歌表达出我这种感受。
编辑推荐
《红旗下的果儿》:一部让人笑过之后又想哭的作品12年的成长记录.还没彻底年轻就已经开始老了。后王朔时代的“北京顽主”如果你喜欢崔健的《一无所有》、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你会更喜欢它——《红旗下的果儿》注释:果儿:1.果实的儿话音;2.指女青年,如:尖果儿指漂亮的女青年,苍果儿指不再年轻的女性,戏果儿指勾引调戏女青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