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办公室组织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2-07出版) 作者: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办公室组织 编 页数:259
内容概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问答》按照《读本》的结构和层次,从《读本》中提炼出若干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法学基本理论,结合我国法治实践,对这些问题分别作出解答,藉以对《读本》的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诠释和解读,同时对《读本》所涉及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出进一步的探讨。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法治理念? 2. 为什么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怎样形成和提出的? 5.为什么说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与灵魂? 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什么强调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 7.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当代世界法治意识形态总体格局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8.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9. 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理论依据? 10.西方法治思想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何借鉴意义? 1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1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考虑并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1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照顾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立于对我国国际地位和所处国际环境的充分认知? 1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我国法治建设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 第二部分依法治国理念 1.依法治国理念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为什么要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3.依法治国方略形成的历史过程是什么? 4. 为什么说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5. 如何根据依法治国的要求,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 如何通过依法行政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7. 如何把握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8.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与社会成员普遍守法的关系? 9. 为什么必须把构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作为依法治国的战略重点? 10.为什么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应当突出不同的重点? 11.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障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2.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促进我国社会建设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3.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推动我国社会管理的创新? 14.坚持依法治国方略是否意味着认同“法律万能”? 15.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第三部分执法为民理念 1.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执法为民理念的思想渊源是什么? 3. 如何理解执法为民理念与党的根本宗旨的关系? 4. 为什么说执法为民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性质? 5. 如何通过执法为民理念的贯彻,切实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6.如何通过践行执法为民理念,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 7. 社会主义法治执法为民理念为什么要突出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 8.如何把握执法为民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9. 如何通过执法为民理念的贯彻,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均衡发展? 10.如何通过执法方式的改进落实执法为民的理念? 11.社会主义法治执法为民理念为什么要强调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引导? 第四部分公平正义理念 1.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具有哪些重要特征? 3. 社会主义法治为什么要把公平正义作为主要价值追求? 4. 为什么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5. 如何把公平正义理念贯彻到社会主义立法工作之中? 6.在执法工作中如何体现公平正义理念的要求? 7. 怎样保证公平正义理念在司法活动中的具体落实? 8. 在践行公平正义理念中如何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 9.在践行公平正义理念中如何正确处理程序与实体的关系? 10.在践行公平正义理念中如何正确处理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11.如何正确处理法治实践中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推动公平正义的实现? …… 第五部分服务大局理念 第六部分党的领导理念 第七部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法治实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首先,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这三个方面,分别通过党的领导理念、执法为民理念以及依法治国理念,直接包含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之中。其次,公平正义理念、服务大局理念同样是在“三者有机统一”的精神下确立,并根据“三者有机统一”的要求而阐释的。无论是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还是履践服务大局的社会使命,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把“三者有机统一”落实到法治实践的过程之中,从而都需要从“三者有机统一”出发去理解这些理念的具体涵义。 在认识这一问题时,我们更需要重视的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高度强调“三者有机统一”,实际上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的。通过突出强调“三者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明确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三个重大问题: 第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法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理念通常把“三权分立”作为法治国家的政治基础,把“多党制”视为实行法治的政治条件和社会背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旗帜鲜明地主张,我国坚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但决不以实行“三权分立”或“多党制”为前提。社会主义法治事业不仅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实际推进,而且社会主义法治要致力于维护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执政根基。那种可能削弱或动摇党的领导的“法治”,决不是我国所要追求的法治。 第二,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法治,必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是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对抗封建专制,取得并巩固资产阶级领导地位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相对封建专制来说,资本主义法治无疑是重大的社会进步,但就其本质而言,资本主义法治毕竟是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以保护少数有产者阶层为目标的制度设计和社会治理方式。资本主义法治所推崇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际上是把资本主义社会中已经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固化为不可违逆的社会规则。与之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人民当家作主,因此,社会主义法治着力追求人民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地位的不断提升,着力保障人民在法治社会中不断获益,尤其是保障民生不断得到改善。通过执法为民理念而突出对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维护和尊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三,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必须通过依法治国而得到实现。既然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就必须尊重宪法法律的权威,就必须发挥宪法法律的作用,就必须依照宪法法律的要求行事。因此,在法治条件下实行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其理念和方式方法也应有新的变化,有新的时代内涵,尤其是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实际方式,要与依法治国所提供的条件以及依法治国所派生的要求很好的适应。通过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发展方向。
编辑推荐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问答》的出版发行,帮助广大党政干部、政法干警、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群众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问答》的主要内容,丰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深入开展,中央政法委办公室组织起草组的主要成员,并约请有关高校专家、学者,共同编写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问答》。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