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中国长安 作者:亚里士多德|译者:袁岳 页数:200
Tag标签:无
前言
《政治学》是古代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25年写成的。在这部“关于政体研究的专著”中,亚里士多德阐述了城邦政体的理论,提出了人类社会中的基本政治问题,并对当时的各种政治体制进行了评价。所谓政治学,指的是希腊当时的城邦国家制度研究。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其中的“政治”就是指城邦国家制度。在《政治学》中,亚里土多德深入分析了当时希腊各个城邦的各种政治制度。他将政体分为六种:君主制、贵族制、共和制、民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并按照高低优劣的顺序将这六种政体进行排列,君主制最优秀,贵族制次之……僭主制最低劣。他在论述各种政体的时候,始终强调法律的重要性,他认为:无论是君主制、贵族制,还是共和制或者其他制度的政体,只要能根据法律行事,就都是好的政体。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在控制人口与加强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关于城邦人口的问题,他以政体理论为基础,主张控制人口。他说:“凡以政治修明著称于世的城邦无不对人口有所限制。”因为城邦既要考虑人口的数量,又要考虑人口的品质。为此,他提出了“优生优育”的主张。
内容概要
《政治学》系统地提出了人类社会中的基本政治问题,并对之进行了深刻解析。《政治学》对文艺复兴以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生及发展,起了相当大的启示作用,而且促进了中世纪欧洲学校教育的发展。
《政治学》主张人类与生俱来的社会形式,让你我无法回避生活中的政治,但我们必须了解——国家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的生活。
作者简介
作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编译:袁岳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一、家庭是城邦的起点
二、家庭的组成部分
三、第一种致富术
四、第二种致富术
五、如何追求财富
六、致富术的实践
七、家庭统治的类型
八、家务管理与德性
第二章
一、城邦至善的目的
二、公民不可共有一切
三、财产宜私有公用
四、浅析《法律篇》中的政体
五、均分财富型政体
六、希波达莫斯政体
七、斯巴达政体
八、克里特政体
九、迦太基政体
第三章
一、公民的定义
二、城邦的定义
三、良好公民与善良之人的异同
四、公民身份的处理问题
五、政体的统治方式
六、政体的分类
七、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的正义观
八、城邦最高权力的归属问题
九、最高权力的安排方式
十、政体的正义问题
十一、君主制的种类
十二、君主制的特点
十三、政体的适用条件
第四章
一、政体研究概述
二、政体的形式
三、政体的划分标准
四、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种类
五、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形成因素
六、贵族政体的种类
七、共和政体的形成方式
八、僭主政体的形式
九、最优良的政体
十、政体的性质和数量
十一、政体吸纳各种阶层的方式
十二、政体的议事要素
十三、政体的行政要素
十四、政体的司法要素
第五章
一、政体变革的主要因素
二、政体变革的心态因素
三、政体变革的其他因素
四、城邦内乱的起因
五、平民政体的变更
六、寡头政体的变更
七、贵族政体的变更
八、如何保全政体
九、行政官员的素质
十、君主制与僭主制的保全
十一、苏格拉底的政体变革思想
第六章
一、绪论
二、平民政体的原则和目标
三、平民政体的平等和公正问题
四、最优秀的平民政体
五、政体的维持问题
六、寡头政体的组建
七、城邦部队的组成
八、城邦官职的设置
第七章
一、绪论
二、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
三、对两种幸福观的评价
四、理想城邦的条件
五、理想城邦的市民秉性
六、理想城邦的组成部分和条件
七、理想城邦各阶层的地位和作用
八、城邦阶层划分制度的起源
九、理想城邦的选址和设计
十、理想城邦共餐点的设置
十一、理想城邦的公民德性
十二、理想城邦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德性
十三、理想城邦的公民理性
十四、理想城邦公民的婚配及生育
十五、理想城邦的儿童抚养
第八章
一、绪论
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
三、对青少年的音乐教育
四、教育的内容要适宜
五、再论对青少年的音乐教育
章节摘录
此外,在一些频频发生战乱的贵族政体城邦中,经常会出现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现象,一些人非常贫困,而另一些人极其富有,此时也很容易发生内乱。波斯战争期间的斯巴达就是个例子,从图尔泰乌斯为人传诵的诗篇《郅治》可以看到这些内容,诗中说到一些人在战争中流离失所,希望重新获得土地,他们就联合发动了反对当局的内乱。换句话说,在实行贵族政体的城邦中,假如某个人已经身居高位,但还有能力爬得更高,直至产生了君临天下的想法时,也容易引发内乱。波斯战争中身为斯巴达统帅的鲍桑尼阿斯就是这样的例子。总之,共和政体与贵族政体覆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它们违背了政体的公正原则。共和政体的覆灭是由于它未能妥善地调整好平民主义和寡头主义这两个因素,贵族政体的覆灭是由于未能调整好平民主义、寡头主义和德性这三个因素,尤其是前两个因素。共和政体和贵族政体若想维持下去,都必须竭尽全力调整好平民主义和寡头主义这两个因素。不过,贵族政体还需调整“德性”这一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贵族政体要比共和政体维持的时间较短。贵族政体更倾向于寡头政体,而共和政体更倾向于平民政体,因此贵族政体不如共和政体稳固。共和政体多是人多势大,而且人们彼此平等,容易满足。而贵族政体则把重权委任给富人,导致富人们变得暴虐和贪婪。基于此,共和政体总比贵族政体更稳定些。一般说来,不管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倾向于哪个阶层,这个阶层的力量都会趁机增长,政体也会随之发生变更。比如共和政体转向平民政体,而贵族政体转向寡头政体。这种转变也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上发生,如贵族政体变成了平民政体——其原因是穷人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同样,共和政体也可以变成寡头政体。在图里伊就曾出现过上述所说的这些。在那里,起初对官职的财产资格有相当高的要求,但后来变得很低。于是,有很多人都有资格担任官职。但是,由于显贵阶层僭越法律,并且占据了全部,那些饱经战争磨炼的人便打败了显贵阶层的卫兵,迫使显贵阶层交出多占的土地。此外,由于所有的贵族政体都倾向于寡头政体,所以贵族中的显贵阶层就更容易占据更多的土地。如在斯巴达,财产集中在显贵阶层,于是显贵阶层总是为所欲为。对这些显贵阶层而言,在婚姻问题上他们可以随意婚嫁,洛克里城就因同狄奥尼修斯联姻而毁于一旦。不过,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在平民政体中发生的,在调和了各种因素的共和政体中也不会发生。我们在前面讨论一切政体时曾经讲过,忽视小节也容易引起政体变更。贵族政体在这一点上就表现得尤为明显,它很容易因为忽略了小节而不知不觉中发生变更。在贵族政体中,起初人们只是忽略了政体中的某一个因素,随后就肆无忌惮地改动了越来越多的部分,结果导致整个政体的秩序都发生了改变。图里伊的政体就经历了这种变故,那里曾制定了一条法律,规定将军在卸任后的五年内不得重新任职。
编辑推荐
《世界法学经典名著:政治学》是由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