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身要法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作者:石成金  页数:252  译者:赵新平 注释  

前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政治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中心是强调“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号召士人把“修身立德”作为治家治国、改造社会的起点和中心环节,用道德的力量影响和改造社会。“修身”,按照《大学》的解释,可以归纳为“正心”、“诚意”、“致和”、“格物”几个方面。“正心”就是“正其不正以归于心”。“诚意”就是诚心诚意地下工夫进行修养;“致和”就是获取丰富的知识;“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儒家认为,“修身”做好了,就能向外扩充进而治国平天下。因为“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道如何修养自己,就知道如何治理别人。“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尚书》),这句话的大意是:不注重小节方面的修养,终究会酿成大毛病,造成终生遗憾。如果说,修身对一个平常人来说很重要,那么对从政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吕本中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他所指的“清、慎、勤”,就是从政者修身的重要内容,这做为为官之道,被后人称为“千古不可易”。因此,可以说居官者应以修身为第一要务。随着人类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为官者修身的方式与内容也日臻完善。《史记》中是这样记载尧的:他的仁德如天的无尽,他的智慧如神般微妙;接近他如太阳般和煦,远望他如云彩般绚丽。他富而不骄纵,显贵而不怠慢;他弘扬顺从的美德,以敦亲睦族,以亲族和洽,既明确划分百官的卓著治绩,也亲和团结了天下诸侯。这也许是历史上最早的有明确记载的关于为官自修的描述。尧在位七十年,却不传位于自己的儿子丹朱,而传位于仁德智慧兼备的舜。因此,尧舜的贤名传遍天下,无人能够企及。此后,修德修身以从政,就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了。孙叔敖担任楚国的令尹,可谓爵高、官大、禄厚。有人提醒他说:“爵高者士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处之。”他说:“吾爵益高,吾志益卜;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是以免三怨。”孙叔敖可谓真正做到了“保禄位,远耻辱,得上之知,得下之援”,功行圆满。其实,为官自修者在中国历史上可谓不胜枚举,历朝历代都不乏这种“清、慎、勤”的大家。身廉德高的晏婴,身行俭约的公孙弘,正身洁己的张奂,忠谦清廉的高允,严身律下的韦贯之,淡然忧乐的范仲淹等,他们都是为官者崇尚的典范、为官自修的楷模。本书的作者石成金,也是这样一位持身自修的大家。石成金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因目睹清王朝吏治腐败,决定著述以彰其弊。石成金博览群书,记忆广博,.著述甚丰,其《传家宝》一书,被后世誉为真正的“传家宝”,可以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相媲美。《谨身要法》就选白石成金这部堆金砌玉的《传家宝》,取其第二集第八卷的内容,涉及为官自修的十六个方面。

内容概要

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镜,可以明事理。    《谨身要法》是为官修身最实用的一门学问,为官者需要细加揣摸,并在从政中时时加以砥砺,则必有所成。翻开此书,读者会发现,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由于对“修身”持之不懈而名扬千古:另一些人则由于德行败坏而遗臭万年。曾国藩说:  “胸怀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如果一个人把功名看得很淡,对荣辱毁誉就不会看得那么重。    在中国历史上为官修身者可谓不胜枚举,身廉德高的晏婴、身行俭约的公孙弘、正身洁己的张奂、忠谦公廉的高允、严身律下的韦贯之、淡然忧乐的范仲淹等等,他们都是为官者崇尚的典范,为官修身的楷模。

作者简介

石成金,出生于清朝一个显赫的家族,因目睹清王朝吏治腐败,众多的贪官污吏被绳之以法,有感于此,决定著述以彰其弊。他博览群书,记忆广博,著述甚丰,其《传家宝》一书,被后世誉为真正的“传家宝”。史学家把《传家宝》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相媲美。《谨身要法》就选自石成金这部堆金砌玉的《传家宝》之中。
  在历史上,修身立德主要推崇的是儒家思想,儒家的智慧是极为深刻的,它推崇的是征服人心,把统治人民上升到人性、人道的高度。这就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除儒家思想外,法家和道家在中国文化中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讲为官者的自修,如果不融合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就会有失偏颇。可贵的是石成金能在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思想,不涉迂阔,读来如饮醇酒,回味无穷。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谨始 董文用以惠民为己任 孙叔敖持廉免三怨 夏桀暴虐显亡兆 梁冀夫妻家败人亡 公孙弘身行俭约 “饿虎将军”元晖 为所欲为的年羹尧第二章  戒偏 虚中自守的萧何 易牙竖刁狼狈为奸 不肯徇私的马后 明武宗玩世不恭荒嬉朝政 郑板桥着道只因狗肉 汉武帝迷信方术 贪财好色的伯嚭第三章 立信 吴起“行之以信” 李光颜身教治军 卓公行千里赴约 铁面于禁整肃军纪 李离清心直道 刘邦用人不疑 甘茂以约制君悔第四章 崇默 口无遮拦的解缙 张良幕后助太子 优旃巧止“漆墙御敌” 沉得住气的王翦 郭德成险酿大祸第五章 存仁 汉文帝简法轻刑 楚王大度得猛士 柳庆明察缉盗 寒朗廷争救无辜 郭躬“矜慎宽恕” 满宠执法宽严有节第六章 充量 宋就以德报怨 齐桓公退进适度谋霸业 韩琦器量过人 吕后的谦姿卑词 狂士祢衡的悲剧 曹操的智慧之忍第七章 习俭 严于律己的晏婴 淳于长诱贿成祸 吴隐夕不取不义之财   裴侠清慎奉公 两袖清风的王杰 上蹿下跳的哈麻 风骨峭峻的杨震第八章 力勤 牛运震为官事必躬亲 “莽知县”汪辉祖 千金一笑灭西周 大禹治水保民安 苏秦佩六国相印第九章 寡交 张雄飞不易节操 乾隆制杀官风 苏东坡坦荡静默 正直不阿的李膺第十章 远嫌 窦宪率性而为遭杀身 孟佗狠“涮”管家 申生不辨奸恶落圈套 高欢父子的黑白脸谱 王旦为公张弛有度 铁面包公忠良伉直第十一章 惩愤 曹操不念旧恶 晋文公雅量定人心 齐桓公不因仇弃管仲 刘聪险杀忠良 颜真卿死而不挠第十二章 守谦 公孙弘谨慎淳厚 不敛锋芒的苏东坡 德高而卑谦的羊祜 曾国藩盛时常作衰时想 张廷玉代子谦让 匿壮显弱的奕譞 平易随和的刘罗锅第十三章 勿炫 郑庄公欲擒故纵 直言敢谏的孙嘉淦 张松借题发挥辱杨修 避招风雨的荀攸 周公旦诫子勿骄人第十四章 防骗 黄兰阶借名造势 阻帝避水的王商   汉昭帝明察保霍光 文成帝不恶谏阻人 海瑞明察治奸邪第十五章 果断 优柔寡断的袁绍 曹操智定关中 德宗释疑用韩滉 康熙果断裁“三藩” 处惊不乱的刘氏夫人第十六章 保终 “天下清官第一”的张伯行 李斯与魔共舞 张良知足而乐 拒不受封的田畴 孙谦遗书诫后人

章节摘录

第一章谨始【原文】选有官职,无论大小,以贵民为上。当即之志,要做好官,专为百姓伸冤理枉。【解译】为官者,无论官职大小,都应该把老百姓当做自己的衣食父母,为他们多效劳。为官伊始,就要立下宏大的志向:要做一个让老百姓满意的好官,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申冤,了解他们的疾苦,化解他们的危难,替老百姓申诉、铲除不平之事。【事典】董文用以惠民为己任董文用,字彦材,其父董俊投降蒙古政权后,被木华黎授予龙虎卫上将军,行元帅府事,后在攻打金都汴京时,战死。当时董文用只有十岁。其兄董文炳久典重兵,官至中书省左丞、签书枢密院事,深得元世祖的宠幸。董文用因其父兄缘故,很早就在朝廷任官。至元元年(1264),他出任西夏中兴(今宁夏银川市)等路行省郎中,元世祖任命他为此官,意在安抚当地百姓。中兴地区在元世祖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时,曾受阿里不哥的蒙古大将浑都海控制,双方在这一带交战,百姓为逃避战祸,相率逃往山中,中兴地区一片荒凉。浑都海兵败被杀,此地百姓仍不敢出山复业,唯恐再受迫害。董文用到任后,首先发布文告,张贴在通衢要道晓谕逃民,要他们回乡务农,政府决不迫害,逃民才安下心来。他又下令开通唐来、汉延、秦家等渠,灌溉农田;中兴、西凉、甘、肃、瓜、沙等州的很多田地都变成水田;山中逃民四五万人都回到家乡,董文用下令全部发给种子、农具;还命令船只停在黄河边上,以接收当地各部落民众和溃散后投降的敌兵。这些措施深得当地人心,受到百姓的欢迎。当时诸王只必铁木儿镇守中兴等路,其部下骄横不法,到地方官府强行索要财物,地方官府感到十分头疼,董文用便在官衙中坐等,来者都被他依法驳回。这些人见达不到目的,十分怨恨董文用,便到只必铁木儿那里告黑状。只必铁木儿见一汉人地方官竟敢对抗他一堂堂王爷,大怒,派手下去质问董文用,意欲置其于死地。董文用毫不惧怕,正气凛然地说:“我天子命吏,非汝等所当问,请得与天子所遣为王傅者辩之。”只必铁木儿只好派王傅讦问。董文用对他说:“我汉人,生死不足计。所恨者,仁慈宽厚如王,以重任威镇远方,而其卜毒虐百姓,凌暴官府,于事体不便。”然后…列举只必铁木儿部下的罪行。王傅以此回报只必铁木儿,只必铁木儿也有所觉悟,立即把董文用召来,道谢说:“非郎中,我殆不知。郎中持此,巴事朝廷,宜勿怠。”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谗言.能够中伤董文用的,行省有政令也能够广泛有效地执行,中兴等地在董文用等省臣的努力下,逐渐安定下来。元世祖知董文用任官以安民为务,所以常派他到动乱地区安定民生。至元八年(1271),元置司农司,以督率农业生产。董文用被任命为山东东西道巡行劝农使。山东经李壇叛乱,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百姓流离。董文用到任后,巡行各地劝勉农耕走遍山东各地。由于董文用的努力,山东地区的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五年之间,“政绩为天卜劝农使之最”。至元十三年(1276),董文用被任命为卫辉路(今河南省汲县)总管。卫辉路为南北交通要道,每次战争,当地百姓都被征发为兵,“民为兵者十之九,余皆单弱贫病,不堪力役”。当时,元军刚刚灭掉南宋,把江南的金玉、财帛以及临安宮中的珠宝、图籍统统运往元朝都城。卫辉路的道上,运送车辆日夜不绝,地方负责守护、运输的力役,每天都在千人以上。董文用对此十分忧虑,对人说:“吾民弊矣,而又重妨耕作,殆不可。”于是对主持转运的官员说:“州县吏卒,足以备用,不必重烦吾民也。”这位官员说:“汝言诚然,万一有不虞,则罪将谁归!”董文用当即写好书面保证,并列具官吏、姓名。于是力役罢止,百姓因而得以按时耕作,不违农时,往来运输也没有中断。后宋朝廷命各州将江淮地区的粮谷运到大都,卫辉路需运粮十五万石,董文用说:“民籍可役者无几,且江南风水,舟不能以时至,而先为期会,是未运而民已困矣。”于是邀请周围各路长官会商,实施驿置法,使百姓免受骚扰。董文用任礼部尚书、知秘书监时,中书右丞卢世荣因为善于搜括钱财而得到元世祖的宠信。他暗中与一些贪私阴刻之徒结成私党,想方设法盘剥百姓,以邀取功名,还大言不惭地说:“我屯法治财,视常岁当倍增,而民不扰也。”元世祖听信他的话,下令群臣商议。众人慑于卢世荣的气焰,都不敢表示异议,而董文用质问卢世荣道:“此钱取于右丞之家耶?将取之于民耶?取于右丞之家,则不敢知;若取诸民,则有说矣。牧羊者,岁尝两剪其毛,今牧人日剪其毛而献之,则主者固悦其得毛之多矣,然而羊无以避寒暑矣,即死却尽,毛又可得哉!民财亦有限,取之以时,犹惧其伤残也。今尽刻剥无遗,犹有百姓乎!”一番话问得卢世荣哑口无言。丞相安童当时在坐,称赞董文用说:“董尚书真不虚食俸禄者。”与会大臣对董文用说:“君以一言,折聚敛之臣,而厚邦本,真仁人之言哉。”董文用在朝中任官,一贯以惠民便民为居官的原则,朝廷中凡有不利于百姓的政策,他都极力谏诤。出外任官,则多行惠政。至元二十二年(1285),他出任江淮行中书小参知政事。元世祖下令在宋朝故宫旧址上修建佛塔,负责的官员全力督办。当时正下大雪,天冷路滑,工匠们进山伐木,冻死者达数百人。而官员督责建寺,毫不松懈。董文用见主持者过于严酷无情,便说:“非时役民,民不堪矣,少徐之如何?”主持官员则说:“参政奈何格上命耶?”他回答说:“非敢格上命,今日之囤民力而失民心者,岂上意耶!”主持官员无话可说,只得宽限工期,不再逼迫民工入山伐木。董文用虽出身官宦人家,但他任官知道爱民,所在解民疾苦。任职朝官时,能够不惧权臣,反对诛求盘剥百姓,其精神亦有可嘉之处。【释评】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民心的赢得与丧失,关键在于作为地方官如何对待老百姓。如果获得民心,虽濒临危险,却也可以平安渡过;一旦丧失了民心,即使隆盛也将失败。董文用时时刻刻与民为善,解民疾苦,救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且能够不畏权贵,殊为难能可贵,并因此而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重视和重用。作为一代雄主,忽必烈也深深意识到,统治者必须首先懂得顺于民就是取之于民的道理。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统治者肆其所欲,用刑罚和杀戮来压制人民,结果只能是“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国家的政令无法施行,统治者的地位就危险了。“为民父母”,几乎成了后代对官僚的最高要求。但未必完全包含董文用惠民的全部内容,他能够置自身利益于度外,且“身死不足计,所恨者……其下毒虐百姓,凌暴官府”。其一身正气、清正奉公的精神,当为后世为官者之楷模。【原文】(为官)惟以清廉自誓,又独己有受用,没冤家,印子孙亦昌盛远大矣。【解译】为官者从入仕的那一天起,就必须为自己立下清正廉洁的誓言,这不仅能使为官者本人能独善其身,而且还能荫及后世,自己的子孙也会繁荣昌盛,前程远大。【事典】孙叔敖持廉免三怨孙叔敖,字艾猎,春秋楚国期思(今河南固始西北)人。他外貌丑陋,但聪明伶俐,勤奋好学,知识渊博,道德高尚,在家乡声望颇高。楚庄王(前613~前591在位)招贤,经虞丘的推荐,隐居在海边务农的孙叔敖被任命为楚国的令尹(相当于后来的丞相)。人们听到这一消息,都前来为之祝贺。他上任后,“施教导民,上下和合,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孙叔敖在经济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动员百姓兴修水利。首先在其家乡期思一带征调民工,排除积水。接着又在雩娄(今河南商城东)兴建灌溉设施,使当地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尤其是他组织大批民工开凿规模宏大的芍陂(今安徽寿县安丰塘及其残存的一部分),“陂周一百二十许里”,可灌溉一百多万亩农田,不仅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而且泽及后世。芍陂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比西门豹兴建的漳河渠早二百余年,比四川都江堰、关中的郑国渠早三百六七十年。孙叔敖修建芍陂的功绩是卓著的。当地人民在陂北修建了“孙叔敖祠”,以表示对他的怀念和敬意。

编辑推荐

《谨身要法:解读中国历代为官之术》编辑推荐: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镜,可以明事理。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清、慎,勤,就是从政者修身的身重要内容, 是为官者修身的第一要务。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谨身要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几千年来,中国的为官之道不断演化。尤其在当今社会,信息越来越发达,当官的风险和成本在不断增大。怎样在自己的仕途上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坚持原则、洁身自好以外,学学古人的为官之道,也会对自己大有裨益。
  •   帮助别人买的,价格很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