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05-01 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 作者:陈明华 著 页数:280
内容概要
《语文的享用与工艺》认为,语文不是应试“利用”的敲门砖,不仅是交际“使用”的工具,更应是一种“享用”的恩想、精神与文化。本书分“我的语文教育享用观”“享用阅读:一种价值的深度叩问”“享用写作:“心灵世界的自我‘发现’”“语文教育的享用工艺”四章,从教育社会学、文艺,心理学、写作文化学、课堂美学和语言学等多视角多维度透析了语文教育的享用特质和教学工艺,是一本融哲性与诗性、演绎与实证于一体的语文教育新论。
书籍目录
序:语文,我主张享用第一章 我的语文教育享用观第一节 语文,因思想而美丽第二节 语文,唤醒美好的善根第三节 语文,诗意的真实第四节 语文,种植精神的种子第五节 语文,民族的文化性格第六节 拷问语文的“伪圣”第二章 享用阅读:一种价值的深度叩问第一节 文学教育的疏离与迷失第二节 用文学的眼光读文学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美学形态第四节 叩问文学的真义第五节 文学解读中的审美心理第六节 美读:流淌着心灵的悸动第七节 牵引灵魂的“文本细读”第三章 享用写作:心灵世界的自我“发现”第一节 作文教学的“创伤记忆”第二节 心灵世界的自我“发现”第三节 写作流程中的双重转化第四节 顿悟:朦胧的美丽第五节 走出“高原”第六节 不在迷惘朦胧中第七节 语言的内化与外化第八节 八股:热情与精神的湮没第九节 唤醒“倾吐”第十节 真话意识:作文中的“我”第四章 语文教育的享用工艺第一节 有一种境界叫做“活”第二节 鉴赏:享用语言的不二法门第三节 审美课堂:蕴涵与本质第四节 锤炼语言:思想和张力第五节 语文教育的诗性智慧第六节 教的其实是底蕴第七节 坚守传统工艺第八节 语文教师站出来是一首诗
章节摘录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这些道理似乎说远了,与语文没有关系。其实,不然,绝对不然。 我曾经看到电视台播放的一档电视节目,说的是一位记者暗访一家“特色餐馆”的情景。当时,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只颈套铁链子的幼猴,猴子骨碌着眼睛面对冷森森的铁砧板,吓得惊恐万状,拼命往后挣扎逃生的画面。此情此景,我特别注意到演播室的现场观众中,最先动容的是儿童,表情最痛苦的是儿童,最先失声啜泣的也还是儿童。于是,我想到:在很多良知的判定上,成年人或许已经变得失聪、迟滞和麻木不仁。一些由儿童脱口而出的常识,在成年人那里,可能已经变得嗫嚅不清,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了。更何况,曾经的国人,就有过赏鉴“人肉盛宴”的嗜好,就当过“俄国人杀戮中国人”的看客。也许,电视屏幕上成为刀俎之物的不是人而是幼猴,血腥其实是差不多的。我无意于评判这档节目的真实用意何在,但是成年人昧着良心欺上瞒下,言不由衷,对罪恶熟视无睹,对丑行隔岸观火,儿童在保持清醒的看法,做出善恶美丑的判别方面却要比成年人健正得多,也纯粹得多。他们不懂得世故、诳骗、遮蔽、虚与委蛇,他们对弱小者的同情以及出于生命本能的救援之慷慨、施舍之大方是最令人感动的。孟子有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庄子一再强调“不失其性命之情”,“任其性命之情”。 同情是道德的根源,由此产生两种美德,即正义和仁爱。泰戈尔说:“我的主,你的世界,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 上述道理,其实是不言而喻的。当社会中的人对生命尊严、爱和善意阙如或得不到支持,推己及人,推人及物都会落空的,人文精神也会成为一句掩盖人性之恶的遮羞布。 联系到当今社会上相当普遍的对生命的冷漠甚至冷酷的态度,就不能不令人忧愁不已。随便翻翻报纸杂志,你会心里发堵:医院里得交保证金才会救死扶伤,拆迁户被打死,帮助老人反而被污赖,矿主靠工人的小命拼搏“血色经济”,“三聚氰胺”毒奶粉,用“瘦肉精”饲养“健美猪”,在运输的路途中,不等宰杀,催生的猪常常尖叫一声,一命呜呼。甚至是素质低劣的执法人员玩“躲猫猫”般地草菅人命。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