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2 出版社:法布尔 (Faber,J.H.)、 富强 新世界出版社 (2013-02出版) 作者:法布尔 译者:富强
前言
前言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和“文学界的维吉尔”。法布尔出身寒门,一生勤奋刻苦,自学成才。还在年幼的时候,他就对乡间的蝴蝶、蝈蝈等昆虫十分着迷。1830年,法布尔入学,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先后获得了业士、双学士和博士学位。1849年,法布尔被任命为科西嘉岛阿雅克肖的物理教师。科西嘉岛上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种,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在植物学家阿维尼翁的引导下,法布尔走上了进行科学研究、成为博物学家的道路。1860年,法布尔辞去了他的工作,在此后的十余年间,完成了《昆虫记》第一卷,后又陆续写了众多精彩的学术著作。1879年,56岁的法布尔总算买下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那是一块不毛之地,无法耕种,长满了杂草,却是法布尔梦寐以求的天堂,因为它可以成为昆虫的家园。直至去世,法布尔都住在这里,继续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笔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法布尔是个奇特的人。一个人耗尽一生观察“虫子”,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且专为“虫子”写出两百万字的大书,更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他笔下的“虫子”,像人一样多姿多彩,活得有滋有味,令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奇迹般的作品,出自奇迹般的人。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这个性格腼腆的法国人,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神学、数学、自然科学的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希腊语和拉丁语;在绘画方面无师自通,留下的许多菌类图鉴堪比专业水彩画家的作品;作为博物学家,他留下了许多动植物学术专著;作为教师,他编写过多册化学、物理课本;作为诗人,他留下了许多诗歌,被人亲切地称为“牛虻诗人”。《昆虫记》的成功还为他赢得了“科学界诗人”的美名——没有哪位昆虫学家能具备如此高明的文学才华,也没有哪位作家能具备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虫学造诣。可以说,《昆虫记》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这部作品中,令人赞叹之处比比皆是。比如对蜣螂(俗称“屎壳郎”)的描写:当一个蜣螂做成了一个球,便会离开在场的其他同类,独自把劳动成果向后推去。这个时候,一个还没开始工作的邻居就会跑过来帮着球的主人一起用力推。对于这种帮助,球的主人肯定是欢迎的。但是,它真的是热心的伙伴吗?不,它是一个“强盗”。要知道不下苦工夫和没有忍耐力是做不成圆球的,而去偷一个或者抢一个那就容易多了。所以有的“盗贼”就会用很狡猾的手段,甚至是暴力,去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有时候,从天而降的“盗贼”会将球主人击倒在地,然后蹲在球上,前腿放在靠近胸口的位置,摆出一副准备打斗的姿势。要是球的主人不甘心自己的劳动成果被霸占,上前来理论的话,这个“强盗”就会给它一拳。球的主人爬起来后就去推自己的球,想赶快摆脱纠缠。这时候,两只蜣螂之间不可避免地就会发生一场角斗。它们会腿与腿相绞,关节与关节相缠,互相撕扯、互相冲撞,摩擦的甲壳会发出金属摩擦的声音。激烈的打斗结束后,胜利的一方会爬到球顶上,而失败的一方则默默离开。几千年来,在世界各地,见过屎壳郎的人不计其数。可是谁会像法布尔一样,这么细心地观察、精心地描绘呢?像这种观察和描绘,法布尔在上千种昆虫身上进行过,观察的结果都记录在了《昆虫记》中。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自从1923年周作人将《昆虫记》介绍到中国,近百年来,译本繁多。原法文版《昆虫记》共十册,约二百万字,由于篇幅过长,且部分内容比较学术化,不利于读者阅读,尤其不适合青少年阅读,所以我们进行了选择,其目的就在于能对青少年有所教益,并且不因大部头或过于学术化的内容而心生望而却步之感。所以,在进行选译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选取较为妙趣横生的篇幅,重在文学性、艺术性、知识性,希望能激发孩子们认识昆虫世界的兴趣。另外,真实而生动的昆虫世界也折射出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昆虫还是人,都要面对本能、习性、劳动、婚姻、繁衍和死亡等问题。《昆虫记》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以及对万物的赞美之情,相信对青少年的成长一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内容概要
《昆虫记(超值金版)》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通过仔细地观察后,深刻地描绘了多种昆虫的生活。它融合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法布尔(Faber,J.H.) 译者:富强
书籍目录
第一章蜣螂 第二章登上旺杜峰 第三章荒石园 第四章舍腰蜂 第五章蜜蜂、猫和红蚂蚁的寻家之旅 第六章黑腹狼蛛 第七章樵叶蜂 第八章两种奇异巢穴 第九章天牛吃路 第十章新陈代谢的工作者 第十一章西班牙蜣螂 第十二章蝉 第十三章螳螂 第十四章椎头螳螂 第十五章伟大的父亲:西西斯 第十六章我的学校 第十七章潘帕斯草原食粪虫 第十八章昆虫的着色 第十九章白面螽斯 第二十章绿螽斯 第二十一章蟋蟀 第二十二章松毛虫 第二十三章被管虫 第二十四章白蝎“自杀” 第二十五章化石书中的象虫 第二十六章池塘中的世界 第二十七章石蚕 第二十八章孔雀蛾 第二十九章林荫小道 第三十章斑纹蜂 第三十一章黄蜂 第三十二章赤条蜂 第三十三章捕蝇蜂 第三十四章寄生虫 第三十五章蜂螨 第三十六章条纹蜘蛛 第三十七章蟹蛛 第三十八章迷宫蛛 第三十九章蛛网的建筑 第四十章蛛网上的电报线 第四十一章蛛网中的几何学 第四十二章克罗多蜘蛛 第四十三章胭脂虫 第四十四章萤火虫 第四十五章菜青虫 第四十六章金步甲 第四十七章回忆童年 第四十八章找枯露菌的甲虫 附录 法布尔生平年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章 蜣螂 从蜣螂第一次进入人们的生活,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时间。在古代埃及,农民在春天灌溉农田的时候经常见到这种昆虫。它们黑黑的、肥肥的,忙着向后推着一个圆球形的东西。这个奇怪的圆球让古代埃及农民感到很惊讶,同今天这里的农民一样。 这个圆球被古埃及人想象成了地球的模型,并且蜣螂的动作也与天上星球的运转相合。因此,他们认为这种甲虫一定掌握了很多天文知识,便给它取名叫“神圣的甲虫”。当时他们还认为蜣螂滚的圆球中装满了自己的卵,小蜣螂也是从那里面出来的。但是他们错了,大多数时候里面并没有卵,它不过是一个食物储藏室而已。 你要是认为这是什么可口食品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蜣螂的工作,是把各种污物从地表上收集起来。这个食物球便是用它收集到的垃圾搓卷起来的。 蜣螂扁平的头前边长着六只尖细的牙齿,它们呈半圆形分布,就像是一种弯形钉耙。无论是刨除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还是收集自己挑拣好的食物,蜣螂都要靠这些牙齿。它的前腿也是非常有用的工具,这些弓形的前腿不但非常坚固,而且还在外端长了五颗锯齿,蜣螂就是用它来搬动一些障碍物的。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蜣螂制作圆球的步骤。它先是左右转动带锯齿的臂,扫出一块小小的空场,把自己收集来的东西堆放起来。然后,再用四只后爪去推。蜣螂的腿又长又细,尤其是最后的那一对,形状略弯曲,前端还有尖尖的爪子。蜣螂把这些材料用后腿压在身下,不断地搓动、旋转,直到它变成圆球形。用不了多久,它们就能把一个圆球从一颗小粒滚得像胡桃那么大,不久又像苹果那样大。我曾亲眼见过有的蜣螂能把圆球滚得像拳头那么大,它们真是一些贪吃的小家伙。 这些食物的圆球做好以后,还要搬到合适的地方去。于是,蜣螂的旅行便开始了。它用后腿将球抓紧,用前腿行走。它是倒着向后走的,头朝下,臀部撅起,姿势实在是有些不雅。它轮流向左右推动那个圆球。大家都以为它会拣一条平坦的路走,毕竟它重负在身。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它给自己选择的道路不是险峻的斜坡,就是其他不可能上去的地方。这个家伙固执得很,偏要选这样的路来走。对它来说,这个球非常重,再加上它是倒着行走的。所以,整个过程很艰苦,它需要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球推上高坡。如若有一点疏忽,这个坡就算是白爬了,因为它会被球带着一起滚落下去。有的地方还会三番五次地滚落,可能是被一根草绳绊倒,也可能是在一块滑石上失足。总之,一丁点儿的障碍处理不好,就可能前功尽弃。有的时候,蜣螂得经过一二十次的跌落才能爬上一个坡。也有时,它会在绝望的时候变换路线,去寻找平坦的路。 在人们的眼中,蜣螂很善于合作。当一个蜣螂做成了一个球,便会离开在场的其他同类,独自把劳动成果向后推去。这个时候,一个还没开始工作的邻居就会跑过来帮着球的主人一起用力推。对于这种帮助,球的主人肯定是欢迎的。但是,它真的是热心的伙伴吗?不,它是一个“强盗”。要知道不下苦工夫和没有忍耐力是做不成圆球的,而去偷或者抢一个那就容易多了。所以有的“盗贼”就会用很狡猾的手段,甚至是暴力,去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
编辑推荐
《昆虫记(超值金版)》是一部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文学巨著。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丽世界与人类世界融为一体,展现了大自然生灵的生活百态,折射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昆虫记(超值金版)》是一部世人称赞的世界最经典的科普名著,它比百科读物更有趣,比故事更耐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