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先养心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了凡  页数:208  字数:250000  

内容概要

心也需要“养”。把自己的心当做一棵树来滋养,你会吗?
《养生先养心(一个禅者的思考)》是著名学者、冷月无声(笔名)以明 朝袁了凡先生的家训(即著名的《了凡四训》)为蓝本,针对当下人们生活
中面临的问题和教训,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实践,阐释了一系列感人至 深、发人深省的、富有启迪性的人生哲理。《了凡四训》也深受清代学者
曾国藩的推崇,并付诸教育实践,此书一直被奉为人生智慧书,被誉为改 变命运和人生的第一经典。书中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
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读后总是令人心目豁开,信 心勇气倍增,断恶修善,及欲效法了凡先生来改造自己的命运。
《养生先养心(一个禅者的思考)》对于今天的我们,是拨开迷雾见明 净、重获内心幸福感的良方,更是有益世道人心、社会风气向好的一本不
可多得的人生智慧书。

作者简介

明代江苏吴江人,生卒年不详。原名黄,字坤仪。于隆庆四年(1570年)中举,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授宝坻知县,后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后朝鲜遭日寇大举入侵,朝鲜遂向宗主国明朝求救。袁了凡遂随经略宋应昌、提督李如松率兵入朝援救。由于和明军主帅李如松不和,遭其猜忌,后被言官弹劾,罢官归家。归家后,袁了凡不遗余力地行善,年七十四,卒于家中。后来明熹宗追叙其入朝征讨日寇的功绩,追赠其为尚宝司少卿。

书籍目录

养成善待命运之心
养成改过之心
养成积善之心
养成谦虚之心

章节摘录

我们要知道,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若一个人本来命里注定富贵、长寿,但他做了极大的恶事,就会变成贫贱、短命的人。也有一种人,本来命里注定贫贱、短命,因为他做了极大的善事,就变成了富贵、长寿的人。这种事中外古今都很多。所以,虽然说命运早就注定,但是也不要被命运束缚,还要靠自己去创造。    养成善待命运之心,首先学会“立命之学”,也就是了凡先生把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过,和他看到的一些改造命运的人的故事,告诉了他的儿子。他要儿子不被这个“命”字束缚住,要竭力去做种种善事,不可以做坏事。    “立”字是建立的意思,“立命”两个字,就是命不能束缚我,是我创造命运、命运掌握在我手里的意思。所以“立命之学”,就是谈论立命的学问,讲立命的道理。    命运的主人是谁?是自己。所以自己就能够主宰命运,也能够改造命运,推而广之,便形成了“立命之学”。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余”,了凡先生自称。“举业”,指读书求功名,科举考试是也。了凡先生童年时,父亲去世很早,家境很紧张,母亲于是劝他不要读书了,还不如学学医术,既可以养活自己,也能救济别人的病苦,况且这也是先父的遗愿呀。人只要有了一技之长,生活上就能过得去,不至于捉襟见肘。如果医术越来越好,最终成了一代名医,实在也是非常好的事情呢,也算得上光耀门楣了。    人生选择行业是很重要的。从前教书的先生,学生接受他的教学,没有规定学费多少,而是随便供养的。家里富裕的人就多送些,贫穷的人就少送些,只要至诚恭敬地表达尊师重道的心,学费的多寡不是很重要的。医生也是如此,只要尽心尽力地为人治病,至于报酬就随各人的心意,因为他是以救人为目的的。所以古时候,教师和医生普遍地受到人们的尊重,道理就在此。    古时候念书,为的就是考功名,通过当官来服务大众、造福乡里。这当然是好事,可是如果没有那个天分,没有那个福分,没有那个缘分,一味来强求的话,其实也是不可取的。宋朝名相范仲淹,童年时就曾遇到一位算命的老先生,他问算命先生:“你说我将来能不能当宰相?”    算命先生耻笑他:“你小小年纪,自负得实在有点过头了!”    范仲淹把话一转,又问:“你再看看,我能不能当医生?”    算命先生觉得很奇怪,怎么一下就从宰相变成了医生,于是问他:“你是怎么想的呢?”范仲淹答道:“只有宰相和医生这两种职业才能够救人呀。”    算命先生最后送他一句话:“能有这种心,你真是宰相的材料呀!”    后来,他果然当上了宰相。不管这则故事有多大的可信度,它至少说出了一个道理:范仲淹从小就以救天下为己任,之所以勤奋好学,目标不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富贵,而是想帮助社会、国家,帮助世上更多的百姓。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够体会到古人“读书志在圣贤”的道理。何为“圣”?对宇宙、对人生的真相与因果关系,能够通达明了的人,就是圣人,在佛门就称作佛、称作菩萨。佛教讲的菩萨和如来,都是人,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神啊、仙呀,而是真正明白宇宙万事万物真相的觉悟了的人。而常人,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则是不清楚的,糊里糊涂,人云亦云。既然人生一世来之不易,为什么不做一个明白人呢?所以,我们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追求真理。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    余敬礼之。    “慈云”,是描述佛祖的教育、教学。“慈”是慈爱,“云”则代表像天上的云彩一样笼罩,合在一起,就是说,那份慈爱像天上的云彩一样,笼罩了地上的万事万物,用真诚的爱心、清净的爱心、平等的爱心,去爱护一切众生。“寺”则是由朝廷设立、直属皇帝管辖的一系列机构。建立佛寺的目的,第一是将梵文经典翻译成汉语,第二则是讲经教学。所以,佛教的真义,不过是佛祖开创的一套教育体系,而不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宗教,这点我们不可不分辨清楚。    中国自汉代以后,教育主要有两大导向:一个是佛家教育,另一个是儒家教育。儒家教育以孔孟之道为主,由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负责推动;而佛家教育,则直接由皇帝亲自推动。所以,佛教在中国民间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了儒家,全国各地寺院林立,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佛教寺院通常都是教学的场所。在中国古代,学校不多,很多想学习的人,都会到寺院来读书。寺院藏经楼就像图书馆一样,不仅陈列佛教典籍,而且兼收并蓄,诸子百家、三教九流的书籍无所不收,内容很是丰富。那时的出家人,往往都是有学问、有修养的学者,所以读书人特别喜欢去寺院借住,既可以利用那里的藏书,又可以随时向出家人请教,这才是寺院真正的功能。在历史上,很多文人士大夫都常常去寺院参禅礼佛,与和尚辩论机锋,还有不少甚至剃度出家,这些都反映出了佛教的鼎盛。可是现在,很多传统都变质了,这可悲的现象不恰恰说明了我们这些子孙愧对列祖列宗吗?    我们称出家人为法师,“师”的含义就是老师,指遵照佛祖留下来的经书与戒律,自己努力修行,并用自己的领悟教化众生。说起佛家的教学,实在是一种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独特教育,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平等教学。只要你愿意学,法师就会认真教导,而且还都是义务的,不取分文。P2-5

编辑推荐

《养生先养心:一个禅者的思考》介绍弘一法师、太虚法师、蒋维乔等最推崇的养心之法,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养生先养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中华养生有句名言,“善养生者养心,不善养生者养形”。“养心”在养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应该怎样“养心”呢?学者冷月无声把探寻的目光放在了古人的著作上,以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了凡四训》为蓝本,给出一个禅者的思考。
    本书对《了凡四训》进行了较系统性的解读,从四个部分谈养心:第一部分讲养“善待命运之心”。虽然人的命运都有一定定数,但是人可以通过修行改变命运。“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要后悔,重要的是改正现在的、修正未来的。第二部分讲养“改过之心”。包括知耻、敬畏和勇猛三点:知耻是从内心的觉悟,看到自己的学问不如别人,善行不如别人,都会产生羞耻心,就要奋起改造命运;敬畏是对外部人类之上的客观规律(并不是鬼神)产生敬畏之心,日常为人处事中不敢有一点放任;勇猛则是指果断地去改正自己的过错。第三部分讲养“积善之心”。这里的善的真正标准是为一切众生造福,而不是自私自利的“小善”;第四部分讲养“谦虚之心”,指在处事待人接物时候,最重要的是虚怀若谷,能够接纳别人,成就别人。
    作者并不限于解读《了凡四训》的文本,而是进行了很多方面的扩充。一是扩充了许多历史文物知识,列举了许多古代圣贤的故事,如舜通过坚持不断的孝行最终感化了家人,范仲淹从小就有救济天下的志向等。这些例子增添了本书的文化底蕴,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二是增添了许多当下人们生活重压下面临的问题以及作者个人的思考,使得该书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
    这本书主旨比较昂扬向上,它教人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是一本具有励志意味的好书。它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的命运并不是注定的,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养心来改变的,从而打破“宿命论”这一比较迷信的观点。袁了凡幼年丧父,家境特别贫困,成年后多年无子,无功名,后来他听从了云谷禅师的教诲,坚持养心,通过多年的修学和行善来积功累德,最终实现了得子、及第、长寿——福禄寿的民间最高愿望。在他六十九岁那年,结合自己修行的感悟,为教育儿子写了《了凡四训》。读后令心目豁开,信心勇气倍增,断恶修善,想要效法了凡先生来改造自己的命运。
    本书文笔流畅,且充满智慧,读起来一气呵成,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喃喃细语,令人回味无穷。
    最后需要指出一处编排笔误,在封面侧页介绍袁了凡生平的时候写成“袁了凡,明朝人,原姓黄”,“原姓黄”应该改是“原名黄”。袁了凡曾经叫“袁黄”,这里黄是名而不是姓。
  •   禅者,何谓禅者呢?修行之人?参禅之人?修身养性之人,并非得出家之人。佛家所谓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通过禅,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美满幸福的人生。参禅信奉佛家之人常做之事,目的在于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大家会说我们是无神论者,不信奉宗教,何来理解禅者思想,犹如现今大家练习瑜伽中的放空冥想,只是要大家有种禅者心态,静心思考。
    《养生先养心:一个禅者的思考》看到封面“养生先养心”几个字,带来无限触动,是啊,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对生活越发讲究,养生提上日程,吃喝用颇有研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个大家都知所以才养生。身体好养,心呢?但凡心出了问题,不是身体倍儿棒能解决,茶饭不思是最直接表现。心理强大了,遇到多大坎到达困难都能越过,身体的伤害能承受心灵上的难以愈合,好好养养自己的心吧,不断修行心灵,处事不惊。如一个得不治之症的人,所受煎熬不只来自身体更多来自心灵,如心态好坚强乐观与病魔斗争康复几率大增。
    快节奏城市生活大压力工作生活,你的心胸是否豁然是否强大呢?知道大道理的我们能否做到养育我们的心呢?何止一个难字了得。是呀,做不到。本书源于袁了凡的《了凡四训》,只是作者把文言文加以注解翻译并加之自己观点,袁了凡及其《了凡四训》这么“牛”吗?被大家推崇,了凡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内涵深刻,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和真善美。《了凡四训》融会禅学与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被佛教界推崇为积德行善、改造命运的典范。同样不信奉宗教的我看起这本书来反思不少,书中见解虽讲到佛家,但不迷信,只是推崇佛家禅学理论通俗易懂告知养心之法。
    书中格局按《了凡四训》四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与书中四个标题互相对应:养成善待命运之心,养成改过之心,养成记得之心,养成谦虚之心。作者针对当下社会现实,结合了凡四训和自己的人生感悟以一个禅者的思考阐述启迪性的人生哲理。不似哲学那么深奥难懂,确是开启人生智慧的书,看后心态平和,内心强大,修身养性。了凡先生通过立命之学改造了自己命运经过。咱们能否阅读完《养生先养心》滋养心灵呢。现今内心强大不可少,最根本的真善美切切不能抛弃,养心当务之急,拥有一颗禅心未尝不错。
  •   我们要知道,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若一个人本来命里注定富贵、长寿,但他做了极大的恶事,就会变成贫贱、短命的人。也有一种人,本来命里注定贫贱、短命,因为他做了极大的善事,就变成了富贵、长寿的人。这种事中外古今都很多。所以,虽然说命运早就注定,但是也不要被命运束缚,还要靠自己去创造。 养成善待命运之心,首先学会“立命之学”,也就是了凡先生把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过,和他看到的一些改造命运的人的故事,告诉了他的儿子。他要儿子不被这个“命”字束缚住,要竭力去做种种善事,不可以做坏事。 “立”字是建立的意思,“立命”两个字,就是命不能束缚我,是我创造命运、命运掌握在我手里的意思。所以“立命之学”,就是谈论立命的学问,讲立命的道理。 命运的主人是谁?是自己。所以自己就能够主宰命运,也能够改造命运,推而广之,便形成了“立命之学”。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余”,了凡先生自称。“举业”,指读书求功名,科举考试是也。了凡先生童年时,父亲去世很早,家境很紧张,母亲于是劝他不要读书了,还不如学学医术,既可以养活自己,也能救济别人的病苦,况且这也是先父的遗愿呀。人只要有了一技之长,生活上就能过得去,不至于捉襟见肘。如果医术越来越好,最终成了一代名医,实在也是非常好的事情呢,也算得上光耀门楣了。 人生选择行业是很重要的。从前教书的先生,学生接受他的教学,没有规定学费多少,而是随便供养的。家里富裕的人就多送些,贫穷的人就少送些,只要至诚恭敬地表达尊师重道的心,学费的多寡不是很重要的。医生也是如此,只要尽心尽力地为人治病,至于报酬就随各人的心意,因为他是以救人为目的的。所以古时候,教师和医生普遍地受到人们的尊重,道理就在此。 古时候念书,为的就是考功名,通过当官来服务大众、造福乡里。这当然是好事,可是如果没有那个天分,没有那个福分,没有那个缘分,一味来强求的话,其实也是不可取的。宋朝名相范仲淹,童年时就曾遇到一位算命的老先生,他问算命先生:“你说我将来能不能当宰相?” 算命先生耻笑他:“你小小年纪,自负得实在有点过头了!” 范仲淹把话一转,又问:“你再看看,我能不能当医生?” 算命先生觉得很奇怪,怎么一下就从宰相变成了医生,于是问他:“你是怎么想的呢?”范仲淹答道:“只有宰相和医生这两种职业才能够救人呀。” 算命先生最后送他一句话:“能有这种心,你真是宰相的材料呀!” 后来,他果然当上了宰相。不管这则故事有多大的可信度,它至少说出了一个道理:范仲淹从小就以救天下为己任,之所以勤奋好学,目标不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富贵,而是想帮助社会、国家,帮助世上更多的百姓。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够体会到古人“读书志在圣贤”的道理。何为“圣”?对宇宙、对人生的真相与因果关系,能够通达明了的人,就是圣人,在佛门就称作佛、称作菩萨。佛教讲的菩萨和如来,都是人,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神啊、仙呀,而是真正明白宇宙万事万物真相的觉悟了的人。而常人,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则是不清楚的,糊里糊涂,人云亦云。既然人生一世来之不易,为什么不做一个明白人呢?所以,我们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追求真理。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 余敬礼之。 “慈云”,是描述佛祖的教育、教学。“慈”是慈爱,“云”则代表像天上的云彩一样笼罩,合在一起,就是说,那份慈爱像天上的云彩一样,笼罩了地上的万事万物,用真诚的爱心、清净的爱心、平等的爱心,去爱护一切众生。“寺”则是由朝廷设立、直属皇帝管辖的一系列机构。建立佛寺的目的,第一是将梵文经典翻译成汉语,第二则是讲经教学。所以,佛教的真义,不过是佛祖开创的一套教育体系,而不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宗教,这点我们不可不分辨清楚。 中国自汉代以后,教育主要有两大导向:一个是佛家教育,另一个是儒家教育。儒家教育以孔孟之道为主,由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负责推动;而佛家教育,则直接由皇帝亲自推动。所以,佛教在中国民间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了儒家,全国各地寺院林立,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佛教寺院通常都是教学的场所。在中国古代,学校不多,很多想学习的人,都会到寺院来读书。寺院藏经楼就像图书馆一样,不仅陈列佛教典籍,而且兼收并蓄,诸子百家、三教九流的书籍无所不收,内容很是丰富。那时的出家人,往往都是有学问、有修养的学者,所以读书人特别喜欢去寺院借住,既可以利用那里的藏书,又可以随时向出家人请教,这才是寺院真正的功能。在历史上,很多文人士大夫都常常去寺院参禅礼佛,与和尚辩论机锋,还有不少甚至剃度出家,这些都反映出了佛教的鼎盛。可是现在,很多传统都变质了,这可悲的现象不恰恰说明了我们这些子孙愧对列祖列宗吗? 我们称出家人为法师,“师”的含义就是老师,指遵照佛祖留下来的经书与戒律,自己努力修行,并用自己的领悟教化众生。说起佛家的教学,实在是一种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独特教育,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平等教学。只要你愿意学,法师就会认真教导,而且还都是义务的,不取分文。
  •   《了凡四训》的核心应该是以“善”来改变命运,此书就是作者对其的读书体会,全书中充满了劝人向善的言语。这种价值观、人生观是值得肯定和弘扬的。
    假如一个人能准确知道自己的人生轨迹包括确切的死亡时间,会对他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的第一反应是:恐怕他会放弃努力,整天惶惶不可终日的掰着手指头算着剩余的日子。而《了凡四训》则是在 “人的命,天注定”的传统看法上,以作者自己的经历说明了人们好的或坏的作为在冥冥中是可以“改运”的,这一突破性看法。
    此书的主体完全按照《了》的四章展开解读,并加之自己的看法。但文中有太多“好有好报”等绝对性的话语和太多要么流于玄妙,要么陈义过高的的说法,总感觉劝人向善是对,但方法不太高明,要知当今社会比以往要复杂许多,对常人的诱惑也多了许多。似乎这个作者的文学和哲学水平也很一般,通览全书一遍,看似更像是寺庙中那种免费供人取阅的劝人向善书籍。
  •   娓娓道来,发人深省,促进人心向善。
  •   读了能让你心平静下了
  •   书面脚踩过了,而且封面还被圆珠笔划过了,封面有褶皱,明显是旧书。
  •   这本书根本就不是了凡的作品,是一个人借了凡之名,自己对人生的一些感悟,内容不好,不值得阅读。
  •   在书店里看到了,非常好的书,有保留价值,所以就买下来了。
  •   书不错,我很喜欢,赞一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