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建筑师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孙永安、蔡萍、徐全胜、 黎红 新世界出版社 (2012-04出版)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当代中国建筑师》介绍了建筑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艺术、历史等诸多元素的对立统一。建筑设计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1965年师范毕业后即在北京外语学院附校教书,曾教过小学、初中和高中,当语文教师二十年,1974至1976作为国务院系统赴那曲地区援藏教师工作两年,1985年离开学校调到团中央下属的《辅导员》杂志先后任编辑、记者、办公室主任、通联组组长。1988年?1989年借调到《深圳青年》杂志参与创刊工作,任出版发行部主任。1990年?1997年《中国青年科技》杂志参与创刊工作,任编辑部主任,1987年2月,《中国青年科技》与《希望月报》合并,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领导,在《希望月报》退休。与人合作编写《礼貌和礼貌语言》一书(1984年);纪实文学《藏北烛光》26万字(1998年3月);《奸枭末日》20万字(1998年11月,此书成稿于1991年)。除此还发表中篇小说《一个一再失去机遇的马科长》(《花溪》1998年12期)、《泰国游散文系列》数篇以及报告文学、人物特写等16万余字。200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回族人家》经过几年修改,于2006年由香港天马出版公司出版。(46万字)小说出版后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现在在研究回族学者陈克礼先生,已经有两本专辑出版。

书籍目录

前言 胡越:缩小距离,努力,再努力! 刘晓钟:神州广厦起千万 邵韦平:科技、人本与文化 朱小地:智慧之光北京建筑主要代表作品 致谢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建筑设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是一座城市,也是一个国家最直观的名片。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建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的建筑设计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当代中国建筑师》介绍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称北京建院)四位总建筑师的设计生涯和设计作品。北京建院是成立于1949年的大型国有建筑设计咨询机构。它的建筑师在每个时代都创造出了众多象征伟大时代的伟大建筑设计作品。目前北京建院拥有中国民用建筑设计所需的全部最高级别的企业设计资质。北京建院在人员和项目规模上已经处于国内领先和世界先进水平。国内诸多代表性建筑皆出自其建筑师之手。《当代中国建筑师》介绍的胡越、刘晓钟、邵韦平和朱小地是北京建院在职的四位总建筑师。他们都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师。他们的建筑设计作品,可以说代表着当代中国建筑作品的最高水平。 好多来采访的人都觉得我这个人很特殊:怎么从小就立志当个建筑师?其实我的人生轨迹很简单: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再进工作单位的门。我是在北京长起来的,父母在一个设计院里工作,但他们不是搞建筑的。父母的单位里也有建筑这个行业,有建筑师。小时候我比较喜欢画画,和其他喜欢美术的孩子不同,我特别爱看建筑师画的图,觉得挺有意思。上中学的时候就开始看一些建筑杂志了,那时就迷上建筑,成了建筑设计的“发烧友”,立下志向想当个建筑设计师。考大学也是直接奔这个目标去。当时建筑学专业在各个专业中录取分数还是比较高的。为了保险起见,别的学校我都没报,第一志愿报的就是一所“二类”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有的同学考得比我分低,人家都上了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当时建筑行业还不太热,但建筑系在每个学校要求的分数都是最高的。很多考生在报考大学时,还闹不清建筑学专业和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从小就明白这个行业是怎么回事。我就属于那种对这个行业十分清楚的考生。 远洋公馆具有不可复制性。它的不可复制性在哪?就是它的位置很特殊。它的地理位置好。它原来规划是八座楼,六座楼已经建完了,就剩两个楼没建了。第一期每平方米价位是1.3万元。找到我们设计的时候开发商说:“刘总,不卖到一万五我不给你设计费。”当然是句开玩笑的话。 要把它做好,我就得判断这个市场,要设计高端人士的住宅,就得了解高端人群的生活。这方面我们没有体验,要找资料,要了解高端人群的行为和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做完方案图纸后,找了20多位客户进行调研,客户们看了都说:“这个设计很好,我们可以买。”进行了这个调研后,开发商心里才有底,肯定了我们的设计.“做吧,肯定有人买。”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建筑师》介绍了建筑设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是一座城市,也是一个国家最直观的名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当代中国建筑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