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余地  页数:438  字数:12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现代汉语小说创作自近三十多年以来,惜其有所斩获,也怜其多受欧拉美地域文学所惑,从方法论和更本质的角度看,有所建树者寥寥无几,其中原因,最明显的莫过于这一代作者的知识谱系不完备甚或不学无术所致。这几代人的创作敌不过白话文最初三十年的努力。本文库所汲各种形体的小说文本盖要呈现中国小说本土重建的自信,创作者除了他是一个小说创作者而外,还有一些更加显耀的背景身份,他们是哲学研究者,是人类学和民族志工作者,是诗人,是语言学者,是物理科班出身和政治学专业博士,是文史资料专业收集者,是国学研究者,这些构成他们写作小说时最坚实的一部分,那种纯粹想依靠讲故事获得小说成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换而言之,整个时代的阅读水准已发生改变;相应的,创作者对自身的要求也在一再的发生改变。总而言之,这套书的创作者和前一代人的区别在于,创作主体的身份和知识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他们创作的文本也已经与前辈所走过的路表现出了巨大差异,也已经不是先锋和实验可以揽廓的了,他们表现出许多异端迹象,是一种大小说观念的集成和现有文学价值观的凝聚点所在。这种集成还表现在创作者自身修为的创备和对过往一切集体智慧的继承与反思。他们当中不乏呕心沥血者,有的文本创作时间跨越二十多年。在纸质传播变得更加奢侈的今天,印刷出版纯文学作品尤显杌陧,然吾道不孤,丛书之旨在于集中厘清中国小说重建道路的岔路口在何处,而可以称之为有所成就的又在何处,其劳自为,其功自显。2010年10月1日新世界出版社“小说前沿文库”编辑部

内容概要

 
本集是余地遗留档案中的先锋试验小说的整哩,另收余地昆明时期创作编年一份,从中可窥陈到作者生前较为全面的创作背景以及阅读取向《谋杀》是他的小说技巧达到登峰造极的一个表现。这个小说可以看作余地由阅读带来的所有他认可的小说技术的总和。他让小说中的主人公获得完全的独立意识而手刃作者的这种写作意识是“作者之死”的灵活运用,在整个汉语小说中都是有前驱意识的。余地的短篇小说在长度上,保持在一万到二万二千字之间这个样子(除却那些来完成的作品),余地小说对密度的要求带来的直接效果是使阅读保持了。间歇’和“滞涩’,天然的休止符,阅读余地小说有篇幅无形中被拉长的感觉,最终使作品饱满起来。无疑义,余一所走过的探索姿态在本世纪初的前十年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同龄人当中更是如此。

书籍目录

谋杀
地铁
堤岸
蝴蝶之死
跳楼的鸽子
伤疤
猫科动物
迷失
孔子ABC
小故事
虚拟公园
想象一场大雪
在虚构的现实之上
入夜之后的剪纸游戏(一稿)
入夜之后的剪纸游戏(二稿)
窥视——写在书本边上的札记
附录:
纳博科夫与《洛丽塔》 (16个关键词)
余地昆明时期年谱初编(白宗彝)

章节摘录

版权页:问:对于张力,评论家们一致认为,这是小说史上一个史无前例的人物形象,因为他杀死了创造出自己的作家。你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一个人物?答:弗吉尼亚·伍尔芙在《生活与小说家》一文的开头,说了一句非常有趣的话:“小说家可怕地暴露于生活之中——这是他的杰出之处,也是他的危险之处。”对于小说人物而言,这种“可怕”更加突出,因为“他”无从逃避。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就是小说人物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在某些时候,他们是敌人,企图以消灭对方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思想与形象。另外一些时候,他们达成妥协,用一种心照不宣的方式结为同盟,共同构成一个文本。在这里,“文本”一词具有多方面的含义,文字、声音、图像、事件,一起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概括地称为“文本”,并且进行分析与阐释。无论是阐释还是过度阐释,我们所关注的都是作者,并不是小说人物。我们不知道这些被创造出来的、像影子一样的人物如何看待自身,它们属于另外一个世界。人类要真正地挣脱束缚,只有杀死上帝。作者给人物制造的枷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人类承受的更加深重。如果人物真正地具备了自我意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他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杀死作者,从文本之中解脱出来。有一个梦,我一直无法忘记。场景非常简单,只有一张书桌、一只凳子、一张纸、一支铅笔。整个环境是黑色的,四周一片寂静,我坐在凳子上,看见一个面目模糊的人向我走来,有一种恐惧从心里涌起。我大声地叫喊,但是喉咙似乎被一只手紧紧地扼住,无法发出任何声音。我试图逃跑,但是身体似乎被钉在地上,根本无法动弹。他走到我面前的时候,我闭上了眼睛。你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我不会让你成为我的主宰,因为我只属于自己。然后我就看见自己的血从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流了出来……这是我在开始构思《谋杀》的第二天晚上做的一个梦,醒来之后我意识到,这个梦触及到了小说艺术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小说作者已经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对待自己创造的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彻底地改变了。张力,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小说人物的代言人。对于自我存在的追问与怀疑是一个前提,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我开始创造张力这个人物。他的身世是一个谜,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因为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十七岁之前发生的所有事情。在《谋杀》中,其实暗含的还有一条线索,就是张力对于自己来历的寻找过程。假设,张力没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那么,他就不会在捡垃圾老人的指点下前往位于市郊的凤凰山公墓。当地的人们一直传说,在夜晚十二点整,凤凰山公墓的半山腰上,就会出现一个神秘的人口,只要走进那个人口,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前世,以及自己的未来。如果不是一种强烈的渴望的驱使,这种荒诞不经的传说绝对不可能对张力产生任何影响。如果他在进入那个入口之后,看见那座白色的房子的时候,没有进去,那么一切可能是另外一种结局。他进去了,看到了那台笔记本电脑,以及出现在电脑显示器上的那篇未完成的小说《谋杀》。这样的情节的确有些戏剧性,然而其中确实存在着一种必然。因为张力与以往的小说人物不同的是,他具备一种强烈的探索精神。他是杀手、也是侦探,更是一个在绝望中挣扎的求知者。所以他突破了小说与现实的界限,甚至超越上帝与作者。

编辑推荐

《谋杀:余地小说全集》是小说前沿文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谋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余地的小说值得关注,像关注他的存在于消失一样。
  •   我喜欢这本书的设计。
  •   很喜欢余地的诗歌,他的小说和诗歌一样充满思考和想象力,本书小说手法都是实验性、突破性的,文字十分震撼,值得收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