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张伯苓 页数:213 字数:200000
前言
我和伯苓同志在宝坻区政协组织的一次活动中相识,相识年头虽然不长,但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办事认真执著,为人实在真诚,在政协也负责文史工作,因此,平时我们接触多了,就成为好朋友,常来常往,去年我的从艺五十年纪念活动,还专门邀他参加。通过交往,我了解到他对宝坻的文史工作非常用心,对宝坻的文化名人也很关注。他早就说过,想从故乡这个角度给马季先生写一本书,我是非常支持的。我说,你写吧,需要我干什么就来找我。在这之前,我们还在宝坻为纪念马先生搞了一次演出,他的处女作《马季生前与身后》完稿后,来北京找我征求意见,并请我为本书作序,我非常高兴,因为由他执笔写马季我是有言在先大力支持,同时,我和马先生有深厚的感情,他是我尊敬的良师益友,伟大的艺术家,我们曲艺界的顶尖人物,相声界的大师。他为人正直,敢说真话,名利地位无一所求,这一辈子就是为相声来的。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出在宝坻,为他著书立说,这是一件大好事,也是宝坻的重要文化遗产,怎么做都不为过,我答应在前边说几句话,表达我的一些心意。 这本书我是认真地阅读了,总体印象不错,很有特点。这本书语言比较朴实,作者非常巧妙地将采访笔录原汁原味地用第一人称出现,使人看了如同身临其境,感觉非常真实。本书的立意也挺好。写马季的生前,从马家历史渊源的脉络切入,不仅详细描写马家的历史,而且浓墨重彩叙述马季先生两次回家乡、老家人与他的深厚情谊,使其与故乡融为一体,特别是采访了马家那么多老人,通过对亲闻亲历的口述,真真切切还原了历史、追述了历史,托起马季先生成长的厚重文化背景。这是独特的资源,宝坻的东西,让人看后耳目一新。而马季的身后,又着重从继承的角度去连接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意义深远。《笑在家乡》《马东寻根》《徒弟眼中的师傅》等章节,都从不同的角度介绍马季的人品、风格、创作、艺术,这是很有新意的。尤其是他的几位弟子,从灵魂深处讲马季,从灵魂深处讲继承,怀念之情溢于言表,有感而发落地有声,“我们要沿着师傅开辟的道路走下去,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多写新段子,多创新节目,多演新相声,把笑声送给观众!” 出书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丰富我们的民族文化,满足读者的需要,我作为曲艺战线的一名老兵,在继承传统民族曲艺文化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看了《马季生前与身后》我很高兴,这本书在这个方面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它是一本好书,一本新书,希望大家都抽出点空来,来看看这本书。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刘兰芳
内容概要
《马季生前与身后》着重从故乡寻根这个视角,介绍马季鲜为人知的故事。本书采访笔录原汁原昧地用第一人称呈现。
写马季的“生前”,从马家历史渊源的脉络切入,详细描写马家的历史,叙述了马季先生两次回家乡、老家人与他的深厚情结,托起马季先生成长的厚重文化背景;而马季的“身后”,以“马东寻根”、“徒弟眼中的师傅
”等内容,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马季的人品、马季的风格、马季的创作、马季的艺术……
作者简介
张伯苓,现为天津市宝坻区政协副主席。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曾任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宝坻区广播电视局局长等职务。先后有三百余篇作品在《人民日报》《天津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等中央和省市重要媒体上发表,并多次获奖,被评为优秀通讯员。2001年到广电局工作后,组织创作出了宝坻区第一部广播剧《箭杆河畔的年轻人》,专题片《帐房*人的答卷》获得第九届“全国农业电影电视神农奖”。这是宝坻区获得的第一个广播电视国家级政府奖,其创作的广播电视作品连续六年在天津市广播电视年度作品评比中获得第一名。曾参与组织策划18场大型综艺性活动,在央视和天视播出后,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祖籍宝坻
1.黄庄“大户”
2.举家逃难
3.马家老宅
第二章 可敬的母亲
1.母亲的身世
2.父亲去世
3.最艰难的日子
4.让孩子走正路
5.记住程家蒋家恩德
6.母亲的功绩
第三章 优良的家风
1.孝敬为先祖辈传
2.同情弱者疼弟弟
3.平实做人自强不息
4.重视情感的家庭
第四章 故土情深
1.宝坻文化熏陶
2.爱吃家乡菜
3.三幅墨宝
4.两次回家乡
5.两个未竟之愿
第五章 老家人跟他学相声
1.到说唱团学习
2.去山东体验生活
3.曾调我去说唱团
第六章 马东寻根
1.回老家筹办纪念活动
2.到京津新城领金话筒奖
第七章 笑在家乡
1.进京找刘兰芳
2.策划组两次来宝坻
3.细节见真情
4.瑞雪迎晚会
第八章 徒弟眼中的师傅
1.爱才惜才
2.强大的艺术创作力
3.低调处事朴实做人
4.非常热爱观众
5.海外传播相声第一人
6.伟大的艺术家
7.沿着师傅开辟的道路走下去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1.黄庄“大户”马季祖籍天津宝坻黄庄人。他的老家离宝坻城区有80华里。为了探清马季家史,2008年4月2日,踏着满眼的春色,我们驱车来到了黄庄,这里地处大洼深处,是宝坻区乃至天津市的重要农业生态区,道旁两侧水田如织,林木荫荫,水丰草美,鱼米之乡般的生态景色十分宜人,她西傍潮白河东临蓟运河。偌大的村庄就镶嵌在这两条巨龙之间。当你置身这片土地上时,一种灵气便扑面而来。黄庄在历史上就是名村重镇,虽然九桥十八庙的遗迹不复存在,但宝坻县志却足以说明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据宝坻县志记载:“相传明朝永乐年间,由山东过来部分移民在此落户,建成东里子沽,辛庄子,霍家台子,北候台子等几个小村,后来发展连成一片。明朝正德年间,朝廷宦官刘瑾,在此监修‘普照寺’,并把此村封为‘皇庄’,直接为朝廷交粮纳税,故得名皇庄,后改黄庄,沿用至今。”上午9点,我们就来到了乡政府。听说我们来了解马季的家史,时任乡党委书记的张来、乡长康德宏(现任书记)早早把黄庄马姓家族的老人召集到乡里的会议室,期待着和我们见面。76岁的马庸,77岁的马树林,79岁的王哲,81岁的马永林和黄庄村的党支部书记吴奎全都来了。我和区政协管文史的顾胜利赶紧落座与大家交谈起来。马永林老人快言快语:我和马季是同辈,他是我弟弟。我们马家在黄庄是大户。马家的来历我知道的也不多。相传我们马家是从陕西扶风县搬来的。那时朱元璋临死的时候按说应把皇位给他的大儿子朱棣,结果他把皇位给了他的孙子朱允蚊,后来朱棣和他的侄子争位,把他的侄子赶跑了。朱棣后来迁都到北京,可咱们这是退海之地,人太少呀!所以他要移民,陕西、山西各县都要迁民,说是在洪洞县的大槐树底下集合,人都是故土难舍谁也不愿走,可那是国家需要呀!还得有带队的,带队的把人的手都绑上,绑得都不太紧。要是解手方便时,就报告,绑着的手解开,这样才能解手,解完手再给你绑上,这样,“解手”一词儿就这样传下来了,一直到现在。当时这个地方都是荒地,到这就分地。对我们老马家说法不一,大多数的说法是,我们是从陕西扶风郡来的。(马庸插话,是从凤县来的。马永林说,你说的准,还是你说吧。马庸说,你就说吧。马永林接着说。)我们老马家,传说是从陕西来到山东,由山东来到河北邢家坨,就到宁河县了。在宁河东棘坨小流庄,我们马家坟有400多亩地,那大去了,还修有家庙,每到清明,老马家都要到那儿上坟。后来从宁河邢家坨来到了咱们宝坻黄庄。我们马家又分三门,马季跟我们是第三门。东头是长门,西头马广厚他们是二门。马季跟我们这辈是太字,我们俩是近门的本家兄弟。(笔者插话说,咱们马家从宁河邢家坨搬到黄庄有多少代人了?)马庸接过话茬说,这个我有记载,我们是由宁河后辛庄搬来的,在邢家坨立祖是马卓。明朝永乐二年等咱们搬到黄庄是马廷熙,立祖是康熙十一年。上世纪70年代修扬水站,我看见那个碑还立着呢,压在扬水站底下了。马廷熙哥儿仨,还有个叫马廷俭,那个我就不知道了。从马卓立祖,到我们这一代大体是第23代,我和马季不是同辈是爷们,但以后记得有点乱。在黄庄马季是第23代。马永林说,我们老马家排辈分有28个字:“赵、后、树、永、元、洪、太、敏、勉、功、宽、信、正、祥。”别的我就记不清了。马季他爷是元字,名字我记不清了,我见过马季的爷爷奶奶,两个老人在上世纪30年代才去世。马家在黄庄可是大户,过去有大石街小石街,都有我们姓马的。上世纪30年代闹饥荒发大水,好多人都走了,大部分闯关东到了东北。我们马家有个标记,不管你走到哪儿,只要门口贴着“扶风春境”,都是姓马。还有个说法,我们马家和马家见面不能说是当家子,说当家子他不理你,要说我们是一家子才行,我们马家和马家过去不能结婚,这都是老皇历了。我们马家还有两句话,“扶风衍派,春日载阳”。扶风是我们的根,我们马家一代一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春日载阳蒸蒸日上。我们马家人走到哪都要遵循马家的家风——“扶风春境”,纯朴、善良。在黄庄的马家人都非常本分,从黄庄出去的马家人,不论是经商的还是干其他的,都没有出过什么事。笔者说,现在马家的家史我们基本说出了个轮廓。你们在座的大体上全是马家第23代,你们讲的这些最有权威性,别人无法考证。但是要作为史料,还要严谨些。马庸说,我们老马家有三部家谱,早先我看过,“文革”时弄没了,大唐庄镇大张庄马景兴他们那儿还有一个家谱,尔王庄乡李家河有个马家家谱,是线装本,比较全面,但不好找了。大张庄马景兴那儿的家谱原来我看过,也找过他。在交谈中,马庸老人讲了很多史料,他亲自到陕西扶风等地考察过马家的历史沿革,记忆力非常好,也是黄庄的秀才。马庸说,我们马家绝对与皇族有关。为了把马家的家史搞得更准确,我们建议,由马庸老人详细地写一写,在座的都非常同意:“对,让马庸写写,他比我们都强。”马庸接受了我们的请求,利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写出了《马家姓氏渊源》。我们也按照马庸提供的线索,从大唐庄镇小马庄村找到了一个马家的家谱,虽然不够全面,但也能说明,马季在黄庄是马家的23代孙。马姓经马庸书写的翔实资料证明,确实与皇室有着联系。
编辑推荐
《马季生前与身后》:他是中国相声界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为推动中国相声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师。开歌颂型相声的先河,创造了艺术的辉煌亮点;他是宝坻骄子。家乡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故乡也早已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他。就是相声大师马季——一个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伟大艺术家。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