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柯君 新世界出版社 (2009-05出版) 作者:柯君 页数:308
前言
人的一生犹如高楼的建筑,要想把楼房建成摩天大厦,就要打好根基。任何事情根基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13岁是孩子形成人生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正确的人生观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如虎添翼,而错误的人生观将阻滞孩子的发展。没有人生来就是天才,成功人士一般都善于学习和借鉴。伟人与凡人只在一念之差,只有一步之遥,只要一个人善于“察纳雅言,咨诹善道”,就会发现成功离他们并不遥远。没有志向的人生,就好比大海上没有目标的航船,对它来说,无论来自哪个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志向就是一个目标,一个推动自己不断向前、不断进步、不断打破平凡生活的原动力。让我们在少年时就立下远大的志向,让这些良好的品质为我们保驾护航,到达成功的彼岸。13岁,意味着什么呢?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来说,13岁,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即将结束小学的生活,进入中学继续求学。从孩子的心理特征来说,13岁,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已经结束儿童期,进入少年期,并即将踏入青年的初期。从孩子的生理特征来说,13岁,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即将踏入一个高速成长的阶段——青春期。从父母的感受来说,13岁以前,孩子的思维方式很简单,父母的思想通过简单的转化,就可以转变为孩子的思想;13岁之后,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很强,不听管教、我行我素,往往是他们标新立异的方式。13岁,往往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分水岭,这不仅仅是因为从此以后他们即将告别小学生活,进入初中学习,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3岁以后,原本已经成形的个性、习惯,以及智力因素等方面,往往是极难改变的。事实证明,孩子在13岁以前,可塑性往往是最强的。如果这个时候,给予孩子正确的成长课,那么这些优良的品质和习惯,必将伴随孩子的一生,令其受益一生。“不论你的事业有多么成功,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不成器,马上就会有全军覆没的感觉。”这是一位事业有成的父亲在亲子论坛中发出的无奈而沉重的呼喊。这句话,也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无须解释、无须重申,每位家长对此都有着深刻的感悟。俗话说:“树大自然直”,在“树大自然直”的思想支配下,许多父母往往在孩子小时候对孩子的品行不闻不问。而孩子不良行为的出现往往是父母放纵的结果。树大未必自然直!孩子的成长也不能任其自然。人如同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雏形。13岁之前就好比制造瓷器的黏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雏形。日本教育家多湖辉在长期开展实验性教育的基础上得出了这样的理论:遗传有遗传法则,能力有能力法则,能力与遗传法则无关,能力是在不断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获得的。他认为所有孩子由于遗传造成生理上的千差万别,这是事实。但不管怎样,各种能力都是根据出生后的环境条件获得的。与遗传有关的只不过是像哭声有大有小那样,对环境条件的感受程度和适应速度的不同而已。尽管这样,这些不同也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逐渐消失。多湖辉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能力是生命机能的别称。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力在适应环境条件下会发挥出强大的力,这种力,通过训练会产生能力。在他看来,人的生命力即人的生命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单纯的本能的冲动。它只有通过锻炼,本来面貌才得以体现,能力才会产生。因此,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与成才起着主导作用。每个动物的潜在能力,都有着各自的发达期,而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当然,有的动物潜在能力的发达期很长,但也有的动物潜在能力的发达期很短。不管哪一种,如果不让它在发达期发展的话,那么就永远也不能再发展了。例如:小鸡追随母亲的能力的发达期在出生后4天之内,如果在这期间不让它发展,那么这种能力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了。所以,如果把刚生下来的小鸡在最初4天里不放在母鸡身边,那么它就永远不会跟随母亲了。小鸡辨别母亲声音能力的发达期在出生后的8天之内,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不让小鸡听到母亲的声音,那么这种能力也就永远枯死了。相信孩子的本能,让它自生自灭,是一种过分简单和完全不负责任的做法。人非动物,除了身体的成长发育以外,还要有心智的培育。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和引路人,责任十分重大。一般父母对“育”能尽到责任,但对“教”的认识往往不足。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儿童时期的教育是多么重要。儿童的可塑性很大,问题在于怎样去塑造。作为父母,我们拥有一种责任——当个好父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给孩子一个好未来。
内容概要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和引路人,责任十分重大。一般父母对“育”能尽到责任。但对“教”的认识往往不足。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儿童时期的教育是多么重要。儿童的可塑性很大,问题在于怎样去塑造。 人的一生犹如高楼的建筑,要想把楼房建成摩天大厦,就要打好根基。任何事情根基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13岁是孩子形成人生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正确的人生观让孩子在今后的道路上如虎添翼,而错误的人生观将阻滞孩子的发展。 作为父母,我们拥有一种责任——当个好父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给孩子一个好未来。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自信自强,做自己最好 第1课 没有人是完美的 第2课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第3课 缺陷不一定是障碍 第4课 嫉妒恐惧源于不自信 第5课 只有自己可以永远依靠第二章 找到梦想,蓄势等待飞翔 第6课 有目标才能走得远 第7课 清醒地认识自己 第8课 选择属于自己的路 第9课 给生命列一张清单 第10课 跳起来才够得到的目标第三章 为值得的事勤奋努力,创造未来 第11课 只有经历过才有“经验” 第12课 不劳而获不长久 第13课 守株待兔不可能 第14课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第15课 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第四章 乐观向上,跌倒了再爬起来 第16课 风雨过后是彩虹 第17课 微笑着面对逆境 第18课 用耐心迎接成功 第19课 失败是化装后的祝福 第20课 让乐观主宰自己第五章 勇敢坚韧,坚持跑完全程 第21课 没有什么不可能 第22课 从不向挫折低头 第23课 把绊脚石变为垫脚石 第24课 全神贯注的力量 第25课 给自己创造奇迹第六章 自律自省,做自己合格的主人 第26课 制定自己的时间表 第27课 严格执行既定计划 第28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29课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第30课 反省自己才能不断进步第七章 认真细心,不做小马虎 第31课 输在一枚铁钉上的王朝 第32课 粗心是学习的拦路虎 第33课 如果没有下一次 第34课 以求真态度,做踏实功夫 第35课 完美来自于小举动第八章 谦虚谨慎,自满是人生大敌 第36课 小成绩别沾沾自喜 第37课 不要在优势上跌倒 第38课 自作聪明自讨苦吃 第39课 宝剑藏锋的涵养 第40课 优秀,更要低调第九章 诚实有礼,一生的卓越品质 第41课 “狼”真的来了怎么办 第42课 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第43课 做到之前先别夸口 第44课 把人生建立在尊敬的基础上 第45课 没有不重要的人 第46课 自尊是自己成就的第十章 人生是艰苦的,但充满乐趣 第47课 我们有选择态度的自由 第48课 感恩是一种最好的习惯 第49课 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第50课 真正的动机发自内心 第51课 和善的言语成就大事 第52课 成功在于做,不在于得
章节摘录
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家庭曾经十分富有,父亲是个大庄园主。但在他7岁时,自己的祖国发生变故。全家逃到迈阿密。为了在异国他乡生存下来,他在15岁时跟随父亲打工。他的生活很苦,但他始终听从父亲的教导:无论遇到什么事,要自强,要心善。他干过服务生,干过推销员兼汽车司机。由于他勤快、好学,而且不计报酬,老板就把他引荐到更好的公司。从此,他步步高升,最终成为美国商务部部长,他就是卡罗斯·古铁雷斯。卡罗斯·古铁雷斯,他的命运坎坷不平,但他牢记父亲的教导,用自己的双手创建自己的世界。他不一定很聪明,不一定有商业头脑,但他自立自强,以善待人,最终取得了成功。生活对于7岁的他是否定的“No”,但对于现在的他是肯定的“Yes”。自信自强,努力拼搏,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主旋律。如果说努力拼搏是走向成功的道路,那么自信自强就是走向成功的捷径。想要成功,就要自信自强。然而,要想让孩子自信自强,我们做父母的就需要让孩子在生活中细心品味,品味生活的乐趣,品味生活的美好。自信自强,就是成功的捷径。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只要我们的孩子能从生活中的一些微小事开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一句俗语:“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自信自强正是应了这一句话。逢山绕行,逢水逃避,不是自信自强之人的作风。只有逢山开路、逢水搭桥才可谓自信自强。生活是由无数只念珠穿在一起的,念珠就像无数个困难,等着我们的孩子去克服,这需要让孩子变得自信自强;要想让孩子成为生活的强者,更加需要自信自强。自信自强是成功的捷径,我们成长的主旋律。因此,成长中的我们一定要自信自强,做生活的强者,以乐观的心态念完我们生活的这串念珠。歌德说:“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瞧不起自己。”所谓“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自信就如同能力的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到最佳状态。而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一个人的成长如果是沿着这样的积极上进的路线行进,可以想象其积累效果是十分可观的。在许多伟人身上,都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正是在这种自信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并获得最终的成功。有人曾问居里夫人:“你认为成才的窍门在哪里?”居里夫人肯定地说:“恒心和自信,尤其是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确实如此。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人类的记忆力,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一般人的记忆功能只利用了我们记忆潜力的千万分之一,而大多数人却认为我们的记忆水平已经发挥到头了,自己对自己就没有信心,这种消极的观念使得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很好地利用我们的记忆能力。相反,充分的信心则能帮助孩子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来克服困难。自信是从何而来的呢?孩子的自信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和学习中培养起来的。教育学家认为:孩子有没有自信和父母的教育关系密切。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需要父母对孩子多激励,多鼓舞,使孩子树立起一个积极的心态和有潜力可控的概念。父母对孩子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逐渐转化为孩子的自我暗示,遇到困难时说:“你行,你一定能行。”孩子就会潜移默化:“我行,我能行。”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精神,等于为孩子未来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确,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多或少会遇到挫折、困难。旅途茫茫,靠的是自己去努力拼搏、奋斗、进取和把握。然而,遗憾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父母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怕孩子受苦受累,没有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这些处在“温室”里的“幼苗”不知天高地厚,不了解人情世事,没有学会自立自强,最终只会大手大脚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钱,毫不吝惜。如此不自强自立者,一旦脱离“温室”,怎么能经得起人生风雨的考验;怎么能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与挫折?更谈不上如何振兴家业,为祖国为社会作贡献了。自强自立是事业成功的支柱,也是人生的坐标。依赖别人者,心无进取,学无长进,得过且过,碌碌无为,一旦面对挫折与困难,便束手无策;而自强自立者,能够正视弱点,刻苦拼搏,使人生的道路越走越顺畅。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过分照顾甚至溺爱自己的孩子,其实,这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一种伤害。这些父母只是把孩子视为自身的一件附属物,而没有把孩子看做人格上完全独立的一个人。如果把成功比作大厦,那么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就是支撑起成功的柱石。只有自信自强的人,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与毅力,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培养孩子的自强意识,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编辑推荐
13岁,往往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分水岭,这不仅仅是因为从此以后他们即将告别小学生活,进入初中学习,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3岁以后,原本已经成形的个性、习惯,以及智力因素等方面,往往是极难改变的。事实证明,孩子在13岁以前,可塑性往往是最强的。如果这个时候,给予孩子正确的成长课,那么这些优良的品质和习惯,必将伴随孩子的一生,令其受益一生。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和引路人,责任十分重大。一般父母对“育”能尽到责任,但对“教”的认识往往不足。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儿童时期的教育是多么重要。儿童的可塑性很大,问题在于怎样去塑造。作为父母,我们拥有一种责任——当个好父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给孩子一个好未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