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养心道养性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宋天天  页数:305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人人都与佛有缘,人人都有慈悲之心,就看怎样让慈悲之心体现出来。慈悲心是修来的——广行布施是慈悲,救人于危难是慈悲,伸出援助之手是慈悲,心生善念是慈悲,心生同情与怜悯也是慈悲。从礼貌待人到帮助弱小,从为行人指路到给老人让座,都是慈悲心的体现。慈悲心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佛说,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是为慈悲。宽容待人,以德报怨,懂得感恩,广行布施,就是在修福。佛说,心存善念,慈悲为怀,福报自然来。佛说,人之所以有痛苦和烦恼,是因为放不下执著心。放下不是放弃,放下是放下不该有的恶念和贪欲,放下让自己感到沉重的东西,放下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佛说,放下执著心,得轻松之福报。佛说,清静即是福报。世人饱受尘世喧嚣之侵扰,遭受嗔怒怨恨之毒害,难以享受清静之福。只有保持心中安宁,方能摆脱私心杂念,方能修身养性,得清静之福。

内容概要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    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    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慈悲为怀,福报自然来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宽恕别人的过失,就是善待自己  不为小事而执著,是对自己的一种宽容  分享是一种很好的布施  爱整个世界,爱所有的人  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善恶无绝对,仙魔一念间  怀着感恩心过日子  有扇门永远为我们敞开第二篇  放下执著心,得轻松之福报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人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太多  学会忘记一些事  欲望无边,凡事要有度  贪欲是一种毒药  除去自私的欲望,便可以治好痛苦  得失心不放下,难解忧烦第三篇  保持心中安宁,得清静之福报  心地不扫空扫地  大事清楚,小事糊涂  反省是一面明澈的镜子  切不可狂妄自大  发脾气危害大,莫要发脾气  没必要看轻自己  生气发怒,会导致败亡  做个有修养的人  宁静来自内心  名声与尊贵来自干真才实学第四篇  用心做正事,得心安之福报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立志才能成才  不怕不成,只怕无恒  凡事不要急于求成  恒心最为重要  为什么不求自己呢  相信自己,会有奇迹发生  诚信是永恒的美德  贫穷就住在懒惰的隔壁  说得千里路,不如走一步第五篇  懂宽容知忍让,得和谐之福报  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  设身处地地为他人想一想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  与他人友好地相处  律己要严,待人以宽  背后说人坏话是不道德的  学会责备自己  用赞美照亮他人和自己  诽谤他人会先污染自己的嘴巴  为别人点一盏灯  学会倾听会给你带来福气  换种眼光看问题第六篇  拥有真智慧大智慧,得幸运之福报  拥有财富不如拥有智慧  把精力放在要事上  在智慧面前,任何问题都能解决  学会运用智慧  创造机会的人是智者  不要轻易为别人的想法所影响  征服百万雄师,远不如战胜自己  毁誉从来不可听  平平淡淡才是真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第七篇  保持平常心,得快乐之福报  世上最难得的是平常心  祛除心中的杂念  不宽恕别人,是在折磨你自己  必须永远面对现实   珍惜现在就是掌握未来  在勤奋中保持平常心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远离嫉妒的伤害  与其害怕死亡,不如珍惜生命  顺境不一定好,逆境不一定坏  我们只能把握今天  身在福中不知福,失去福时方知迟第八篇  一切随缘,得自在之福报  活在当下,你才是你自己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让一切随它去:做世间自在人  惟有现在才是最实实在在的  快乐和痛苦都不是永恒的  烦恼是自找的  有生必有死,无生即无死  惜缘方是有缘人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第九篇  心中有佛,福报自然来  佛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身边  做人要做个善良的人  满足藏在付出的怀抱里  成人之美,也是成己之美  助人不求回报是最大的回报  留三分余地与人  凡事用心必有收获  要想改变命运,先要改变心态  理想、信念和责任是重要的  羡慕别人不如羡慕自己  活着就是幸运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知足才能常乐  心中有慈悲,魅力自然来

章节摘录

  第一篇 慈悲为怀,福报自然来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恒顺禅师在佛殿打坐时,一个小偷蹑手蹑脚走进佛殿,小偷看到大殿上摆有一袋供僧的米,就伸手拿米。正当他要举步离开时,禅师突然睁开眼睛大喝一声:“站住!”  小偷惊诧地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禅师说:“你拿走佛祖的米,不道声谢谢就走吗?”  小偷一听,转身向佛祖圣像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谢谢!”然后扛着那一袋米大摇大摆地走了。  不久,小偷被官府抓到了。招供之后,衙役把他押来见禅师,问道:“他是否偷了寺庙里的东西?”  “没有呀。”禅师平静地回答。  “和尚,你不用为他隐瞒,他已经一五一十对我们招供了。”  “这个人确实到寺庙拿了一袋米。但是他不是偷窃,而是向佛陀借用的,因为他临走时向佛祖说了声谢谢。”  这个小偷听到禅师如此为他辩白,心里很感动。服完刑后,他就跟着恒顺禅师出家,成了一位很好的修道者。  是什么力量降服了这位小偷?是慈悲的力量。慈悲的力量可以化嗔恨为和平,转暴戾为祥瑞。  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刀枪武器,权位势力更有力量和震撼力的话,那就是慈悲。有一首诗说:“慈心一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只要我们有一念之慈,万物皆善;只要我们有一心之慈,万物皆庆。  佛即慈悲。释迦牟尼佛放弃丁世间的荣华富贵、王位权势,没有武器,没有权力,只是凭着一颗慈悲的心,却征服了当时的全印度。顽逆的提婆达多见到了佛陀,终于收敛了气焰,乖乖地俯首忏悔。凶恶残暴的狂象见到了佛陀慈悲的样子,驯服地跪在佛陀的面前,丧智好杀的殃崛摩罗见到了慈悲的佛陀,终于放下屠刀,皈顺在佛陀的座下。慈悲的力量威猛无比,远胜一般的武器。因为武器仅能威吓人于一时,而慈悲的力量却能绵延至远,无穷无尽。慈悲不仅是抚慰人心的良方,更是救急扶危的圣药。  要激发慈悲的力量,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开放我们心胸的机会。一个老大爷与你攘肩而过,睑上带着悲伤和寂寞的神色,手上是沉重得几乎提不动的两袋东西一打开电视,一个母亲跪在她自杀的儿子的身旁一位老太太指着一小碗汤说,两个儿子不孝,这是她今天惟一的食物  这些景象都能打开你的心眼,让你看到世界上无穷的苦难。当慈悲心涌现的一刹那,不要将它丢到背后,不要耸耸肩,然后很快回到“正常”心绪。不要觉得不好意思,也不要觉得困恼。要保持敏感:运用那一闪而过的善念,集中注意力,让它进入内心深处,观想它,发展它,强化它。这样慈悲就能常驻在你心中。  人类前途的安危与苦乐,维系干人心的慈悲。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慈悲为怀,用我们善良的心把爱传递下去。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心存感激,献出爱心,那么,这个世界将是温暖和谐的。  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  韩信可以说是大名鼎鼎,尤其是他“胯下受辱”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韩信在还没有成名之前,虽然很有才华,但并不恃才傲世,目中无人;相反,他倒是谦和柔顺,能屈能伸,有宽容忍让别人的大度。  有一天,韩信正在街上行走,忽然,拥出三四个地痞流氓挡在韩信面前。他们抱着肩膀,又着双腿,趾高气扬地眯着眼睛斜视韩信。韩信先是一惊,随即便抱拳拱手道:“各位仁兄,莫非有什么事吗?”  其中一个人朝着韩信撇了撇嘴,怪笑道:“哈哈,仁兄?倒挺会说话,哈哈,我们哥儿们有点事找你,就看你敢不敢做啦!”  面对此人的挑衅,韩信依然很平静地说:“噢?不知是什么事,蒙各位抬爱竟看得起我韩信?”  那些人都哈哈地大笑起来。刚才说话的那个人又说:“哈哈哈,什么抬不抬的,我们不是要抬你,而是要揍你,哈哈哈……”其他人也跟着怪声怪气地笑着,并且还指着韩信不停地嘲笑。  韩信看看他们,依旧是一副平心静气的样子,问:“各位,不知小可哪里得罪了大家,你我远日无仇,近日无冤,为何要揍小可?实在令在下如坠雾中,摸不着头脑。”  那人怪笑三声,说:“不为什么,只是听说你的胆子很大,今天我们几个想见识见识,看你到底有多大的胆子,是不是比我们哥儿们的胆子还要大?”  韩信一听,这不是没事找事嘛,故意为难自己,他心中很是气愤。却又忍住了怒火,面上陪笑道:“各位,想是有人信口误传,我韩某人哪里有什么胆识,又岂能跟你们相提并论,我没有胆识,没有胆识。”  那群人轻蔑地望着韩信,听他这样说,依然不肯放他过去。那领头之人突然“当啷”一声将宝剑抽出来,往韩信面前一扔,将头向前一伸,对韩信说:“看你老实,今天我们不动手,你要有胆识,你把剑拿起来,砍我的脑袋,那就算你小子有种。要不然嘛,你就乖乖地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韩信望望地上亮闪闪锋利的宝剑,又看了看面前叉腿仰头而立的地痞头头,皱了皱眉。围观的人们早已议论纷纷,都非常气愤,怂恿韩信去拿剑宰了这狂妄的小子。  韩信暗暗地咬了咬牙,却并没有去拿那把剑,而是缓缓地蹲下身子,从那人的胯下慢慢爬了过去。众人无不惊愕,连那群流氓也怔在那里发呆。而韩信呢?却站起身掸掉尘土,头也不回地顺街道慢慢走去。  从此以后,那群流氓再也没找过韩信的麻烦。后来,当韩信功成名就的时候,提拔当年的那个流氓作了一个小官,那人自然是感恩戴德,尽心尽力。  再来看下面的这个故事。  宋朝的郭进任山西巡检时,有个军校到朝廷控告他。宋太祖召见这个军校,审讯后知道是陷害,就将他押送回山西,交给郭进,让郭进亲手杀了他。  当时北汉入侵,郭进就对军校说:“你敢诬告我,说明你还真有点胆量。现在我赦免你的罪过。如果你能出其不意,打败北汉军马,我就向朝廷推荐你做将军;如果你打了败仗,就自己去投河自尽,不要污了我的剑。”  这个军校在战斗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打了大胜仗。后来,郭进真的向朝廷推荐了他,使他做了将军。  如果你是韩信或郭进,你会怎么做?  人类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叫仇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被仇恨左右着自己的意志,被仇恨烧毁了自己的理性。仇恨使人失去理智,仇恨使人变得心胸狭窄,变得自私与冷漠。  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可以不原谅自己,但一定要原谅别人,更不能有快意恩仇的报复之心。当报复心驾驭了人的灵魂时,人就无法控制自己。从这一刻起,报复者就为自己判了无期徒刑。报复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将剑刺进对方身体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真理。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搞得自己痛苦不堪,轻则自我折磨,重则可能导致疯狂的报复。既往不咎,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人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用善良的本性去化解仇恨,才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才能活得轻松快乐。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感谢你的父母,因为他们赐予你生命感谢你的导师,因为他们塑造了你的灵魂感谢你的遭遇,因为它们给了你勇气,感谢你的幸福,因为它们给你了动力,同时也要感谢给你带来逆境的对手,因为他们让你更加坚强。  在一个自然保护区内,有两种野生动物,它们分别是狼与羚羊。羚羊是一种食草动物,性情非常温顺而且动作敏捷,因此,赢得了当地居民的喜爱;而狼呢?它是一种肉食动物,性情粗暴而残忍,有时会袭击当地居民,每当人们看到凶暴的狼将温顺的羚羊吞入肚中时,都感到非常气愤。后来有人提议:“咱们不如将这些凶残的东西全部杀光,省得以后小羊再遭受它们的气。”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从此以后羚羊再也不必担心它们的天敌——狼了,它们自由自在地享受这美好的生活。可是,由于羚羊没有了天敌,造成它们过度繁殖,保护区内的牧草急剧减少,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更令人遗憾的是,羚羊不再像以前那样敏捷,体型越发肥胖,越来越笨重。  此时大家才意识到羚羊没有天敌是不行的。因此,人们又花了一大笔钱从远方购买了两只狼回来。  在现实生活中,对手犹如狼,使我们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发展自我。其实,有对手并非是一件坏事,他们让你感觉到压力的存在,激发你向前的动力,使你不断地超越自我,达到更高的境界。羚羊与狼的故事就反映了这深刻的道理。  有了对手,才有压力;有了压力,才有动力。因此,在你春风得意之时,别忘了感谢你的对手。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在无形中会激活你的生命,激发你的潜能,让你越来越亮丽,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英勇。可以这么说,每个出类拔萃的人物身边都有一个或几个对手。

编辑推荐

  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是为慈悲。我佛慈悲佛即慈悲慈悲即佛慈悲为怀,福报自然来;放下执著心,得轻松之福报;保持心中安宁,得清静之福报;用心做正事,得心安之福报;懂宽容知忍让,得和谐之福报;拥有真智慧大智慧,得幸运之福报;保持平常心,得快乐之福报;切随缘,得自在之福报;当你落魄时,请保持慈悲之心,你会得天佑之福报,当你功成名就时,请保持慈悲之心,你会得仁爱之福报。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知恩报恩为先,利人便是利己。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  在佛学的世界里,你会了解忍耐不是压抑,你会懂得慈悲不需伪装:体验佛学的智慧,你也可以拥有自在欢喜,欢喜自在。  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佛号经声唤回苦海迷路人。  心中有佛,处处法喜充满。心中有佛,时时心安自在。敢问自己,是否巧附一切形式,反省自己,诸业尽化于无形愿我们皆平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佛养心道养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养人、养心!
  •   用于调节一个人的心态很好。
  •   看书时,常常被告感动!
  •   买来送给嫂子的。具体还不知道怎么样··
  •   学佛就是学做人,更多的生活哲学
  •   看的时候感觉不错,但看后没什么效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