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作者:文景 页数:138
前言
孔子是春秋末期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少“贫且贱”,年轻时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创立儒家学派。 曾任鲁国地方官中都宰,五十岁时升任司寇(主管司法)。后率弟子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长达十三年,但屡屡碰壁。 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相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余人。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他的言行,编成《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孔子把政治与伦理道德结合起来,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以“礼”为依归的思想体系。认为“仁”即“爱人”,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认为“民为邦本”,在政治上强调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同时强调“仁”要以西周的礼制为规范,即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并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借以维护贵族统治和宗法等级秩序。 在世界观上,孔子既承认天命,主张祭祀鬼神,又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实践精神,对鬼神宗教迷信报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并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注重人事和现实。 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承认“生而知之”,但强调“学而时习之”,提倡“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命题;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孔子开创的儒学,自汉代以后,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奉,并经后儒继承和改造,成为整个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孔子则被尊奉为“圣人”、“先师”。孔子的思想学说不仅对中国文化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其影响广及国外,孔子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内容概要
《世界名人画传》丛书选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名人,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勾勒出每位名人的精彩一生,每个人物的传记都向青少年朋友描述一段百味人生,将主人公坚毅的品性、过人的胆略、恒定的信念与执著的勇气展示给你。
读一本名人传记,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之旅,打开了一扇启迪成长的智慧之门。
每册名人传记选有多幅历史照片,真实再现历史场景,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此外,文中出现的各类文化知识、科学常识、典故趣闻等都随文注出,为阅读拓展了无限的空间,也是本套丛书的一大特色。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圣人降世
第二章 学无常师
第三章 初露锋芒
第四章 首创私学
第五章 出游洛邑
第六章 齐国遭妒
第七章 不事贼臣
第八章 应邀从政
第九章 夹谷扬威
第十章 平叛堕都
第十一章 告别故土
第十二章 卫国之行
第十三章 被围匡邑
第十四章 临川叹水
第十五章 宋国之遇
第十六章 游历郑国
第十七章 陈国识箭
第十八章 被困陈蔡
第十九章 离楚返卫
第二十章 回归故国
第二十一章 诲人不倦
第二十二章 笔耕不辍
第二十三章 艳丽桃李
第二十四章 哲人其萎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卫国大夫公叔文子死后,他的儿子公叔戌继承了爵位,因卫灵公不喜欢他,他就与同伙密谋,准备除掉卫灵公、南子及其同党。不料,消息泄露,卫灵公和南子发觉后,就派人前去围剿。公叔戌等人逃至蒲邑,想以此为据点反叛。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公叔戌就派人拦截孔子等人,强迫他们加入反叛的队伍,但遭到孔子等人的拒绝。公叔戌恼羞成怒,就命人杀掉孔子等人。子路等人十分气愤,拔出宝剑和叛军在蒲邑内发生了激战。在激战中,颜刻战死,孔子十分悲痛,抱着他的尸体痛哭不止。不久,弟子公良孺也受了伤。孔子急忙喝住众弟子,要求与公叔戌举行和谈。公叔戌见孔子等人决意不肯跟随自己,又兼有子路等人骁勇善战,便答应双方讲和,但要求孔子等人不得返回帝丘,孔子答应了。于是,公叔戌就令人打开东门,礼送孔子等人出城。刚走出蒲邑不远,孔子就让弟子改道返回帝丘,想把公叔戌企图据邑叛乱的消息告诉卫灵公。这时,子贡问道:“夫子,盟约难道也可以违背吗?”孔子说:“在胁迫下订的盟约,神明是不会认可的。”说着,继续向帝丘奔去。
编辑推荐
《世界名人画传:孔子》编辑推荐:读一本名人传记,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之旅,打开了一扇启迪成长的智慧之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