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2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新加坡) 赖蕴慧 页数:294 字数:300000 译者:刘梁剑
Tag标签:无
前言
近年来中国哲学在海外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全面发展的程度,就以我创办的英文《中国哲学季刊》四十年来的耕耘来说,几乎每一个重要的中国哲学课题都有专门的研究,而每一个重要的中国哲学家也都得到相应的学术关注,更值得称述的是英文《中国哲学季刊》积极地主导地开拓了从中国哲学观点论述哲学命题或课题的研究方法,也推行了从西方哲学及现代哲学分析重建中国哲学的思考,目的在于深入地从不同观点理解与开发中国哲学的资源,同时也深入地引领中国哲学走向现代或后现代的现代。也许传统的中国哲学学者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质疑:中国哲学能够有其自己的特质吗?如从西方哲学语言加以论述不就消解了它的特质了吗?西方分析的语言如何能表达含蓄体验的中国哲学思想呢?中国哲学的境界能够为西方哲学家所领悟吗?回答这些哲学问题的关键在分辨哲学思考的内涵、形式、层次与方向的问题,在如何超越中西历史的语境来发展基于人的,尤其是基于现代人的,深度对生命与真实与价值问题的思考能力。哲学的思考永远是开放的,学习的,回顾过去以趋向未来的,批判现实以建构理想的,永远是要在历史中认识现在、规划未来。也就是永远像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在展翼欲飞。从一个世界的角度看哲学,无论中西,都面对着横贯中西、穿越古今的问题与要求。西方哲学的发展是如此,中国哲学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的呢?《中国哲学季刊》的创立本来就是在这样的反思的基础上建立的,是走向中西交流与促进中西沟通的。所谓中西比较也是从这个观点出发的,并没有为比较而比较的比较哲学,比较哲学的意义与价值都在开放与开展哲学的思考,解决人类存在于生活的自我理解、相互理解以及对真伪是非、可信不可信的知识与价值的问题。基于以上所述,《中国哲学季刊》可说见证了中国哲学在西方发展的情势。四十年来中国哲学在海外与国际的发展显然不是偶然的,而是一个哲学理性与一个哲学理想的推动与发酵。其影响所及的最大成果就是中国哲学在英语世界中作为一个学科的建立。平心而论,这也是我五十年致力中国哲学重建在英语世界发生影响的一个引以为傲的成果。有此背景的了解,如何把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哲学学科的内涵表述出来是有重大意义的,如何把近年来海外中国哲学有关课题的分析与比较综合的方法与个别成果表述出来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时代工作。在这两方面具有一般代表性并具有导论特色的著述之一的就是赖蕴慧(Karyn Lai)博士的这本由她英文原著翻译出来的《中国哲学导论》。首先要指出,赖博士是研究中国思想史出身的,早期的关注是老子哲学,因之对西方学者研究老庄与道家的观点与方法是熟悉的。由中国早期思想史走向中西比较哲学反映了她对中国哲学在西方尤其美国方面的关注,不但把她最有心得的文章寄给了《中国哲学季刊》得到赏识,而且被邀请作为2006年该学刊第五期的组稿人。她也积极参加了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得到授权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成功地主办了第十三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议。赖蕴慧博士的这本书的内容虽不能说涵盖中国哲学所有重要部分,但却呈现了中国哲学中最基本的哲学课题,重点放在先秦的儒、墨、道、法、名诸家的论述方面。从一个历史的角度看,这五家的论述中自然也是最重要的中国哲学的奠基精神所在。此处只说本书的特点:本书的特点乃在运用了西方哲学的分析理念以及比较哲学的观点来讨论中国哲学中基本的命题,是把古代的中国哲学家当做现代学者来讨论的。为此就必须做出对中国哲学家合理而又深刻的解说与诠释,才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难与适当的解答。由于这本书基本上是一本大学教科书,我们不能期待它对每一个课题都有详尽的讨论,但却可以从中看到分析方法的运用以及对逻辑思路的彰明。当然作者并不想刻意地把中国哲学的命题形式逻辑化,其目的在于提出新的见解或相应的或不同的看法。这也是和传统的中国哲学的史的论述不同的,因此也不同于中文著述中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当然参考中文的资料也是较少的。在海外中国哲学的大背景下,也许这并非弱点,而是特点。此一特点也有其优点的部分,那就是提出了一些新的基于西方学界讨论的观点与解析,与当今我说的英语世界的中西比较哲学的主流中的论辩密切接轨。举例来说,讨论孔子的礼与仁的概念与意义,作者所关注的是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以挑战西方伦理学的理想伦理模型。又如对道家的“道”的讨论,发挥了道作为方法与过程的性质,而不是仅仅重视道的统一性的含义。也就是把所谓真与求真之道的密切关系显明出来,凸显了西方把真理与方法对立起来的观点。我必须说,作者的这一批评倒是与伽达默尔的观点相合。但如果我们进一步看,道的方法性不一定能帮助我们达到道的本体性,但我们往往未能认识道的方法性却正是道的本体性的一部分。作者对法家也有涉及时代性的讨论,主要指出君与臣在管理上的冲突问题,是有现代管理学的意义的。至于对后期墨家在逻辑上与科技上的贡献,作者也十分关注,讨论得也比较精细。显然,没有当代中西方学者对墨家逻辑与科学思想的研究做基础,这样的讨论是难以想象的。作者对佛学的讨论则更偏向于历史的陈述。此书最有特色的,也是最受我的学术观点影响的,是第一部分对《易经》的表述。此书英文原稿在2007年为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接受审稿之时,我被邀请作为审稿人。我当时就指出一本对中国哲学叙述的书是不可以忽视《易经》的地位的。我对赖博士说,《易经》是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我于1986年在山东大学举办的国际易学大会的主题演讲中就提出了这一观点,当时就受到大批学者的支持。嗣后我在多处发挥,我的论述也见之于2006年我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易学本体论》一书。我更向赖君指出《易经》的哲学框架是中国哲学发展的原型与理解的基础。我很高兴赖君接受了我的观点(另有英文《中国哲学导论》也受到我的影响,却未表明出处),因而在她书中体现了《易经》作为理解模型的说明。她在导言中说明了,并在第十章里论述了易学在汉代中国哲学中的影响。显示出我的这一观点的重要性。最后,我必须说这是英语世界中一本具体表现中国哲学精神的好书。可以雅俗共赏,尤其可以作为有志沟通中西哲学与致力中国哲学现代化与世界化(这是我提出的重建中国哲学的一本书名)的学子们参考的对象。我在此郑重地大力推荐!成中英2012年9月19日序于夏威夷大学主校区,檀香山
内容概要
本书是新近出版的一部综合展现了西方中国哲学研究成果的优秀著作。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中国轴心时代诸子学说以及中国佛教,主要探讨了儒、墨、道、法、、名、《易经》、佛学的核心概念、主题以及论辩方法,描述它们之间的交互影响以及一些观念在后世经学者阐释的流转传承。本书并不求全,而是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哲学的内涵与特点,并以之检视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核心思想,使之超出历史语境而具有普适特点,呈现出富有生机活力的面貌,令读者产生与古贤直接对话之感。
本书列出了中国哲学经典的优秀英译本目录以及大量英语研究文献,可供读者按图索骥理解西方中国哲学研究的境况和脉络。
作者简介
赖蕴慧(Karyn L.
Lai),新加坡人。先后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人文学院哲学副教授。兼任《中国比较哲学》(Chinese
Comparative Philosophy)、《哲学指南》(Philosophy
Compass)杂志编辑,《索非亚:国际宗教哲学杂志》(Soph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形上神学与伦理学》(Metaphysical Theology and
Ethics)助理编辑,《中国哲学季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书评编辑,国际中国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hinese
Philosophy)咨议委员会委员。另著有《师法中国哲学:相待与处境化自我的伦理》(Learning from Chinese
Philosophies: Ethics of Interdependent and Contextualised
Self)(2006)。
刘梁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中西哲学比较。2006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师从杨国荣教授。出版专著一部(《天?人?际:对王船山的形而上学阐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译著一部(《知识与文明》,Barry
Allen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西方中国哲学的发展与表述 成中英
前 言
历史年表
第一章 中国哲学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起源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特质
修 身
理解自我:关系与情境
和 谐
变 易
《易经》哲学
哲学运思
延伸阅读建议
第二章 孔子与儒家的仁和礼
第一节 《论语》
第二节 仁
仁与爱
仁与儒家金律
仁与人际关系的培育
仁与伦理智慧
第三节 礼
第四节 仁与礼
仁为本
礼为本
仁礼相待
第五节 当代哲学论争中的仁与礼
延伸阅读建议
第三章 儒家的人文化育论:孟子与荀子
第一节 孟子:人性之扩充
第二节 荀子:对行为的调控
礼与法
正 名
第三节 天道与人道
第四节 个人修身与社会平治
第五节 性格发展与技艺培养
延伸阅读建议
第四章 早期墨家哲学
第一节 墨子十论
第二节 集体之善的最大化
第三节 法
延伸阅读建议
第五章 早期道家哲学:《道德经》的形而上学
第一节 道家哲学的起源和早期道家文献
第二节 道之为实在:探寻新的实在
第三节 对反:相反相成
第四节 德与个人的整体性
延伸阅读建议
第六章 早期道家哲学:道,语言与社会
第一节 道,语言和社会教化
第二节 无为
无为与为政
无为与为学
第三节 自然与无为的伦理学
延伸阅读建议
第七章 名家与后期墨家
第一节 名家的论辩
惠 施
公孙龙
第二节 后期墨家
辩
言,名与命题
科学论述
实践兼爱:效益主义道德
第三节 中国早期的语言哲学
延伸阅读建议
第八章 庄子哲学
第一节 《齐物论》中的认识论问题
第二节 对庄子怀疑论的诸种诠释
第三节 技艺的培养
第四节 《庄子》哲学的意蕴
延伸阅读建议
第九章 法家哲学
第一节 三个基本主题:法、术、势
法:准则与刑法
术:管理臣下的技艺
势:权力
集大成者韩非
第二节 法家哲学中的论争
人 性
民:普通民众的角色
善人与善法
臣:官吏体制
隐密,权力与知识控制
治国与人文发展
延伸阅读建议
第十章 《易经》及其在中国哲学中的位置
第一节 《易经》的经与传
第二节 汉代的综合与关联思维
第三节 关联思维:《易经》的精神
观察的首要地位
整体及周遍的视角
辩证互补的二元论
关联思维与感应
对卦义和其对应关系的诠释进路
恒变与常动
《易经》之为行动指引
第四节 《易经》的影响
延伸阅读建议
第十一章 中国佛教
第一节 佛教思想要义
第二节 佛教传入中国
第三节 公元5、6世纪的中国佛教
三论宗
唯识宗
天台宗
华严宗
禅 宗
第四节 中国佛教
延伸阅读建议
后 记
征引文献
译者感言
出版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在随后的讨论中,我们将看到,中国哲学的立场既不是“集体主义”也不是“个人主义”。相反,中国哲学倾向于设想主体或个体间的相待相依,对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重叠的讨论甚多。这一点提醒我们,仅仅从自私自利或屈己为他的角度想问题都是矫揉不实的。这一点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物的关系,以及人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位置。中国哲学并不缺乏个体成就的观念。不过,个体的成就、创新、智谋与其错误与缺点一样,都只能从个人在制约环境中的位置出发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当然,这并不是说环境优先于个体,因为个体可以变换其环境。这样,个体并不先于整体,反之亦然。 和谐 对于早期中国思想家来说,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头等大事。中国哲学首度勃兴的“百家争鸣”时代就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持续五百年之久。思想家殚精竭虑,劳心探究何种制度、方法或途径可以确保稳定与和平。按照儒家的理想社会观,良好的关系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从家、国关系看,家是小宇宙,国是大宇宙,后者包含良性的人际关系,导人向善的制度,其治理者则是仁君圣王。墨家不赞同儒家之说。他们担心,儒家注重私密关系,这将诱发结党营私而非利他主义。墨家认为,从国的立场看,有必要培育兼爱,即人人关心他人。儒家的路子提倡培育特殊关系,它实际上滋生了对特定群体的忠诚。在墨家看来,其后果显然是家、国之间的战争。墨家确信,实现和谐的途径在于法制化。他们相信,有法很重要,有法才能确保人们有同等的待遇。换言之,法是有利于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建制。在这些方面,法家赞同墨家对法的看法,但他们对法之目的、实施的理解却大不相同。墨家试图通过“法”实现利他主义,法家则把法视为控制百姓的工具。法最终服务于巩固统治者的权力。辩者同样重视统一,这种关注是从早期墨家那里而来的。辩者的宗旨,在于通过解决分歧来确保学说与信念的统一。他们相信,争论的根源在于概念及其运用没有界定清楚,因此,一旦澄清词语和词语所指对象之间的关联,争论就可以解决。 在早期思想家之中,道家特立独行,对社会秩序与齐同心怀疑虑。道家哲学信奉多样性与多元化,常常思及自然界中的自然种类与事件,在解释事件和进程时质疑人类中心论和化约论。道家哲学文本表达出一种现象混杂不可预测的感觉;诸种事件挑战着人类厘清、掌控与操纵现象的企图。《庄子》看起来甚至赞颂不同个体与观点间的差异所造成的驳杂凌乱。不过,和谐依然是道家哲学的一个重要旨趣。当然,与其他哲学不同,它并不认为整体和谐的前提条件是消除个体差异。在道家看来,其他思想家统一差异、将之系统化的努力事实上只会导致分裂与混乱。与之相反,以道家观之,和谐乃不同观点之间活泼的交流。尽管与其他思想流派之间有着根本分歧,道家哲学同样追求在多元之间最终实现和谐共处。《道德经》不断提到,道无所不包。《庄子》也特别关注任何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否会勉强把多样性同一化。中国哲学的整体视角有很多在哲学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从总体的角度看,不同个体、存在者与群体间的关系是不可化约的。换言之,总体不止是部分的总和;对总体的恰当描述必须考虑到个体、个体与他者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总体中的位置。
后记
出版后记为什么要引进一部外国人写作的中国哲学导论?本书自出版以来,迅速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和认可,仅次于冯友兰的经典著作《中国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而这已经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作品了。究其原因,本书在它所讨论的范围——中国轴心时代的诸子学说以及中国佛教——内,做到了以自身的问题意识为框架,广泛吸收世界最新研究成果,为读者展现了近几十年中国哲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发展概貌,以及以西方哲学和比较哲学视野关注中国哲学所产生出的新见解。用西方哲学的概念和体系来考察中国哲学,会不会南辕北辙?作者深知这种做法可能造成误解,因此特别说明此举只是为了凸显中国哲学的特质。正如黑格尔所说:“在纯粹的光明中如同在纯粹的黑夜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单纯只以中国哲学或西方哲学视野做阐释框架,很难将中国哲学的特点呈现出来。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将会不断发现,中国哲学典籍在转译为英语时,很多术语都很难找到十分恰当的对应语词,恰恰是在这种格义的过程中,生发出了许多有趣且有意义的哲学问题,而对这些存在于罅隙之中的问题的追问和解答,正如使用一个放大镜来观察中国哲学的细部,以前习焉不察的地方又重新焕发出吸引智趣的诱人光芒。因此,书中引用经典原文的地方均附上了英译,以供读者玩味琢磨。在我们经历了反传统,追随西方现代、后现代,然后又逐渐认识到需要回归经典的过程后,引进这样一部认真讨论中国哲学的著作,也许能为读者带来一个返本开新的新契机、新角度。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者文笔清晰流畅,在关注哲学观念的同时,对诸如文本不同层面的作者归属问题这种文本复杂性异常敏锐。对于任何关于中国哲学的大学本科课程来说,本书都是一部非常有用的教材。 ——信广来,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院长 本书清晰流畅、论证充分、剪裁合理,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观念及其准确定位。可读性非常高,对那些对中国人文精神感兴趣的学生非常有激发性,尤其值得推荐给中国哲学导论课程做教材。 ——成中英,国际中国哲学学会荣誉会长 尽管本书没有对中国哲学的各个时期和中国哲学史的全部人物、流派等等做详尽的考察,但却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哲学的内涵及特点,这是本书的特点和意义。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所所长
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导论》列出了中国哲学经典的优秀英译本目录以及大量英语研究文献,可供读者按图索骥理解西方中国哲学研究的境况和脉络。
名人推荐
作者文笔清晰流畅,在关注哲学观念的同时,对诸如文本不同层面的作者归属问题这种文本复杂性异常敏锐。对于任何关于中国哲学的大学本科课程来说,本书都是一部非常有用的教材。——信广来,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院长本书清晰流畅、论证充分、剪裁合理,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观念及其准确定位。可读性非常高,对那些对中国人文精神感兴趣的学生非常有激发性,尤其值得推荐给中国哲学导论课程做教材。——成中英,国际中国哲学学会荣誉会长尽管本书没有对中国哲学的各个时期和中国哲学史的全部人物、流派等等做详尽的考察,但却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哲学的内涵及特点,这是本书的特点和意义。——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所所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