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页数:413 字数:636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师专业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为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并落实“凡进必考”的教师招聘制度。这种准入制度,为广大优秀高校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任教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彰显了社会公平与正义,有助于从实质意义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然而,关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测评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使用什么样的形式,考查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更好地选拔优秀人才到教师队伍中来尚未建立科学的规范。面对这种境遇,很多考生无法理清招教考试的头绪,无法有效应对考试,与教师职业失之交臂。 为帮助广大考生把握考试脉搏,在短时期内有效提高考试成绩,中公教育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组织相关专家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内容完备,体系健全 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以笔试和面试为经纬线,结合中小学不同学段的特点,架构起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为主,辅以普通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新课改、教师职业道德、教材教法、教学技能、面试答辩、说课、试讲有机结合的庞大体系,使考生一书在手,知识尽有。 浓缩考点,深入浅出 本书在全面囊括各地各类教师招聘考试的所有考试内容基础上,从最基本、最重要的考点入手,深入浅出地向考生讲解各个知识点,使考生对知识点有足够透彻的印象和理解,烂熟于心。 讲练结合,实用高效 本书在深入把握考生备考需求的基础上,追求讲解的清晰透彻,既有深度的理论知识分析,又有精彩的典型真题分析,并在章节内容之后配以2013试题猜想,力求使考生学练结合,及时查漏补缺,稳步提升应考能力。 体例新颖,直观明了 本书编著者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考生的阅读习惯,对于重要考点,采用知识结构图、下划线等直观形式做出明确标注,使考生一经过目即了然于胸,以最短时间收最大之功效。 “追求卓越,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一直是中公教育的创业理念。殷切期待广大读者对丛书提出宝贵意见,促进我们更快成长,让丛书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感谢您对中公教育的长期支持,祝您梦想成真!
内容概要
高度契合大纲 灵活渗透考试
浓缩基础考点 讲解清晰透彻
曲线重点提示 真题经典回放
精配章节习题 提高备考效率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013试题猜想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2013试题猜想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第二节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第三节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节 中学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2013试题猜想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三节 我国中学教育目的及其培养目标
2013试题猜想
第五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和发展
第三节 义务教育制度与终身教育制度
2013试题猜想
第六章 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 学生
第二节 教师
第三节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2013试题猜想
第七章 中学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第二节 课程目标
第三节 课程设计
第四节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第五节 中学课程设置
2013试题猜想
第八章 中学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第二节 教学过程
第三节 教学原则
第四节 教学方法
第五节 教学的组织形式
第六节 教学评价
第七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2013试题猜想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中学德育概述
第二节 中学德育过程
第三节 中学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2013试题猜想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
第二节 班级管理
第三节 班级活动
2013试题猜想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
第三部分 心理学
第四部分 新课程改革
第五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
第六部分 教育法律法规
第七部分 公共基础知识
章节摘录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考察和认识,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一、教育学思想的萌芽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1.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有充分的反映。 (1)教育对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所以他的弟子中既有贵族,也有被称为鄙人的下层人士,也有像颜渊那样的贫穷的人。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对我国教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使不少处于下层的人士也能有受教育的机会。 (2)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君子,这是德育方面的要求。《论语,子张》中说“学而优则仕”,则表现了孔子教育目的的另一个方面,为社会发展培养政治家。 (3)教育作用 《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4)教学原则和方法 ①乐学与立志 孔子认为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他认为学习的成败与立志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学习必须有恒,必须立志于学,才能使学习坚持下去。 ②学、思、行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说明孔子不仅重视学习,而且也重视思考,而且看到其中的辩证关系。同时孔子也看到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 ③启发诱导 《论语·述而》中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 ④因材施教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教,使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13中公版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中学-教师招聘考试 PDF格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