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朱维毅 页数:366
Tag标签:无
前言
在我1988年首次出国时,德国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莱茵河两岸的风光,不是高速公路上的飞速车流,也不是和中国廻然不同的城市和民风,而是一座位于西柏林中心位置的特殊建筑--纪念教堂。因为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座宗教建筑能够像这个教堂一样引发出人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强烈联想。主钟楼高达113米的纪念教堂曾是德意志帝国首都柏林的最高建筑,全称为“威廉皇帝纪念教堂”。这座带有哥特风格的新罗马式建筑是德皇威廉二世为纪念他的祖父--德国的开国皇帝威廉一世而建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均由威廉二世亲自督管,工程所需的680万金马克来自德国各省财政和私人投资,工程开始的年份选在德意志帝国统一后第20年的1891年,建筑奠基的日子3月22日是德皇威廉一世的第94个诞辰日……所有这一切,都为这座建筑罩上了一层超乎宗教意义的耀目光环,使它承载了铭记开国君主,展现民族自豪和弘扬德意志传统的意义。1895年9月1日,德皇威廉二世亲自主持了纪念教堂的竣工揭幕典礼。隆重的盛典令帝国一时轰动,新罗马式的建筑风格在全德随之风靡。无人能够料到,这座建筑会在半个世纪后被来自东、西两个方向的敌人的轰炸机和火炮夷为一片废墟。而这场由德国发动的世界战争的起点,正是纪念教堂问世44年后的9月1日。战后,纪念教堂的残存部分被保留了下来并经过整体加固,它变成了一座汇集着辉煌与黑暗、胜利与失败、光荣与耻辱、骄傲与自省的永久性历史建筑。教堂的纪念指向已不再是那位完成了德国统一大业的开国君主,它无声却持久地提醒着人们永记一段历史:那场改变了德国和世界命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图0-1:柏林西区的标志性建筑威廉皇帝纪念教堂的今昔对比。1943年11月盟军空军对柏林的大轰炸,1945年4月苏军在柏林战役中的炮击,使纪念教堂受到毁灭性破坏,废墟之上只站立着已经被揭了顶盖的钟楼。1957年,西柏林政府开始讨论重建纪念教堂的工程方案,大多数柏林市民支持把68米高的钟楼残骸部分加固保护下来。重建工程于1961年结束,纪念教堂从此成为一座向德国后人警示独裁危害和战争教训的独特建筑。那么,历经“二战”的德国人记住的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呢?在那场空前的人类战争浩劫之中,德国周边的国家除中立国瑞士之外全部遭到德国的攻击和控制;德国的战争对手包括了欧洲的所有工业大国(包括战争后期倒戈的意大利)和美国、苏联两大国际超强力量;德军的进攻矛头北及丹麦、挪威,西指英伦三岛,南抵北非沙漠,东至莫斯科城下,其军事扩张的规模和韧性几乎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德国国防军开世界战争史中装甲闪击战和空降兵作战之先河,发动了空前规模的陆军围歼战、城市包围战、水下潜艇战和空军大会战,及至在人类战争史上首次把导弹应用于实战…… 后记 中、德之间的历史积怨非浅。 1897年,德皇威廉二世借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巨野县被杀事件电告远东舰队:“中国人终于给了我们期待已久的理由。舰队立即驶往胶州湾,占领该处村镇,并采取严厉报复手段。”次年,德国迫使清政府签署《胶澳租借条约》,从而占据了胶州湾,并获得在山东的开矿和铁路铺设特权。 “庚子之乱”时,德国派出的侵华远征军人数前后总计达到2万,形成了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大规模的海外军事行动。在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来自柏林的统帅瓦德西发动了46次对中国抵抗力量的讨伐行动,其中有德军参加的行动达35次。在中国根据《辛丑条约》必须赔偿的4亿5千万两白银中,德国获得了其中的五分之一。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和德国都分处对立的国际阵营。 中、德之间之间似乎又存在着某种缘分。 从19世纪下半叶起,积贫积弱的中国把欧洲的后起之秀德国视作富国强兵的榜样。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张之洞率先借用德国建制和德国教官来组建新式军队,李鸿章也曾选择德国的克虏伯大炮来加强中国的海防,并完全采用德国战舰来装备中国的北洋水师。 1876年,清政府派遣淮军的军官到德国留学,卞长胜等7个年轻人成了中国最早的陆军留洋学生。 在一次次探寻民族振兴的出路而又一次次遭受挫折的情况下,中国的一代知识精英在20世纪20年代接受了诞生于德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民众的命运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很少有人知道,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对中国最大的境外援助竟是来自德国。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和战争的初期,世界列强对日本的侵华计划大多持观望态度。美国乐观日本与中、苏两国为敌,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军援请求置之不理。苏联为免遭日、德两国东西夹击的威胁,也曾经希望日本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苏联不仅拒绝了中国提出的对日出兵请求,还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同时宣告:“苏联誓当尊重'满洲国'之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并就此停止了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留德学者陈仁霞曾在研读大量历史档案的基础上完成了一篇题为《中德日三角关系研究》的博士论文。她在这篇论文中揭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在抗日战争的前夕和爆发后的初期,德国曾是支持中国抗日的第一国际力量。 为了避免中苏两国出现结盟,促使日本在远东地区对苏联形成有效钳制,主导纳粹德国外交部、国防部和经济部的德国传统精英派分子曾旗帜鲜明地反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七七事变”爆发3星期后,德国外交部在一则工作训令中指出:“因为日本阻碍中国之团结统一,导致了共产主义在中国之成长与蔓延,而其最后结果将驱使中国投入苏联怀抱。日本因此不能期望获得德国的支持。” “九一八事变”爆发5年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战争已迫在眉睫。1936年,德国曾协助中国的国民政府制定了一个在华南和华中建立新经济中心的《中国工业发展三年计划》,以应付日本可能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根据双方秘密签署的信用借款合同,德国应在随后5年中每年向中国提供价值2000万马克的军火和机器,中国则在10年内每年向德国提供价值1000万马克的农业、矿业产品用于还贷。 1936年,中国从德国订购军火的数量占据中国进口军火总额的80%以上。在“七七事变”爆发的1937年,由德国军事顾问团培训的30万中央军成了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寇的绝对主力,而在这一年里由德国输入中国的军火数量在全世界占据第一位。面对头戴德制M35钢盔,手持德国武器,以德国顾问传授的战术与之作战的大批中国军队,日军恍惚感到正在进行的是一场对德国人的战争。在日本的一再抗议和退出《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威胁下,德国在1938年决定停止对中国的军火供应,同时撤回了德国军事顾问…… 在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强国成为中国发展的主旋律之后,人们渐渐发现,德国又一次成为了中国在欧洲的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而中国则成为了德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最大投资市场。 诚然,国际关系的构成从根本上说是以利益需求为基础的,刻板而务实的德国从来都不会致力于和世界上哪一个国家谋求“万古长青”的友谊,或者希望“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中德两国透过一个多世纪的往来获得了一个共同的经验:长期以来在中德之间总是利益的互补明显大于利益上的冲突。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中国人特别瞩目德国。而要认识今天的德国,就离不开了解那两次震惊世界的大战,因为那段历史卷入了所有的德国人。当代德国人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二战”老兵的后代。 在柏林,我接触过很多对德国充满兴趣的国内来客。但说起德国,他们全部的历史知识似乎只有一个“二战”。一位工程师出身的国内处长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说出古德里安、隆美尔、凯瑟林等一连串德军名将的名字,还能对德军抢在英军之前登陆挪威、在进攻荷兰时首次动用伞兵占领要地、绕过马奇诺防线以装甲部队突袭法国、在东线一次俘获苏军60万人的大包围战等等德军经典战例如数家珍。很明显,他对欧洲这场浩劫的解读更多的还属于一种基于个人爱好的战史和战例欣赏。 的确,波澜壮阔的战争在旁观者的眼中不乏娱乐性,对热衷军事,崇拜强人和喜欢刺激的人来说尤其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之所以能打得如此激烈、残酷和持久,德国军队的素质、装备和耐力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轴心国军队的最高作战能力是由意大利军队来代表的,那么这场战争极有可能在爆发一、两个月后就彻底结束了。 战争的延长,换来的是资源和生命的持久而巨大的消耗,在近六年的战争中,欧洲死掉了近4000万人,被摧毁的城市和村庄不计其数。无论是走向胜利还是走向失败,在这场大厮杀中扮演主角的各国军队走过的都是一条血路。也只有对这些惨痛代价毫无体验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二战迷”,“德军迷”,“希特勒迷”,甚至是新纳粹分子。 纳粹离我们有多远?普遍的认识是:人类历史上这黑暗一页已经永远地翻了过去,“二战”后的世界已不存在滋生纳粹的社会土壤……对此,在美国加州帕罗奥多市的库伯利高中任教的罗恩.琼斯先生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纳粹和在民主社会中生长的年轻人之间其实只有5天的距离!1967年,历史教师琼斯为帮助他的学生们理解什么是纳粹主义而精心安排了一次“教学实验”。他提出了“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的口号,以严格的纪律约束学生,在班里大力鼓动集体主义精神,并成功地让学生们把自己视为精神领袖。在他的带领下,自豪而亢奋的学生们不仅统一了思想、着装和行动,还组成了一个名为“浪潮”的团体。他们的“领袖”琼斯为这个团体设计了一个标志性的动作:用右臂从右往左划出一个波浪状的曲线。“浪潮”的扩展是神奇的,学生们四处发放传单,积极扩大组织,很快就从20人变成了200人。 ……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视角独特、素材新颖、内容生动、思考深刻的纪实类“二战”文学作品。作品从被人们遗忘的“二战”战败国德国参战军人的视角切入,在丰富的照片和历史资料的配合下,通过展现一批德国参战老兵对战争和及战争中个人命运的回顾和感悟,为读者打开了一幅完全另类而又十分生动的历史画卷:德国兵记忆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伴随着这批老兵的陆续离世,本书的历史价值更显得弥足珍贵。
作者简介
朱维毅,籍贯江苏,长于北京,“老三届”初中生,文革期间两次从城市赴山西榆次插队,前后历时7年,至今仍用“太行山人”作为网名,1975年以工农兵学员身份开始学工,毕业后分配山西工作,1980年考取硕士研究生再返北京,1988年赴联邦德国留学,4年后在柏林工大获博士学位,其后开始了“工——商——文”三级跳,逐步将事业回归到自幼喜爱的文学创作,其发表作品多涉及中德间的文化互动。曾出版图书《留学德意志》、《寻访二战德国兵》等。
书籍目录
前 言第一章 国家在召唤 崛起 义务—无法选择 为“保卫祖国”而战第二章 走向军营 铁打的营盘 军官苗子 “纯爷们”的烦恼第三章 血肉之搏 “大德意志师”一兵 永恒的伤痛 小连长 重创第四章 硝烟轶事 败军的“杰作” 好运大兵 命运路线图 恐高的飞行员 画笔写春秋第五章 纳粹卫队 我们是“多国部队” 曾经骄傲 精英梦破 恐怖双闪电第六章 孩子兵 临危受命 “婴儿师”的覆灭 教授的往事 在战火中成人 海岛小兵第七章 燃烧的家园 火从天降 后方少年的记忆 小城之灾第八章 战火中的女性 国防军女助手 按计划成长 妻子在后方 大逃亡第九章 “卖国”英雄 大将之家 是英雄还是叛徒? 独目刺客之沉浮第十章 铁丝网记忆 “莱茵大营”之谜 目标-西伯利亚 穿越炼狱 人性的光辉第十一章 远方回声 阵亡通知书 前线寄来的遗书 伏尔加河畔的追寻第十二章 解放者 从卡庭惨案到大驱逐 胜利之师在行动 战利品-女人第十三章 另类解读 德军面面观 国防军之罪 “澄清派”的追问 游击队之歌第十四章 再生之路 从“零点”起步的日子 精神的崛起后记
章节摘录
我曾和一个快言快语的老者聊起过“二战”。老人19岁时曾作为德军 坦克兵参加了从比利时阿登山区突入法国的闪击行动。说到那场战争,他 居然至今还是豪气万丈:“扫平西欧大陆,把英国人赶回海岛,我们一共 才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德国最后输掉了战争是因为战线太长,树敌太多 。如果只是一对一地干,我们不怕任何对手。” 哥廷根的退休律师库斯特纳在1943年曾在斯洛文尼亚和游击队作战并 负伤。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城养伤时,医生问他是不是吐过血,他坚决予 以否认,原因是他害怕因此会脱下这身军装。1944年9月,他在接受完预备 军官的培训后,和两个弟兄一起被派赴拉脱维亚,被送进北方集团军群的 陆军41团1营的预备队。他们3人刚一报到,预备队就投入了战斗,最后全 营打的只剩下70人, 3个一起投入战斗的小伙子一死两伤,他就是受伤者 之一。说起这段故事时,老头居然还是谈笑风生,而且向我强调说:“我 在战争中从来就没有产生过恐惧的感觉。我喜欢当兵,喜欢打仗,那是男 人的活法。” 不来梅的老兵奥克尔给我讲过他的连队在德国投降时的经历: “1945年5月初,柏林战役的结局传达到了丹麦,我立即集合全连, 含着眼泪向士兵们宣布:'在保卫柏林的战斗中,我们的元首站在勇敢的德 国军人的最前列战死了。'我们准备继续作战,但很快就接到了停战投降的 命令。当时英国人没有赶到丹麦,而丹麦人又不敢惹我们,我们必须自行 返回已经认输的德国,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的英军缴械。 “在回德国之前,我们在驻地举行了一个象征性的停战投降仪式,地 点就在丹麦西海岸的埃斯比约的国王纪念碑旁。英国来了一个新闻报道组 在那里架起了电影机。我要求全连抖擞起精神来,戴好钢盔,步伐整齐, 武器上肩,一路高唱《弟兄们走向太阳和自由》这首歌进入了指定场所。 这首歌的第一段歌词里有一句是:会有复仇的一天,我们将获得自由!就 这样,我们带着武器,保持着建制返回了德国。我们白天走路,晚上露宿 ,沿途的生活物资供应都由英国人负责。一路上,队伍里开始传开了一条 小道消息,说是英美两国就要和苏联开战了,我们将被派去协助战斗,帮 助盟军去夺回被俄国人占领的德国土地。从我们当时编制未动,武器在手 的事实看,这个谣传似乎有它的可信性。但是进入德国后,我们就被要求 交出武器。三个月后我就被释放回家了。” …… 和老兵接触多了之后,我常常会发现一些有规律性的现象。比如,上 述“气宇轩昂”型的老兵都有一个共同点:缴枪的对象是英国人。他们在 成为战俘后都没有受过什么大罪。这几个老兵在战争中都曾历经危险和磨 难,但他们结束军人身份的方式却是符合战争常态的。因此,他们的从军 体验也比较符合常态,这种体验包含了源于铁血历练的刺激,源于战斗胜 败的悲喜,却唯独没有源于屈辱和折磨的痛楚。 人之骄横会有各种理由,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尚未承受过真正的 挫折。在那些住过美国人的“莱茵大营”,在法国被逼迫扫过地雷,在俄 罗斯经历过5至 10年强制劳动的德国战俘中,很少有人会充满激情地正面 评价战争,至少我见过的老兵都是这样,其中戴宁的俘虏经历尤其典型。 1944年1月15日,戴宁所在的530通讯团进行了一次人员改编,他和30 名报务兵一起被分进作战部队,他被分到一个战地邮编为40167b的连队, 开始和普通步兵一样每天站岗放哨。这种变化使他亢奋,他在给父母的家 信中写道:“我并不厌恶这次调动,我现在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军人,我为 自己必须而且能够在前线担当重担而骄傲。” 随着战局的变化,部队沿着黑海的海岸线被苏军一步步地向西赶,克 里木、赫尔森、柏萨拉宾(今天的摩尔多瓦)……他的部队每到一个地方 都要尝试要驻守下来,但很快就又要后撤了。在撤退的路上,部队传达了 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一次讲话,戴宁清楚地记得,戈培尔在讲话中信誓 旦旦地保证:这场战争在几个月内将会因为新武器的投入而出现重大的转 折。 新武器的出现还没有等到,潮水般的连续大撤退开始了。部队沿着黑 海一直撤到了罗马尼亚境内。 8月24日清晨,戴宁所在的部队来到了多瑙河的入海口。此时苏军就紧 紧地他们的盯在屁股后面,可供横渡多瑙河的轮渡船只只有一艘。为了不 当俘虏,连长命令全体人员下水泅渡。戴宁和8个士兵手抓着一个由马车改 造的木排下了水,整整用了一个钟头才飘过了宽阔的大河。刚上岸不久, 他就看见一辆苏军的武装快艇驶入了德军的泅渡水域,俄国人用机枪横扫 还在水中泅渡的德军士兵,河水很快被血染红了。这时对面的岸边出现了 大批苏军,来不及渡河的德军全都成了俘虏。 P246-247
编辑推荐
★1、《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是国内第一本站在从德国参战兵的角度来审视发掘二战历史的。与同类图书相比,角度新颖。 ★2、40万字,300幅图片,部分图片为作者亲自拍摄,在国内首次采用,画面震撼,价值很高。 ★3、当事人首次披露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如美国虐俘、南斯拉夫游击队杀俘、二战期间犹太人死亡的真实数字、苏军进入德国后的所作所为等。 ★3、史料难得,已成绝响。老兵已经开始离开人世,本书的史料价值有增无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