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R.R.帕尔默,乔·科尔顿,劳埃德·克莱默 页数:232
Tag标签:无
前言
用“现代化”概念来取代“西化”概念,这绝不仅是一个修辞上的问题,而是对观察现代世界的“西方中心论”观点的修正和突破。这在本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出版的近现代世界史著作中,有明显的转向。在这里,我要特别推荐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帕尔默与科尔顿合著的《现代世界的历史》②。此书的一大特色,就是以“现代世界”的形成为主线,从“现代化”的新视角来观察近期世界历史的进程。作者对“现代化”的含义没有严格的界定,但作为本书的核心概念的“现代世界”是不同于古代的“希腊世界”、“罗马世界”、“拜占廷世界”或“阿拉伯世界”的。现代世界是从近世以来世界历史进程的整体关联性的观点出发的。要了解现代世界,必须从欧洲开始,因为从16世纪以来欧洲在数世纪中建立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全球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技术和科学体系的综合体,这是由欧洲及欧洲人移民后裔组成的国家构成的“文明世界”。到19世纪70年代,世界上确实已存在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文明世界”。按作者的观点:“欧洲是世界上首先变成现代的部分地区,世界的其余部分则正在进行一个持续的现代化过程,而现代世界正在变成一个日益相互连结的整体。”作者称此为“新的全球一致性”。
内容概要
帕尔默等人所著的《现代世界史》初版于1950年,广受好评,其销量在同类作品中始终名列前茅。它上溯欧洲古典时代,下及21世纪初,娓娓道来西欧如何在数百年里逐渐兴起,创造出一个辐射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诸方面的世界体系。该书视野宏大,内容广博,论述细密,见解深刻睿智,展示出历史的奥妙与魅力所在。本册《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的没落?》讲述从20世纪初到1945年间的世界历史。两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使得欧洲的相对实力衰落,欧洲之外的美国和苏联崛起。
作者简介
R.R帕尔默(R.R.Palmer,1909--2002),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先后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华盛顿大学和耶鲁大学。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70),1990年被意大利林琴科学院授予费尔特里内利奖。除本书外,另著有《1812纪法国的天主教徒和不信教者》(1939)、《民主革命的年代:美国与欧
书籍目录
序一 用“现代化”的视角解读现代世界史
序二 现代世界史的标准著作
序三 历史教科书的黄金标本
大事年表
第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1.国际上的无政府状态
两个敌对联盟:
三国同盟对三国协约
摩洛哥和巴尔干半岛各国的危机
萨拉热窝危机与大战的爆发
2.武装对峙
地面战争,1914—1916年
海战
外交策略与秘密协定
3.俄国的崩溃与美国的干涉
俄国退出战争:革命和布列斯特
立托夫斯克条约
美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战的最后阶段
4.奥地利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崩溃
5.大战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第2章 俄国革命和苏联
第3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民主政治、反帝国主义经及经济危机
第4章 20世纪30年代的民主与独裁
第2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出版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在法绍达危机和布尔战争期间,欧洲人对英国的敌视却令人大吃一惊。英国与法俄的关系非常紧张。英国有些人,包括约瑟夫•张伯伦在内,曾因此认为,必须寻求同德国取得更好谅解的途径。在这个种族意识觉醒的时代,关于种族的争论使英国人和德国人认为他们相互间有着血亲关系,但是他们要在政治上合作是很困难的。1896年,德皇拍给克鲁格的电报表示要在南非布尔人与英国的冲突中支持南非布尔人,这不啻一次蓄意的侮辱。1898年,德国人决定建设一支海军。当时的局势出现了某种新型的“竞赛”,即德国与英国的海军竞赛。两个世纪以来,英国的制海权是极为成功的。美国海军上将马汉在海军军事学院教书时,曾经从英国历史上举出许多例子论证:制海权是英国伟大的基础。他认为,从长远观点看来,制海权势必窒息和毁灭陆地国家。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的人们如德国人那样,以如此浓厚的兴趣去阅读马汉的著作。1898年以后迅速增长的德国海军计划,在几年间就成为英国的关切点,到1912年已被认为是实际的威胁。德国人坚持,他们必须拥有一支海军以保护殖民地,保证对外贸易的安全,并保证“其崇高地位的总目标”。英国人以同样的决心认为,由于英国是一个拥有密集人口的工业岛国,甚至连食物也要依赖进口,因此无论在和平或战争时期,都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去控制海洋。英国人顽固地坚持他们的传统政策,即要保持一支相当于世界上两个次强国海军总和的海军。这些海军竞赛导致英德双方日益增长的巨额开支,在英国人中产生一种极端的不安全感,驱使他们在几年以后不可避免地投入俄国和法国的怀抱。英国人逐渐而谨慎地摆脱了他们过去外交上的孤立地位。1902年,他们跟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以反对其共同的敌人俄国。决定性的变化出现在1904年,十年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系列密切相关的危机都可回溯到这一年。
后记
A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是美国已故著名历史学家R.R.帕尔默的扛鼎之作,初版于1950年,之后与乔•科尔顿、劳埃德•克莱默屡次修订,在西方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商务印书馆在1988年推出本书的第5版中译本,名为《近现代世界史》。2009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邀请多位优秀学者,翻译出版了该书最新第10版,定名为《现代世界史》。在《现代世界史》中,作者上溯欧洲古典时代,下趋21世纪初,尤其重点探讨了自16世纪以来世界的发展历程。它认为,现代世界起源于欧洲(美国也属于广义上的欧洲人世界),在中世纪晚期逐渐孕育成形,并在之后的数个世纪不断向外扩张,直至将全球都纳入其中,创造了一个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诸方面的世界体系。本书的一大优点在于它很好的做到了宏观与细节的结合。既有关于时代大势、世界格局的阐述,并且自始至终的以“现代世界”的形成和扩展作为主线展开论述;同时又注重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出历史发展的多面脸谱,时有让人耳目一新或击掌的观点。读者既可从头到尾的通读下来,以获取对历史演变的整体把握;也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的随意挑出自己喜爱的时间段或是章节,随意的阅读下去,在作者偶尔流露的刻薄或反讽面前会心一笑。为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现将原本的上下册按时间段划分成五本,合称“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丛书。同时对于原书中的一些错误,也进行了修订。在此,特别感谢指出我们错误的刘北成教授和豆瓣网友Siegfried。丛书第四册《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的没落?》,讲述了20世纪上半个世纪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开头,欧洲处在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状况中,无论是实力影响力还是人民自信心都膨胀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媒体关注与评论
《现代世界史》不是现代化理论的图解,而是一部出色的历史叙事。历史总是比理论更丰富生动。……读者不难发现,该书既长于联系和比较,铺张了宏大视野,又洞幽烛微,揭示历史细节中的奥妙。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编辑推荐
《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的没落?》:空前,未必绝后,炮炎连天中带来的世界强权更替。苏联的工业化比十月革命对殖民地的影响更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怎样开启国家广泛干预社会的先河?美国1929年大萧条的最终消除是在参加“二战”后?两次世界大战如何推动妇女地位的大大提高?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为何都是通过合法方式上台?“二战”中同盟国为何坚持要德国无条件投降?美国寿命最长,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世界史著作。战争之后继之以战争,谁是最后的赢家?请关注《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的没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