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丹麦)叶斯柏森 页数:180 译者:任绍曾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堪称语言学领域的经典之作,集中阐述了叶斯柏森对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若干重要论题的观点,1925年出版之后,多次再版。 全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1.从个人和语言群体的关系出发,讨论言语和语言的关系,进而论述个人对语言的影响;2.讨论方言和共同语,提出在共同语形成之后要不要保留方言的问题;3.讨论个人如何使用语言,并归纳了语言正确性的七项标准4.讨论个人在大小不同群体中的语言,即社会方言或语言变异;5.讨论人类语言的共性。 本书适合语言学相关领域研究者,以及对人类、社会、语言等感兴趣的相关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奥托·叶斯柏森(Jens Otto Harry Jespersen,1860—1943)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杰出语言学家、英语语法权威。他活跃于广阔的学术领域,研究涉及语言学的各个方面,如社会语言学、语言演进、语音学、语法学等,并以其渊博的学识、敏锐的观察力、非凡的独立思考能力、卓越的语言才能及追求真理的学术勇气和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而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他一生可谓著作等身,留下大量经典著作,如《论语言》、《语言进化》、《语法哲学》、《现代英语语法》、《语音学》、《语法精义》、《分析句法》等。
书籍目录
导读 原书目录 第一章 言语和语言 第二章 个人的影响 第三章 方言和共同语 第四章 方言和共同语(续完) 第五章 正确性的标准 第六章 正确的和好的语言 第七章 语言的分层 第八章 俚语 第九章 语言的神秘性 第十章 语言的其他奇特现象 第十一章 结论:普遍的人的因素
章节摘录
[3]文学标准当有人提出语言正确性的问题时,他被告知他应该效法最好的作家。在叶氏看来,这种看法的最主要的缺点在于它把纯语言之外的因素当做决定因素。要发现哪些作家可以效法,我们必须先作文学评价,在没有公认的标准的情况下,这本身就难有定论,因此意见就可能大相径庭。英国公认的看法是,莎士比亚是至高无上的作家,但是没有人把他的语言作为今日尽美尽善的样板。一个表达式在一个大作家的作品中被发现,不能证明这个表达式是正确的。即使最伟大的天才也会有错误,最伟大的语言艺术大师也并不总是处于最佳状态,即使是荷马也不时会打盹。然而,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求助于大作家来解决语言正确性的问题。大作家的著作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比之一般人对语言的统一、一致和稳定具有更大的贡献。然而,他们虽有较大的实际影响,但这并不能使我们把他们的语言作为语言正确性的最高典范。 [4]贵族标准“上层阶级的语言是最佳语言”,或者说得婉转一些,“上流社会的语言是最佳语言”,对这个定义该怎样看待呢?这里,我们碰到了与上述情况相同的困难。人们会问:什么是上层阶级?什么是上流社会?界限在哪儿?应该包括些什么人?要不要考虑宫廷和贵族呢?虽然应该考虑怎样的上层阶级很难确定,不可否认这个可简称为贵族标准的标准还是让我们了解到重要的事实。阶级区别在语言的演进中,在大众对语言的判断中已经起了,而且还在起着特别大的作用,低层阶级(或低层阶级中的一部分,或者我们应该说,低层阶级中的一些人)非常努力地模仿那些“上等人”。一个客观的评论家可能会发现,在通俗的语言中,有些东西比之相应的上层阶级的习语更为得体。人们对于这两个形式的抽象价值没有真正考虑,所考虑的是这两个形式出自何处。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叶斯柏森是其著作在当代被最用心去阅读、最注意去引用的语言学家。” ——拉波夫 "Jespersen s work has always seemed to me to be distinguished by its blend of exact knowledge, keenness of analysis, ease and lucidity of style, and by an imaginative warmth that is certainly not common in scientific writing." ——E.Sapir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